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江苏省苏州市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关于下图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一为长江流域河姆渡原始居民的房屋样式 B.当时的人们已经普遍使用磨制石器

C.建造房屋说明当时的人们还没有原始农业生产 D.出现于距今约三万年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梁启超在《饮冰室合集》中说:“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太古以来,诸族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大同,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也。”据此看出,梁启超认为华夏民族形成有什么特点?

A.来源单一 B.各族混战所致

C.以各族完全消融其特点为代价 D.多元一体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2019年10月22日下午,在纪念甲骨文发现120周年之际,“证古泽今——甲骨文文化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如果想寻访甲骨文的发现地,首先应去的地点是:

A.河南安阳 B.陕西西安 C.河南开封 D.四川成都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一名秦朝中央政府官员,工作任务包括“代皇帝起草诏令,接受皇帝的差遣出使,也负责对百官进行监察和纠劾”。这位官员的官职为

A.太尉 B.廷尉 C.御史大夫 D.丞相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中国古代有一部史学巨著,其内容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其作者功业追尼父,千秋太史公,其体例开纪传体史书之先河。它是

A.《汉书》 B.《资治通鉴》 C.《通典》 D.《史记》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如下图所示,“这次航行把基督教文明中心与印度教文明中心直接联系起来,进而把旧大陆几乎所有的重要文明区域通过海上都联系起来,从东非到日本的各文明国家都面临着西方文明的挑战。”这次航行的带领者是

A.迪亚士 B.哥伦布 C.达·伽马 D.麦哲伦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下图人物分别是伏尔泰、孟德斯鸠和卢梭,与他们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文艺复兴

B.宗教改革

C.启蒙运动

D.法国大革命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马克思说,在16世纪和17世纪,由于地理上的发现而在商业上发生的大革命,是促进封建生产方式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过渡的一个主要因素。据此可知,新航路开辟(   )

A. 满足了人们对黄金的需求    B. 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C. 巩固了西葡在欧洲的地位    D. 证明了地圆学说的正确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一位美国学者曾说:“美国1787年宪法是一种由天才设计,并可由蠢材运作的体系。”由此可见,该体系的建立原则是

A.中央集权 B.分权制衡 C.民主集中 D.联邦共和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法兰西第一帝国的建立者是

A.查理一世 B.拿破仑

C.克伦威尔 D.路易十六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纺织工业、采矿工业和冶金工业的发展引起对改进运输工具的需求,这种运输工具可以大批运送煤和矿石。这引起了运河开凿热,使英国到1830年时拥有2500英里长的运河。与运河时代相提并论的是伟大的筑路时代。英国运河航运和公路运输获得发展的技术条件与下列哪位发明家有关

A.瓦特 B.哈格里夫斯 C.本茨 D.斯蒂芬森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亚当·斯密在《国富论》(1776年)中以别针生产过程说明新的生产制度:“个人抽出金属丝,另一个人拉直,第三个人切断,第四个人削尖,第五个人打磨顶部做出头……用这种方法,做一枚别针的过程被分为18个单独的操作工序。”这种新生产制度是

A.手工工场制度

B.工厂制度

C.手工作坊制度

D.家庭生产制度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下列两枚邮票所反映的无产阶级政治斗争的阶段性特征是

A.从和平夺权到暴力革命 B.从空想到科学

C.从一国革命到多国革命 D.从理论到实践

 

详细信息
14. 难度:简单

下图中身着西欧式样衣帽的是彼得大帝。穿着臃肿长袍的是俄国贵族。漫画中的场景表明了彼得大帝决心

A.废除封建农奴制度 B.建立资本主义制度

C.赶上西欧发展水平 D.开启俄国近代化进程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新学期,学校组织历史活动课,在一个标有“Tsar AlexanderⅡ“字样的小组资料袋中,存有“贵族宣读‘解放”农奴的法令”、“林肯”“明治维新时期的小学课堂“等图片和资料,请判断该小组参加活动课的主题是

A. 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

B. 亚非拉人民的反帝斗争

C. 近代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D. 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

 

详细信息
16. 难度:简单

科学和文化在近代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下列组合中正确的项是

A.牛顿——世界现代科学之父——《人间喜剧》

B.达尔文——生物科学革命的探索者——《物种起源》

C.巴尔扎克——法国19世纪伟大的作曲家——《高老头》

D.贝多芬——用音乐讴歌革命的德国作曲家——《国际歌》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史论结合是历史学科的重要特点之一。在历史学习的过程中,要注意区分史实与史论。下列表述中,属于“史论”的是(   )

A. 一战爆发之后,意大利参加了协约国集团作战

B. 1916年,德、法两国军队在凡尔登展开了血战

C. 一战是帝国主义争夺霸权和殖民地的不义之战

D. 一战中,交战国使用了坦克和潜艇等新式武器

 

详细信息
18. 难度:简单

1921年3月3日列宁在致人民委员会的信中就农民把粮食拿到城市出售一事写道:依我看,应当允许带得更多。列宁对待农民私售粮食的态度,反映了

A.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B.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

C.农业集体化的实行 D.苏联的社会主义改革

 

详细信息
19. 难度:简单

在1934年的头四个月里,公共工程艺术计划雇佣了三千多位艺术家,在全美各地为政府的各种建筑创作了一万五千多件艺术品。政府部门计算了艺术家们的报酬:总计118.4万美元,每件作品约合75.59美元。该计划的作用是

A.整顿金融 B.以工代赈 C.调整农业 D.恢复工业

 

详细信息
20. 难度:中等

历史概念图是一种空间网络结构图,可以把隐性知识显性化,也可以把碎片知识系统化。“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概念支架图如下,图中括号处应该是

 

A. 开辟欧洲第二战场

B. 发表《开罗宣言》

C. 发表《波茨坦公告》

D. 签署《联合国家宣言》

 

详细信息
21. 难度:简单

下图年代尺主题为“20世纪世界格局的演变”,其中完整反映两极格局形成后演变历程的阶段的阶段是

A.A B.B C.C D.D

 

详细信息
22. 难度:中等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在发展中出现了许多新变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西欧国家走上了联合自强的道路

B. 华沙条约组织成立

C. 日本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第二经济大国

D. 建立起社会保障制度

 

详细信息
23. 难度:简单

“冷战”结束后,世界暂时形成了“一超多强”的局面。这里的“一超”是指

A.俄罗斯 B.美国 C.日本 D.欧盟

 

详细信息
24. 难度:简单

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一个重要表现是

A.欧洲联盟的成立 B.联合国的成立

C.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D.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

 

二、填空题
详细信息
25. 难度:简单

秦朝建立以后,为了抵御匈奴骚扰,修筑了闻名中外的____;西汉时期,为了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汉武帝派遣____出使西域。

 

详细信息
26. 难度:简单

《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恩格斯为____起草的纲领,它的发表,标志着____的诞生。

 

详细信息
27. 难度:简单

1947年____在演说中将世界分为“自由国家”和“极权国家”,并要求国会拨款援助希腊和土耳其,这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关系的正式破裂。1991年以后,世界格局的____趋势极大挑战了美国的霸权主义。

 

三、综合题
详细信息
28. 难度:简单

中国四千年的历史,显示了举世无双的连续性,这是其最重要的特点之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理解中国历史,就必须理解这两个人:孔夫子、秦始皇。孔夫子奠定了中国文化的主调,秦始皇奠定了中国制度的基石。   

——阎步克《从“制度史观”看中国历史》

材料二  据林小标等《两汉侯国时空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图1、图2分别是西汉不同时期侯国分布示意图。注:恩泽侯——指出于皇帝私恩而获封为侯爵者

材料三  汉族人口占绝大多数比例的现实,事实上形成了人口高度同质化的局面。……有利于延续、塑造身份“认同”。……秦汉以来形成的以中原为腹地的文明核心地带,对中国历史进程所产生的向心力已反复被证明……。  

——2019年9月《南风窗》杂志《理解中国的“国家独特性”》

请回答: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孔子奠定中国文化主调的思想有哪些?为什么说“秦始皇奠定了中国制度的基石”?

(2)据材料二,比较图1和图2反映出的西汉政治统治发生了什么变化?该变化与汉武帝执政的什么措施有关?

(3)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南北朝时期北方民族进入“以中原为腹地的文明核心地带”后进行“延续、塑造身份‘认同’”的。

 

详细信息
29. 难度:简单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牛顿的物理学的分析方法现今开始不仅被应用于物质世界,而且被应用于思想和知识的整个领域及人类社会。整个自然界都会服从永恒的法则,因此寻找决定人类事务的永恒法则,成为伏尔泰等人追求的实质。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1734年伏尔泰在他的《英国书简》中写道:“英国的宪法已经如此的完美,使得所有的人都能够享受在几乎所有君主国家被剥夺的自然权利。”

材料三  1764年伏尔泰写给友人的信中说:“我到处遇见到那无法避免的革命的种子,……法国人……终于还是做到了。……一有机会马上就会爆发;而那一爆发将非同小可。” 

——(英)斯蒂芬·塔伦泰尔《书信中的伏尔泰》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牛顿在物理学理论上的巨大成就是什么?并指出伏尔泰等人追求的“人类事务的永恒法则”是什么?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的宪法”是指什么?其颁布对英国政体产生了什么影响?结合材料三说明,伏尔泰夸大赞美英国的目的是什么?

(3)综合上述材料,从牛顿对伏尔泰的影响,到伏尔泰对英国的赞美和对法国的预言,你可以获得哪些启示?

 

详细信息
30. 难度:简单

国际关系中的大国以及具有重大或决定性影响的当权人物,应该具备一定的畏惧感和责任意识,在处理危机中保持外交理性与克制。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00年以后,德国国内越来越流行这样一种逻辑:预防性战争对于长期安全是必需的。……随着德国在相对力量上达到顶峰的证据日益明显,……德国领导人认为,国家想要生存,必须要进行战争,并且早打比晚打好,而这场战争应由德国率先打响。

——(美)戴尔·科普兰《大战的起源》

材料二  1929年10月,美国爆发经济大危机。长期萧条的农业部门和受到严重打击的工业企业同时强烈要求增加关税保护。1930年,美国出台了有名的《斯穆特-霍利关税法》,对两万多种进口产品征收高额关税。……引起了国际市场的报复,各国对进口都竞相提高关税,……引发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国际贸易战。

——《经济危机下的贸易保护主义》

材料三  核战争对大家都是危险的,这一因素对危机局势的克制潜力超过了军事力量对比和威慑力量对比的任何计算标准。(1962年古巴问题上)肯尼迪总统宁愿做出某些让步以求达成谈判解决,也不愿利用当时的压倒优势发动一场核战争。

——(美)雷蒙德·加特霍夫《冷战史:遏制与共存备忘录》

请回答: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德国力量增强的经济原因是什么?德国领导人要发动“预防性战争”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2)据材料二指出《斯穆特-霍利关税法》的实质是什么?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对经济危机产生了什么影响?

(3)据材料一、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在对待战争问题上,影响肯尼迪总统与德国领导人产生不同态度的因素有哪些?为什么说美国当时具备“压倒优势”?

(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影响国际危机处理的因素有哪些?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