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简单 | |
一个西方学者曾经这样说:“……西方用‘坚船利炮’打开古老帝国闭关锁国的大门,给他们带去了先进的思想和先进的生产力……因此,没有鸦片战争就没有中国的近代化!”这一观点( ) A.正确评价了鸦片战争的影响 B.掩盖了鸦片战争的侵略实质 C.指出了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 D.分析了鸦片战争爆发的主要原因
|
2. 难度:困难 | |
1852年英国驻广州代办密切尔惊异说:“经过和这么一个大国开放贸易十年之久,并且已废除了一切独立制度,而拥有如此庞大人口的中国,其消费我们的消费品竟不及荷兰的一半……这好像是一个奇怪的结局。”在当时的英国人看来,这一现象出现的最主要原因是 A.中国自然经济的阻碍 B.中国没能给予最惠国待遇 C.中国人消费能力较低 D.中国的对外通商口岸太少
|
3. 难度:困难 | |
有学者认为:“《南京条约》签订之后十年,感到不满意的不是战败国而是战胜国。”为此,战胜国将不满付诸实践的行动是 A.向中国走私鸦片 B.发动甲午中日战争 C.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 D.发动九一八事变
|
4. 难度:中等 | |
某史学家说:“对于西方的挑战,中国的反应之所以迟钝,是由于中国社会在19世纪中叶面临很不平常的历史环境。内部事物万分火急,至于对西方则可以暂缓一步。”这里所讲的“内部事务万分火急”主要是指 A. 清政府准备发起洋务运动 B. 太平天国运动危及清政府统治 C. 清政府内部进行权力之争 D. 维新派试图改变中国落后现状
|
5. 难度:简单 | |
有学者认为“太平天国运动政治上的失败是因为文化上的落后”,这一观点的依据是 ①创立拜上帝教 ②奉行平均主义 ③重建等级礼制 ④提倡效法西方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
6. 难度:困难 | |
“从实力上讲,孙中山比起洪秀全来,相差不知几千万里,而偌大的清帝国,不亡于洪、杨,却被孙文几个口号叫垮了,何哉?”最确切的回答是 A. 清政府舆论管制不成功 B. 三民主义符合历史潮流 C. 革命成功重在舆论宣传 D. 洪秀全不注意斗争策略
|
7. 难度:简单 | |
用图示法理清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是学习历史常用的一种方法。下面空白方框内应填写
A.洋务运动 B.太平天国运动 C.义和团运动 D.北伐战争
|
8. 难度:困难 | |
史学家陈旭麓认为:“从林则徐‘开眼看世界’开始,进而‘中体西用’,进而自由平等博爱,进而民主和科学……每一步都伴随着古今中西新旧之争”。其中“中体西用”与“民主和科学”这两“步”应指( ) A.洋务运动与新文化运动 B.戊戌变法与辛亥革命 C.戊戌变法与新文化运动 D.洋务运动与辛亥革命
|
9. 难度:困难 | |
有学者认为:甲年中日战争“以清政府失败而宣告结束。于是,(中国)近代化的新陈代谢过程骤然加快。”材料中的“加快”主要表现在 A.开始引进西方的工业文明 B.开始制度变革的尝试 C.大力倡导实业救国 D.学习西方的军事技术
|
10. 难度:困难 | |
陈旭麓先生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写道:(它)之取代自秦始皇以来两千多年的“帝国”,……是一种前无古人的变化。它否定了整个皇权体制,是政治制度和社会思想的一大跃进。这里的“它”是指 A. 洋务运动 B. 戊戌变法 C. 辛亥革命 D. 新文化运动
|
11. 难度:简单 | |
“皇帝倒了,辫子割了。”这八个字是目睹了辛亥革命的少年瞿秋白对当时社会变化的体验之词。它说明辛亥革命 ①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②使社会习俗发生了极大变化 ③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④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 A.①② B.②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
12. 难度:中等 | |
有人认为,新文化运动是辛亥革命的继续,支持该观点的主要依据是 A.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 B.新文化运动提倡科学 C.新文化运动提倡新道德 D.新文化运动提倡新文学
|
13. 难度:简单 | |
1924年5月,孙中山在黄埔军校开学典礼上说:“要从今天起,重新做革命的基础,另外成立一种理想上的革命军。一生一世,都不存升官发财的心理,只知道做救国救民的事业。”两年后,该校师生积极投身的“救国救民的事业”是( ) A.五四运动 B.北伐战争 C.抗日战争 D.解放战争
|
14. 难度:中等 | |
“对军事方面,从前我们骂中山专做军事运动,我们则恰恰相反,不做军事运动专做民众运动。……以后要非常注意军事,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材料中提到的“会议”应是 A. 中共一大 B. 中共三大 C. 国民党一大 D. 八七会议
|
15. 难度:中等 | |
毛泽东说:“……我们要实现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任务,就举起了反帝反封建的大旗。可是这旗帜不许我们在城内插,我们就只好到山顶上去插,永不放下”。“到山顶上去插”指的是( ) A. 红一、二、四方面军会宁会师 B. 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 C. 解放军把红旗插到南京总统府 D.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
16. 难度:中等 | |
很多人认为贵州省的旅游可以归纳为:“一栋房子,一个瓶子(茅台酒),一棵树子(黄果树)。”其中“一栋房子”能够成为旅游景点是因为这里( )。 A.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B.建立了中共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C.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D.召开了中共第一次代表大会
|
17. 难度:中等 | |
1937年8月,许多红军战士舍不得摘下带有红五星的八角帽,不愿换上佩有青天白日徵的黄军帽。刘伯承劝道:“这帽徵虽是白的,可我们的心永远是红的!同志们,为了救中国,暂时和红军帽告别吧!”这段话表明红军要改编为 A. 东北抗日联军 B. 陕北红军 C. 八路军、新四军 D. 人民解放军
|
18. 难度:简单 | |
《亮剑》中的李云龙有句台词:“我们要主动‘关照’日本鬼子,让它们尝尝被八路军打的滋味。”能有力地证明这一台词的战役是( ) A. 武昌战役 B. 台儿庄战役 C. 百团大战 D. 淮海战役
|
19. 难度:中等 | |
下列能为抗日战争“使中华民族的觉醒和团结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提供史料支撑的有( ) ①美苏等国协同作战 ②中共促成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③华人华侨归国参战 ④人民群众广泛开展游击战争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20. 难度:困难 | |
1945年9月,毛泽东幽默地说:“国共和谈,宛似两个人谈恋爱,总要论及婚娶。现在吾党有诚意,事情先成功一半。”毛泽东所说的“国共和谈”指的是 A. 国民党一大 B. 北平和谈 C. 西安事变 D. 重庆谈判
|
21. 难度:简单 | |
美国人杰克·贝尔登在《中国震撼世界》一书中,以目击者的身份写道:“我经历过多次战争,却从未见过比共产党这次一举突破黄河天险更为高明的军事行动”。指出“一举突破黄河天险的军事行动”指的是 A.平津战役 B.孟良崮战役 C.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D.渡江战役
|
22. 难度:困难 | |
下列年代尺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的土地政策。这表明中国共产党
A. 不断扩大农村革命根据地 B. 放弃攻打中心城市计划 C. 建立根据地抗日民主政权 D. 重视发挥农民革命作用
|
23. 难度:中等 | |
美国《时代周刊》曾这样报道:“对西方而言,这一事件已是巨大灾难;对共产主义而言,这是自俄国革命以来取得的最伟大胜利;对大多数中国人而言,这样将意味着和平。”文中“这一事件”最有可能是 A.中国赢得抗日战争伟大胜利 B.重庆谈判《双十协定》签订 C.解放战争即将取得最终胜利 D.中国抗美援朝即将取得胜利
|
24. 难度:中等 | |
近代历史上很多脍炙人口的歌曲都能反映当时时代的大致背景,歌曲中的歌词藏着一段段真实的历史故事。请结合所学正确排列以下歌曲出现的先后顺序 ①“(日本人)他敢来,打得他人仰马也翻,全民皆兵,全民族参战,把侵略者彻底消灭完。” ②“十月十号义旗扬,革命军队起武昌,霹雳一声江汉平,汉口汉阳树汉旌。” ③“直插鄂豫皖,突破合围圈,逐鹿我中原,狭路相逢勇者胜,刘邓大军威名传。” ④“一道道的山来哟一道道水,咱们中央那个红军到陕北。” A.③①②④ B.②①④③ C.②④①③ D.④③①②
|
25. 难度:简单 | |
“世人皆言外洋以商务立国,此皮毛之论也,不知外洋富民强国之本实在于工。……此则养民之大经,富国之妙术,不仅为御侮计,而御侮自在其中矣。”这段话反映了张謇 A.赞成商务立国 B.主张学习西方政治制度 C.主张学习西方教育思想 D.提倡实业救国
|
26. 难度:困难 | |
近代中国随着亡国灭种危机的不断加剧,国人的民族意识逐渐觉醒,一大批先进的中国人开始向西方学习,艰难探索救国之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道光、咸丰年间的人没有领受军事失败的教训,战后与战前完全一样,麻木不仁,妄自尊大。直到咸丰末年,英、法联军攻进了北京,然后有少数人觉悟了,知道非学西洋不可。 ——摘自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1)结合材料一并联系所学知识,“军事失败”与“少数人觉悟”各指什么具体事件?“觉悟的少数人”提出了什么口号? 材料二 假使我们是甲午到戊戌那个时代的人,眼看见我们的国家被小小的日本打败了,打败了以后又要割地赔款,我们还不激昂慷慨想要救国吗?……戊戌春季的瓜分更刺激了变法派和光绪帝。 ——蒋延黻《中国近代史》 (2)根据材料二简析戊戌变法的背景。戊戌变法对当时人们的思想产生了什么积极影响? 材料三 同盟会决定在辛亥年(1911年)秋天起事……革命党人率队直入武昌,进攻总理衙门……武昌便为革命军所据……各独立省选派代表,制定临时约法,并公举孙中山先生为中华民国的临时总统。我们这个古老的帝国,忽然变为民国了。 ——摘编自《中国近代史》 (3)材料三中革命党人革命行动的指导思想是什么?你怎样理解“帝国”变为“民国”? 材料四 陈独秀说,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材料五 1919年李大钊发表了《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一文……新文化运动已发展成为传播马克思主义为中心的思想运动。 (4)从材料四到材料五,新文化运动宣传内容有何变化? 材料六 五四运动的亲历者回忆说:“处于这个伟大时代,我的思想上不能不发生非常激烈的变化……改变过去革命的方法,必须依靠下层人民,必须走俄国人的道路,这种思想在我头脑中日益强烈,日益明确了。” ——摘编白《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5)据材料六指出,五国运动亲历者找到的新革命方法是什么?这一新革命方法的得出是总结借鉴了哪些革命的经验教训? (6)你从中国人民的艰难的救国之路中有何认识?
|
27. 难度:困难 | |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一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回首往事,中国共产党经过28年艰苦卓绝的斗争,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幼稚到成熟的历程,揭开了中国历史的新的篇章。 材料一 诞生于南湖游船/犹如天际升起的朝阳/历经沧桑的祖国/如同沉睡的雄狮/在您耀眼的光芒下/猛然睁开了双眼。 ——选自歌曲《党在我心中》 (1)材料一反映的是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情况,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有何历史意义? 材料二 人民军队也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习近平总书记说:“建设一支听党指挥、作风优良、能打硬仗的人民军队是强国的必由之路。” (2)人民军队从弱到强,不断发展,从“南昌”到“井冈山”的革命历程反映出中国革命的重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材料三 遵义会议证明,中国共产党完全具有独立自主解决自己内部复杂问题的能力,…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到成熟的标志 (3)遵义会议是中共在哪次重大军事行动过程中召开的?请写出这次重大军事行动胜利的意义。 材料四 中国共产党从诞生的那天起,从来就没有自己的私利,而是全心全意把国家、民族和人民的利益作为自己的根本宗旨。 (4)举例说明中国共产党“从来就没有自己的私利,而是全心全意把国家、民族和人民的利益作为自己的根本宗旨”。 材料五 抗战胜利后,国民党企图恢复抗战前“一党专制,一人独裁”的局面,1945年8月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合法地位与国民党在谈判桌上进行了一次激烈较量,但是国民党始终不承认解放区民主政权和人民军队的合法地位,随后,通过三年的军事较量,中国共产党终于推翻了国民党的独裁统治,赢得了执政党的合法地位,领导人民当家作主. (5)依据所学知识,判断材料中“谈判桌上的较量”指的是哪一事件?指出在三年的军事较量中,共产党发动渡江战役的军事基础是什么? (6)中国共产党在探索革命的过程中经历过挫折,出现过失误,但中国共产党能不断更正自身失误,不断发展壮大,取得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你有何认识?
|
28. 难度:困难 | |
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的历史可以说是中国近现代屈辱、抗争和自强史的缩影,北大清华自诞生起,就担负起了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北京大学,初名京师大学堂,它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开端。它的校风是“爱国、进步、民主、科学”。 材料二:清华大学始建于内忧外患、风雨飘摇的一百年前的1911年,当时它是由美国“退还”的部分“庚子赔款”建立的留美预备学校,学校建在惨遭侵略者洗劫过的圆明园附近的清华园。多难兴邦,知耻而后勇,一百年来,清华大学涌现出一大批学术大师、兴国英才和治国栋梁。 材料三:在北大校园中有一座金属雕像,石基上摆放着两个螺旋状的大写英文字母D和S,D代表民主(democracy),S表示科学(science),在字母S顶端上还有个圆球。 材料四:台湾也有一所清华大学,两岸清华大学同根同源,有着共同的校名、校史、校训、校徽、校歌和文化传统。有人说两岸清华“同根同源”,“一个招牌,两间店面”,“正是两岸关系的写照”。2011年4月24日是清华大学百年校庆纪念日,两地清华大学共同庆祝百年华诞,并各派副校长带队前往对方参加庆典。 回答问题: (1)京师大学堂创办于什么时期?北大的校风能使你联想到中国近代史上哪两件大事? (2)1900年是庚子年,想一想,材料二中的“庚子赔款”是依据什么条约产生的?洗劫圆明园的侵略者是谁? (3)材料三中的雕塑是为了纪念哪位历史人物首先提出的什么口号? (4)形成“一个招牌,两间店面”的历史原因是什么?当前两岸清华交往日益密切是在什么方针的指引下产生的? (5)回顾北大清华的历史,你能得到什么启示?
|
29. 难度:中等 |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有人说:1901年,中国陷入无尽的黑暗中;1911年,一道闪电划过,却黑暗依旧;1921年,中国终于迎来了曙光。 材料二:在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历程中,国人相继走过了自救之路、维新之路、共和之路。但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使命,探索之路任重道远。 材料三: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国革命面貌从此焕然一新……经过艰难抉择,中国共产党终于找到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使中国逐步走向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请回答: (1)材料一所述“1901年,中国陷入无尽的黑暗”的依据是什么? (2)依据材料一、二,“一道闪电划过”指什么?为什么“黑暗依旧”? (3)材料二所述的“自救之路”、“维新之路”分别指什么? (4)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请列举“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条革命道路中的两个具有开创性意义的历史事件。 (5)依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华民族复兴历程的认识。(至少写出两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