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中等 | |
下列三幅图片中的文物共同反映了( ) A. 华夏音韵,源远流长 B. 丝竹之音,绵绵不绝 C. 中原文明,历史悠久 D. 钟磐之声,悠悠千年
|
2. 难度:简单 | |
范文澜《中国通史》第一编中写道:“1929年,在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上发现的,距今约70万~20万年前的猿人头骨、牙齿下顎骨和躯干骨化石。……它们已经能够直立行走,会打制使用石器,并且学会使用火”材料描述的远古人类是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半坡人 D.河姆渡人
|
3. 难度:简单 | |
古史传说中炎帝、黄帝等英雄的丰功伟业,反映了我国从人类起源到迈向文明的巨大飞跃。下列最能为这些传说的真实性提供证据的是 A.元谋人牙齿化石 B.半坡居民的遗址 C.电视剧《轩辕剑》 D.司马迁的《史记》
|
4. 难度:中等 | |
以下关于我国古代朝代更替的顺序,正确的是 A.商朝—→夏朝—→西周 B.夏朝—→商朝—→西周 C.商朝—→西周—→夏朝 D.西周—→商朝—→夏朝
|
5. 难度:中等 | |
“至于商朝的历史,则因有近代殷墟出土的遗物以为佐证,已大体可以列入信史的范围。”下列出土的遗物可以佐证商朝历史的是 A. 棉纺织品 B. 景德镇的瓷器 C. 刻有文字的甲骨 D. 圆形方孔半两钱
|
6. 难度:中等 | |
“东周时期,王朝软弱无力,诸侯国之间相互混战不休,表面上是个多事的时期。不过,这也是一个社会经济发生根本变革,从而明确地永久地决定中国发展进程的时期。”引发这一时期“社会经济发生根本变革”的主要原因是 A.文字的出现 B.都江堰的修建 C.铁制农具和牛耕的出现 D.青铜冶炼技术的提高
|
7. 难度:简单 | |
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纷纷变法。其中秦国的变法成效最大,在秦国实行变法,从而使秦国一跃成为最富强的诸侯国的人物是 A.商鞅 B.李冰 C.楚庄王 D.晋文公
|
8. 难度:简单 |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诚信、友善”,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它源于中国古代的,“仁、义、信”等思想。中国古代的“仁、义,信”思想属于( ) A. 儒家思想 B. 墨家思想 C. 道家思想 D. 法家思想
|
9. 难度:简单 | |
“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这描述的是秦朝 A. 中央政权机构的设置 B. 幅员辽阔的疆域 C. 皇帝至高无上的权威 D. 巩固统一的举措
|
10. 难度:简单 | |
“秦朝的统治者在起义军的包围下,被迫出城投降。威名显赫的秦朝,仅存在14年就灭亡了。”秦朝灭亡的时间是 A.公元前220年 B.公元221年 C.公元前207年 D.公元208年
|
11. 难度:简单 | |
刘邦打败了项羽,统一了全国,于公元前202年建立政权,定都长安,史称 A.西周 B.东周 C.西汉 D.东晋
|
12. 难度:中等 | |
汉武帝实施“推恩令”、“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盐铁专卖等措施的根本目的是 A.防止王国势力扩大 B.遏制百家思想流毒 C.促进经济发展 D.巩固大一统的王朝
|
13. 难度:简单 | |
“公元26年,即汉光武帝称帝的第二年,下诏书,令民间释放奴婢”,材料中的“汉光武帝”是 A.启 B.嬴政 C.刘秀 D.曹操
|
14. 难度:简单 | |
2017年5月,习近平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欢迎宴会上说:“2000多年前,我们的先辈们……开辟了古丝绸之路,开启了人类文明史上的大交流时代。”促进丝绸之路开辟的历史人物是 A.蒙恬 B.张骞 C.张仲景 D.司马迁
|
15. 难度:简单 | |
蔡伦被誉为“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人类有史以来最佳发明家”之一,是因为他 A. 改进造纸术 B. 发明印刷术 C. 修筑都江堰 D. 编著《史记》
|
16. 难度:简单 | |
三国(220年-280年)是上承东汉下启西晋的一段历史时期。赤壁之战时,曹操被孙刘联军击败,奠定了三国鼎立的雏型。其中的三国不包括 A.曹魏 B.蜀汉 C.东吴 D.西晋
|
17. 难度:简单 | |
如下图是魏晋时期的墓砖画,它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A.民族交融 B.江南开发 C.中外交往 D.政权分立
|
18. 难度:简单 | |
东汉、魏、晋时期,我国北方的游牧民族不断内迁。西晋时,山西、陕西内迁的各族人口,已经占当地总人口的一半。这一时期的人口迁徙 A.源于自然灾害 B.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 C.阻碍民族交融 D.影响了中原经济的发展
|
19. 难度:简单 | |
孝文帝推行“改官制、禁胡服、断北语、改姓氏、定族姓”等措施,增强了北魏实力,促进了民族交触。其改革取得成功的根本原因是 A. 北魏实现北方统一 B. 孝文帝改革决心坚定 C. 改革措施全面易行 D. 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
|
20. 难度:简单 | |
我国许多优秀文化成就被列为世界级文化遗产。下列文化遗产中,带有中外文明交汇融合特征的是( ) A. B. C. D.
|
21. 难度:简单 | |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中华民族历来就重视农业。阅读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1)图一中的农具是河姆渡遗址出土的骨耜,它主要是用于什么劳动的?如果让使用骨耜进行农业劳动,应该在上面添加什么? (2)图二中都江堰是由哪个历史人物主持修建的? (3)图三中的生产技术最早出现于什么时期? (4)综合上述三幅图片,你认为农业的发展与哪些因素息息相关?(写出一条即可)
|
22. 难度:中等 |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从公元前230年起,秦国只用了十年时间,就完成了“六王毕,四海一”的伟业。从此一个广袤的统一帝国就在中国历史上诞生了。 为了防止再次分裂,秦始皇从加强中央集权的目的出发,采用郡县制牢牢地掌握了中央对地方政府的控制权。他通过在中央和地方各级行政机构中实行的官僚制度,形成了一整套高度发达的中央管理体系,并以古今第一帝的始皇帝身份将自己凌驾于政府之上,最终为大一统制度的实现奠定了君主集权和官僚统治的组织保证。 建立起统一国家行政管理制度的秦始皇,又分别从政治、经济、文化各个方面,推行了巨大的统一工程,铸就了中国古代大一统制度的雏形。 秦统一中国的意义,并不仅仅在于当时消除了国家分裂的局面,使整个中国达到了空前的统一和繁荣,关键在于它找到了一套大一统制度,并使其成为中国古代社会长期有效的一套规则。 ——摘编自杨松华《大一统制度与中国兴衰》 (1)秦国完成“六王毕,四海一”的伟业的时间是哪一年? (2)秦始皇采用郡县制的目的是什么? (3)请你从经济、文化两方面分别列举一条秦始皇推行巨大统一工程的措施。 (4)根据材料,概括秦统一中国的意义。
|
23. 难度:中等 | |
大一统的汉朝是当时世界上的大国,他的强盛给我们实现民族复兴带来许多启示。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问题。 材料一 到武帝,又用主父偃之计,令诸侯得以其地分封自己的子弟,在平和的手腕中,把“众建诸侯而少其力”一语,物底实行了。封建政体反动的余波,至此才算解决。 ——(英)阿尔伯特﹒克雷格《哈佛极简中国史》 材科二汉武帝在开发利源方面最重要的还是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包括盐、铁的专利等,这套新经济政策的设计者是桑弘羊、孔仅等。 ——傅乐成《中国通史》 材料三 踏着串串悠长的铃声,一支支驼队驼着中原丝织品、服饰、铜镜、瓷器、茶叶去了,驼着造纸术、冶铁水、灌溉术去了。穿过大漠茫茫的风沙,一支驼队驼着皮毛、琥珀、首蓿、石榴来了,驼着佛经、乐器、杂技艺术来了。这条丝绸之路,穿过岁月的风尘,永远镌刻在人类文明的史册。 ——《二十五史详解》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武帝“又用主父偃之计”的“计”指的是什么? (2)材料二所说的“新经济政策”是指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的哪一条措施? (3)根据材料三,分析丝绸之路的影响。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朝兴盛的因素。
|
24. 难度:中等 | |
改革是推动民族进步、国家富强、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令把十家编成一什,五家编成一伍,互相监督检举,一家犯法,十家连带治罪。不告发奸恶的处以拦腰斩断的刑罚,告发奸恶的与斩敌首级的同样受赏,隐藏奸恶的人与投降敌人受同样的惩罚。 ——译自《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 (魏孝文帝)平常喜欢读书,手不释容。“五经”的要义,看过之后就能讲出来,史传百家,没有不涉猎的。善谈《老子》《庄子》,尤其精通释义。并且擅长写各种文章,一气呵成,不改一字。 ——摘编自《后魏书》译文 (1)材料一是中国历史上哪次变法的内容?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请你判断这次变法的主要倡导者有可能属于诸子百家中的哪一家? (2)材料二突出说明了孝文帝具有怎样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任意举一例孝文帝改革的内容。 (3)材料一、二反映的内容是中国历史上两次比较成功的变革。你认为促使这两次改革成功的因素有哪些?
|
25. 难度:中等 |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河南,因历史上大部分位于黄河以南,故名河南,是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的主要发祥地之一。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的指南针、造纸、火药三大技术均出于河南。河南有安阳、洛阳、开封、郑州等历史古都,有春秋战国时期古长城、龙门石窟、殷墟等世界文化遗产。历史名人荟聚,文物古迹众多。 (1)中国历史上,看哪些朝代或政权分别在安阳和洛阳定都? (2)龙门石窟和殷墟分别在现令河南的哪一地区? (3)请分别写出一个河南的历史名人和文物古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