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中等 | |
中国近代史上,国共两党关系的演变直接影响着中国历史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孙中山临终遗言(1925年) 材料二英国记者詹姆斯·贝特兰对某事件评价说:“它不是几个将军私人的冲突,而是由于民族敌人无厌的侵略所激起的伟大政治斗争的焦点,是全中国的反日运动,特别是西北军反日运动之最尖锐的表现。” 材料三
(1)材料一中,“革命尚未成功”是指什么革命任务没有完成?为了完成革命任务,国共两党合作采取什么行动? (2)材料二中的“某事件”指哪一历史事件?该事件的和平解决有何意义? (3)写出图一、图二两次战役的领导人名字。图三结果的出现与哪些因素有关? (4)综合上述问题,你有什么启示?
|
2. 难度:中等 | |
毛泽东的诗词是记载中国革命伟大历程的史诗。阅读以下诗词,回答问题。 材料一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修铜一带不停留,便向平浏直进。地主重重压迫,农民个个同仇,秋收时节暮云沉,霹雳一声暴动。 ——《西江月秋收暴动》 材料二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七律长征》 材料三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1)材料一反映的是哪次武装起义?起义失败后,为保存革命力量,毛泽东做出了什么重大决定? (2)依据材料二,写出红军“远征”途中的重大事件。红军“远征”胜利有何重大历史意义?。 (3)材料三中,“百万雄师过大江”指哪次战役?这次战役取得了什么重大胜利?
|
3. 难度:中等 | |
弘扬伟大民族精神,凝聚强大精神动力。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下图反映的是发生在1839年的历史事件。该历史事件是什么?指出该事件的历史意义。 (2)“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洋鬼子,尽除完,大清一统靖江山”。这段材料反映了义和团运动的什么主张?该运动有什么历史意义? (3)下图中口号出自什么运动?指出这场运动发生的背景。
“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反对华北自治” “停止内战,一致对外” (4)综合上述问题,谈谈你对中华民族精神的认识。
|
4. 难度:中等 | |
中英《南京条约》规定:“在中国的进出口贸易中,应纳进出叫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这一条款破坏了中国的 A. 领土主权 B. 军事自主权 C. 司法主权 D. 关税自主权
|
5. 难度:中等 | |
历史学习要学会区分历史史实和历史结论。下列各项中,属于历史结论的是( ) A.英国以“亚罗号事件”为借口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 B.1858年,英法联军攻陷大沽炮台,逼近天津 C.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D.《北京条约》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
|
6. 难度:中等 | |
2016年12月14日,中国清代乾隆皇帝一枚玉玺在法国德鲁奥拍卖行以2100万欧元(约合1.5亿元人民币)成交,比估值高出20多倍。该国宝流出国门最有可能是( ) A.鸦片战争时,英军从北京抢走 B.英法联军抢劫圆明园时流出 C.甲午战争中,日军从北京抢走 D.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时流出
|
7. 难度:简单 | |
下框中的信息反映的是哪一国家对中国领土的侵占( )
侵占中国领土 时间: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 面积:150多万平方千米 范围:中国东北和西北
A.英国 B.法国 C.日本 D.沙俄
|
8. 难度:简单 | |
太平天国运动的领袖和都城分别是( ) A.石达开、西安 B.朱元璋、北京 C.洪秀全、天京 D.杨秀清、广州
|
9. 难度:中等 | |
下图是太平天国运动发展示意图。下列选项与图中方框内容对应正确的是( ) A.①建立政权 ②北伐和西征 ③天京事变 B.①北伐和西征 ②天京事变 ③天京陷落 C.①北伐和西征 ②建立政权 ③天京事变 D.①天京事变 ②北伐和西征 ③天京陷落
|
10. 难度:中等 | |
1896年春,谭嗣同写下《有感》一诗:“世间无物抵春愁,合向苍冥一哭休。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谭嗣同之所以如此悲愤伤感,是因为( ) A.中国的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B.美国推行“门户开放”政策 C.洋务运动失败使得洋务派痛心疾首 D.八国联军在北京屠杀劫掠
|
11. 难度:简单 | |
据1895年《纽约时报》报道,恭亲王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他自己并不了解日本人发动战争的目的,抑或日本人想从战争中获得什么。他说:“难道日本人能侵占我们所有的省份吗?他们这样做苍天会答应吗?其他民族、其他国家会坐视不管吗?”上述材料反映出甲午中日战争失败的原因是 A. 清军的战斗力不强 B. 日本军事力量非常强大 C. 清政府内部不团结 D. 清政府对形势认识不清
|
12. 难度:简单 | |||||||||
中华民族是崇尚英雄、勇于担当的民族。下表空白处与人物相对应的事件是( )
A.抗击倭寇 B.血战黄海 C.收复新疆 D.保卫北平
|
13. 难度:中等 | |
维新派提倡新学,批判旧学,着重宣传“兴民权”,大大提高了全社会的民主意识和参政意识。从这个角度看,“百日维新”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是 A.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B.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C.推动了近代教育的变革 D.传播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知识
|
14. 难度:中等 | |
“永远禁止中国人民成立或加入任何‘与诸国仇敌’的组织,违者处死。凡发生反帝斗争的地方,停止文武各等考试5年”。材料说明( ) A.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解体 B.中国门户开始被列强打开 C.清政府完全沦为列强的侵略工具 D.列强联合镇压中国人民反抗
|
15. 难度:中等 | |
图示法是学习历史常用的一种方法。下面年代尺反映了( ) A.中国近代遭受外来侵略的全过程 B.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程 C.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历程 D.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和瓦解的历史
|
16. 难度:中等 | |
辛亥革命不仅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对中国的民主法治进程起到了推动作用。下列史实最能说明这一点的是( ) A.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 B.同盟会成立并制定革命纲领 C.湖北军政府成立 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
|
17. 难度:中等 | |
通过抓关键词了解和掌握知识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之一。与“宣告云南独立”“护国战争”有关的历史人物是( ) A.段祺瑞 B.宋教仁 C.黄兴 D.蔡锷
|
18. 难度:中等 | |
某学者指出:“一曰,须言之有物……八曰,不避俗语。”该史料涉及新文化运动 A.提倡民主 B.提倡科学 C.提倡新道德 D.提倡新文学
|
19. 难度:简单 | |
下列对李大钊的表述,正确的是( ) A.他较为系统的宣传马克思主义 B.他吹响了新文化运动的号角 C.他在上海创立共产党早期组织 D.他发表了《文学改良刍议》
|
20. 难度:困难 | |
历史学家把百年前的某历史事件视为“分水岭”,它“将八十年的旧民主时期和新民主时期分开。这一历史事件是 A. 鸦片战争 B. 维新变法 C. 五四运动 D. 新中国成立
|
21. 难度:简单 | |
“今天在这里开设军官学校,独一无二的希望就是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材料叙述的是黄埔军校创办的 A.背景 B.目的 C.内容 D.作用
|
22. 难度:中等 | |
年代尺是记录历史的工具。下面某同学制作的简单年代尺,年代尺上①②处可以填写的内容分别是 A. 星火燎原1931年 B. 出师北伐1931年 C. 星火燎原1937年 D. 出师北伐1937年
|
23. 难度:简单 | |
红军长征中的“三大主力军,西北高原胜利会合了”。“三大主力军”会合的地点是( ) A.甘肃腊子口 B.甘肃会宁 C.陕西吴起镇 D.陕西延安
|
24. 难度:简单 | |
下图知识卡片中①处应填写的内容是( )
时间:1945年8-10月 人物:毛泽东、蒋介石 事件: ① 成果:达成“双十协定”
A.中共七大 B.重庆谈判 C.转战陕北 D.挺进大别山
|
25. 难度:简单 | |
1947年,中国共产党召开全国土地会议,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以下属于大纲规定的内容是( ) ①减租减息政策②实行耕者有其田③没收地主土地④有田同耕,有饭同食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26. 难度:中等 | |
据统计,20世纪20年代初中国的纺织业中,全国纱锭的41%集中在上海,10%集中在武汉,11%集中在天津,而广大内地纱厂很少。该统计数据表明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特点之一是 A.轻工业发达,重工业落后 B.地区分布极不平衡 C.资金少,技术力量极为薄弱 D.受到外国资本控制
|
27. 难度:中等 | |
在人民群众中广为传唱的歌曲,反映的是一个时代的心声。20世纪三四十年代《义勇军进行曲》、《黄河大合唱》广为传唱,它们反映的时代心声是( ) A.抗日救亡 B.自强求富 C.人民解放 D.民主共和
|
28. 难度:简单 | |
下列现象共同反映了近代社会某一方面的发展趋势。这一趋势指的是 A.政治民主化 B.经济工业化 C.生活近代化 D.思想自由化
|
29. 难度:中等 | |||||||||||
开眼看世界,寻求强国御侮之道。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42年,鸦片战争结束,魏源在《四洲志》基础上,编撰出《海国图志》。这是当时介绍西方历史地理最详实的专著。魏源在该书序言中写道:“是书何以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 (1)依据材料一,归纳魏源编撰《海国图志》的背景和目的。 材料二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洋务派引进和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创办一批军事工业、民用工业……但洋务官僚们没有意识到。他们不自觉走向自己预期目的的反面。 ——摘选自《洋务运动史》 (2)材料二中洋务官僚们的预期目的是什么?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分析这场运动客观上起到了什么作用? 材料三
(3)从材料三中围绕“探索强国御侮之道”选出3个关键词,提炼一个主题。要求:主题立意明确;关键词的选择应与主题保持逻辑上的一致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