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河北省高邑县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下列四项中能为人类起源研究提供可靠证据的是

A. B.

C. D.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在远古时代.导致下列图片中两种房屋结构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   )

A. 生活习惯不同

B. 生产工具不同

C. 自然环境不同

D. 生产力水平不同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相传,神农氏遍尝百草,还“制耒耜,教民农作”。这一传说反映了

A. 农业的起源

B. 手工业兴起

C. 商业的发展

D. 畜牧业繁荣

 

详细信息
4. 难度:困难

《礼记·礼运》中记述了这样一段文字:“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是谓大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是谓小康。”材料中“家”的特点是( )

①禅让制 ②世袭制 ③奴隶制  ④私有制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③ D.②④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12月3日,来自江苏农行的技术能手王东云登上央视一套“挑战不可能”舞台,挑战听音点钞项目,生动诠释了新时代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工匠精神古已有之,它体现了工匠对极致和品质的不懈追求。下图两件体现这种精神的器物应铸造于( )

A.夏朝

B.商朝

C.周朝

D.秦朝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至于商朝的历史,则因有近代殷墟出土的遗物以为佐证,已大体可以列入信史的范围。”下列出土的遗物可以佐证商朝历史的是

A. 棉纺织品

B. 景德镇的瓷器

C. 刻有文字的甲骨

D. 圆形方孔半两钱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我国历史的发展中,春秋时期最显著的政治特点是

A.王室衰微,诸侯争霸 B.王室得到霸主的支持而中兴

C.霸主“尊王攘夷”,扶助弱小 D.诸侯国数目减少,国家逐步走向统一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七雄戈戟乱如麻,四海无人得坐家。”该诗描述的社会现象出现在

A.夏朝 B.西周 C.春秋 D.战国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以“仁”释“礼”,力图将社会外在规范转化为个人的内在自觉,从而铺垫了中华民族文化精神根基的是

A. 儒家思想

B. 道家思想

C. 墨家思想

D. 法家思想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六国的人说“秦国的军队打仗,一个个连眼睛都红了,就像猛兽一样,巴不得多砍几个人头”。秦国的士兵之所以能打仗,是因为有一个强大的政策在激励着他们。这个强大的政策是

A. 承认土地私有    B. 编制户口    C. 奖励军功    D. 奖励生产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的秦王,统一全国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巩固国家政权,下列与史实不符的是

A.废除丞相

B.废除分封制,推行郡县制

C.统一度量衡

D.建立皇帝制度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秦王朝开创的华夏民族大一统的国家伟业到了汉武帝时代,完成了从地理空间到精神空间的整合与凝聚。”汉武帝为实现“精神空间的整合与凝聚”采取的措施是(  )

A. 焚书坑儒 B. 削减侯国数量

C. 推行郡县制 D.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详细信息
13. 难度:困难

公元前127年,汉武帝下令长子只可继承封地的一半,余下的封地分给其他子弟。这样,诸侯王的疆土越来越小,势力大为减弱,材料中采取的措施是

A. 推行郡县制

B. 设立锦衣卫

C. 颁布推恩令

D. 实行行省制

 

详细信息
14. 难度:简单

经典诵读己成为当今中国人传承历史文化的重要方式。《三字经》中“光武兴,为东汉,四百年,终于献”中的“兴”指的是。

A.刘邦的统治局面

B.刘彻的统治局面

C.刘秀的统治局面

D.刘琦的统治局面

 

详细信息
15. 难度:简单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的讲话中,称赞中国古代人民“谱写了万里驼铃万里波的浩浩丝路长歌”。习总书记称赞的历史事件是(  )

A. 修建都江堰 B. 修筑长城

C. 开辟丝绸之路 D. 开通大运河

 

详细信息
16. 难度:简单

蔡伦被当今世人誉为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人类有史以来最佳发明家之一。是因为他(   )

A. 发明指南针    B. 改进造纸术    C. 发明活字印刷术    D. 制造地动仪

 

详细信息
17. 难度:简单

《史记》叙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约3000年的历史,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下列史实不在此记述中的是

A.陈胜、吴广起义 B.光武中兴 C.李冰主持修建都江堰 D.商鞅变法

 

详细信息
18. 难度:困难

学会归纳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对秦汉时期阶段特征的归纳描述,正确的是

A.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B.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C.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D.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详细信息
19. 难度:中等

“汉帝国崩解后,中国陷入一段黯淡无望的长期动乱时代。豪强兼并所引起的社会不安仍未解决;甚至在一连串政治斗争激化下,导致战事连绵不断,胡人入侵,使社会秩序彻底瓦解。”这段“长期动乱时代”是

A. 春秋战国时期

B.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C. 五代十国时期

D. 辽宋夏金元时期

 

详细信息
20. 难度:中等

三国鼎立的局面最终形成,探究其深层原因,主要是

A.曹、刘、孙相互牵制,实力均衡 B.赤壁之战中曹军不习水战

C.官渡之战胜利后,曹操骄傲自满 D.诸葛亮和周瑜足智多谋

 

详细信息
21. 难度:困难

公元3世纪,西域商人只有得到魏国敦煌太守仓慈发给的专门许可证,才可以去洛阳从事商业贸易。这种现象说明

A. 西北地区民族关系紧张 B. 丝绸之路仍在发挥作用

C. 中外文化交流基本中断 D. 政权分立影响经济发展

 

详细信息
22. 难度:简单

“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投鞭断流”这些成语共同反映的史实是

A.长平之战 B.官渡之战 C.赤壁之战 D.淝水之战

 

详细信息
23. 难度:简单

“皇帝对胡汉联姻非常高兴,在御座上指派各皇弟与汉族官僚的女儿联姻;他还把自己的鲜卑姓氏改为‘元宏’。”材料反映的历史史实是

A. 商鞅变法

B. 孝文帝改革

C. 回族的形成

D. 唐蕃“和同为一家”

 

详细信息
24. 难度:中等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下列关于我国古代文化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司母戊鼎是商朝青铜器的典型代表

B.东汉医学家华佗被尊称为“医圣”

C.王羲之的《兰亭集序》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

D.祖冲之把圆周率数值计算到小数点后第七位

 

详细信息
25. 难度:中等

历史活动中,老师列出“官渡之战”“十六国”“北方游牧民族内迁”“北魏孝文帝改革”这样一些历史资料进行探究,他探究的主题是

A.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B.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C.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D.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26. 难度:困难

从西周到战国,我国的政治、经济和思想领域发生了一系列的重大变革,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图一主要体现了我国古代的什么政治制度?图二反映出当时社会出现了什么现象?这一现象的出现产生了什么历史影响?

材料二

(2)依据材料二中图三和图四说明当时我国农业生产领域出现了什么新现象?这导致了社会上什么新兴阶级的出现?

材料三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各学派纷纷著书立说、发表意见,并互相辩论,形成了“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

—鲁教版《中国历史》六上

(3)材料三中的百家争鸣和材料一、二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结合秦汉两朝的相关史实,说明百家争鸣对后世所产生的社会影响。

 

详细信息
27. 难度:中等

大一统的汉朝是当时世界上的大国,他的强盛给我们实现民族复兴带来许多启示。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问题。

材料一  到武帝,又用主父偃之计,令诸侯得以其地分封自己的子弟,在平和的手腕中,把“众建诸侯而少其力”一语,彻底实行了。封建政体反动的余波,至此才算解决。

——(美)阿尔伯特·克雷格《哈佛极简中国史》

材料二  汉武帝在开发利源方面最重要的还是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包括……新货币的发行以及盐、铁、酒的专利等,这套新经济政策的设计者是桑弘羊、孔仪等。

——傅乐成《中国通史》

材料三  通过这条道路,汉朝的丝绸、漆器等物品,以及开渠、凿井、铸铁等技术传到西域。西域的良种马、香料、玻璃、宝石等,以及核桃、葡萄、石榴、苜蓿等植物,以至多种乐器和歌舞等传入中国。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武帝“又用主父偃之计”的措施是什么?(不得照抄原文)此措施起到了怎样的作用?(不得照抄原文)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新货币的发行以及盐,铁、酒的专利”分别指什么措施?(不得照抄原文)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丝绸之路的作用。如果要颁发开通“丝绸之路”最大贡献奖,你认为谁最有资格?请你为他撰写颁奖词。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朝兴盛的因素。

 

详细信息
28. 难度:中等

平语近人:“我国56个民族共同构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中华民族共同体。”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八王之乱”,使中原人口大量死亡,幸存者纷纷逃离,其中逃往南方的即数以十万计,形成我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高潮。

材料二  东汉、魏、晋时期,我国北方的游牧民族不断内迁。原来生活在西北的氐族和羌族,由西向东迁入陕西关中;分布在内蒙古草原上的匈奴族和羯族,由北向南迁到山西一带;而鲜卑族有一部分迁到辽宁,有一部分迁到陕西及河套地区。西晋时,山西、陕西内迁的各族人口,已经占当地总人口的一半。

材料三 

 

 

鲜卑族姓

汉族姓

拓跋

步六孤

独孤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史实?“史实”发生在何时?“史实”有何影响?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史实?“史实”何时达到一定规模?

(3)材料三表格中的姓氏改革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请再举出该事件中的两项措施。

(4)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上述史实的共同作用。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