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中等 | |
在人类的历史进程中,东方许多古老民族最先告别了野蛮与蒙昧,大踏步地迈进了文明社会,创造了辉煌的古代东方文明,下列文明成果属于古巴比伦的是( ) A. B. C. D.
|
2. 难度:中等 | |
亚历山大的东征,从西方到东方,从希腊到印度,建立了一个空前庞大的帝国。直到今天,他的名字还被很多人传颂。对他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 A.建立了地跨亚欧非的大帝国 B.巴比伦一度成为帝国都城 C.其东征促进了东西方文化交流 D.开创了西方民主政治的先河
|
3. 难度:中等 | |
古罗马曾经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战争,第二次以宗教,第三次以法律。下列属于罗马《十二铜表法》内容的是( ) ①诉讼程序 ②所有权 ③债务权 ④宗教法 ⑤契约关系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
4. 难度:困难 | |
“我们也希望你们知道,我们要把权力赐给我们的忠臣们,而且我们决不愿对他们做任何违反理性的事。我们也告诫你们以及我们的其他忠臣把权力授给你们的附庸,对他们决不做违反理性的事。”该则材料中所说的给予的“权力”主要指( ) A.政治特权 B.土地 C.军功 D.神权
|
5. 难度:中等 | |
庄园法庭档案记录了这样一些事:无权享用公共牧场但仍在牧场内放牧的侵犯了全体村民的权益,判令他们从牧场牵走他们的牲畜,从此不得占用牧场,违者还要被罚款;某人不按规定的价格卖酒,也要被罚款。这说明庄园法庭的处罚手段( ) A.劳役地租 B.处以罚金 C.实物地租 D.处以刑罚
|
6. 难度:中等 | |
巴黎大学可以追溯到150-160年,英国第一所大学牛津大学就是167年从巴黎大学回到英国的师生建立的。与巴黎大学的建立与发展有密切关系的是( ) A.基督教的诞生 B.亚历山大东征 C.罗马帝国分裂 D.中古西欧城市的兴起
|
7. 难度:中等 | |
《阿拉伯通史》中写道:“千余年来,朝覲圣地的制度,对于团结全世界的程斯林,起了重大的作用,对于联系各种不同的教派,发生了最有效的纽带作用。这种制度几乎是每个有能力的穆斯林,平生都做一次长途旅行。”穆斯林朝觐的“圣地( ) A.麦加 B.京都 C.耶路撒冷 D.巴格达
|
8. 难度:中等 | |
马克思说:“一旦资本主义租地农场主出现在土地所有者和实现从事劳动的农民之间,一切从农村旧的生产方式产生的关系就会解体。”“土地所有者”指的是( ) A.富裕农民 B.领主 C.骑土 D.乡绅
|
9. 难度:简单 | |
下图是三角贸易示意图,其中②处船上运输的应该是( ) A.廉价商品和枪支弹药 B.黄金白银 C.生产原料 D.黑人奴隶
|
10. 难度:中等 | |
马克思曾评价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18世纪法国大革命“不仅反映了它们本身发生的地区的要求,而且在更大程度上反映了当时世界的要求。”“当时世界的要求”主要是指 A.无产阶级参与权 B.发展资本主义确立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 C.议会改革扩大民主权力 D.发展生产力改善生活
|
11. 难度:中等 | |
(大国崛起》中提到,拿破仑帝国是法国革命的最后阶段,它不仅敲响了几个世纪以来在欧洲居于支配地位的“王朝秩序”的丧钟,而且使欧洲大陆各国面临自罗马帝国崩溃以来最为严重的霸权威胁。有关拿破仑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拿破仑实行军事专政 B.《拿破仑法典》维护了资产阶级利益 C.拿破仑把法国大革命推向高潮 D.拿破仑发动的对外战争具有侵略性。
|
12. 难度:中等 | |
能源是指能够直接取得或者通过加工、转换而取得有用能的各种资源,包括煤炭、原油、水能、核能、风能、太阳能等一次能源和电力、热力等二次能源,以及其他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下列能源利用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 ) A.煤炭——石油——电力——原子能 B.煤炭——电力——石油——原子能 C.煤炭——电力——原子能——石油 D.煤炭——石油——原子能——电力
|
13. 难度:中等 | |
她像一声惊雷震撼着沉睡的大地,以磅磷的气势向世界宣告:资本主义必然灭亡,无产阶级将是未来世界的主人!从此,工人运动开创了个新纪元。“她”是( ) A.《资本论》 B.《人权宣言》 C.十月革命 D.《共产党宣言》
|
14. 难度:困难 | |
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西方列强加紧了对外扩张与殖民活动,激起了殖民地人民的普遍反抗。19世纪,拉丁美洲和印度相继爆发了波澜壮阔的反抗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的武装起义。其根本原因是( ) A.英雄人物领导民众反抗殖民者 B.受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的影响 C.有外来势力援助而起义 D.殖民者残酷的殖民统治与经济掠夺
|
15. 难度:困难 | |
他为俄罗斯打开了“面向欧洲的窗户”,将一个守旧的国家推上了改革的道路,但与此同时又在相当程度上隔断了这个民族和自己历史的联系。他的改革( ) A.使用野蛮手段推行资本主义制度 B.效法西方政治废除沙皇专制体制 C.引进西方成果摆脱封闭落后局面 D.废除农奴制度巩固沙皇专制统治
|
16. 难度:中等 | |
“雄鸡的报晓深长悠远,刺穿了清晨的烟霾,高楼沐浴在雾海,人们在工作间里忍受着痛苦,在卑微的渴望中呼出垂死的气息…”这首诗反映了工业革命( ) A.破坏了环境 B.促进人口过快增长 C.促进了城市化 D.使劳动力结构发生变化
|
17. 难度:中等 | |
“江河的水往低处流、爬山和上楼梯觉得很累”。这些日常现象都和那种理论有关( ) A.德漠克里特的原子论 B.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学 C.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 D.达尔文的进化论
|
18. 难度:简单 | |
列宁指出,“工人们,你们在反对沙皇制度的国内战争中,显示了无产阶级的人民的英雄主义的奇迹,现在你们应该显示出无产阶级和全体人民组织的奇迹,以便为革命的第二阶段的胜利做好准备。”“第二阶段”指( ) A.二月革命 B.十月革命 C.工业革命 D.第二次工业革命
|
19. 难度:困难 | |
某会议一开始,主要战胜国便陷入激烈的争吵之中。美国坚决要求解决国际联盟问题;英国提出先解决德国、土耳其殖民地的瓜分问题;法国则要求先制裁战争的罪魁祸首,肢解德国。该会议最终( ) A.没有从根本上消除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 B.彻底消除了战胜国和战败国之间的矛盾 C.重新确立了帝国主义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统治 D.未改变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世界秩序
|
20. 难度:中等 | |
孙中山和甘地是“亚洲觉醒”中的两位先驱,他们分别被誉为“中国的民主共和之父”和“印度自由的灯塔与向导”。甘地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范围有( ) ①政治 ②教育 ③经济 ④军事 ⑤宗教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②⑤
|
21. 难度:简单 |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这是人类以往从来没有经历过的一次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是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在思维能力、激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人的时代。 ——恩格斯 材料二 绝大多数历史学家认为:公元1500年前后是人类历史的一个重要分水岭,从那个时候开始,人类的历史才称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史。公元1500年前后的地理大发现,拉开了不同国家相互对话和相互竞争的历史大幕。 (1)材料一中“巨人时代”是指什么历史事件?“巨人时代”兴起于何地? (2)材料二中的“地理大发现”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率先开启人类这一“历史大幕”的是哪两个国家? (3)“巨人时代”和“地理大发现”共同的作用是什么?
|
22. 难度:中等 |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规定国王不经议会许可,不能随意废除法律,也不能停止法律的执行,不得征收捐税。 材料二 我们以这些殖民地的善良人民的名义和权力,谨庄严宣告:“这些联合植民地从此成为,而且名正言顺地应当成为自由独立的合众国。它们解除对于英王的一切隶属关系,而它们与大不列颠王国之间的一切政治联系也应从此完全废止。 材料三 革命的烈焰将国王推上了断头台,巍峨的凯旋门见证了拿破仑创造的奇迹…这个民族从不畏惧硝烟和战火的洗礼,因为他们更爱自由和真理。 (1)材料一反映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政治体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材料二中的“自由独立的合众国”与“大不列颠王国”分别指什么国家? (3)材料三中“革命的烈焰”开始的标志是什么?“被推上断头台的国王”是谁? (4)试用所学知识分析三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共同影响?
|
23. 难度:中等 |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果总的看一看1861年饿国国家全部结构的改变,那就必然会承认,这种改变是封建君主制向资产阶级君主制转变道路上的一步。不仅从经济观点来看是正确的,而且从政治观点来看也是正确的。 ——列宁《关于纪念日》 材料二 美国南北战争粉碎了奴隶主的反动势力,从而维护了美国的统一,如果美国分裂成两个或者更多的国家,或者北方没有赢得胜利,美国就不可能成为20世纪世界第一强国。 ——《大国崛起》 材料三 1868年4月,日本天皇率领群臣宣读“五条誓文”,决心励精图治,锐意改革……改革的动力是西化……英国模式自然作为铁路电信、公共建筑和市政工程、纺织工业以及许多商业方面的模范;法国模式用来改革法制、军事;大学归功于美国。 ——《资本的年代》 (1)依据材料一分析“1861年俄国改变”的重大意义。(不得照抄原文) (2)依据材料二指出美国南北战争的影响。(不得照抄原文) (3)材料三中日本天皇进行的这场改革史称什么? (4)俄、美、日三国的崛起之路对我国现代化建设有什么启示?(写出两点即可得分)
|
24. 难度:困难 |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21年3月8日,苏俄潘非洛弗乡的农民在给列宁的一封信中写道:“在这封信中,我们向你叙述以下一些情况。现在几乎把我们乡的农民的一切东西:粮食、牲畜、种子、原料都拿走了。给每一个农民留下的粮食每个月只有18到30俄磅……” 材料二 当苏俄决定实行某经济政策时有人吼道:“列宁要把我们带到哪里去?”列宁回答:“退一步,进两步。” 材料三 美国作家维尔斯第一次来苏联的时候,称列宁是“克里姆林宫的幻想家”,表示出对社会主义的怀疑。1934年当他第二次来到苏朕的时候,他对斯大林说“现在资本主义应该向你们学习,理解社会主义精神。” (1)材料一中苏俄农民所说现象是因为哪一政策引起的?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中某经济政策是什么?为进行社会主义建设还有哪些方面的探索? (3)根据材料三,指出维尔斯对社会主义认识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原因是什么? (4)苏俄经济政策的转变对你有什么启发?
|
25. 难度:困难 | |
请依据下列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写一篇80~120字的小短文。(要求:题目自拟,史实正确,语句通顺,表述完整,体现图片内容之间的联系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