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困难 | |
“从香港和五口(五处通商口岸)输入的外国商品,开始冲击中国的自然经济,几千年来的社会经济结构被侵蚀而逐步改组。”材料描述的是 A. 鸦片输入的危害 B. 《马关条约》的后果 C. 中国边疆的危机 D. 《南京条约》的影响
|
2. 难度:简单 | |
2019年4月巴黎圣母院燃起大火,无数文物被毁。同样毁于大火的还有百年的圆明园。圆明园被毁是在 A.第一次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战争 D.日本侵华时期
|
3. 难度:困难 | |
最能说明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继续的是 ( ) A.列强发动战争的目的 B.发动侵略的列强数量 C.两次战争爆发的地点 D.两次战争对中国的危害
|
4. 难度:简单 | |
1841年,林则徐在退职返乡时曾预言:“终为中国患者,其俄罗斯乎!”下列史实能够证明他的预见正确的是 A.火烧圆明园 B.占领香港岛 C.割占台湾 D.割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
5. 难度:简单 | |
在科举道路上屡屡失败的洪秀全和同学冯云山在广西传道,两年多发展会众两千多人。这些信徒共同信仰 A.佛教 B.伊斯兰教 C.拜上帝会 D.道教
|
6. 难度:简单 | |
美国学者杰明•艾尔曼说:“鸦片战争对中国国内影响不是太大,只限于广东一带,当时的问题是太平天国,大概几百万中国人死去,中国的经济中心江南一带都乱了……把清朝的元气消耗得很厉害,导致国力衰减。”作者认为( ) A.鸦片战争使中国成为了半殖民地 B.太平天国运动推翻了清王朝 C.太平天国运动严重破坏经济发展 D.鸦片战争有利于中国近代化
|
7. 难度:中等 | |
下列太平天国的诸活动中,能与当时世界历史潮流同步的是 A.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B.《资政新篇》的制定 C.严厉打击外国侵略者 D.反抗腐朽没落的清政府
|
8. 难度:简单 | |
李鸿章在上海联合洋枪队镇压太平军时,感叹西方国家“大炮之精纯,子弹之细巧,器械之鲜明……实非中国所能及。”材料反映洋务派主张学习西方的 ( ) A.民主思想 B.政治制度 C.军事技术 D.风俗习惯
|
9. 难度:中等 | |
“这场持续了约三十年的运动,是一种浮于表面的近代化尝试;它只采纳了西方文明中那些具有直接实用价值的东西;而另一些更为可取的方面……却完全忽略了。”这段材料反映了洋务运动的局限性。洋务运动的局限性是 A. 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 B. 开启了中国近代工业发展的历程 C. 创办了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 D. 未涉及政治改革
|
10. 难度:简单 | |
光绪皇帝撰联“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追悼在中日海战中壮烈殉国的北洋水师致远舰管带。“足壮海军威”的悲壮场景,从哪部影视剧中可以看到 A.《鸦片战争》 B.《虎门销烟》 C.《末代皇帝》 D.《甲午风云》
|
11. 难度:中等 | |
《马关条约》中,最有利于列强对华经济扩张的条款是 A.给日本巨额赔款 B.增开新的通商口岸 C.开辟新的内河航线 D.允许日本投资办厂
|
12. 难度:简单 | |
1899年向西方六国提出中国对外“门户开放“照会的是 A.日本 B.德国 C.英国 D.美国
|
13. 难度:简单 | |
戊戌变法的诸项措施中,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是( ) A.发展农工商业 B.开放言论 C.废除八股文 D.开办新式学堂
|
14. 难度:中等 | |
“中国的首都几次被西方的武装力量所占领,这是近代中国最痛苦的一个时期。”“中国的首都”曾在下列哪两次战争中被“占领”( ) ①鸦片战争 ②第二次鸦片战争 ③甲午中日战争 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
15. 难度:中等 | |
孙中山指出:“凡为国民皆平等以有参政权。大总统由国民公举。”这体现了辛亥革命指导思想中的( ) A.民族主义 B.民权主义 C.民生主义 D.扶助农工
|
16. 难度:简单 | |
辛亥革命最大的功绩是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中国结束了两千多年的 A.奴隶制度 B.封建制度 C.北洋军阀统治 D.君主专制
|
17. 难度:简单 | |
孙中山亲致挽联:“作民权保障,谁非后死者!为宪法流血,公真第一人!”,联中的“公”是指( ) A.熊秉坤 B.蔡锷 C.黄兴 D.宋教仁
|
18. 难度:中等 | |
袁世凯复辟帝制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 A.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B.护国军力量强大 C.没有得到帝国主义国家的大力支持 D.北洋军阀力量分裂
|
19. 难度:中等 | |
作为新文化运动的领导人之一,陈独秀曾被人们称为“中国思想界的清道夫”。他把“启蒙之水”洒向那“孔孟弥漫的大道上”。材料中的“启蒙之水”是指 A.师夷长技 B.实业救国 C.民主科学 D.救亡图存
|
20. 难度:简单 | |
最能体现五四运动反帝反封建性质的口号是 A.取消外国在中国的一切特权 B.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C.还我山东 D.废除“二十一条”
|
21. 难度:中等 | |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将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推向顶峰的是 A. 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 B. 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 C. 香港海员罢工 D. 青岛日资纱厂工人大罢工
|
22. 难度:中等 | |
“四十年前会上逢,南湖泛舟语从容。济南名士知多少,君与恩铭不老松。”这是董必武同志于1961年写的怀念战友的一首诗。诗中“四十年前会上逢”指的是哪次会议 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八七会议 D.遵义会议
|
23. 难度:简单 | |
李大钊认为:“在半殖民地的中国,农民占人口的90%以上。当我们估计革命力量时,我们必须强调农民是一个重要部分。”下面把这一认识付诸实践的是 A. 中共“一大”的召开 B. 黄埔军校的创办 C. 南昌起义的发动 D. 井冈山根据地的开辟
|
24. 难度:简单 | |
毛泽东写道:“……修铜一带不停留,便向平浏直进……秋收时节暮云沉,霹雳一声暴动。”材料中说的是 A.鸦片战争 B.武昌起义 C.红军长征 D.秋收起义
|
25. 难度:简单 | |
一位美国记者赞叹道:“每一场革命都有它自身的传奇,毛泽东率领数万工农红军所完成的战略转移就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伟大传奇。”他说的“伟大传奇”是指 A.北伐战争 B.太平天国运动 C.红军长征 D.南昌起义部队南下
|
26. 难度:简单 | |
下列会议中,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的是 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遵义会议 D.中共七大
|
27. 难度:简单 | |
“大义当前,不容反顾,只求救亡主张贯彻,有济于国家,为功为罪,一听国人处置。”这表明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是为了( ) A.增强国力 B.地方自治 C.拥蒋反共 D.逼蒋抗日
|
28. 难度:简单 | |
粉碎了日本迅速灭亡中国的计划战役是 A.平型关大捷 B.台儿庄战役 C.淞沪会战 D.百团大战
|
29. 难度:简单 | |
1941年12月24日至1942年1月15日,中国军队在第三次长沙会战中消灭日军数万人,取得大捷。此次战役是1941年12月7日珍珠港事件爆发后,盟军与日军交战的首场战役胜利,引起了当时世界媒体的广泛关注,美国总统罗斯福也称:“盟军的胜利,全赖华军长沙大捷”。此次长沙大捷 A.提高了中国抗日战争的国际影响 B.粉碎了日军速战速决的战略计划 C.是反法西斯同盟协同作战的结果 D.使抗日战争开始进入相持阶段
|
30. 难度:中等 | |
抗日战争期间,抗日根据地内停止实行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普遍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政策。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A. 壮大抗日力量 B. 打倒北洋军阀 C. 改善农民生活 D. 消灭地主阶级
|
31. 难度:中等 | |
近日,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在中小学地方课程教材中全面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的函》,函中要求将8年抗战一律改为14年抗战,以全变反应日本侵华罪行,“14年抗战”的起点是( ) A.七七事变 B.九一八事变 C.西安事变 D.一•二八事变
|
32. 难度:简单 | |
下列与1949年初北平和平解放相关的战役是( )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
33. 难度:简单 | |
1947年土地改革的核心内容是 A.抗捐抗税 B.减租减息 C.耕者有其田 D.实现土地公有
|
34. 难度:简单 | |
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出现“短暂的春天”是在 A.19世纪六七十年代 B.甲午战争后 C.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D.抗日战争时期
|
35. 难度:简单 | |
中国人自己拍摄的第一部无声电影是京剧 A.《歌女红牡丹》 B.《白毛女》 C.《定军山》 D.《十字街头》
|
36. 难度:中等 | |||||||
2020年分别是近代史上鸦片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80周年和120周年,屈辱的历史给我们教训深刻。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鸦片战争大事记
材料二 1900年7月中旬,八国联军攻陷天津;8月14日,又攻陷北京。慈禧太后狼狼西逃。在逃跑途中,慈溪太后下令制杀义和固,并无耻的请求入国联军“助剿”。义和团运动失败。……1901年,清政府被迫与11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 ——均选自教育部审定义务教育教科书八上 请回答: (1)从材料一表格中分析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借口是什么?鸦片战争哪一年结束? (2)结合所学习知识回答:材料一表格中“英军强占香港岛”,后来在《南京条约》中清政府是怎样处理香港岛的?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回答:鸦片战争成为____的开端。 (3)请从材料二慈禧太后“请求八国联军‘助剿”分析义和团运动失败的原因是什么?义和团运动失败后,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什么条约?条约使得中国完全沦为什么社会? (4)从两次侵华战争及其不平等条约签订,告诉我们什么?
|
37. 难度:中等 | |
在中国近代史上,在1924和1937年国共两党有两次合作佳话,使得国民革命(北伐战争)顺利进军和抗日战争取得完全胜利。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选自部编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八上70-71页 材料二 当此困难极端严重民族生命存亡绝续之时,我们为着挽救祖国危亡,在和平统一团结御辱的基础上,已经与国民党获得了谅解,而共赴国难了……因为大家知道,在民族生命危急万状的现在,只有我们民族内部的团结,才能战胜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 ——《中共中央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1937年7月15日)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图一国民党“一大”是谁主持的?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什么的建立? (2)材料一中图二黄埔军校建立时校长是谁?黄埔军校大门对联是“升官发财请往他处:贪生畏死勿入斯门”体现了办军校的什么精神?军校为国民革命培养了大批什么方面的人才? (3)据材料二结合所学历史知识指出哪双方“共赴国难”?“共赴国难”结果是什么? (4)结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历史知识,你认为国民革命(北伐战争)胜利推进和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决定性因素是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