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中等 | |
中国一位历史学家曾说:“我们不妨把文艺复兴运动看做是中世纪晚期悲观、死亡、灾变、迷信和冷漠心 情的结束。”因为这场运动( ) A.把人性从宗教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B.教会权威遭到理性否定 C.构建符合人民利益的契约 D.促进民主、自由思想的发展
|
2. 难度:困难 | |
新航路开辟后,美洲的农作物传到世界各地,移民在世界范围内迁徙,先进生产方式进入美洲,同时,殖民制度和殖民掠夺也登上了历史舞台。从全球史观看,新航路开辟的重要意义是 A.地域性历史开始逐渐演变为世界历史 B.开始进入殖民扩张的时代 C.欧洲的文明在影响美洲的发展 D.美洲对世界农业发展做出贡献
|
3. 难度:困难 | |
下图是北美洲伊斯帕尼奥拉岛(即海地岛)1493~1570 年人口变化图,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①殖民者残酷的奴役剥削 ②大批土著被贩卖到欧洲 ③传染疾病的肆虐 ④工业生产污染严重 A.①②④ B.②③ C.①③ D.①③④
|
4. 难度:中等 | |
下图中的深色部分是20世纪初某国及其殖民地分布图。这个国家是( ) A.荷兰 B.法国 C.英国 D.西班牙
|
5. 难度:中等 | |
杨小凯在《中国政治随想录》中写道:英国“光荣革命”大概是我心目中最完美的一次政治设计。它在一个有长期专制传统的国家找到了一个摆脱革命与专制的循环,能有效地控制“控制者”的办法。作者所说控制“控制者”的办法是指 A. 议会权力至上 B. 虚位元首 C. 分权制衡 D. 责任内阁制
|
6. 难度:简单 | |
1775年4月,北美人民开始在一面代表所有殖民地的旗帜——“大陆旗”下战斗,它的内侧上方还保留着英国国旗的图案;1777年6月14日,大陆会议通过了制作“合众国”国旗法案,法案规定把星条旗作为美国的国旗,擦除了英国国旗的图案。旗帜内容的变化,表达了美国人民( ) A.反抗外来侵略的精神 B.推翻殖民统治的决心 C.打碎封建枷锁的勇气 D.建设民主政治的意愿
|
7. 难度:简单 | |
有人认为,中国资本主义是头脚倒立、逆向发展的。是先器物、再制度、后思想。而英、法等国资本主义产生的过程是先思想、再制度、后器物。材料中所述的英、法等资本主义发展的“后器物”阶段应开始于 A.新航路开辟 B.第一次工业革命 C.第二次工业革命 D.第三次科技革命
|
8. 难度:困难 | |||||||||
如表是关于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的一些认识,据此可知
A.工业革命原因的多元性 B.这些观点形成了完整的认识 C.阶级立场影响历史认识 D.没有考虑到英国的历史传统
|
9. 难度:中等 | |
1892年《共产党宣言》波兰文版序言中写道:“近来《宣言》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为测量欧洲大陆大工业发展的一种尺度。……根据《宣言》用某国文字发行的份数,不仅可以相当准确地判断该国工人运动状况,而且可以相当准确地判断该国大工业发展的程度。”材料反映出《共产党宣言》 A. 促进了各国工业化程度不断提高 B. 使社会主义理论由空想变成了科学 C. 有利于世界工人阶级的联合 D. 为国际工人运动发展提供思想武器
|
10. 难度:中等 | |
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为顺应时代潮流,世界上许多国家不约而同地进行了改革或革命。某班同学对此进行了探究并得出结论,下列史实与结论对应正确的是( ) A.史实:俄国废除农奴制结论:彻底消除了封建残余 B.史实:中国洋务运动结论: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C.史实:日本明治维新结论:是一次资产阶级改革 D.史实:美国南北战争结论:实现了美国的独立
|
11. 难度:中等 | |
1775~1783年,美国通过独立战争,赢得了国家的独立;1861~1865年,美国通过南北战争,维护了国家的统一。这两次战争的共同之处是( ) A.都是由林肯领导 B.都推翻了英国殖民统治 C.都属于资产阶级革命 D.都废除了黑人奴隶制
|
12. 难度:中等 | |
《全球通史》中写道:“过去,日本以‘日本精神、中国知识’为口号,适应了经过挑选的中国文化的某些方面。现在(19世纪),日本又以‘东方道德、西方技艺’为口号,向西方借用了它所盼望的东西。”文中“西方技艺”主要指 ①西方技术 ②武士道精神 ③欧美学制 ④欧美生活方式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
13. 难度:中等 | |
西门子等制成发电机并使它实际可用,开启了以电气化为特征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内燃机的诞生及卡 尔·本茨制造出由内燃机驱动的汽车,伦琴发现 X 射线,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开创物理学新时代,由此可 以看出( ) A.美国科技水平超越德国 B.世界科技中心多元化 C.德国是当时世界科技中心之一 D.当时有两个世界科技中心:美国和德国
|
14. 难度:中等 | |
下面是1870~1900 年世界贸易指数和贸易总额表,这一时期的世界贸易获得巨大发展是因为( ) A.英国“世界工厂”地位的确立 B.代议制在世界上确立了统治地位 C.工业的发展和世界市场的扩大 D.跨过公司的发展
|
15. 难度:中等 | |
(它)推翻了神创论等唯心主义、形而上学在生物学中的统治地位,使生物学发生了一个革命性变革……恩格斯认为它是“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它”是指( ) A. 牛顿力学体系 B. 马克思主义 C. 生物进化学说 D. 广义相对论
|
16. 难度:中等 | |
“一个极端残暴腐败透顶的帝国(奥匈帝国)为了在欧洲争夺霸权,就凭借武力奴役另一个弱小但倔强的民族,并驱使其成员参加一场由于分赃不均而引起的大屠杀。”材料中的“大屠杀”是指 A. 亚历山大东征 B. 美国独立战争 C. 第一次世界大战 D. 第二次世界大战
|
17. 难度:中等 | |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国首相劳合・乔治宣称:“搜遍德国人的口袋,也要把钱找出来。”私下却说:“我们所起草的和约将为20年后的战争埋下伏笔。”"得出这一结论的理由是该“和约” A. 确立了帝国主义在远东的统治秩序 B. 平衡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实力 C. 严重损害了中国的利益 D. 没有消除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
|
18. 难度:简单 | |
下图为某历史教材的部分目录。这部分目录的主题应该是( ) A. 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 B. 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形成 C.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D. 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
|
19. 难度:中等 | |
“在世界历史上,还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如此全面细致地规划自己的发展进程,这是苏联人的一个创造,……在列宁格勒生产的一粒纽扣售价1卢布,那么700公里外莫斯科的价格也是1卢布,而万里之外的海参崴仍然是1卢布。”材料中的“苏联人的一个创造”是指 A.制定新经济政策,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俄国经济 B.建立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采取资本主义的经济管理模式
|
20. 难度:中等 | |
下表是斯大林1926-1940年执政时期经济数据,可以看出斯大林执政时期有什么特点( ) A. 重视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 B. 人民消费水平不断提高 C. 国民经济发展迅速 D. 经济部门发展严重失调
|
21. 难度:中等 | |
据斯大林在《粮食战线上》一文中统计,20世纪上半叶,苏联某年度国家收购粮食达4.34亿普特(一普特等于16.38千克)。同年,苏联计划在东部地区建立以批工厂,经讨论决定,部分工厂由外国公司负责建设,并允许私人企业参与。这反映出当时苏联 A. 工业化缺少基本的技术基础,严重依赖外资 B. 农业集体化步伐大大加快 C. 余粮收集力度巨大,为工业化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D. 践行了新经济政策的某些做法
|
22. 难度:困难 | |
1933年3月,罗斯福总统开始推行新政时,州长们纷份表态支持其复兴计划,但是到了1935年州长们对新政态度发生分化,甚至有人提出要强烈抵制。导致州长们态度变化的原因是罗斯福新政 A.损害了资本家的根本利益 B.放弃了贸易保护政策 C.受到了苏联经济政策的影响 D.不断强化联邦政府权力
|
23. 难度:中等 | |
19世纪下半叶,西方史学家倾向于把世界各民族分为不同类型并孤立考察各自的发生、发展过程,20世纪以后,西方史学家的注意力向不同民族和地区的“关联性”和“相对性”转移,体现全球互动的世界史便应运而生。与这一变化最相关的科学理论是( ) A.进化论和科学社会主义 B.经典力学和相对论 C.电磁感应和信息技术 D.进化论和相对论
|
24. 难度:中等 | |
1990年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会见德国总理科尔,讨论欧洲未来时说:“把法国、德国这样的发达国家和希腊这样的国家绑在一辆战车上奔驰,其结果很可能是会拖垮他们,也会给你们带来难以想象的危机。”材料说明撒切尔夫人( ) A.认为法德两国应和英国共同主导欧洲的发展方向 B.认为欧洲一体化无论对大国还是对小国都不利 C.认为欧洲一体化不符合英国的国家利益 D.认为成员国之间的差距会阻碍欧洲一体化进程
|
25. 难度:简单 | |
1941年6月,英国首相丘吉尔说:“过去25年来,没有谁比我更彻底地反对共产主义……进攻苏联,只不过是企图进攻不列颠岛的前奏。因此,苏联的危难就是我们的危难,也是美国的危难。”这反映出 A. 苏联存亡事关英美的命运 B. 英苏已结成反法西斯同盟 C. 丘吉尔不再反对共产主义 D. 苏联欲拉拢英美抵御德国
|
26. 难度:中等 | |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研制了原子弹并用于实践:1946年美国投入使用的第一台电子计算机,最初是用来计算炮弹弹道的;德国人研制成功远程液化燃料火箭,是用于空袭英国的。以上史实说明( ) A. 科技革命是战争爆发导火索 B. 第三次科技革命导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C. 科技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 D. 第二次世界大战催生了第三次科技革命
|
27. 难度:中等 | |
下表是对苏联与东欧国家经济合作的统计。据此可知,当时( ) A.欧洲统一市场初步形成 B.各国相继放弃贸易保护政策 C.东欧国家出现经济危机 D.苏联正努力打造经济共同体
|
28. 难度:中等 | |
有学者认为,以欧盟目前的体制形态来看,无论在组织上,还是在职能配置上,欧盟都显示出一种超越国 家的能力倾向。但是,如果我们追溯欧洲一体化的动力来源,就会发现,成员国家的利益驱动才是根本。材料揭示了 ( ) A.欧盟建立的根本原因 B.欧盟的发展途径 C.欧盟的组织形式 D.欧盟的性质
|
29. 难度:简单 | |
按照2001年中国加入WTO的规定,到2016年12月中国将自动获得市场经济地位。2016年5月12日欧洲议会通过一项反对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的决议。他们认为,一旦认可了中国,欧盟的贸易防护措施将失效,这与“自杀”无异。上述现象说明 A. 中国经济市场化程度较低 B. 欧盟反对与中国进行贸易 C. 中国对欧盟经济威胁最大 D. 经济全球化中存在矛盾冲突
|
30. 难度:中等 | |
在《大国崛起》中,美国耶鲁大学教授伊曼纽尔沃勒斯坦曾说:“所有的大国都试图建立符合自己利益的世界秩序,所以他们总是为世界秩序出谋划策。实际上,那些正在崛起的国家想要打破这种秩序,因为他们试图取代以前大国。”在当前新的世界格局形成过程中,具有决定作用的因素是 A. 军事实力 B. 经济实力 C. 政治地位 D. 霸权主义
|
31. 难度:中等 | |
美日隔洋相望,美国因素对日本近现代历史影响深远。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国佩里舰队叩关被形象地称为“黑船事件”。…日本在列强炮舰的逼迫下,痛苦而艰难地迈出了 开国的第一步。这一步对于日本来说既是噩梦的开始,更是表弱到极点后再度走向强大的重要转折。 ——唐晋主编《大国崛起》 材料二 欧洲战争结柬后,美国立即调整其太平洋政策,以遏制日本咄咄通人的扩张势头。…华盛頓会议 对一战后美日双方的海权竞争产生了重大影响。日本军部认为华盛顿会议的决定对日本的安全与在大陆的 利益构成了威胁,从而激起了对美国的极端仇视。日本代表就华盛顿条约对日本的压制耿耿于怀,甚至公开宣称“对美国的战争始于今日,日本一定要对此进行报复”。这表明华盛頓会议埋下了日美争夺太平洋霸权的种子。 ——胡德坤、刘潇湘《一战后的美日海权角逕与太平洋战争的娜发》 材料三 二战后美国对日经济政策(部分) ——据[美]詹姆斯•麦克莱思《日本史》等整理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黑船事件”在日本引发了什么重大变革?这一变革对日本有何影响? (2)根据材料二,指出“华盛顿会议埋下了日美争夺太平洋霸权的种子”的依据。并根据所学知识指出美日 之间的争夺在二战期间有什么表现? (3)根据材料三,概括二战后美国对日本经济政策的变化。这一变化对二战后日本经济发展有何影响? (4)综合上述材料,从美日关系的演变中你得到什么认识?
|
32. 难度:困难 | |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加速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有人将全球化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1492年持续到1800年前后,即全球化1.0版本,这期间世界的规模从大号“缩水”为中号。世界近代民主思想的产生、发展和实践也是发生在这个阶段……第二个阶段为全球化2.0版本,从1800年左右持续到1950年左右,中间因大萧条和两次世界大战而被迫中断,各种硬件的发明和革新成为这次全球化的主要推动力,这期间世界从中号“缩水”为小号。……1950年开始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全球化3.0版本。3.0版本将这个世界从小号进一步缩小到微型。 ——摘编自托马斯弗里德曼《世界是平的:21世纪简史》 材料二 20世纪八九十年代,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各个地区的国家为增强实力,提高自己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积极推动区域经济合作。随着跨国公司的发展和信息时代的到来,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 材料三 经济全球化的鼓吹者曾经宣称: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实现南北差距的弥合。但是多年来的实践却事与愿违,如南美国家阿根廷和智利等,并未得到充足的资金,经济的发展甚至出现倒退。自从信息经济盛行以来,南北之间的差距进一步拉大,广大亚非拉发展中国家还远远不能享受到信息经济带来的好处。有别于南北之间的国别差距,世界范围内的国内贫富差加剧分化是新现象。 材料四 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它在推动全球生产力大发展,加速世界经济增长,为少数发展中国家追赶发达国家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历史机遇的同时,也加剧了国际竞争,增加了国际风险,并对国家主权和发展中国家民族工业造成了严重冲击。 ——《人民日报》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作者把1492年看作是全球化的第一阶段的开始,其依据是什么?“各种硬件的发明和革新成为这次全球化的主要推动力”,这里的“推动力”是指哪些事件?“3.0版本将这个世界从小号进一步缩小到微型”主要得益于哪一项科技成果的广泛应用?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区域经济合作”在欧洲的具体表现是成立了什么组织?在全球化趋势下,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联合国是在哪一次会议上决定成立的? (3)依据材料三,追溯历史,帝国主义在非洲的殖民体系彻底崩溃的标志是什么? (4)根据材料三和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谈谈经济全球化会有哪些弊端。
|
33. 难度:困难 | ||||||||||||||||
习近平主席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这既深深体现了今天中国人的理想,也深深反映了我们先人们不懈奋斗、追求进步的光荣传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百多年的中国近代历史,既是屈辱的历史,也是抗争的历史,探索的历史,要解决的问题是独立、民主、富强,即反帝反封建和实现近代化(现代化)。近代社会的变革……从旧民主主义革命到新民主主义革命,都是围绕这个主题进行的。 ——《中外历史问题八人谈:中国近代以来的社会变革》 材料二 “国家建设包括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文化建设,而以经济建设为基础。”“工业化——这是我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这是我国人民不再受帝国主义欺负不再过穷困的生活的基本保证,因为这是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全国人民必须同心同德,为这个最高利益而积极奋斗。” ——1953年1月1日社论 材料三 1978年~2010年中国国民经济部分简表
材料四 “今年是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决胜全面小康的开局之年。”“过去一年,‘十二五’规划胜利收官,硕果累累……全面深化改革蹄疾步稳,经济增长领先全球,从严治党正风肃纪,‘三严三实’深入人心,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推进。‘9·3阅兵’气势恢宏,2022年冬奥会成功申办,亚投行改变国际金融格局,‘一带一路’书写合作共赢篇章,中国人民在历史与未来的交响中昂首阔步,为深刻变革的世界增添正能量。” ——2016年1月1日社论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概括指出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主题是什么。围绕这个主题,20世纪初,中国社会进行了哪些探索?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指的是什么?党和政府为实现“最高利益”所编制的建设规划叫什么?当时全国人民“积极奋斗”,最终取得了成果,在我国经济建设中的重大意义是什么? (3)观察材料三中的简表,1978年中国共产党召开的哪次重大会议促进了新时期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1978年和1992年召开的两次会议在经济方面分别作出了哪些重大决定? (4)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思考,在“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推进”的过程中,哪些事例足以说明我国是“为深刻变革的世界增添正能量”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