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山东省潍坊市临朐县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困难

通过图片获取历史信息是历史学习的常用方法之一。识读“隋朝大运河”图片,我们能够得到的准确信息是

①它连接了黄河等五大水系

②它南至涿郡,北到余杭

③它能够促进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

④它能够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进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详细信息
2. 难度:困难

王海同学在历史学习过程中,根据自已的理解绘制了如下朝代更替示意图。与图中①对应的朝代相关的史实是

中国古代朝代更替示意图(局部)

A.完成统一,文明交流

B.政权分立,民族交融

C.贞观之治,开元盛世

D.闭关锁国,强化专制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贞观三年秋,唐太宗命李靖统兵10万,分道出击东突厥。有史书记载,这次战争原定于2月,因为农忙时节才改为秋末。这说明唐太宗

A.重视农业,尽量保护生产

B.虚心纳谏,调整统治政策

C.善于谋略,选准作战时机

D.提倡节俭,减轻人民负担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唐朝诗人杜甫在《无家别》中写道:“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我里百余家,世乱各东西。存者无消息,死者为尘泥。贱子因阵败,归来寻旧蹊。”诗中的“世乱”指(   )

A.黄巾起义 B.安史之乱 C.黄巢起义 D.五代征战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某校历史学习小组进行《一座城门见证唐朝历史》的主题探究活动,下列是他们收集的材料。材料反映出唐朝

 

 

 

文成公主穿过开远门一路向西与吐蕃和亲唐太宗为大秦国僧人在开远门内建景教寺商人从开远门西行通往中亚、西亚和欧洲“胡商”通过开远门将货物运往西市售卖

 

A.中外交往交通发达

B.人才汇集经济繁荣

C.兼容并包繁荣开放

D.民族交流国家统一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为防止下图所示政权局面的发生,宋朝采取的措施是

 

政权名

后梁

后唐

后晋

后汉

后周

建立者

朱温

李存瑁

石敬塘

刘知远

郭威

政权建立者

唐朝藩镇

唐朝藩镇

后唐藩镇

后晋藩镇

后汉藩镇

曾任官职

节度使

节度使

节度使

节度使

节度使(掌兵权)

 

 

A.重农抑商

B.重商抑农

C.重武轻文

D.重文轻武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宋初用“分化事权”方法达到加强中央集权的目的。下列能够体现这方法的措施是

①在中央,宰相之下设若干副相

②地方知州三年一轮换

③地方上设置通判一职

④增加科举录取人数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1004年,辽宋议和,宋朝给辽岁币,此后很长时间双方保持了相对和平局面”,这段材料叙述的史实是

A.澶渊之盟

B.宋夏议和

C.靖康之变

D.宋金议和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下图是某同学绘制的宋元时期政权更替示意图。该图能反映的历史趋势是

 

A.由国家统一走向政权分裂

B.由政权并立走向统一

C.社会日益繁荣开放

D.统一多民族国家初步形成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2018年3月,十三届全国人大次会议决定组建国家监察委员会,负责全国监察工作。元朝时负责监察事务的机构是

A.御史台

B.御史大夫

C.枢密院

D.刺史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据《岛夷志略》记载,澎湖“地隶晋江县,至元年间,立巡检司,以周岁额办盐课中统钱钞十一锭二十五两,别无差科”。元朝负责管辖澎湖和琉球的地方行政机构是

A.宣慰使司都元帅府

B.北庭都元帅府

C.澎湖巡检司

D.宣政院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柳永的《望海潮》写到:“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体现了宋朝

A.军事的强大

B.文化的昌盛

C.政治的清明

D.都市的繁荣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资治通鉴》以时间为纲,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写起,到五代后周世宗显德六年止,涵盖了16朝1362年的历史。下列人物不能在这本史书中找到的是

A.隋文帝

B.唐玄宗

C.黄巢

D.岳飞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元史.地理志》记载:“元有天下,薄海内外,人迹所及,皆置驿传,使驿往来,如行国中。”这表明元朝

A.中外交通非常的发达

B.民族出现交融局面

C.国家实现了大一统的局面

D.中央集权空前强化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思想家顾炎武说:“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郊……”出现这种认识的原因是

A.八股取士强化门第高低,不注重依据才学选拨人才

B.八股文内容空疏,形式呆板,又脱离实际,禁锢思想

C.科举考试大力提倡尊孔崇儒,儒学占据独尊地位

D.八股取士焚烧了大量古典书籍,造成了我国古代文化的极大破坏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杏林”是中医界的代称,“亲、善、诚、信、中、和”的丰富内涵是杏林文化延续至今的生命力所在。要了解关于中医药物学的相关知识,可以阅读

A.《农政全书》

B.《本草纲目》

C.《天工开物》

D.《史记》

 

详细信息
17. 难度:简单

北京故宫作为世界文化遗产是中国人的骄傲.下列对故宫独特建筑风格的描述,正确的是

①主体建筑布置在中轴线上,整个建筑群,跌宕起伏,错落有致

②皇城居全城中央,汴河穿城而过,坊市不再截然分开

③主要建筑左右对称分布两边,构成多种庭院组合形式

④总体建筑呈棋盘式布局,有东市和西市

A. ①③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④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在参观某历史人物的陵墓后,有人曾赋诗首:“身具澹台志,文存史记魂。于今水浒传,流荡饰乾坤。”据此,该“历史人物”是

A.吴承恩

B.罗贯中

C.施耐庵

D.曹雪芹

 

详细信息
19. 难度:中等

明朝末年流行着这样的歌谣,“杀牛羊,备酒浆,开了城门迎闯王,闯王来时不纳粮”。材料说明人们欢迎和拥护“闯王”,主要是因为他(    )

A.提出“均田免赋” B.推翻了明朝统治

C.山海关大败清军 D.建立了新的政权

 

详细信息
20. 难度:中等

“发生在17世纪末;中国与欧洲国家的首场战争;中国获胜”。与上述信息相关的历史事件可能是

A.山海关之战

B.郑成功收复台湾

C.雅克萨之战

D.葡萄牙占领澳门

 

详细信息
21. 难度:中等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延绵不断、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本,下列史实均体现了上述观点。其中发生于明清时期的有

①忽必烈在地方设行中书省,进步加强了对全国的统治

②戚继光消灭倭寇,捍卫了国家主权与民族利益

③清政府设置驻藏大臣,加强了中央政府对西藏的管辖

④乾隆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巩固了祖国西北边疆

A.①②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详细信息
22. 难度:中等

清朝前期的中国是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亚洲国家。下面清朝疆域示意图空白方框中应该填写的地点是

 

A.珠江流域

B.广东省

C.海南岛

D.南海诸岛

 

详细信息
23. 难度:中等

据历史学家研究,清朝前期南方社会经济得到迅速发展。下列能够佐证这一结论的史实有(   )

①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流传着“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

②湖广地区出现了“湖广熟,天下足”的谚语

③湖北汉口成为“人烟数十里,贾户数千家”的都会

④苏州拥有“十万烟火”,财富“甲于天下”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详细信息
24. 难度:中等

某历史学习小组选用了下列四幅图片及相关知识来制作网页。该网页的主题应该是(   )

唐朝长安城简图     北宋交子    明朝《南都繁会图》      清朝广州十三行

A.古代农业的发展 B.古代商业的发展历程

C.古代手工业的发展 D.闭关锁国政策

 

详细信息
25. 难度:中等

京剧是“中国的三大国粹”之。下列关于京剧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元朝建立后,在以大都为中心的北方地区形成

B.清朝前期发展到顶峰,《长生殿》等成为传世之作

C.由徽调不断吸收昆曲、秦腔等地方戏优点,加以改造而成

D.清朝中期以后,逐步陷人因循守旧的境地,走向衰落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26. 难度:困难

农业是国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阅读图片及材料

(1)据材料一,请按顺序写出图一、图二两种农业工具的名称。并概括分析三幅图片反映的历史信息。

材料二  江南运河奠基于春秋晩期,至隋代正式修成。远河通航后,改善了江南地区的水陆交通,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与社会经济的繁荣。唐朝统治集闭采取了一系列发展生产的措施,使江南经济在隋末一度受挫后得到了恢复和发展。宋代以来,北方经安史之乱后,很长一段时间,经济凋敝,而在相对稳定的江南,经济却愈益发达,逐渐成为两宋国家的财政支柱。

——改编自《苏州史纪·古代》

(2)据材料二,概括唐宋时期南方经济快速发展的原因。

材料三  甘薯“每亩可得数千斤,胜种五谷几储”,玉米“种一收千,其利甚大”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中国历史教师教学用书》

(3)甘薯和玉米在何时引入中国?据材料三及所学,请分析其引入的作用。

材料四  清朝前期人口和粮食产量

时间

人口总量

粮食总量(斤)

人均耕地(亩)

人均粮食(斤)

1662(康熙2年)

约0.98亿

1163.7亿

6.88

1183

1795(乾隆60年)

约3.01亿

2576亿

2.14

867

 

 

(4)概括材料四反映的历史现象。并结合所学知识,请分析这种现象所引发的社会问题。

 

详细信息
27. 难度:困难

我国自古以来一直坚持与不同文明之间进行交流互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朝300年间,由于学生、学问僧学习和带回的中国文化产物,不断带给日本以新的启迪,中国前进,日本也前进。

——选自本宫泰彦《日中文化交流史》

(1)据材料一,概括作者的观点。并结合所学,试举一史实证明此观点。

材料二  两宋期间,丝绸之路被金、西夏等所阻,对外贸易只好集中在东南沿海的海路进行。当时与宋朝通商的海外国家,共五十多国,总称为“海南诸国”。中国过去的海外贸易,主要为统治阶层带来珍贵的奢侈品,整体经济收益不大。然而宋朝的海外贸易不仅在规模上远超过前朝,而且为政府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收益,宋朝因此增设机关负责管理和推广海外贸易。

——杭侃《两宋:在繁华中沉没》

(2)据材料二,概括宋代对外贸易的特点。

材料三  这三大发明首先在学术上,其次在战争中,再次在航海方面,改变了整个世界许多事物的面貌和状态,并由此产生无数变化。

——弗兰西斯·培根《新工具论》

(3)请写出我国古代“在战争中”、“在航海方面”的重大发明,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三大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共同影响。

材料四  15世纪的中国是一个综合实力走在世界前列的强国。郑和七下西洋,没有侵略和掠夺,只有友谊交往和馈赠,是名副其实的和平与友谊之……数百年来,东南亚各国各种郑和庙宇香火旺盛,各种遗迹经久不损,各种传说历久不衰。

(4)“郑和七下西洋”最远到达了哪些地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郑和下西洋的重要历史意义。

 

 

详细信息
28. 难度:困难

明清时期是我国从强盛走向衰落的转折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请阅读下列两幅图片

(1)阅读图片,请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个相关机构的设立者,并分析两个机构共同的作用。

材料二:阅读下列两幅图片

(2)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请分析明清两处建筑所体现的处理民族关系的不同方式。从民族交融的角度你认为哪种方式更可取?

材料三:康熙时期的诗人丁介,曾写过这样两句诗;南国佳人多塞北,中原名士半辽阳。这里该包含着多少让人不敢细想的真正大悲剧……最说不清楚的是那些文人……一夜之间成了犯……与一大群株连者一起跌跌撞撞地发配到东北来了,他们大半搞不清自己的案情。

——余秋雨《流放者的土地》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造成“文人……一夜之间成为犯人”的原因。并简要分析其影响。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