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困难 | |
为下列一组图片归纳的主题最恰当的是 A.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B.人民解放战争 C.近代化的探索 D.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程
|
2. 难度:简单 | |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揭开了中国历史的新篇章。对“新篇章”理解正确的是 ①标志着中国从此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②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 ③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结束 ④标志着中国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
3. 难度:中等 | |
美国陆军上将克拉克曾经说过:“我成了历史上签订‘没有胜利的停战协定’的第一位美国陆军司令官,我感到失望和痛苦。”让他“感到失望和痛苦”的战争是指 A. 抗日战争 B. 朝鲜战争 C. 越南战争 D. 海湾战争
|
4. 难度:简单 | |
新中国成立后,在许多地区,中农在农村人口中的比例由过去的20%上升为80%左右,贫雇农则由70%左右减少到10%左右,而且在逐年减少中。这一情形的出现得益于 A. 《土地改革法》的推行 B. 土地私有制的废除 C. 互助合作社的建立 D. 三大改造的完成
|
5. 难度:简单 | |
历史老师在评价抗美援朝战争时说:新中国出兵是迫不得已,但出兵的结局对新中国而言却是一举两得。你认为这里的“两得”主要是指( ) ①支援了朝鲜反侵略斗争 ②保卫和巩固了新生政权 ③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威望 ④保障了“一五”计划顺利实施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6. 难度:中等 | |
1950年6月《人民日报》发表社论称:“这是一件翻天覆地的大事”,是“中国人民对残余的封建制度所发动的一场最猛烈的经济政治战争,将在实际上结束中国社会的半封建性质。”这件大事应是 A.土地改革 B.西藏和平解放 C.抗美援朝战争 D.追剿国民党残余势力
|
7. 难度:中等 | |
1953年,以毛为首的一个委员会开始起草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当时有人作了一首八行押韵诗,归纳了宪法中某一政治制度的正确功能:大权独揽,小权分散;党委决定,各方去办;办也有诀,不离原则;工作检查,党委有责。这一制度指的是 A.人民政治协商制度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
8. 难度:中等 | |
无论是资本主义阵营还是社会主义阵营,重建或者恢复一个较为完整的工业化体系是最为重要的任务,对于大多数新兴的原殖民地国家而言,加快工业化进程并建立一个完整的工业化体系更是成为巩固与维持政治独立的经济前提。为此中国政府开始 A. 抗美援朝 B. 土地改革 C. 实施“一五”计划 D. 实施西部大开发
|
9. 难度:中等 | |
小明同学用歌谣的形式总结了新中国建国初期部分建设的成就情况。以下歌谣出现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的是 ①公私合营工商业,赎买改造资本家 ②喷气飞机翔蓝天,长江大桥武汉架 ③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保暖万人心 ④粮补机补祝幸福,医保社保保平安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③
|
10. 难度:简单 | |
杨继绳指出: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人民”的范围变得越来越小。在国旗上,围绕一颗大星的四颗小星中,代表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颗小星,实际上已经不存在了,只剩下代表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的两颗小星。这一变化主要是由于 A.“一五”计划的实施 B.土地改革的完成 C.三大改造的完成 D.大跃进的推动
|
11. 难度:简单 | |
宪法应是“限权(力)之法”,是“众法之法”,也是“根本大法”,宪法拥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和不容置疑的权威与尊严。新中国迈出了宪政法治第一步的是 A.1954年宪法 B.1975年宪法 C.1978年宪法 D.1982年宪法
|
12. 难度:中等 | |
有学者认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演变经历了“鼓励发展一根本改造一销声匿迹一有益补充一共同发展”的五部曲。经过对非公有制经济的“根本改造”,我国 A.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 C.开始步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D.奠定了工业化的基础
|
13. 难度:中等 | |
《中国历史上:错失的三次战略机遇期》一文中说,“在世界经济蓬勃发展的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却把大量的精力浪费在内乱上,搞自我封闭。”这里的“内乱”是指 A. 三大改造 B. “大跃进” C. 人民公社化运动 D. “文化大革命”
|
14. 难度:中等 | |
下图宣传画所示内容体现的历史事件是( ) A.建国初期土地改革 B.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C.大跃进运动 D.人民公社化运动
|
15. 难度:中等 | |
中国现代史上的四个不同时期,每个时期都有不同的时代主题,这些主题词排序正确的是( ) ①疯狂年代 全面内乱 ②一五计划 三大改造 ③艰难探索 曲折发展 ④巩固政权 恢复经济 A.①③②④ B.④③①② C.②③①④ D.④②③①
|
16. 难度:中等 | |
“建立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推进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近代以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三大里程碑。”第三个里程碑开始于 A.1921年 B.1949年 C.1978年 D.1997年
|
17. 难度:中等 | |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村的土地政策经历了多次大变化。其中,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共同之处是( ) A.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B.不同程度影响了农业生产发展 C.确立了农民的土地私有制 D.推动了现代中国的工业化进程
|
18. 难度:简单 | |
1983年后,私营经济成批出现。1988年,国家以法律形式确认了私营经济的合法地位。1990年,资产超百万元的私营企业已经达到453万个。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系列的发展表明 A.私营企业拥有一定经营自主权 B.国家对市场经济体制的认识走向深入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D.改革的成果得到了法律的肯定
|
19. 难度:中等 | |
孟德斯鸠曾说:“土地出产之多少,主要不在于土地肥沃程度,而在于居民是否享有自由。”下列能够从正面印证这句话的史实是 A. 农业集体化的推行 B. 人民公社体制的建立 C.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 D. 农业机械化的普及
|
20. 难度:简单 | |
1984年3月24日,福建省55位厂长经理在《福建日报》上发出“请给我们”“松绑”的呼吁。随后,《人民日报》转载了这封呼吁信,将“松绑”风吹向全国。“松绑”没有涉及的内容是 A.所有制结构 B.政企分开 C.按劳分配 D.设经济特区
|
21. 难度:困难 | |
“邓小平南方视察几乎产生了神话般的意义,他的谈话成了中国后来20年政治经济政策的蓝本。”以南方谈话为蓝本,我国做出的经济决策是 A. 开发开放上海浦东 B. 将邓小平理论写入党章 C. 决定设置经济特区 D. 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22. 难度:简单 | |
港珠澳大桥2018年0日94日上午9点正式开通,大桥连接香港、澳门、珠海,是目前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被称为“新世界七大奇迹之一”,香港、澳门、珠海成为我国特别行政区或经济特区的先后顺序是( ) A.香港、珠海、澳门 B.珠海、香港、澳门 C.珠海、澳门、香港 D.澳门、香港、珠海
|
23. 难度:中等 | |
(2018年广西南宁模拟)2019年,我们将同时迎来澳门回归祖国20周年和广西解放70周年。这两地分别是我国的特别行政区和民族自治区,它们的相同点是 A. 都实行社会主义制度 B. 都是为了解决民族问题而设立的 C. 都是“一国两制”的成功实践 D. 都是中央人民政府管辖下的地方行政区域
|
24. 难度:中等 | |
周恩来说:“中国的反动分子在外交上一贯是神经衰弱,怕帝国主义的。清朝的西太后、北洋政府的袁世凯、国民党的蒋介石,哪一个不是跪在地上办外交呢?中国100年来的外交史是一部屈辱的外交史。我们不学他们。”新中国成立之初“我们不学他们”的突出表现是( ) A.采取妥协退让的外交政策 B.采取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C.采取明哲保身的外交方针 D.采取“求同存异”的外交方针
|
25. 难度:简单 | |
1971年10月28曰《人民日报》社论指出,美帝国主义企图制造“两个中国的阴谋宣告彻底破产,这是一切维护正义的国家的胜利,是全世界人民的胜利。该社论评述的是 A. “求同存异”方针 B.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C.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 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
26. 难度:中等 | |
“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她(指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1)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材料一中的“新”表现在何处。 材料二 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2)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结合1921—1949年的历史,从指导思想、领导力量、斗争方式等方面,概述中国人民能够站起来的原因。 材料三 1950年,辽宁金县三十里堡梅家村的翻身农民,昼夜不停地拉土垫地,硬是把一千多亩盐碱地改变为良田。第二年种上花生和棉花,当年喜获丰收。梅家村的粮食产量不断增加……1951年全国粮食产量达到14000万吨,比1949年增长26.9%。农业生产得到了迅速恢复和发展,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了道路。 (3)材料三与哪一运动有关?结合材料三总结这次运动的作用。 材料四 用最高的速度来发展我国的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的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是总路线的基本精神……速度是总路线的灵魂。 ——1958年6月21日社论 “土地潜力无穷尽,亩产多少在人为”“地的产是由人的胆决定的”。 ——1958年8月3日社论 (4)据材料四,概括指出当时经济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 材料五 实现四个现代化,要求大幅度地提高生产力,也就必然要求多方面地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改变一切不适应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因而是一场广泛、深刻的革命。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 (5)材料五反映了中共中央做出了怎样的伟大决策?你认为国家在制定经济政策时应遵循哪些原则?
|
27. 难度:中等 | |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伟大的祖国经历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光荣历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图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请写出与以上三幅图片相关的历史事件,并指出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 材料二:40年前的冬天,在安徽凤阳县小岗村,一双双手突破命运的禁锢。当时的生产队队长严俊昌联合同村农民干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18枚红手印,最终成为惠及亿万农民的改革浪潮。 ——摘自纪录片《我们一起走过》 (2)小岗村的村民们做了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它体现了怎样的精神? 材料三 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在经历了80年代以农村改革为重点的第一阶段后,80年代中后期以城市为重点、城乡联动和全面改革以来,以中国共产党第十四大为标志,改革进入了新阶段。……新阶段是改革的攻坚阶段,是以建立新体制为主要使命的阶段。 ——宁可主编《中国经济发展史》 (3)材料三中的“新体制”指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什么?
|
28. 难度:中等 |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下图为1978年《光明日报》上发表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材料二 改革开放之初,西方媒体纷纷质疑:“能让一个人口众多的民族在极短时间内来个180度大转弯,就如同让航空母舰在硬币上旋转,难以置信。”40年来,中国的发展冲破了许多预言家的设想,“航空母舰”在硬币上来了好几个“华丽的转身”。 材料三 中国的崛起在客观上挑战了企图建立单极世界的美国,美国必然采取措施来回应这种威胁,冲突就不可避免。但是,回眸中美两国的发展史,可以看出两国崛起的相似轨迹。 (1)材料一所反映的事件的本质是什么?它与十一届三中全会有什么关系?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请用具体的史实印证40年来,中国实现了好几个“华丽的转身”。(举两例即可) (3)结合材料三及所学知识,请找出中美两国走向强大的共同原因。你认为中美两国怎样做才能避免冲突?
|
29. 难度:中等 |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经济在探索中曲折发展,不论成功与失败,对今后的发展都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材料一 如表所示
材料二 毛泽东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人教版八下历史教材 材料三 “用最高的速度来发展我国的生产力,实现工业现代化和农业现代化,是总路线的基本精神……速度是总路线的灵魂……快,这是多快好省的中心环节。” ——1958年6月21日《人民日报》社论 材料四 如图所示
材料五 “一带一路”的根本属性是合作共赢、共同发展。从历史上来看,“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过去的交往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是共融共生的关系。如今,“一带一路”65个国家,人口是44亿,占全世界人口的63%.中国虽然是“一带一路”的倡议国、主导者,但不会以老大自居,而是有事好商量,发展共建,利益共享。让“一带一路”上的国家真正得到好处、社会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改善,才是中国发出“一带一路”倡议的初衷。 ——中国网 问题一:材料一中引起我国各种经济成分比例发生变化的直接原因是什么?其实质是什么? 问题二: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为改变这一状况我国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问题三:根据材料三,在总路线的指导下我国国民经济遭受严重挫折,具体指什么事件? 问题四:根据材料四,图中哪一个字母代表了经济特区深圳?与设立经济特区有关的政策是在哪次会议上通过的? 问题五:根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一带一路”适应了当今怎样的经济发展趋势?中国在“一带一路”中的地位是什么? 问题六:结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对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你有什么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