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中等 | |
“衙门中吸食最多,如幕友、官亲、长随、书办、差役,嗜鸦片者十之八九,皆力能包庇贩卖之人。”这反映当时 A.白银大量外流 B.人民体质下降 C.政府吏治腐败 D.禁烟没有成效
|
2. 难度:中等 | |
近代某不平等条约中规定:“佛(法)兰西人在五口地方,如有不协争执事件,均归佛兰西官办理。遇有佛兰西人与外国人有争执情事,中国官不必过问。”法国据此攫取的特权是 A. 领事裁判权 B. 开放通商口岸 C. 片面最惠国待遇 D. 居住及租地权
|
3. 难度:困难 | |
英法发动的第二次鸦片战争是“海盗式的扩张”,给中国文化和人类文明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最能说明这一点的是( ) A.获取大量赔款 B.洗劫并焚毁圆明园 C.增加新的通商口岸 D.开辟新的内河航线
|
4. 难度:简单 | |
1851年1月11日开始的太平天国农民运动遇到了中国历史上任何农民起义不曾遇到的新的情况,这就是 A.清军同地主武装联合镇压 B.内部变乱削弱了实力 C.敌人长期围困封锁 D.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
|
5. 难度:困难 | |
李鸿章认为:“吾中国之政教文物风俗,无一不优于他国,所不及者,唯枪耳,炮耳,铁路耳,机器耳。吾但学此,而洋务之能事毕矣。”在此思想指导下,他创办了 A.轮船招商局 B.南通大生纱厂 C.汉阳铁厂 D.江南制造总局
|
6. 难度:中等 | |
下边的《时局图》是1898年由谢缵泰先生创制的一幅漫画。 它把19世纪末中国面临的严重危机及时地、深刻地、形象地展示在人们面前,起到了警示钟的作用。它主要反映的当时的历史现象是 A.清朝阶级矛盾尖锐 B.中国出现分裂割据现象 C.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D.“门户开放”政策的实施
|
7. 难度:简单 | |
“这里座座西式建筑多为外国使馆,罕见中国民众,界内建有多个国家的兵营,沿着界区建筑群四周,围墙和碉堡上开设着一排排朝向外部的射击口。”此区域最有可能位于近代中国的 A.南京 B.北京 C.上海 D.香港
|
8. 难度:中等 | |
1910年京师大学堂设经科、法政科(政治、法律)文科(中国文史)格致科(地质、化学)农科、工科、商科七科。据此可知 A.京师大学堂是一所近代意义的大学 B.京师大学堂是戊戌变法的成果 C.京师大学堂的设立推动洋务运动的发展 D.京师大学堂的设立有利于科举制的废除
|
9. 难度:中等 | |
“七十二健儿,酣战春云湛碧血;四百兆国子,愁看秋雨湿黄花。”此联反映的事件是 ▲ 。 A. 萍浏醴起义 B. 安庆起义 C. 黄花岗起义 D. 武昌起义
|
10. 难度:中等 | |
孙中山发表檄文……万户涕泪,一人冠冕,其心尚有‘共和’二字存耶?既忘共和,即称民贼。……誓死戮此民贼,以拯吾民。”该檄文应发表于 A.兴中会成立时期 B.辛亥革命时期 C.“二次革命”时期 D.护国战争时期
|
11. 难度:中等 | |
学者齐卫平认为,中共一大选择在上海召开,有三个主导因素:第一,上海是中国工人阶级的重要发源地;第二,上海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共产党的早期组织……。第三个主导因素应该是上海( ) A.最早被开辟为通商口岸 B.是辛亥革命爆发的地方 C.是新文化运动的发源地 D.是五四运动爆发的地方
|
12. 难度:中等 | |
“国共两党恩恩怨怨,两度分手三次握手”是对国共两党关系的生动描述。国共两党“第一次握手”的主要历史贡献是 A.宣传民主共和思想,建立中华民国 B.发动武装起义,完成国家统一 C.进行北伐战争,动摇北洋军阀统治 D.创建黄埔军校,领导工人运动
|
13. 难度:中等 | |
1928年,毛泽东在《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文中写道:“一国之内,在四周白色政权的包围中,有一小块或若干小块红色政权的区域长期地存在,这是世界各国从来没有的事。”依据上文判断,中国的第一个“红色政权的区域”是 A.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B.中央革命根据地 C.川陕革命根据地 D.鄂豫皖革命根据地
|
14. 难度:中等 | |
作家魏巍曾写道:“它是地球上的一条红飘带,一头连着黄土高原,一头连在瑞金城外。这条诗意而壮美的红飘带背后,是皑皑白雪、茫茫草地、涛涛江河,是饥饿、寒冷、疾病、硝烟,是理想、信念、意志……”材料描述的事件是 A.南昌起义 B.秋收起义 C.遵义会议 D.红军长征
|
15. 难度:中等 | |
1936年12月28日,美国《时代》杂志报道:“独裁者蒋多年来一直玩着冗长的等待游戏,而少帅14天前作为‘赎金’提出南京政府立即对日宣战的公开要求,已引起千百万中国人的共鸣。”报道所描述的事件 A.是中美民族矛盾激化的结果 B.揭示了国民政府内部斗争的严峻性 C.成为扭转当时政局的关键 D.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形成
|
16. 难度:中等 | |
抗日战争中,中国人民用自己的血肉筑成新的长城。下列搭配正确的是 A.长沙会战———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 B.台儿庄战役——一有力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 C.百团大战———中国抗日战场的第一次重大胜利 D.广州、武汉失陷后——一抗战进入相持阶段
|
17. 难度:简单 | |
中共七大是民主革命时期最重要的一次党代会,这次会议对当时最大的影响是 A.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 B.召开于抗日战争胜利的前夕 C.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 D.这次大会激起全国人民抗战的信心
|
18. 难度:简单 | |
历史图示是对客观历史进程直观而简明的反映。下面的示意图更有助于我们了解( ) A.旧民主主义革命发展历程 B.国民大革命的主要进程 C.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历程 D.人民解放战争的主要进程
|
19. 难度:简单 | |
下图是民国时期新式婚礼的照片。从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①中国传统习俗受到冲击 ②中国新旧事物同时并存 ③中国出现了西化的文明婚礼 ④中国社会彻底摒弃传统婚礼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
20. 难度:简单 | |
民国三年,政府编制了一套《中华女子高等小学国文教科书》。课文中有地理知识和自然科学常识内容,有普及社会常识、培植爱国情操的文章,还有不少涉及西方历史文化的篇目。这套课本的出现最能反映 A.洋务运动新式学堂的创办 B.戊戌变法受思想启蒙的影响 C.辛亥革命树立社会新风气 D.新文化运动对民主科学的宣传
|
21. 难度:中等 |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国历史学家马士说:“当中国人实行一种激烈的禁烟运动而使危机加剧的时候,战争果然就到了。” 材料二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西方列强通过《天津条约》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 材料三 列强争先恐后地到中国开设工矿企业或修筑铁路,直接掠夺中国的原料和劳动力……使数百万台湾同胞,长期处于殖民统治的深重灾难之中。, 材料四 1902年2月3日,英国《泰晤士报》报道此前两天慈禧太后接见各国驻京公使的情况:太后进屋一把抓住康格夫人(美国公使夫人)的手,说进攻使馆区是一个错误,这是一个沉痛教训,大清国从今以后会成为外国人的朋友…… 材料五 有学者认为:中国近代史的发展呈现出“沉沧”到“上升”的发展过程,中国社会走出了一条“U”字形路线。在近代中国历史的前期,其基本特征是“沉沦”;近代中国历史的后期,基本特征是“上升”。在“沉沦”与“上升”中间有一个过渡期(1901年到1920年),就是“沉沧”的谷底、“上升”的起始时期. ——《关于中国近代史的分期及其“沉沦”与“上升”诸问题》 (1)材料一中马士说“战争果然就到了”,这场战争发动者的真正意图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开放的通商口岸与鸦片战争后开放的通商口岸相比,在地理分布上有什么变化? (3)材料三中“列强争先恐后地到中国开设工矿企业或修筑铁路”依据的是什么条约? (4)材料四中“大清国从今以后会成为外国人的朋友”的实质含义是什么? (5)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近代中国前期“沉沦”的过程。
|
22. 难度:中等 |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我们这个社会里 ,作事极不容易。同治年间起始的自强运动,虽未达到目的,然而能有相当的成绩,已经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甲午以后,康有为觉得时机到了。李鸿章所不敢提倡的政治改革,康有为要提倡……到自强、变法、反动都失败了,国人然后注意孙中山先生所提出的救国教民的方案。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 在辛亥革命之后 ,很多有识之士对辛亥革命的现状不 太满意,……他们认为我们的启蒙不够,于是中国很多有识之士开展了一场文化启蒙…… ——摘编自张鸣《重说中国近代史》 材料三 梁启超说:“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第一期先从机器上感觉不……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第三期便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中的“自强运动”康有为提倡的“政治改革”和孙中山“救国救民的方案”分别是什么? (2)材料二中“文化启蒙”的内涵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请你绘制一幅中国近代化探索过程的示意图,并指出近代化探索的特点。
|
23. 难度:中等 |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人民网、新浪网等组织了一次关于“五四精神”的网络调查。受访者中,40.2%选择“爱国主义”,23.4%选择“民主精神”,20.8%选择“科学精神”,15.6%选择“创新精神”。 材料二 1935年1月,遵义会议召开。这次会议被称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同年10月,紅军胜利到达陕北。长征的胜利保存和锻炼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骨干,预示着中国革命新局面的开始。 材料三 美国《时代》周刊一 直以其对中国革命的特殊关注而受到世人注目。1949年2月7日毛泽东的图像首次出现在《时代》周刊封面上(见图)。 (1)依据材料一你认为五四精神的主旋律是什么?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遵义会议为什么被称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3)依据材料三指出《时代》周刊选择毛泽东为封面人物时,当时中国国内革命的形势发展状况。图中“民主统一”是美国人对中国前途的追求,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当时毛泽东等共产党人对中国革命前途的追求具体指什么? (4)综上所述,说说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经过28年艰苦卓绝的斗争,取得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
24. 难度:中等 |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近代著名漫画家蔡若虹的抗战漫画。 材料二 据统计,抗战开始后,南洋各地华侨向国内汇款平均每月达2500万元,不仅可以平街国际贸易收支,还可以提供给国家向国外采购各种军需物资。从1937年到1940年,仅4年节余的侨汇美金达11. 0272亿余元。按当时8万美元购买一架战斗机计算,可购买战斗机13700余架。这对增强抗战力量起了很大作用。 ——摘自《海外华侨在抗日战争中的伟大贡献》 材料三 新华社北京(2014年)2 月27日电:27日下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经表决通过了两个决定,分别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将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摘自新华网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分别指出两幅漫画产生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抗战取得胜利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我国政府确定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和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的目的。
|
25. 难度:中等 | |
请依据下面图片反映的历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写一篇80-120字的小短文。(要求:题目自拟,史实正确,语句通顺,表述完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