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简单 | |
“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指汉语)。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或不可卒革。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降爵黜官。”此举 A.加速了秦国统一全国的进程 B.促进了鲜卑民族的汉化 C.加强了汉朝与西域间的联系 D.实现了国家的再次统一
|
2. 难度:简单 | |
“汉兴,扫除烦苛,与民休息。至于孝文,加之以恭俭,孝景遵业,五六十载之间,至于移风易俗,黎民醇厚……美矣!”该段文字赞美的是 A.“文景之治” B.北魏孝文帝改革 C.“贞观之治” D.“开元盛世”
|
3. 难度:简单 | |
如表格归纳法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历史学习方法。以下是某同学制作的中国古代对外交往主要情况对比表的一部分,其中空白处应填的内容是 A.唐蕃和亲 B.丝绸之路 C.玄奘西行 D.抗击倭寇
|
4. 难度:简单 | |
如图所反映的事件影响了中国某时期历史的进程。该事件 A.完成了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B.导致了唐朝的直接灭亡 C.导致了藩镇割据局面的形成 D.加强了中外之间的交流
|
5. 难度:简单 | |
唐代录取进士,每次不过二三十人,少则几人、十几人,而宋代每次录取多达二三百人,甚至五六百人。这主要是因为 A.唐朝文化发展落后 B.宋朝实行重文轻武政策 C.唐朝人口多于宋朝 D.宋朝科技发展的需要
|
6. 难度:简单 | |
“原隶属其下的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地位提高,上承皇帝之命,分工督理庶务,在一定程度上分割了昔日宰相的事权。”这一现象应出现于 A.汉朝 B.唐朝 C.明朝 D.清朝
|
7. 难度:简单 | |
白寿彝曾高度评价某著作:它所叙内容涉及中国古代农业和手工业三十个生产部门的技术和经验,几乎包括了社会全部生产领域。17世纪末,此书传入日本,被广为传抄。该著作是 A.《齐民要术》 B.《本草纲目》 C.《天工开物》 D.《农政全书》
|
8. 难度:简单 | |
陈天华在某书中写道(俄罗斯……德意志,胶州领,虎视东方。新日本,取台湾,再图福建;美利坚,也想要,割土分疆。这中国,那一点,还有我份?”这表明 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C.清政府完全沦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D.变法救国已成为时代抉择
|
9. 难度:简单 | |
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中写道:“(20世纪初)尽管中国告别了过时的政治体制,往昔的阴影却继续沉重地支配着社会习俗和思想生活。政府改头换面了,但它的精神实质与过去一样。”他意在说明 A.洋务运动存在局限 B.戊戌变法的进步性 C.辛亥革命的意义 D.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
|
10. 难度:简单 | |
梁启超曾在某文章中写道“我国共和之日,虽曰尚浅乎,然酝酿之则既十余年,实行之亦既四年……而当国体骤变之际与既变之后,官府之文告,政党之宣言,报章之言论,街巷之谈说,道及君主,恒必以恶语冠之随之。”该文讨伐的对象最有可能是 A.宣统帝 B.袁世凯 C.孙中山 D.蒋介石
|
11. 难度:简单 | |
某报在报道某一战役时写道:……正太路沿线所有铁轨、车站、桥梁全部被破坏,华北日军重要的燃料基地、井阱、煤矿被破坏。沿线两侧日军据点全部被炸毁,几条主要公路全被切断。”下列对该战役的评论正确的是 A.标志着抗战进入相持阶段 B.取得了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最大的一次胜利 C.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D.打破了日军实行的“囚笼政策”
|
12. 难度:简单 | |
1979年秋收,安徽凤阳小岗村全队粮食总产量达到6.6万公斤,相当于1955年到1970年的粮食产量的总和;村民人均收入达350元,相当于1978年的18倍。出现以上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土地改革的顺利完成 B.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开展 C.“大跃进”运动的影响 D.实行分户经营,自负盈亏
|
13. 难度:简单 | |
英国历史学家约翰利曾说(当今有个趋势,人们怀念她的民主制度,并将其视为所有现代民主制度的源头。”这句话中的“她”位于如图中的哪一处 A.A B.B C.C D.D
|
14. 难度:简单 | |
“它提供了控制和利用热能、为机械提供动力的手段。因而,它结束了人类对畜力、风力和水力的由来已久的依赖。”材料中“它”的出现 A.标志着工业革命的开始 B.推动了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C.促进了垄断组织的产生 D.加速了手工工场的快速发展
|
15. 难度:简单 | |
西方某国流传着一句话:议会除了不能使一个女人变成男人和使一个男人变成女人之外,能够做一切事情。”出现这种情况的法律依据是 A.《权利法案》 B.1787年美国宪法 C.《拿破仑法典》 D.《独立宣言》
|
16. 难度:中等 | |
一定时期的思想与文艺作品是特定时代的产物 (1)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把儒家学说立为正统思想 (2)陈独秀发表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等文章,第一次高高举起了马克思主义的旗帜。 (3)文艺复兴是一场源于英国而传播至欧洲其他地区的思想解放运动。 (4)巴尔扎克的系列小说《战争与和平》再现了19世纪法国纷繁复杂的社会面貌。
|
17. 难度:中等 |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科目者,沿唐、宋之旧,而稍变其试士之法,专取四子书及《易》《书》《诗》《春秋》《礼记》五经命题试士。 ——摘编自《明史》 (1)材料一反映的是哪一制度在明朝所发生的变化?这种变化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材料二 同治五年(1866年)恭亲王在同文馆添设科学班,请外国科学家作教授,招收翰林院的人员作学生。买外国轮船枪炮不过一时权宜之计,治本的办法在于自己制造。但是要自己制造,非有科学的人才不可。 ——摘编自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2)材料二反映了中国传统的教育内容有何新变化?材料中的“同文馆”设立于哪一时期? (3)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近代教育内容出现变化的原因和兴办近代教育的根本目的。
|
18. 难度:中等 |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见下表。 (1)材料一中的表格是小王同学在学习“美国侵犯近代中国主权”这一主题时所整理的相关内容。请结合所学知识,围绕该主题补充另外一例美国的侵略行动并指出这一行动的具体内容。 材料二 中美两国的社会制度和对外政策有着本质的区别。但是,双方同意,各国不论社会制度如何,都应按尊重各国主权和领土完整、不侵犯别国、不干涉别国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的五项原则来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 ——摘编自1972年中美《联合公报》 (2)材料二表明中美两国关系有何变化?此后,两国关系又有何突破? 材料三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政策的原则,为保障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主权的完整,拥护国际的持久和平和各国人民间的友好合作,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 ——摘编自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3)请以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成就为例,说明我国是如何践行材料三中所述的“原则”的。
|
19. 难度:中等 |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探究活动。 (一战后的世界) 材料一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在图一和图二会议上签订的损害中国主权的条约分别是什么?二者构建的战后体系是什么? (二战中的世界) 材料二 每一(签字国)政府各自保证对与各该政府作战的三国同盟成员国及其附从者使用其全部资源,不论军事的或经济的。 ——摘编自《联合国家宣言》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联合国家宣言》签订的意义并列举一例史实予以说明。 (二战后的世界) 材料三 ……是指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至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以及分别以它们为首的两大集团之间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意识形态、文化乃至科学技术等一切方面的既非战争又非和平的对峙与竞争状态。 ——摘编自徐蓝《试论冷战的爆发与两极格局的形成》 (3)材料三中的“对峙与竞争状态”指的是什么?当时的世界政治格局有何特征? (世纪之交的世界) 材料四 当今的世界格局仍处于一个过渡期,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了权力的转移和扩散。权力从传统强国欧美向新兴大国转移,并扩散至其他地区力量中心,世界格局有进入“碎片化”时代的征兆。 ——摘编自中国社会科学院2011年《国际形势黄皮书》 (4)根据材料四指出,当今世界政治格局有何发展趋势?请运用相关史实加以说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