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中等 | |
“人们穿着节日盛装,向虎门海滩涌去。前往海滩的群众,经过英国洋馆,过去英国人趾高气扬,不可一世;可今天,洋馆却死一般寂静,几个在窗口向外探望的英国商人,见人海如潮,喊声震天,吓得赶忙把头缩了回去。”材料表明此事件 A. 成为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 B. 促使太平天国运动兴起 C. 限制了中英贸易的正常发展 D. 沉重打击了英国侵略者
|
2. 难度:简单 | |
“ 战争的失败并没有在京城产生太大的震动,然而远在千里之外的东南沿海,自然经济结构在东南沿海地区开始解体,出卖苦力的贸易渐渐流行开来。”材料认为该战争 A.从根本上触动了中国的政治体制 B.促使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C.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D.促使中国开始了近代化进程
|
3. 难度:简单 | |
“天字旗号飘得远,四方兄弟到金田,四方兄弟到金田,斩龙除妖声震……看见天旗号,洪福就来到。”从这些民谣中,我们想起 A.洪秀全 B.李大钊 C.邓世昌 D.杨靖宇
|
4. 难度:中等 | |
李鸿章晚年说:“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A. 洋务运动没有引进西方先进技术 B. 洋务运动治标不得力,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 C. 洋务运动完全因内部掣肘而失败 D. 洋务运动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
5. 难度:中等 | |
据记载,20世纪20年代前半期,是日本纺织企业在青岛投资设厂”的第一个高峰期,仅1919至1923年,日本纺织业资木相继在青岛投资开设了大康、富士、 隆兴、钟渊、宝来等5家机器纺纱厂。这种现象“合法化”因为 A.《辛丑条约》的签订 B.辛亥革命 C.《马关条约》的签订 D.戊戌变法
|
6. 难度:简单 | |
图片资料包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下列图片能够揭示第二次鸦片战争侵华罪行的是 A. B. C. D.
|
7. 难度:中等 | |
戊戌变法时期, 维新派为对人民进行“启蒙”,曾提倡白话文和“小说界革命”。此后新式文化事业勃兴,国内出现办学热、创办新式报刊热、出版新书热。这说明戊戌变法 A.实现了废除了科举制的目标 B.建立了完善的新式教育制度 C.在全国范围全面推行白话文 D.有利于新文化传播和思想启蒙
|
8. 难度:中等 | |
某班同学要以“追寻共和足迹”为主题办一期黑板报,请在下列内容中选取可用素材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中国同盟会成立②公车上书③中华民国成立④《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⑤武昌起义⑥废除科举制 A.①④⑤③ B.②④⑤⑥ C.①⑤③④ D.②①④⑥⑤③
|
9. 难度:中等 | |
民国建立后,随着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倒台,引发了以传统政治为基础的旧伦理与价值体系的松动,男子剪辫子、女子放足、青年离家、自由恋爱、神位被黜、洋货畅销、西学昌盛,材料主要反映了辛亥革命 A. 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君主专制 B. 使民主共和的政治观念深入人心 C. 打开了中国社会进步的闸门 D. 促进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
10. 难度:中等 | |||||||||||||||||||
下表中学校和学生 数据变化的总体趋势表明 1912- 1923年全国各级学校及学生数量简表
A.科举制度发扬光大 B.资本主义不断发展 C.近代教育不断发展 D.全国人口不断增长
|
11. 难度:中等 | |
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历程中,国人相继提出了不同的主张进行救国,但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使命,探索之路任重道远。其中“只保中国、不保大清”的政治派别是( ) A.洋务派 B.顽固派 C.维新派 D.革命派
|
12. 难度:中等 | |
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写道∶“民国成立后的二十年是一段令人愁丧的开始……旧体制既已拆卸,新的尚未产生,只有私人军事力量可以在青黄不接之际维持短期团结。”其中“私人军事力量”指的是( ) A.中国工农红军 B.国民革命军 C.北洋水师 D.北洋军阀
|
13. 难度:简单 | |
梁实秋在《过年》一文中曾回忆道,早在民国建立前一两年,家中除岁方式已然做了“维新”。“我不再奉派出去挨门磕头拜年, 我从此不再是磕头虫儿。”材料反映了 A.娱乐方式的开放化 B.礼仪风俗的近代化 C.民间服饰的西洋化 D.民族经济的工业化
|
14. 难度:中等 | |
“对五四运动中火烧赵家楼的学生,第- -要提起公诉,不公诉不足以维持民国初年刚建立的法治;第二要当庭特赦,不特赦不足以维护学生的爱国热情。”材料中的这一观点主要肯定了 A.爱国主义精神 B.民主科学精神 C.民主法治精神 D.自由平等精神
|
15. 难度:中等 | |
1927年中国的工业品总产值是67.01 亿元,至1936年增长到12.74亿元。交通方面,公路通车里程由北伐前的1千余公里增长到1935年底的9.6万公里;铁路由8干公里增长至1.3万公里。农业方面总的趋势是不断增产。以上发展成被出现在 A.晚清政府时期 B.北洋军阀政府时期 C.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时期 D.南京国民政府时期
|
16. 难度:简单 | |
下图为中国近代史上一位伟大人物,曾当选为中共中央局书记。以下简介与图片人物相吻合的是 A.创办《新青年》,奉先举起“民主”“科学”大旗, B.最先发表文章传播马克思主义,歌颂十月革命 C.创作《愚公移山》,开辟中国画技法和意境的新时代 D.创作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批判封建礼教
|
17. 难度:困难 | |
英国专家迪克·威尔逊在《一九三五年长征》一书中强调“长征已经在各大洲成为一种象征,人类只要有决心和毅力就能达到自己的目的。”这一评价基于 A.长征实现了中共伟大的战略转移 B.长征开辟了中国革命继往开来的光明道路 C.长征保存了中国革命的基干力量 D.英勇无畏的长征精神是世界人民的精神财富
|
18. 难度:中等 | |
抗战老兵张步风在回忆录中写道∶“1940 年秋天的三个多月时间里,我们在正太铁路附近,到底拔了多少电杆,拆毁了多少铁轨,拔掉了多少据点,现在都已经记不清了……”。张步风回忆的历史事件是( ) A.南昌起义 B.平型关大捷 C.百团大战 D.台儿庄战役
|
19. 难度:中等 | |
直尺标记是学习历史的一种重要方法,它能直观地反映某个时期事件发展的历程。下面材料反映的历史主题是 A.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程 B.抗日战争的历程 C.人民解放战争的历程 D.民大革命的历程
|
20. 难度:中等 | |
“夜已深,人不静,家家户户闪着灯;妇女灯下做棉衣,千针万线不放松;男人碾米又磨面……天寒心里热腾腾;为打胜仗人人忙,前后拧成一股绳……”这首民谣反映出解放战争迅速取胜的一个重要原因是:( ) A.党制定了正确的作战方针 B.毛泽东主席的正确指挥 C.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 D.战争时期解放军物质匮乏
|
21. 难度:中等 | |
近代军校自诞生起,即以强军兴国为己任,助推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问题。 材料一 李鸿章认为而临“数千年大变局”,“识时务者当知所变计耳”。 于1885年在天津创办武备学堂……在课程设置上以传授西方军事技术的课程为主。同时,思想教育特别注重培养忠君意识,《北洋武各学堂学规》 要求“每日由汉教习摘录经史一则,书于黑板,令诸生照录,讲解透彻,感发忠义之心。” ——王家俭《北洋武备学堂的创设及其影响》 材料二 共产党人竭力维护孙中山的领导地位,维护黄埔师生的团结合作。许多省的招生工作主要由中共方面来负责。如毛泽东主持了上海地区军校招生工作,何叔衡负责湖南军校的招生工作……在军校建设方面,中共抽调了大量的优秀人才协助国民党主持军校的政治和军事教育工作。 ——甘少杰《清末民国早期军事教育现代化研究》 材料三 1936年 12月底,“西安事变” 和平解决……, 1937 年春,中央军委决定抗日红军大学正式改名为“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学员们以窑洞为教室,以石头砖块为桌椅,以石灰泥土糊的墙为黑板,在毛泽东亲自为抗大制定的“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的教育方针和“团结、紧张、严肃、活泼”校训的熏陶下,白天苦练杀敌技能,晚上伏案苦读……大批有志青年和革命仁人志士开往前线奋勇杀敌。 ——摘自中国国防报《凝聚全民族力量的慷慨号令》 材料四 推进强军事业,必须坚持政治建军、改革强军、科技兴军、依法治军,全面提高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水平。 ——习主席在庆祝建军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回答, 北洋武备学堂的创办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从材料中概括其创办的目的有哪些? (2)根据材料二,归纳共产党人“维护黄埔师生团结合作”的表现?结合所学指出黄埔军校的创办为哪场战争作了准备?这场战争取得了什么突出成果? (3)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指出“抗日红军大学”为何改名为“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 其办学特点有哪些? (4)综上所述,你认为现代应如何实现强军兴国?
|
22. 难度:中等 | |
中日关系能否正常发展是是维系东亚、太平洋地区和平与安全的重中之重。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问题。” 材料一 日本海军总司令伊东祐亨致书大清国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阁下∶时局变化太大了,我和阁下友谊不减,今天给你写(功降)信不是私仇,只为国事……清国海法二军,连战连败,如果虚心平气考察一下,原因很是简单。阁下那么聪慧,怎会不知。清朝之所以会有今天的失败,不是某位大臣一已之罪呀,这都是因为你们朝廷墨守陈规不知变通导致的。 ——摘编自唐德刚《从晚清到民国》 材料二 中国统一起来反对外来侵略的前景,令日本军国主义者和极端分子担忧在大陆的扩张政策之前途。……这些军官受轻而易举地征服东北、没有遭到国际制裁及法西斯和纳粹在欧洲崛起等因素的鼓励,急于将华北变成第二个满洲国,并在那里建立一个日本的大陆基地,在西安事变和中国采取统一战线政策后仅仅半年的时间,即1937年7月7日,这些军官就在距北平以西十英里的卢沟桥策划了一次事变,突然与中国驻军发生冲突。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材料三 2014年2月27日下午, 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经表决通过了两个决定,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将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悼念惨遭日本侵略者杀戮的死难同胞。 ——摘编自新华网 材料四 外交部长王毅在 “两会”记者会上表示,历史问题一直困扰着中日关系,我们问一声,究竟原因何在?我想起一位中国的外交老前辈在这一问题上的主张,他认为,加害者越不忘加害于人的责任,受害者才越有可能平复曾经受到的伤害。其实,这既是人与人的交往之道,也是对待历史的正确态度。日本当政者在这个问题上做得如何,首先请扪心自问,世人也自有公论……70年前日本输掉了战争,70年后日本不应再输掉良知。 ——王毅谈中日关系 请回答∶ (1)材料一中,伊东祐亨认为“清朝之所以会有今天的失败”的原因何在?依据所学回答,这场战争带给中国的影响有哪些? (2)材料二中,作者认为卢沟桥事文爆友的国际区系有哪些? 结合所学指出“轻而易举地征服东北”开始于哪一年? (3)根据材料三及所学回答,中国为何要设立“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国际国内意义有哪些? (4)根据材料四及所学,你认为日本怎样做才不会“再输掉良知”?
|
23. 难度:中等 | |
回顾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感受共产党人的革命智慧。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问题。 材料一 革命军队必须与无产阶级一起推翻资本家阶级的政权,必须援助工人阶级,直到社会阶级区分消除的时候;直到阶级结束为止,即直到社会的阶级区分消灭时为止,”承认无产阶级专政…… ——(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 材料二 毛泽东在文家市主持召开前委会议,否定了“取浏阳直攻长沙”的主张,……从进攻大城市转到向农村进军,这是中国人民革命发展史上具有决定意义的新起点。 ——《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 材料三 中共中央同共产国际之间的秘密电台在长征战斗中毁坏,原有的联系中断。它的直接结果是中国共产党可以而且只能完全独立自主地根据面对的实际情况决定自己的行动和主张,它所产生的影响是深远的。这次会议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材料四 设使内战扩大, 张杨长期禁锢蒋氏,则事变的进展徒然有利于日本帝国主义和中国讨伐派(汪精卫等)的阴谋。在这种情况下,共产党坚决主张和平解决。这就是全国人民的主张,因为现在的内战是人民所痛恶的。 ——摘编自《毛泽东选集》 材料五 这一次我们去得好, 击破了国民党说共产党不要和平,不要团结的谣言。我们去了,可是他们毫无准备,一切提案都要我们提出。 ——毛泽东 1945年的一次谈话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共产党的革命目标有哪些?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谈谈怎祥理解“这是中国人民革命发展史上具有决定意义的新起点”? (3)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判断材料描述的是哪次会议?。怎样理解“这这次会议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4)根据材料四,概括中共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原因有哪些? (5)根据材料五及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次”是什么事件?这一历史事件的意义有哪些? (6)综上所述,谈一谈你感受到中国共产党的哪些革命智慧?
|
24. 难度:中等 | |
近代民族工业在夹缝中生存,步履维艰。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问题。 材料一 清末状元张謇曾说∶“救国为目前之急……譬如之树然,教育有犹花,海陆军犹果也,而其根本则在实业。”为此他主动放弃高官厚禄,创立了大生纱厂。1914至1921年这八年中,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大生一、二两厂利润高达100万两以上。20世纪20年代,张謇的企业处境艰难,濒临破产。 ——摘编自《 大生纺织公司年鉴》 材料二 近代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以及军阀割据的政治危局,……在全国范围内还是封建经济占主体,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缓慢,“先天不足, 后天畸形”,以致生长于其中的阶级分化不足,代表先进生产力的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数量极少。 ——郭清池《民主革俞时期国共两党制度建设比较研究》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张謇的主张。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914至 1921年”期间民族工业发展的原因有哪些?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先天不足,后天畸形”的表现有哪些? 造成此表现的根源是什么? (3)近代之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在夹缝中生存,步履维艰,曲折发展;今日之中华,民族经济蒸蒸日上,走出国门,冲向世界。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国家的独立,社会的安定。请你以“实业强国,实干兴邦”为主题写一篇历史小论文。 要求∶①题目自拟,主题明确,观点合理;②有道德良知,弘扬正能量,符合主流价值观∶③史实准确, 史论结合,条理清晰,合乎逻辑,语言流畅,尊重历史规律,富有历史特色和时代气息,字数不少于200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