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简单 | |
英国在清末和中国一共打了三仗:一仗是“全仗”,两次是和其他列强合伙来打的“半仗”,材料中的“全仗”结束后,中国被迫签订了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辛丑条约》 D.《天津条约》
|
2. 难度:中等 | |
清朝时候,商人张三从上海运一批货到汉口,受到各地官吏的百般刁难,重重勒索。他气愤地说:“中国与各国有条约规定,外国商船可以在长江自由航行,不受盘查,而我们中国人为什么不行?难道非要中国商船插上外国的旗子才有生路吗?”这里的“条约”是指 A. 《南京条约》 B. 《望厦条约》 C. 《天津条约》 D. 《北京条约》
|
3. 难度:中等 | |
某老师在构思“太平天国农民运动”这一课时,将其发展历程分为“宗教构梦、战争追梦、政策筑梦、内乱毁梦”。属于“内乱毁梦”的是( ) A.金田起义 B.永安建制 C.天京事变 D.北伐和西征
|
4. 难度:中等 | |
有人用《增广贤文》中“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来比喻洋务运动。这里的“花”和“柳”分别指 A. 自强,求富 抵制西方列强的侵略 B. 引进西方先进科学技术 创办中国近代工业 C. 刺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开辟了中国近代化的道路 D. 维护清朝统治 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
5. 难度:中等 | |
近代中国曾有人指出:“(土耳其)不变旧法,遂为六大国割地废君,而柄其政。日本一小岛夷耳,能变旧法,乃能灭我琉球,侵我大国。前车之辙,可以为鉴。”“伏惟皇上……破除旧习,更新大政。”由此可知此人主张( ) A.学习西方、发展科技 B.变法维新、救亡图存 C.解放思想、宣扬民主 D.发动民众、进行革命
|
6. 难度:简单 | |
《中国简史》中有这样一段话:“洪秀全说:我反;康有为说:我变;孙中山说:看我的。”对这段话认识正确的是( )
A.四者都阻碍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B.四者的斗争对象和斗争方式一样 C.纯属缺乏历史依据的文学夸张 D.反映了近代中国人的救国探索
|
7. 难度:中等 | |
一位俄国记者记述了1900年6月2日发生在天津火车站的一幕:月光照耀着这些莽汉,照耀着他们的大刀和旗帜。一排子弹射过去,大旗倒下了,又举了起来,接着又倒了下去。这描写的是 A. 三元里民众抗英斗争 B. 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C. 义和闭抗击八国联军 D. 国民革命军的北伐
|
8. 难度:困难 | |
孙中山认为:“(太平天国失败)最大的原因是,他们那一班人到了南京之后,就互争皇帝,闭起城来自相残杀。”“那种失败,完全是由于大家想做皇帝。”为避免这种现象的重演,孙中山主张( ) A. 政治革命,建立民国 B. 土地革命,废除剥削 C. 社会革命,平均地权 D. 民族革命,推翻清政府
|
9. 难度:简单 | |
中国同盟会的成立,使全国资产阶级革命派有了一个统一的领导和明确的奋斗目标,大大推动了全国革命运动的发展。同盟会成立后领导的第一次武装起义是 A. 武昌起义 B. 萍浏醴起义 C. 黄花岗起义 D. 镇南关起义
|
10. 难度:中等 | |
1912年,商务印书馆紧跟时势,编纂了《共和国教科书》,推崇爱国、平等、自由、权利、义务等理念。与该套教科书编纂有直接关联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 A. 北伐战争 B. 中华民国成立 C. 新文化运动 D. 五四运动
|
11. 难度:困难 | |
下图是反映民国初期的一幅图片,从中我们可以获取的历史信息有 ①袁世凯复辟帝制违背历史潮流 ②兴起了护国运动和护法运动 ③孙中山领导了反袁斗争 ④1915年12月,袁世凯宣布退位 A.①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
12. 难度:中等 | |
“我翻开历史看一看,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请联系所学知识想一想,这段描述反映了新文化运动的哪项内容 A.反对专制 B.反对愚昧 C.反对旧道德 D.反对旧文学
|
13. 难度:简单 | |
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勇敢地担当起带领中国人民创造幸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的中心工作是( ) A.领导和组织工人运动 B.通过第一个党纲 C.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 D.宣传马克思主义
|
14. 难度:困难 | |
毛泽东曾说:因为困难的时候不动摇,长征后不到三万人的队伍,要比长征前三十万人更强大。毛泽东强调的是( ) A.反“围剿”积累了斗争经验 B.长征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C.长征锻炼了红军的基干力量 D.红军三大主力得以胜利会师
|
15. 难度:中等 | |
《灾难与转折1937》一书(如右图)系上海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忻平所著。1937年,中国的“灾难与转折”是指( ) A.九一八事变 B.七七事变 C.南京大屠杀 D.淞沪会战
|
16. 难度:中等 | |
1942年1月英国的《泰晤士报》:“1941年12月7日以来,同盟国唯一决定性之胜利,系华军之长沙大捷。”此评论是指( ) A.第一次长沙会战 B.第二次长沙会战 C.第三次长沙会战 D.第四次长沙会战
|
17. 难度:中等 | |
聂荣臻元帅曾说:“这是我们同日本侵略军的第一次交锋,全国人民都看着我们,这个仗必须打好,打出八路军的威风来,给全国人民的抗日情绪来一个振奋。”“这个仗”( ) ①发生在1937年9月 ②歼灭日军10000多人 ③指挥者是八路军第一一五师师长林彪 ④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
18. 难度:困难 | |
1942年,美国总统罗斯福对他的儿子说:“假如没有中国,假如中国被打垮了,你想一想有多少师团的日本兵可以因此调到其他方面来作战?他们可以马上打下澳洲,打下印度……”罗斯福的话最能说明 A. 中国是最早抗击法西斯侵略的国家 B. 日本在中国战场投入了全部兵力 C. 中国战场抗击和牵制着日本大量兵力 D. 中国的抗战对彻底摧毁法西斯势力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
19. 难度:困难 | |
1945年10月,《大公报》发表了题为《团结会谈的初步成就》的社评,其中写道:“我们检读《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一遍,思绪起落,虽百感交集,却一时难以一言说出满意或失望。”下列内容属于《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的是( ) ①坚决避免内战 ②建设独立、自由和富强的新中国 ③承认解放区民主政权 ④承认人民军队的合法地位 A.①②③④ B.①② C.③④ D.①③
|
20. 难度:简单 | |
整理历史知识结构图是一种高效的学习方法。以下示意图有助于我们了解( ) A.国民大革命的主要进程 B.抗日战争的发展历程 C.人民解放战争的主要进程 D.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历程
|
21. 难度:困难 | |
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列强的侵华史,也是一部中国人民的抗争史和探索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今则东南海疆万余里,各国通商传教,来往自如,甚至进入到了京城和各省,表面上打着和好的旗号,暗地里怀着吞并中国的野心,一国生事,诸国构煽,实为数千年来变局。 ——1867年李鸿章《筹议海防折》 (1)材料一中“数千年来未有之变局”指的是什么?面对这一变局,洋务派开始筹划海防,采取了什么措施?请用史实说明筹划海防对抵御外来侵略的效果。 材料二:假使我们是甲午到戊戌那个时代的人,眼看我们的国家被小小的日本打败了,打败了以后又要割地赔款,我们还不激昂慷慨想要救国吗?……光绪也受了时局的刺激,很想努力救国。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2)根据材料二指出,刺激光绪帝救国的“时局”是什么?光绪帝进行了怎样的救国努力? 材料三:庚子(1900年)拳匪之乱以后,全体人民感觉清朝是我民族复兴的一种障碍,这种观察是很有根据的同盟会和其他革命志士看清了满人的把戏,积极的图以武力推倒清朝的政权。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3)材料三中庚子年帝国主义国家联合以拳匪之乱为借口发动了哪一战争?为什么庚子拳匪之乱”以后,人民对朝廷的态度产生变化?“武力推倒清朝的政权”指的是中国历史上哪一历史事件?后来,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中国从此进入了什么时期? 材料四: (4)材料四中图一反映的历史事件发生在哪一年?图二、图三分别反映了哪一战役?图二、图三与图四之间有着怎样的内在联系?
|
22. 难度:困难 | |||
面对北洋军阀统治下混乱的政治局面,一部分先进的中国知识分子认为,必须进行文化变革和革命运动才能挽救民族危亡。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本志同人本来无罪,只因为拥护那德莫克拉西(Democracy)和赛因斯(Science)两位先生,才犯了这几条滔天的大罪。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 ——陈独秀《本志罪案之答辩书》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文中的“本志”指的是什么杂志?“德先生”和“赛先生”分别指的是什么? 材料二:五四运动是一场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群众爱国政治运动。同时也是一场空前的社会思想解放运动,它与新文化运动相结合,极大地提高了中国人民的觉悟,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它把救亡与启蒙相结合,形成了一种“五四精神”,激励一代又一代的中国青年去追求进步和光明。 ——摘编自章开沅、朱英主编《中国近现代史》 (2)根据材料二指出,五四运动的性质和意义。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作为青年学生应继承发扬哪些“五四精神”? 材料三:
(3)请写出材料三图中会议召开的地点。该材料中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是哪次会议?
|
23. 难度:困难 | |
在中国近代史上,国民党和共产党是政治舞台上的两个重要角色,两党的关系深刻影响着中国近代史的发展进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在广州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通过了国民党新的党纲,同意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通过的宣言接受了中国共产党反帝反封建的主张。这样,国民党同共产党实现了第一次合作。 ——摘自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国民党一大通过的宣言确立了什么政策?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的共同目标是什么?取得了什么成果? 材料二:
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 匡庐一带不停留,要向潇湘直进。 地主重重压迫,农民个个同仇。 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 ——毛泽东 (2)材料二中的图画和诗词反映了国共两党怎样的关系?该材料所反映的两个历史事件的意义是什么? 材料三: 图一新闻标题:争取中华民族生存——张杨昨发动对蒋兵谏 图二 (3)材料三中图一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这一事件最终如何解决?产生了什么影响?图二漫画反映了哪一时期国共两党的关系(漫画中“两锤比喻国共两党)?结果如何?
|
24. 难度:困难 | |
从晚清到民国,伴随着外来文化的冲击和社会政局的更替,中国的经济、社会生活、教育文化事业等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 材料一:张骞是江苏南通人,清末状元。甲午战败后,他创办大生纱厂,获利颇丰除纱厂外,张謇还创办了垦牧公司、轮船公司、面粉厂、油料厂和冶铁厂等产业。他把挣来的钱用于兴办文化和公益事业,创立了学校、图书馆、博物苑、气象台、医院、公园和剧场等机构。 ——摘自人教版《中国历史》第三册 (1)材料一甲午战败后所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中哪一条款不利于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在此背景下,张謇提出什么口号并创办大生纱厂等企业使中国民族工业得到初步发展? 材料二:荣宗敬和荣德生兄弟利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短暂的春天”,建立起以纺织业和面粉业为主的庞大家族企业。九一八事变后,北方面粉市场被日本侵占,日本的棉纱也在华大量倾销,荣氏企业陷入困境。当它历经艰险渡过难关后不久,又遭到日本侵华战火的洗劫,企业遭受重创,荣宗敬忧愤而死。抗战胜利后,荣氏企业虽然有所恢复,但国民党发动的内战再次使它陷入生存危机。 ——摘自人教版《中国历史》第三册 (2)材料二中荣氏兄弟为什么能利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短暂的春天”,建立起以纺织业和面粉业为主的庞大家族企业? 材料三:不少年青人,极力打破传统封建思想的桎梏,追求自由恋爱。年青妇女不再沉默,纷纷挑战传统礼教,甚至积极参与社会活动。至于残害妇女的缠足陋习,在新思潮的冲击下,也日渐式微。 (3)材料三反映了近代社会习俗哪方面的变化? 材料四: (4)材料四中图一《申报》、图二商务印书馆在近代文化发展史上的地位如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