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安徽省安庆市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元谋人、北京人等是我国境内著名的原始人类。我们研究远古人类历史的最重要证据是

A.学者推断 B.神话传说 C.化石 D.史料记载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下列属于河姆渡人生活要素的是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被尊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的传说人物是

A.炎帝和黄帝 B.黄帝和蚩尤 C.炎帝和蚩尤 D.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下列历史事件,按历史发展顺序排列应是

①启继位称王  ②国人暴动  ③武王伐纣  ④盘庚迁殷

A.①③②④ B.①④②③ C.①④③② D.①②③④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正在收看汉字听写大赛的妈妈问健健:“隶书、金文、小篆、甲骨文四种字体先后顺序是?”其正确的回答是

A.金文、甲骨文、篆书、隶书 B.甲骨文、金文、隶书、篆书

C.甲骨文、篆书、金文、隶书 D.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工匠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之一。正是古代工匠的追求极致.追求品质的精神,造就了如图两件绝世青铜精品。它们铸造于

A.夏朝

B.商朝

C.周朝

D.秦朝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以下是四位同学设计的春秋战国时期四个故事的题目,其中错误的一个是

A.《尊王攘夷的齐桓公》

B.《问鼎中原的楚庄王》

C.《一鸣惊人的晋文公》

D.《卧薪尝胆的越王勾践》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修筑于战国时期,使成都平原水旱从人,不知饥馑的水利工程是( )

A. 都江堰 B. 灵渠

C. 大运河 D. 长城

 

详细信息
9. 难度:困难

为了提高复习效率,小李同学绘制了一张知识结构图。空白处应填入

A. 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及推广

B. 少数民族政权纷纷入主中原

C. 八王之乱造成人口大量死亡

D. 各地爆发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某校七年级(2)班历史兴趣小组在编写历史短剧《诸子百家论治国》时,为扮演孟子的学生设计的台词应是(   )

A.以法治国,中央集权 B.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C.为政以德,爱惜民力 D.天法道,道法自然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复旦大学校训“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出自中国某典籍,全句是“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你认为该典籍是( )

A. 《韩非子》 B. 《孙子兵法》 C. 《道德经》 D. 《论语》

 

详细信息
12. 难度:困难

易中天说:“秦,虽死犹存,他亡得悲壮。”从政治上看“秦,虽死犹存”主要是指

A. 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

B. 以秦国圆形方孔半两钱为统一货币

C. 派遣大将蒙恬北击匈奴,并修筑长城

D. 秦朝创立了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度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公元前209年,邯郸人去集市买米,他所使用的法定货币应是

A.

 

B.

 

C.

 

D.

 

详细信息
14. 难度:简单

“人生不是一锤子买卖”。屡败屡战的刘邦,信心满满地做着自己的皇帝梦,最终唱着“大风起兮云飞扬”衣锦还乡。刘邦建立的朝代,史称

A.西汉 B.东周 C.东汉 D.西周

 

详细信息
15. 难度:简单

李华同学在图书馆翻到一本没有封面的古代史书,目录如下图,根据所学知识判断这本书是

A.《论语》 B.《左传》 C.《资治通鉴》 D.《史记》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下列语句与秦末农民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相关的是

A.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当斩

B. 天下苦秦久矣

C.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D.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详细信息
17. 难度:简单

小文在百度搜索引擎里输入“公元前209年”“大泽乡”两个关键信息,那么出现的搜索结果涉及的历史人物最有可能是

A.齐桓公、管仲 B.陈胜、吴广 C.刘邦、项羽 D.秦孝公、商鞅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年代尺有助于历史记忆。下列所示年代尺上的括号内分别应该填入

A.秦 汉 B.西汉 东汉 C. 三国 D.西晋 东晋

 

详细信息
19. 难度:简单

“史论结合”是学习历史的基本要求。下列各项历史史实与结论对应不正确的是

A.赤壁之战——形成了三国鼎立的局面

B.外戚与宦官专权——导致东汉王朝走向衰亡

C.汉初的休养生息——促进了西汉经济的恢复

D.文景之治——是西汉经济发展到顶峰的重要标志

 

详细信息
20. 难度:中等

历史上有“秦皇汉武”之称,汉武帝雄才大略,他削弱诸侯国势力的措施的确高明。汉武帝削弱诸侯国势力的目的是

A.分封刘家子弟,巩固统治

B.平定七国之乱,保持国家稳定

C.加强中央集权

D.彻底铲除诸侯,消除割据势力

 

二、填空题
详细信息
21. 难度:中等

历史示意图有助于形成时空概念。在下面历史朝代更替示意图中,西晋应填在

 

A.A

B.B

C.C

D.D

 

三、选择题
详细信息
22. 难度:简单

历史上为“纸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做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是

A.毕昇 B.李冰 C.蔡伦 D.祖冲之

 

详细信息
23. 难度:中等

对三国两晋南北朝这一时期基本特征的描述,最为准确的是

A.群雄并起与国家分裂 B.经济发展与科技进步

C.民族交往与民族汇聚 D.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详细信息
24. 难度:简单

战国时期留存至今的楚大鼎是安徽博物馆的八大镇馆之宝之首,它可能出土于下图中何处?

A. B.

C. D.

 

详细信息
25. 难度:简单

下列著名的旅游景点,与佛教息息相关的是(  )

①秦兵马俑 ②白马寺 ③武当山 ④云冈石窟。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②④

 

四、判断题
详细信息
26. 难度:中等

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并加以改正。

(1)北朝学者贾思勰所著的《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农书。

判断:                        改正:                  

(2)东汉末年名医华佗著有《伤寒杂病论》一书,被称为“医圣”。

判断:                        改正:                  

(3)公元前60年,西汉设置西域都护,从此,今西藏地区开始隶属中央政府的管辖。

判断:                        改正:                  

(4)“书圣”顾恺之的代表作《兰亭集序》,有“天下第一行书”之称。

判断:                        改正:                  

 

五、综合题
详细信息
27. 难度:中等

纵观中国历史,历朝历代中央政府都采取措施加强对地方的管理,维护了国家统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罢兵西归……封诸侯,班赐宗彝……于是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尚父于营丘,曰齐。”

   ——《史记·周本纪》

(1)材料一反映出西周实行什么政治制度?西周实行该制度的目的是什么?

材料二 秦朝行政管理系统示意图(下图)

(2)根据材料二指出,秦始皇为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在中央和地方分别采取的措施。

材料三 史书记载“汉初在沿用秦地方管理制度外,还分封了一些诸侯王国。诸侯王的权力很大,在封地内可以任免官吏,收取租税,铸造钱币,还拥有兵权。诸侯王门下聚集许多宾客,常常批评皇帝的政策,指责中央。”

(3)材料三所反映的问题后来对中央政权造成什么影响?汉武帝为消除这一影响在政治和思想上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

(4)汉武帝为巩固大一统局面在经济方面还有什么创新之举?

 

详细信息
28. 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1《丝绸之路》                

材料二:

图2 三国两晋南北朝民族流动示意图

(1)写出材料一中A、B两地当时的名称。

A:________;B:________;

(2)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西汉对外贸易还有哪一条重要通道?哪一事件为丝绸之路的开通创造了条件?

(3)材料二反应了江南地区开发的哪一原因?江南地区的开发对我国经济格局产生了怎样深远的影响?

(4)据材料一、二,概括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

 

详细信息
29. 难度:中等

改革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中国历史上进行过多次的改革和变法。学完七年级上册历史,安庆十六中七(2)班同学开展了主题为“中国古代史上的变法和改革”史学探究活动,请你来参与。

(图说改革)

(1)图一涉及到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改革,该改革的两个主要人物A、B分别是谁?“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的观点和战国时期哪一学派的观点相同?图二中的姓氏改变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

(探究改革)

材料一  “行之十年,秦民大说(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

——司马迁《史记·商君列传》

(2)材料一中“民勇于公战”是因为哪项措施的实施?

材料二   魏晋南北朝时期,黄河流域出现了“胡人汉服”“汉人胡食”的多元文化融合现象。

(3)结合材料二,请你归纳图二的这场改革起到了什么作用?

(4)试分析以上两次改革成功的相同原因。

(感知改革)

(5)结合材料,谈谈你对改革的认识。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