1. 难度:简单 | |
《这才是晚清》中记述:“历史不因大清帝国的孤傲和拒绝改变进程,鸦片战争使中国遭遇千年未遇的大变局。”“大变局”是指( ) A.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 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C. 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殖封建社会 D. 中国完全沦为大英帝国殖民地
|
2. 难度:简单 | |
在福建省福州市的一个纪念馆内,一檐柱上挂着一副楹联:“焚毒冲云霄,正气壮山河之色;挥旗抗敌寇,义征夺魑魅之心。”此馆纪念的应是( ) A.邓世昌 B.林则徐 C.关天培 D.聂士成
|
3. 难度:困难 | |
法国历史学家亨利•高第说:“我并不认为这在当时是个好办法。我们这样做了,就使得中国人感觉到,我们才是真正的野蛮人。此外,对于无辜同胞的血,我们也不应该向石头寻仇。法国人与其英国同盟军的分歧就在这一点上:抢劫,可以;放火,不行!”亨利•高第所评价的历史事件是( ) A.英军武力强占香港岛 B.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C.日军制造旅顺大屠杀 D.德国强租胶州湾地区
|
4. 难度:中等 | |
“他们竭力地巩固而非取代现存的秩序,而且全然没有经济发展、工业革命和现代变革的概念。由此,他们的努力只不过造就了散落在一个传统国家的一些新派孤岛而已”上述言论针对的是 A.太平天国运动 B.洋务运动 C.维新变法运动 D.辛亥革命
|
5. 难度:中等 | |
上海轮船招商局创立后三年内,外轮就损失了1300万两(白银),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十万匹,这说明了洋务派民用工业的创办 A.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B.使中国产生了一批资产阶级 C.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 D.使中国走上了富强道路
|
6. 难度:中等 | |
“壮飞(谭嗣同号)不复飞矣,(康)有为安有为哉?”无量头颅无量血,可怜购得假共和。”上述说法反映出的历史事实表明 A.中华民族危机日益严重 B.改良和革命都能推动社会进步 C.革命比改良更能有效改造中国政治 D.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没有能力完成历史任务
|
7. 难度:中等 | |
《西方文明对中国的冲击及中国文明的嬗变》一文中说:“如果我们将中国传统文化比喻成一棵大树……辛亥革命相当于将这棵大树砍断了。但是树断了,树墩还在,一般的树只要树墩还在,还是可以萌发的。”关于上述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 A.“将这棵大树砍断”指推翻了中国封建制度 B.“树墩还在”指封建思想根深蒂固 C.袁世凯称帝是“萌发”的重要表现 D.辛亥革命推动了中国近代文明的发展
|
8. 难度:中等 | |
宰相有权能割地,孤臣无力可回天,扁舟去作鸱夷子,回首河山意黯然。”这是近代爱国诗人丘逢甲的一首诗,它充分表达了作者 A.对鸦片战争失败的痛心 B.对俄罗斯侵占中国领土的不满 C.对清政府割台的强烈不满 D.对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歌颂
|
9. 难度:中等 | |
十九世纪末流行的一则民谣:“还我江山还我权,刀山火海爷敢站,哪怕皇上服了外,不杀洋人誓不完。”你认为该民谣应出自 A.鸦片战争期间 B.义和团运动期间 C.辛亥革命期间 D.北伐战争期间
|
10. 难度:中等 | |
罗荣渠先生在《现代化新论》一书说:“在此以后,外国渗透中国的方式从外贸领域扩大到投资、生产、销售、金融各个领域,直接改变了原有的小农一手工业生产方式,使中国在经济上和财政上都日益陷入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的依附地位。”这里的“在此以后”是指 A.第一次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洋务运动 D.甲午中日战争
|
11. 难度:困难 | |
《二十世纪中国的崛起》指出:“一个民族的觉醒,通常要有两个条件:第一,这个民族面对着或者经历了以往没有遇到过的严重危机,甚至整个民族被逼到生死存亡的关头,旧格局再也无法继续保持下去;第二,还要这个民族能看到出路,燃烧起新的希望,深信只要奋起救亡,勇于变革,就可以改变目前的艰难处境。”下列能够反映20世纪中国“旧格局再也无法继续保持下去”和“奋起救亡,勇于变革”的史实是( ) A.《马关条约》的签订和公车上书 B.瓜分狂潮和义和团运动 C.《辛丑条约》的签订和戊戌变法 D.《辛丑条约》的签订和辛亥革命
|
12. 难度:中等 | |
“少年壮志扫胡尘,叱咤风云革命军。号角一声惊睡梦,英雄四起唤沉沦。剪刀除辫人称快,铁槛捐躯世不平。”该诗中提到的“胡尘”是指 A.满清政府 B.封建制度 C.西方列强 D.北洋政府
|
13. 难度:简单 | |
著名作家、教育家叶圣陶曾在一则日记中写道:“课毕后阅读报纸……有云:武昌已为革命党所据,新军亦起而相应……从此而万恶之政府即以推倒,亦未可知也。”你认为日记反映的重要事件是( ) A.黄花岗起义 B.武昌起义 C.北伐战争 D.南昌起义
|
14. 难度:简单 | |
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是 A. B. C. D.
|
15. 难度:中等 | |
著名历史学家章开沅曾说:1895年中国有三个人各自作出自己一生最重要的选择:康有为选择了变法、孙中山选择了革命,张謇选择了实业”。这三人的共同目标是 A.挽救民族危亡 B.实行君主立宪 C.推翻清政府的统治 D.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
16. 难度:中等 | |
历史兴趣小组为下列图片拟一历史主题,最贴切的是 ( ) A.抗争——中国人民摆脱外来的侵略 B.探索——寻求强国御侮之道 C.屈辱——一步步走向殖民地的深渊 D.复兴——中华民族崛起之路
|
17. 难度:中等 | |
诗词是人们寄托情思、直抒胸臆的一种文学形式。“碧净南湖水,峥嵘烟雨楼。画船千载梦,今日御神舟。搏出新天地,赢来万象幽。黎民心有数,齐贺八旬秋。”这一首诗是为了纪念 A.中国共产党诞生 B.红军长征胜利 C.抗日战争胜利 D.中共“二大”
|
18. 难度:中等 | |
“毛泽东从欧洲借来的不是机器、宗教……而是共产主义。他借助于技术和灵活性,对症下药,使一位病入膏肓的病人——中国起死回生。”下列最能体现毛泽东“灵活性”的是( ) A. 发动武昌起义 B. 领导南昌起义 C. 发动秋收起义 D. 开辟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
19. 难度:中等 | |
李宗仁曾说:“我们是保国卫民与侵略者作殊死战的哀兵,我们在士气上己享有”兵哀者胜”的心理条件。加之我们在指挥上对本军量力而用,上下一心…才有辉煌战果。”文中“战果”指的是 A.武汉会战 B.长沙会战 C.台儿庄战役 D.淞沪会战
|
20. 难度:中等 | |
下图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百团大战 B.平型关大捷 C.渡江战役 D.淮海战役
|
21. 难度:中等 | |
中国社会各阶层从19世纪后半期开始为救亡图存进行了不懈的探索。 (1)将下列观点与对应的历史事件进行正确连线。 (2)请将以上中国近代化探索过程中的四个历史事件按时间排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上述历史事件呈现了鸦片战争后中国向西方学习的探索过程,据此概括中国向西方学习进程的特点。
|
22. 难度:中等 | |
历史遗址是研究历史的重要资料。 材料一 (1)依照范例,从图①、图②、图④中任选一个历史遗址所反映的事件进行介绍。 [范例]图③:1927年,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向井冈山进军,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材料二1935年1月15日的夜晚,在这间并不宽敞的小屋里,坐在这里开会的人们正在召开一次对于红军和共产党而言,具有决定意义的会议:全力解决当时最为紧迫的军事问题和组织问题。这就是后来被认为挽救了中国革命的――遵义会议。 ——摘自百家讲坛解说词 遵义会议旧址 (2)结合所学,指出遵义会议召开的背景和历史意义。
|
23. 难度:中等 | |
近代以来,日本是侵略我国的主要国家,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在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中国人民团结一致,浴血奋战,保家卫国。 材料一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救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 根据在救材中要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的精神,教育部要求对各级各类教材进行修改,在2017年春季教材中要求全面落实.…… ——“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函(2017)1号”函件 材料二 七七事变后,面对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二次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全民族的抗战开始了。经过浴血奋战,中国人民克服了重重困难,付出了巨大牺牲,终于同美、英、苏等反法西斯同盟国一道打败了穷凶极恶的日本帝国主义,取得了抗战的最后胜利。 ——摘自中华书局版《中国历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十四年抗战"的起止时间?结合所学,写出在抗战期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进行改编后的名称是什么?写出在敌后战场人民战争中因地制宜采取的战法。(至少四个)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国在这场抗日战争中取胜的根本原因。 (3)根据材料二,写出你对中国人民能够取得抗日战争最后胜利的认识。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中国军民在抗战过程中表现出了哪些优秀品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