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广东佛山市顺德区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北京人是我国早期人类的重要代表。能为北京人的研究提供最有力证据的是

A.北京人头盖骨化石 B.北京人用火场景想象图

C.北京人的复原头像 D.关于北京人的史学著作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樊树志在《国史十六讲》中说到:“对食用植物尤其是谷类的自觉栽培和对动物的驯养,是人类历史上自掌握用火以后最伟大的经济革命。”下列属于远古时期半坡居民在“谷类的自觉栽培”方面的贡献的是

A.培植水稻 B.培植粟 C.培植葡萄 D.培植石榴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家谱又称族谱、宗谱等,是一种特殊的文献,记载着同宗共祖血缘集团世系人物的相关情况。中华民族在文化上同宗共祖的祖先是

A.盘古、女娲 B.炎帝、黄帝 C.尧、舜、禹 D.老子、孔子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夏、商、周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朝代,史称“上古三代”。在那个久远的时代里,发生了许多值得人们深思的历史事件。标志着东周建立的历史事件是

A.商汤灭夏 B.盘庚迁殷 C.周武王伐纣 D.周平王东迁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孟子·告子》中记载:“诸侯朝(朝见)天子曰述职(汇报工作)。……一不朝,则贬其爵(爵位);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出兵攻打)。”诸侯要向天子述职,体现了

A.诸侯和天子是平等关系 B.天子失去对诸侯的掌控

C.诸侯要向天子承担义务 D.诸侯没有任何的独立性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商周时期青铜铸造技艺已相当成熟,不仅数量多,种类齐备,而且工艺精湛,器物造型生动,展示了灿烂辉煌的青铜文明。迄今世界上出土最重的青铜器是

A.司母戊鼎 B.四羊方尊 C.利簋 D.毛公鼎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文字的发明是人类发展史上石破天惊的大事,它将人们的思维、语言、经验以及复杂的社会现象记录下来,使文化得以传播交流、世代传承。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是刻在

A.竹简上 B.羊皮上 C.青铜器上 D.龟甲和兽骨上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如图形象地反映了春秋时期的一种社会现象。对该图解读最准确的是

A.分封制已彻底瓦解 B.兼并战争连绵不断

C.诸侯完全取代了周天子的地位 D.周王室衰微,统治力大大降低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从早期国家向大一统国家发展,从奴隶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剧烈动荡和社会变革的转型时期。促使这一时期社会转型的根本原因是

A.铁器、牛耕的使用和推广 B.诸侯之间的兼并战争

C.各国纷纷进行政治改革 D.思想活跃,文化繁荣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李克强总理曾经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大道至简,有权不可任性。”秦朝时,为了让官员“有权不可任性”而设立的官职是

A.丞相 B.太尉 C.御史大夫 D.郡守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贾谊的《过秦论》中记载:“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使……退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对该材料解读最准确的是

A.长城是秦朝时开始修建的 B.修筑长城令士兵怨声载道

C.秦长城东西横跨七百余里 D.长城起到防御匈奴的作用

 

详细信息
12. 难度:困难

一九七五年十二月,我国文物考古工作者在湖北省云梦县睡虎地十一号秦墓中,发现了一千五百余支竹简,内容大部分是秦代的法律文书。这些文书大致分为三类:一为法律条文;二是法律解释;三是有关诉讼制度的各种规则。这些竹简内容折射出秦朝

A.经济发达 B.统治残暴 C.强化思想控制 D.重视法制建设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秦朝建立后,秦始皇认为他开创的帝业能够世代相继,传之万世。然而,秦始皇死后仅三年,秦朝就灭亡了。秦朝如此短命的根本原因是

A.陈胜、吴广起义的打击 B.刘邦和项羽的联合进攻

C.秦朝统治残暴不得人心 D.秦朝军队战斗力不够强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七月,被征发赴渔阳戍边的900士兵在途中遇大雨,道路不通,不能按时抵达指定地点。而秦法规定,失期要判处斩首之刑。在戍卒中担任屯长的陈胜和吴广号召大家举兵反秦。陈胜、吴广举兵反秦在历史上被称为

A.巨鹿之战 B.大泽乡起义 C.黄巾起义 D.淝水之战

 

详细信息
15. 难度:简单

汉朝是继秦朝之后又一个强盛的大一统王朝,为中华文明的延续和挺立千秋作出了巨大贡献,因皇帝姓刘而又被称为“刘汉”。“刘汉”的开国皇帝是

A.汉高祖 B.汉文帝 C.汉景帝 D.汉武帝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西汉建立之初,到处是残破荒凉的景象。人民流离失所,人口锐减,大片的田地荒芜。当时连皇帝的马车也配不齐毛色相同的四匹马,有些将相出行只能乘牛车,人民得不到温饱。为此,汉初统治者实行

A.以“礼”治国 B.用牛车代替马车 C.休养生息政策 D.对匈奴和亲政策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汉武帝颁布“推恩令”,要求诸侯王将封地再行分封给子弟。他还将全国划分为13个州部,分设刺史,负责对辖区内郡级官员及子弟和豪强势力进行巡视监察。这些措施

A.使中央政府控制国家经济命脉 B.彻底解决了匈奴对边疆的威胁

C.大大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D.加强了政府对人民思想的控制

 

详细信息
18. 难度:简单

“丝绸之路”一词最早来自于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1877年出版的《中国——我的旅行成果》一书,有时也简称为“丝路”。汉代陆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是

A.洛阳 B.长安 C.玉门关 D.楼兰

 

详细信息
19. 难度:中等

图1和图2的主人都曾经立下赫赫战功。他们死后,都陪葬在汉武帝茂陵附近,得享殊荣。他们的“赫赫战功”是

A.平定七国之乱 B.镇压农民起义 C.率军击败匈奴 D.打压地方豪强

 

详细信息
20. 难度:中等

王明同学在对某位中国古代历史人物进行探究学习时,在笔记中写有这样一段话:“他重建汉王朝,定都洛阳,裁并机构,加强吏治,六次下诏释放奴婢,恢复三十税一制,减轻农民负担,以‘柔术’治天下,使社会出现光武中兴局面”。笔记中的“他”是

A.项羽 B.刘邦 C.刘彻 D.刘秀

 

详细信息
21. 难度:中等

梁翼出生于名门世族,其父是大将军梁商,其妹为汉顺帝皇后。梁冀先后立了三个皇帝,独揽朝政20余年。因年幼的汉质帝指责他是“跋扈将军”,梁翼便将汉质帝毒死,另立容易控制的刘志为帝,是为汉桓帝。“跋扈将军”的行为反映了

A.外戚专权严重 B.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C.宦官把持朝政 D.东汉王位已被篡夺

 

详细信息
22. 难度:中等

东汉末年,经济残破,民不聊生。张角创立太平道,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太平道发展到中国的许多地方,教徒人数达到几十万,在民间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太平道发展如此迅速的社会因素是

A.太平道满足了人民的精神渴求 B.太平道尊奉黄帝和老子

C.太平道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 D.太平道吸收了神仙方术

 

详细信息
23. 难度:中等

明朝人罗贯中写的小说《三国演义》,在描写某一次战役时有“草船借箭”、“周瑜打黄盖”、“诸葛亮借东风”等情节。对历史上该战役的结果和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曹操获胜,从此挟天子以令诸侯

B.曹操获胜,奠定统一北方的基础

C.曹操战败,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基础

D.曹操战败,结束了东汉末年割据混战的局面

 

详细信息
24. 难度:中等

认知和探究历史地图,是学习和研究历史的重要方法。对如图所反映的这一历史时期,解读最准确的是

A.社会稳定,经济发展 B.形成南北对峙的局面

C.实现局部统一,为大统一创造条件 D.破坏了民族关系,不利于民族交融

 

详细信息
25. 难度:中等

七年级王亮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示意图,对该图所示历史时期的阶段特征,表述正确的是

A.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 B.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C.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D.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详细信息
26. 难度:简单

自秦朝开始,统一成为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280年,结束三国分裂局面,重新实现全国统一的王朝是

A.魏国 B.蜀国 C.西晋 D.东晋

 

详细信息
27. 难度:简单

中国自古以来重视农业生产,积累了丰富的农业生产经验,也留下很多重要的农学著作。北朝时期贾思勰撰写的农学著作是

A.《九章算术》 B.《齐民要术》 C.《大明历》 D.《水经注》

 

详细信息
28. 难度:中等

华罗庚曾在著作中这样评价一位中国古代名人:“他不仅是一位数学家,同时还通晓天文历法、机械制造、音乐,并且还是一位文学家。……他将圆周率算到了小数点后七位,是当时世界最精确的圆周率数值,而他创造的“密率”闻名于世。”华罗庚评价的名人是

A.张仲景 B.刘徽 C.顾恺之 D.祖冲之

 

详细信息
29. 难度:中等

北魏孝文帝规定官员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以汉服代替鲜卑服;改鲜卑姓为汉姓;鼓励鲜卑贵族与汉人贵族联姻。这些措施

A.遭到鲜卑贵族反对,改革毫无成效

B.推动鲜卑族的汉化,促进民族交融

C.淡化“胡”、“汉”观念,彻底消除了民族隔阂

D.严重削弱了北魏的实力,不利于实现国家的统一

 

详细信息
30. 难度:中等

历史结论离不开对史实的正确解读,下列各项史实与史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选项

史实

史论

A.

河姆渡人建造干栏式房屋

最早进入农耕文明时代

B.

华佗发明“麻沸散”

开创中医临床理论体系

C.

东汉明帝大力支持佛教传播

佛学取代儒学成为中国古代正统思想

D.

西汉设置西域都护

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

 

 

A.A B.B C.C D.D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31. 难度:中等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灿烂辉煌,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诸子学派及代表人物

 

 

学派

代表人物

道家

老子、庄子

儒家

孔子、孟子、荀子

墨家

墨子

法家

韩非子

 

 

材料二  自古书契(文书)多编以竹简,其用缣帛(绢类的丝织物)者谓之为纸。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伦乃造意,用树皮、麻头及敝布(破布)鱼网以为纸。……自是莫不从用焉(从此没有不跟着使用的),故天下咸称“蔡侯纸”。

——《后汉书·蔡伦传》

材料三  皆称迁有良史之材,服其善序事理,辨而不华,质而不俚,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夸大好的方面),不隐恶(不隐瞒坏的方面),故谓之实录。

——《汉书·司马迁传》

材料四  如图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回答,表中各学派之间展开激烈的辩论,在思想文化领域形成了什么局面?请从材料一表中任选一个学派,简述其思想主张。

(2)根据材料二,指出蔡伦采用哪些原材料造纸?根据材料,简述“蔡侯纸”制作的优点。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不虚美,不隐恶”是对司马迁的哪部著作的评价?该著作具有什么重要的史学地位?

(4)如图的书法作品有“天下第一行书”的美誉,根据所学知识,指出该作品的名称及其作者。

(5)近几年来,许多学者都呼吁要学习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你认为应该如何正确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详细信息
32. 难度:困难

中国是以农立国的世界文明古国。阅读下列有关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图

材料二  “……水旱从人,不知饥馑(饥饿)。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

——《华阳国志·蜀志》

材料三  “僇力(尽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这里的“本业”,指男耕女织;“末利”,指商业和手工业;“复其身”,就是免除其本身的徭役;“收孥”就是连同妻子儿女没入官奴婢)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四  西晋的八王之乱及各族统治者的相互争杀,使北方陷入长期的混战之中,民不聊生……随着东晋政权在南方的建立,北方人口向南方迁移的规模更大。据统计,截至南朝刘宋初年,南渡人口已达到90多万,占当时南方总人口的1/6。

——根据岳麓版高中教材《历史必修Ⅱ》整理

(1)根据所学知识,指出材料如图是我国古代哪一项大型水利工程?根据材料二,分析该工程的建成对当地农业发展的作用。

(2)根据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反映的是哪一次改革?分析材料三所提及的措施对秦国农业和商业发展的影响。

(3)根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时期江南地区经济发展的原因。

(4)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影响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详细信息
33. 难度:困难

学会辩证评价历史人物,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综合素养。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始皇是第一个把中国统一起来的人物。不但政治上统一中国,而且统一了中国的文字、中国各种制度如度量衡,有些制度后来一直沿用下来。中国过去的封建君主还没有第二个人超过他的。

——毛泽东在1964年6月24日接见外宾的谈话(节选)

材料二  秦始皇迫使农民将三分之二的收获物上缴国家,又连年在全国大规模征调民力服徭役和兵役。当时全国人口约2000万,而每年服役的成年男子就有300万。成千上万的农民背井离乡,脱离社会生产,使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

——根据部编教材《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整理

材料三  到了晚年,汉武帝在总结自己一生的时候,讲到了为什么要有那么多的改革之举。他以回顾和总结的口吻讲到即位之初他面对的选择:“汉家庶事草创,加四夷侵中国,朕不变更制度,后世无法”,因为有了这样的想法,汉武帝登上历史舞台后,汉朝的政治局面为之一变,也就成了理所当然的事情。

——孙家洲《汉武盛世的历史透视》

材料四  武帝在位54年,他把汉代推向鼎盛时期。但就是在鼎盛的背后,出现了“物盛而衰”的局面。武帝的穷奢极欲,繁刑重敛,迷信神仙,巡游无度,使百姓疲敝,其行为同秦始皇极为相似。

——根据魏文清《汉亡探源》(载《北方论丛》1993年第4期)整理

材料五  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即进步与落后、积极与消极、成功与失败、优点与缺点……杰出历史人物也不例外,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因而在评价杰出人物时也应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进行辩证的分析。

——摘自百度文库2019年8月20日《浅谈如何评价历史人物》

(1)根据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秦始皇“把中国统一起来”后全国通用的官方文字。简述统一文字对当时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发展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2)根据材料二,概括秦始皇当时实施的具体措施。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汉武帝在思想方面的“改革之举”并说出该项“改革”的意义。

(4)根据材料四,指出汉代出现“物盛而衰”局面的原因。

(5)运用材料五中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结合史实对秦始皇或汉武帝进行简要评价。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