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甘肃省靖远县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获取有效看息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符合“距今约70万〜20万年” “会使用天然火” “能打制石器”三个信息的古人类足

A. 元谋人 B. 北京人 C. 半坡人 D. 河姆渡人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袁隆平在出席三亚国际海水稻论坛时,提出以海水稻一颗种子,带动中国农业全产业链走出国门,服务于一带一路国家。我国最早种植水稻的是

A.元谋人

B.北京人

C.河姆渡居民

D.半坡居民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1958年在半坡遗址上修建了半坡博物馆。下列能反映半坡居民生活状况的是(  )

A.

B.

C.

D.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李时珍日:“古者以票为黍稷、梁、称之总称。”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是

A. 北京人

B. 山顶洞人

C. 半坡原始居民

D. 河姆渡原始居民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主持变法的是

A. 管仲 B. 商鞅 C. 王莽 D. 张角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华夏儿女同根同祖,血脉相连。被尊称为华夏儿女“人文初祖”的是(   )

A. 炎帝和黄帝 B. 汉武帝 C. 唐太宗 D. 成吉思汗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周朝“虽历时很久,但却未能建立稳固的中央政府。周朝有许多诸侯国,他们无视周名义上的最高领主地位,彼此征战不休”。这一局面的出现是由于(  )

A. 禅让制的推行 B. 世袭制的出现

C. 分封制的实行 D. 郡县制的推广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中国历史上“禅让时代”结束,“家天下”时代开始于

A. 夏朝

B. 商朝

C. 西周

D. 春秋

 

详细信息
9. 难度:困难

下图中所示的“古文字”是

 

A. 甲骨文

B. 小篆

C. 契丹文

D. 西夏文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青铜器反映了我国古代高度发达的文明。后母戊大方鼎(又称司母戊鼎)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它铸造于

 

A. 商朝

B. 西周

C. 秦朝

D. 汉朝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战国时期,由李冰主持修建,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的著名水利工程是

A. 永济渠

B. 郑国渠

C. 都江堰

D. 大运河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东周时期,王朝软弱无力,封建主相互混战不休,表面上是个多事的时期。不过,这也是一个社会经济发生根本变革,从而明确地、永久地决定中国发展进程的时期。”引发这一时期“社会经济发生根本变革”的主要原因是

A. 各国统治者实行变法改革

B. 都江堰的修建

C. 铁制工具和牛耕的使用并进一步推广

D. 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某校学生开展中国古代文明系列明信片设计活动,如图明信片设计稿的主题是(  )

A. 科学技术发达 B. 百家争鸣出现

C. 地方书院兴起 D. 儒家学派形成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二○一九年春节团拜会上,习总书记引用了古人的一句话,“夫孝,德之本也”。习总书记用的这个典故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

A. 道家思想

B. 法家思想

C. 墨家思想

D. 儒家思想

 

详细信息
15. 难度:简单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记录孔子这达段话的儒家籍是

A. 《道德经》

B. 《论语》

C. 《墨子》

D. 《韩非子》

 

详细信息
16. 难度:简单

我国古代四大文学名著之一《三国演义》电视剧的播出,三国中的人物家喻户晓。三国时期的第一个皇帝是(  )

A.曹操 B.曹丕 C.刘备 D.孙权

 

详细信息
17. 难度:简单

习近平强调加大对行政执法的监督,曾经指出:“健全国家监察组织架构,形成全面覆盖国家机关及其公务员的国家监察体系。”秦朝时,负责监察事务的是(   )

A. 丞相 B. 太尉 C. 刺史 D. 御史大夫

 

详细信息
18. 难度:简单

三国后期,吴蜀两国日益衰落。280年,灭吴,重新统一中国的王朝是(  )

A.西晋 B.东晋 C.前秦 D.北魏

 

详细信息
19. 难度:中等

西汉初期政治清明、经济发展的统治局面,历史上称为

A.“文景之治”

B.“光武中兴”

C.“贞观之治”

D.“开元盛世”

 

详细信息
20. 难度:困难

公元前127年,汉武帝下令长子只可继承封地的一半,余下的封地分给其他子弟。这样,诸侯王的疆土越来越小,势力大为减弱,材料中采取的措施是

A. 推行郡县制

B. 设立锦衣卫

C. 颁布推恩令

D. 实行行省制

 

详细信息
21. 难度:简单

西汉初年,诸子百家的学说在社会上很流行。到汉武帝时,是如何对待诸子百家学说的(   )

A. 百家争鸣 B. 八股取士 C.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D. 文字狱

 

详细信息
22. 难度:简单

曹军以少胜多,奠定了统一北方基础的战役是(  )

A. 巨鹿之战

B. 长平之战

C. 官渡之战

D. 赤壁之战

 

详细信息
23. 难度:简单

下列四大发明中由北宋时期匠人毕昇发明的是(  )

A. 造纸术 B. 活字印刷术 C. 指南针 D. 火药

 

详细信息
24. 难度:简单

蔡伦被誉为“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人类有史以来最佳发明家”之一,是因为他

A. 改进造纸术

B. 发明印刷术

C. 修筑都江堰

D. 编著《史记》

 

详细信息
25. 难度:简单

这部著作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东汉史学家班固评价这部著作“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这部著作是(   )

A.《春秋》 B.《左传》 C.《史记》 D.《资治通鉴》

 

详细信息
26. 难度:中等

东汉末年的一位名医,他发明了“麻沸散”,创编了“五禽戏”,这个人是

A. 张仲景 B. 华佗 C. 祖冲之 D. 李时珍

 

详细信息
27. 难度:简单

“北方人的南迁,给江南地区输送了大量的劳动力,也带来了中原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从而使自然条件优越的江南地区得到开发。”这则材料说明的是(   )

A. 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原因 B. 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目的

C. 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意义 D. 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结果

 

详细信息
28. 难度:简单

王羲之的书法“飘若浮云,矫若惊龙”,在他的名作中被号称为“天下第一行书”的(   )

A. 《女史箴图》 B. 《兰亭集序》 C. 《水经注》 D. 《洛神赋图》

 

详细信息
29. 难度:简单

祖冲之是古代杰出的科学家,他在天文历法、数学以及机械制造等方面都有重大成就。下列属于祖冲之成就的是(   )

A.撰写了《齐民要术》 B.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七位

C.创作了《洛神赋图》 D.创造了“割圆术”

 

详细信息
30. 难度:中等

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一部农书是北魏农学家贾思勰撰写的

A. 《伤寒杂病论》

B. 《齐民要术》

C. 《农政全书》

D. 《本草纲目》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31. 难度:中等

以下历史图画和历史地图,反映的是同一历史事件。请仔细观察,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上面图片展现的是一条沟通东西方的交通要道。这条交通要道被称为_____________历史人物______________对开辟这条历史要道贡献最大。

(2)根据第一副图这条交通要道的主要路线,写出下列字母代表的地区(地点)。

A:_________________ F:__________________。并概括“丝绸之路”在中外交流中的作用。

(3)这一历史事件是在皇帝______________统治时期。

(4)该历史事件促使西汉政府于公元前60年设置的官职是________________它的设置标志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详细信息
32. 难度:简单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 该著作成书于西汉时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追始皇吞并六国,统一宇内,统治时期虽极短暂,于“古人之道法,无不革除,后世之治术,悉已创导”。

——王亚南《中国官僚政治研究》

材料二 下图是秦始皇为巩固国家统一而采取的一种措施。

(1)材料一中“始皇吞并六国,统一宇内”是哪年?

(2)秦朝哪项制度“创导”了此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制度的基本模式?

(3)材料二反映了秦朝为巩固统一采取的什么措施?

(4)秦朝为巩固统一还采取哪些措施?

 

详细信息
33. 难度:中等

改革是人类社会进步永恒的主题,是中华民族发展的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在他统治时期(五世纪末)采取一系列措施,要求鲜卑族使用汉语,改用汉姓,改穿汉服,与汉族通婚,采用汉族官制等,他总结和肯定了以前民族融合的成果,又促进了这一融合进程的迅速发展。当时民族融合,从方式上看,既有各族人民在友好交往中的相互影响,又有统治者的主动政策,在内容上,汉族影响少数民族是主流,但少数民族在与汉族融合的同时,也带来了他们的优秀思想文化,如胡乐、胡舞、胡饼、尊重妇女的意识、胡汉之别观念的淡化等,给汉族文化输入了新鲜血液。

——摘编自朱绍侯《中国古代史》

(1)材料中的“他”指的是谁?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他”改革的主要内容。

(3)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他”改革产生的积极影响。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