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中等 | |
某著名作家曾经在其作品中有这样的一段描述:“就在秦始皇下令修建长城的数十年前,四川成都平原上已经完成了一个了不起的工程……而它至今还为无数民众输送涓涓清流。”这个“了不起的工程”是 A.郑国渠 B.都江堰 C.灵渠 D.白渠
|
2. 难度:简单 | |
著名历史学家钱穆曾说:“(中国)学术思想最灿烂的时期是秦以前,政治社会最理想安定时期莫过于汉唐”。秦以前“学术思想最灿烂”指的是哪一历史现象( ) A. “百家争鸣” B. “焚书坑儒” C. 青铜器的高超工艺 D. 甲骨文的出现
|
3. 难度:中等 | |
《史记》记载,秦始皇在咸阳坑儒和赵高以“谋反”罪审讯李斯时,都有御史大夫参加。这是因为秦朝的御史大夫 A.掌管军队 B.分管行政 C.总揽全国一切大权 D.负责监察政府官员
|
4. 难度:中等 | |
在西安北郊的一座秦朝墓葬中,考古学家发掘出一批圆形方孔铜钱。该铜钱是( ) A. B. C. D.
|
5. 难度:中等 | |
公元前112年汉武帝颁布《罢郡国铸钱令》,命令销毁原各郡国的私铸钱,将铸币权收归中央。汉武帝这一措施 A. 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B. 抑制了农业生产发展 C. 彻底解决了封国问题 D. 实现了思想的大一统
|
6. 难度:简单 | |
电视剧《光武中兴》主要讲述了一位历史人物领导义军扫灭新莽,成功开创繁荣局面的故事。这位历史人物是 A.刘邦 B.刘彻 C.刘秀 D.刘备
|
7. 难度:简单 | |
“秦王朝开创的华夏民族大一统的国家伟业到了汉武帝时代,完成了从地理空间到精神空间的整合与凝聚。”汉武帝为实现“精神空间的整合与凝聚”采取的措施是( ) A. 焚书坑儒 B. 削减侯国数量 C. 推行郡县制 D.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
8. 难度:简单 | |
对下图所反映历史现象的准确理解是 A.诸候强大威胁中央 B.社会局面比较安定 C.母后主政皇帝无权 D.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
9. 难度:简单 | |
下面是某同学制作的关于黄巾起义的知识卡片,其中错误的一项是 A.时间 B.组织 C.口号 D.作用
|
10. 难度:中等 | |
“世界受蔡侯的恩惠要比受许多更知名的人的恩惠更大”是因为“蔡侯” A. 改进了造纸术 B. 发明了印刷术 C. 研制了指南针 D. 配制了火药
|
11. 难度:简单 | |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是司马迁编撰《史记》的宗旨,这部史书记述历史的起止时间是 A. 黄帝—汉武帝 B. 黄帝—汉高祖 C. 西汉—东汉 D. 战国—五代
|
12. 难度:困难 | |
《后汉书·华佗传》记载:华佗对他的学生吴普说:“动摇则谷气得销,血脉流通,病不得生。”据此可知,华佗( ) A. 善治伤寒杂病 B. 开创了中医临床理论 C. 擅长外科手术 D. 认识到运动有益健康
|
13. 难度:中等 | |
通过对官渡之战、淝水之战的学习,选出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它们都是汉族政权和少数民族政权的对决 B.都是以少胜多的战役 C.战后都使我国北方陷入分裂和混乱状态 D.这两次战役都发生在东汉末年
|
14. 难度:中等 | |
三国故事家喻户晓、脍炙人口,对此,我们应有的史学态度是 A.我们要注意区分文学作品和“正史” B.三国故事深入人心,这些故事应真实存在 C.我们应该遵从专家学者的论断 D.《三国演义》纯属编造,没有任何史学价值
|
15. 难度:中等 | |
从东汉到西晋统一前的100多年间,全国人口减少了390多万,平均每年减少近28万。这时期人口大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 A. 政局动荡战乱频繁 B. 人口南迁 C. 北方自然条件恶劣 D. 南方地区宜居
|
16. 难度:简单 | |
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后,各国统治者都重视发展生产,其中蜀国在丞相诸葛亮的治理下取得的突出成就是( ) A. 派卫温到达夷洲 B. 实行屯田制 C. 发达的造船业 D. 改善了民族关系
|
17. 难度:中等 | |
西晋结束了三国分裂局面,统一了全国,但是西晋又是一个短命的王朝,导致西晋短期而亡的根本原因是 A.北方游牧民族的内迁 B.匈奴起兵,攻灭西晋 C.封王争权夺利,爆发“八王之乱” D.统治阶级政治上昏庸腐败
|
18. 难度:简单 | |
如下图所示历史人物是我国古代的一位杰出科学家,他在数学、天文历法和机械制造方面都有重大成就。其中领先世界近千年的一项成果是( ) A.圆周率的计算 B.《大明历》的创制 C.指南车的制造 D.千里船的制造
|
19. 难度:中等 | |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留下了许多璀璨的科学和艺术瑰宝。下列选项中属于东晋王羲之成就的是 A.独创楷书书法,刚柔兼备,多有异趣 B.开创了中医临床理论体系,被尊为“医圣” C.擅长人物画,代表作《洛神赋图》 D.被尊为“书圣”,代表作有《兰亭集序》
|
20. 难度:中等 | |
对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艺术的评价错误的是 A.是宏伟而又精巧的雕刻艺术品 B.吸收了外来佛教造型艺术的特点 C.被人赞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D.继承了秦汉以来雕塑艺术的优良传统
|
21. 难度:困难 | |
经济的发展推动着社会的不断进步。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下图 (1)据材料一中两幅图片你可以推论我国古代农业生产领域出现了代表当时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两项重要技术(工具)分别是什么?最早出现于什么时期? 材料二 戮力(尽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免除徭役)。 ——《史记•商君列传》 (2)材料二反映了商鞅变法的哪一措施?并结合所学分析这次改革的历史作用。 材料三 (汉文帝)曰:“农,天下之本,其开籍者,朕亲率耕。” ——《史记•孝文本纪》 材料四 (汉景帝)曰:“农,天下之本也。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令(下令)郡国(各地)务(务必)劝农桑。” ——《史记•景帝本纪》 (3)材料三和材料四反映了汉文帝、汉景帝的什么思想?由此汉初出现了盛世局面,这一局面被称之为什么? 材料五 江南之国为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丰收),则数郡忘饥。……丝棉布帛之饶,覆衣天下(意指江南出产的丝棉布帛可以供天下人享用)。 ——《宋书》 (4)根据材料五,请归纳材料从哪几个方面描述了江南经济发展的局面? (5)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我国古代经济发展原因的认识。
|
22. 难度:困难 | |
“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是世界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理念蕴含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理念。在五千多年的文明发展中,中华民族一直不断传承着和平、和睦,和谐,以和为贵,与人为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理念……是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思想宝库。 ——赵可金《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丰富内涵与理论价值》 (1)结合所学指出孔子、孟子、墨子体现“和睦、和谐”的核心思想分别是什么? 材料二 陆上丝绸之路的路线示意图 (2)根据材料二,写出“陆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城市①的名称。对开辟丝绸之路作出突出 贡献的伟大探险家、外交家是谁?为了加强对图中③地区的管理,西汉政府采取了怎样的措施? 材料三汉代纺织技术先进,丝织品质量高,能织出锦、绣、罗、纱等许多品种的丝绸。张骞出使西域后,大量丝帛锦绣沿着通道远销各地,西域各国的珍奇异物也陆续输入中国……商人、传教士和其它一些旅行者,也带着他们的信仰、价值观念和宗教信念来自遥远的西方。 ——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 (3)根据材料三,指出汉代丝织品大量远销的主要原因,并概括丝绸之路的作用。 材料四“一带一路”既传承以团结互信、平等互利、包容互鉴、合作共蠃为核心的古丝绸之路精神,又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嬴的21世纪时代潮流,将“中国梦”与“世界梦”进行有机地衔接,具有深远的战咯意义和金球性影响力。 (4)根据材料四指出,古丝绸之路精神的核心是什么?
|
23. 难度:困难 | |
“东汉末年起三国”,“魏晋尽风流”。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更替示意图 (1)请分别写出材料一中①和②所对应的政权名称。依据图示,指出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特征。 材料二 “……改革的最大特点在于,把胡人的汉化进程纳入政治体制,使之法制化、常规化,使北方地区的胡人与汉人的差别日趋缩小,以至于融为一体,这是北魏改革最为了不起的成就。” ——樊树志《国史十六讲》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的“胡人”是哪一少数民族?据材料二说说推进“胡人的汉化进程”所产生的影响。 材料三 (3)据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三中两则信息的关系。 材料四 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道,劳而无获。 ——《齐民要术·种谷》 (4)写出材料四中这部著作的作者及其历史地位。 (5)综合上述材料,说出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社会进步的趋势有哪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