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江西省新余市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假如你想穿越时空,回到远古时期去体验我国最早人类的生活,那么你应该最好选择去

A.北京 B.云南 C.浙江 D.陕西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下列人类遗址中,对研究我国北方原始农耕文化帮助最大的是

A.元谋人遗址

B.北京人遗址

C.半坡遗址

D.河姆渡遗址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相传,神农氏遍尝百草,还“制未耜,教民农作”,这一传说反映了(     )

A.部落联盟的出现 B.医药学的出现

C.农耕文明的出现 D.原始文化的出现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夏朝筑有以城墙和护城河作为防护的城堡和大型宫殿,并且组建军队,制定刑法,设置监狱,这标志着(  )

A.中央集权制度建立起来 B.中国早期的国家形成

C.夏朝是一个强大的国家 D.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周朝“虽历时很久,但却未能建立稳固的中央政府。周朝有许多诸侯国,他们无视周名义上的最高领主地位,彼此征战不休”。这一局面的出现是由于(  )

A. 禅让制的推行 B. 世袭制的出现

C. 分封制的实行 D. 郡县制的推广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至于商朝的历史,则因有近代殷墟出土的遗物以为佐证,已大体可以列入信史的范围。”下列出土的遗物可以佐证商朝历史的是(     )

A.骨耜农具 B.半两铜钱

C.刻有文字的甲骨 D.二里头遗址的玉器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作为一个历史时期的名称,“战国”因战争众多、激烈而得名,下列战役不属于这一时期的是(     )

A.长平之战 B.马陵之战 C.夷陵之战 D.桂陵之战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水早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上述材料描述的是我国古代明伟大工程(     )

A.灵渠 B.长城 C.都江堰 D.阿房宫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二○一九年春节团拜会上,习总书记引用了古人的一句话,“夫孝,德之本也”。习总书记用的这个典故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

A. 道家思想

B. 法家思想

C. 墨家思想

D. 儒家思想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提出“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声音相和,前后相随”观点的中国古代思想家是(  )

A.孔子 B.老子 C.墨子 D.韩非子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稷下学宫是战国时期齐国创办的高等学府,吸引了众多学者前来讲学,他们能够自由发表自己的学术见解,经常举行辩论会。稷下学宫体现的历史现象是(     )

A.诸侯争霸 B.变法改革 C.百家争鸣 D.统一思想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中国古代的许多成语出自百家争鸣时期的诸子百家。下列成语中与庄子有关的是

A. 守株待兔

B. 舍生取义

C. 道法自然

D. 墨守成规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秦朝在地方上推行郡县制,郡县长官由朝廷直接任免。这说明秦朝(     )

A.延续分封制度 B.壮大地方政府

C.恢复社会秩序 D.实行中央集权

 

详细信息
14. 难度:简单

秦朝时,某官员“纠弹为之责,私言于始皇,百官甚畏之”,称之为“风霜之吏”。此官职应是(     )

A.丞相 B.太尉

C.御史大夫 D.郡县长官

 

详细信息
15. 难度:简单

“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这描述的是秦朝

A. 中央政权机构的设置

B. 幅员辽阔的疆域

C. 皇帝至高无上的权威

D. 巩固统一的举措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国家统一,民族融合”是中国历史的主流。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是(    )

A.夏朝 B.秦朝 C.西周 D.汉朝

 

详细信息
17. 难度:简单

为汉代大一统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打下坚实基础,被称为中国封建社会时期的第一个治世是(     )

A.成康之治 B.太平盛世

C.文景之治 D.光武中兴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汉武帝元封六年,“初置刺史部十三州。”这一时期刺史主要负责(  )

A. 行政事务    B. 军事管理    C. 监察事务    D. 财政管理

 

详细信息
19. 难度:简单

向汉武帝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是

A.卫青 B.霍去病 C.主父偃 D.董仲舒

 

详细信息
20. 难度:简单

下图反映的历史现象出现在哪一时期(     )

A.秦朝末年 B.西汉初年

C.东汉中后期 D.南北朝时期

 

详细信息
21. 难度:中等

“无有张骞通异域,安有佳种自西来。”诗中描述的现象开始出现于

A. 汉高祖时期

B. 汉文帝时期

C. 汉景帝时期

D. 汉武帝时期

 

详细信息
22. 难度:简单

习近平主席在2013年提出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旨在借“丝绸之路”这一历史符号,沟通历史与未来,连接中国与世界。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直接目的地不包括(     )

A.朝鲜 B.日本 C.印度 D.大秦

 

详细信息
23. 难度:中等

以下示意图反映出(   )

A. 东汉末年军阀割据 B. 三国鼎立局面形成

C. 统一趋势不断加强 D. 魏晋时期政权并立

 

详细信息
24. 难度:中等

在历史学习中,有同学列出“官渡之战”“十六国”“北方游牧民族内迁”“北魏孝文帝改革”这样一些历史资料进行探究,他探究的主题应该是(     )

A.多民族国家的建立 B.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C.动荡与分裂的时代 D.早期文明与社会变革

 

二、判断题
详细信息
25. 难度:简单

西汉时期,人们已经懂得了造纸的基本方法,东汉时,宦官蔡伦改进造纸工艺,用树皮麻头、破布、旧渔网等植物纤维为原料造纸,纸的质量大大提高。(     )

 

详细信息
26. 难度:简单

华佗擅长用针灸、汤药为人治病,能实施外科手术:他还发明了“麻沸散”和“五禽戏”,是中医临床理论的开创者。(     )

 

详细信息
27. 难度:简单

《史记》是东汉时期的司马迁写的一本纪传体通史,它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到汉武帝时约3000年的史事。(     )

 

详细信息
28. 难度:简单

东晋南朝时期,北方人口南迁,给江南地区输送了大量的劳动力,带来了中原先进的工具和技术,加上南方自然条件优越和社会安定,使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经济发展迅速。(     )

 

详细信息
29. 难度:简单

王羲之是东晋时期著名书法家,笔势“飘若浮云,矫若惊龙”,他被后人誉为“书圣”,代表作是《兰亭集序》。(     )

 

详细信息
30. 难度:简单

中国古代有一位科学家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的第七位数字,这项成果领先世界近千年,他就是贾思勰。(     )

 

三、填空题
详细信息
31. 难度:中等

读“秦末农民起义形势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在         (地名)爆发的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    次农民大起义。

(2)项羽率领起义军在              中以少胜多,将秦军的主力歼灭。

(3)刘邦抓住有利时机,率军直抵秦都     ,秦朝统治者被迫投降。

 

四、综合题
详细信息
32. 难度:中等

大一统的汉朝是当时世界上的大国,他的强强给我们实现民族复兴带来许多启示,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问题

材料一  到武帝,又用主父僵之计,令诸侯得以其地分封自己的子弟,在平和的手段中,把“众建诸侯而少其力”一语,彻底实行了,封建政体反动的余波,至此才算解决。

——[美]阿尔伯特·克雷格《哈佛极简中国史》

材料二  汉武帝在开发利源方面最重要的还是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包括……新货币的发行以及盐、铁、酒的专利等,这套新经济成策的设计者是桑弘羊、孔仅等。

——傅乐成《中国通史》

材料三  踏着串串悠长的铃声,一支支驼队驼着中原丝织品,服饰、铜镜、瓷器、茶叶去了,驼着造纸术、冶铁术、灌溉术去了.穿过大漠茫茫的风沙,一支支驼队驼着皮毛琥珀、苜蓿、石榴来了,驼着佛经、乐器、杂技艺术来了。这条丝绸之路,穿过岁月的风尘,永远镌刻在人类文明的史册。

——《二十五史详解》

(1)根据材料一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武帝“又用主父偃之计”的措施是什么?(不得照抄原文)此措施起到了怎样的作用?(不得照抄原文)

(2)根据材料二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新货币的发行以及盐、铁、酒的专利”分别指什么措施?(不得照抄原文)这些措施带来什么影响?

(3)根据材料三和结合所学知识,说出丝绸之路有什么作用?

 

详细信息
33. 难度:中等

改革是人类社会进步水恒的主题,是中华民族发展的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夫商君为孝公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决裂阡陌,教民耕战,是以兵动而地广,兵休而国富,故秦无敌于天下。

——战国策·秦策

材料二  在他统治时期采取一系列措施,要求本族人使用汉语,改用汉姓,改穿汉服,与汉族通婚,采用汉族官制等,他总结和肯定了以前民族融合的成果,又促进了这一融合进程的迅速发展,当时民族融合,从方式上看,既有各族人民在友好交往中的相互影响,更有统治者的主动政策。在内容上,汉族影响少数民族是主流,但少数民族在与汉族融合的同时,也带来了他们的优秀思想文化,如胡乐、胡舞、胡饼、尊重妇女的意识、胡汉之间观念的淡化等,给汉族文化输入了新鲜血液。

——朱绍侯《中国古代史》

(1)材料一叙述的是哪一历史事件?结合所学知识,这一历史事件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决裂阡陌”指的是哪些措施?

(3)材料二中的“他”指的是谁?“他”属于哪一个民族?

(4)根据材料二,“他”改革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当时民族融合有哪些特点?

(5)根据材料二和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他”改革产生的积极影响。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