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广西崇左市扶绥县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理解,正确的是(   )

A.一半是殖民地,一半是封建社会

B.外国侵略势力的深入,使国家主权完全丧失

C.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D.丧失了部分国家主权,既保留封建因素又产生了资本主义因素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南京条约》签订后,英国资本家相信“只要中国人每人每年需用一顶睡帽,不必更多,那英格兰现有的工厂就已经供给不上了”,而事实是三年不到的时间内,这一梦想就开始破灭。为扭转这一局面,英国采取的行动是

A.割占中国香港岛 B.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

C.在中国设立工厂 D.加紧在中国倾销鸦片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有人把太平天国运动的发展历程分为“宗教构梦、战争追梦、政策筑梦、内乱毁梦”四个篇章。“ 政策筑梦”是指

A.永安建制,分封诸侯 B.定都天京

C.天京变乱,由盛转衰 D.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19世纪中叶,西方的影响虽然削弱了清王朝的权威,但是清王朝真正的危机是来源于农民的造反运动与内部阶层的分离倾向。”材料中“农民的造反运动与内部阶层的分离倾向”是指中国历史上的

A.太平天国运动和戊戌变法 B.义和团运动和洋务运动

C.太平天国运动和洋务运动 D.义和团运动和戊戌变法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汪林茂在《层级递进的晚清三次新政》中评论某一历史事件时说:“其最大的意义并不是产生了强兵的效用,而是在古老的封建主义的体上撕开了一道口子,开动了近代化这辆列车。”据此可见这一历史事件是指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五四运动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著名史学家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提出:“洋务运动,就其主观动机而言,他们未必有真心打破旧轨,但他们的主张却历史的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这里“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指的是(  )

A. 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

B. 创办了一批近代企业

C. 对西方列强的侵略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D. 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据1895年《纽约时报》报道,恭亲王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他自己并不了解日本人发动战争的目的,抑或日本人想从战争中获得什么。他说:“难道日本人能侵占我们所有的省份吗?他们这样做,苍天会答应吗?其他民族、其他国家会坐视不管吗?”这反映出甲午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之一是

A.清军战斗力不强 B.日本军事力量非常强大

C.清政府对形势认识不清 D.列强袖手旁观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中国一位民族资本家说:“我之廉价工人,彼(西方国家)亦得而使用;我之丰富原料,彼亦得而购买,就地制造,就地卖出,运费既省,关税无多,我之便利即彼得便利……”上述历史现象可能发生在哪一条约签订后

A. 《南京条约》 B. 《天津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19世纪末,上海的英文报纸《字林西报》总主笔立德禄荒谬地宣称:“中国应该被瓜分,如果它不能管理自己,那么有人能够并且愿意管理它。”对此理解错误的是

A.为了给列强瓜分中国制造舆论

B.说明甲午战争暴露了中国的虚弱

C.反映《马关条约》 的签订极大地刺激了列强的贪欲

D.表明清政府甘愿沦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有学者研究认为,甲午战前列强的主要侵华方式是“贸易+特权”,甲午战后则变为“投资+特权”。对此变化,下列理解正确的

A.甲午战后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加速发展 B.甲午战后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C.《马关条约》让列强开始获得贸易和投资特权 D.列强侵华方式由商品输出为主转向资本输出为主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一书中介绍说,1840 年以来,中国因外患而遭受的每一次失败都产生过警悟的先觉者,但他们的周围和身后没有形成一个群体。甲午中日战争失败后,中国的民族具有群体意义的觉醒由此开始。请判断,这里“具有群体意义的觉醒”的标志性事件是(     )

A.虎门销烟 B.洋务运动 C.公车上书 D.新文化运动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近代化就是在经济上实现工业化,在政治上实现民主化的过程,中国的近代化在这两大领域的开启性事件分别是

A.洋务运动和辛亥革命 B.五四运动和戊戌变法

C.实业救国和辛亥革命 D.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图片承载着历史。下列图片反映了八国联军侵华史实的是

A. B. C. D.

 

详细信息
14. 难度:简单

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下列史实不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A.创立兴中会 B.成立中国同盟会 C.领导辛亥革命 D.发动安庆起义

 

详细信息
15. 难度:简单

《辛亥百年》组歌第一乐章写道:“百年呼喊,彰显民族贲(bēn)然血性;百年奋斗,铸就民族不屈性格;百年山河,矗立不朽民族丰碑。”辛亥革命所铸就的“民族丰碑”是

A.实现了革命目标 B.结束了君主专制 C.推翻了封建制度 D.改变了社会性质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下列关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说法,哪项是正确的

A.起到了维护共和制度的作用 B.确立了君主专制政体

C.为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条件 D.是由孙中山制定和颁布的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皇帝和贵族的专制政权是被推翻了,代之而起的是地主阶级的军阀官僚的统治……”对材料理解错误的是

A.辛亥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B.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

C.护国战争迫使袁世凯取消帝制,维护了共和制度

D.北洋军阀割据混战,民主共和徒有虚名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民国的创立并未带来人们期望的和平与秩序,于是中国的知识分子逐渐相信,如果不进行一场彻底的思想变革,就不可能有良好的政府和社会”。在此背景下

A.义和团运动兴起 B.辛亥革命兴起 C.新文化运动兴起 D.国民大革命兴起

 

详细信息
19. 难度:中等

胡适1923年给友人的信中写到:“25年来,只有三个杂志可代表三个时代,可以说创造了三个新时代:一是《时务报》,二是《新民丛报》,三是《新青年》。”其中,《新青年》所创造的“新时代”指的是(  )

A. 君主立宪时代 B. 民主科学时代

C. 民主共和时代 D. 尊孔复古时代

 

详细信息
20. 难度:简单

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说过,纪念五四运动,不能忘掉《新青年》。这主要是因为( )

A.《新青年》是陈独秀创办的

B.《新青年》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C.五四运动是一次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D.新文化运动解放了思想,推动青年学生走上救国救民的道路

 

详细信息
21. 难度:中等

习近平主席指出,弘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发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它是中华民族坚强团结在一起的精神力量。下列最能体现爱国主义精神的是

A.“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B.“变法图强,维新变法”

C.“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D.“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详细信息
22. 难度:简单

19196月《新闻报》载:此次沪(上海)上风潮始由学生罢课,继由商人罢市,近日将有劳动工人同盟罢工。初因青岛外交……后即以释放京师被捕学生,并罢斥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三人为要求条件。这表明( )

五四运动扩展到上海          学生是运动的先锋

工人已经举行浩大罢工        运动具有反帝反封建性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详细信息
23. 难度:简单

《百年中国》解说词中说:“1921年注定照耀史册,它并非世纪起点的标志,却是一个全新时代的开始。”这是因为1921年

A.爆发了新文化运动 B.成立了中国共产党 C.发动了辛亥革命 D.建立了中华民国

 

详细信息
24. 难度:简单

有人说:“1901年,中国陷入无尽的黑暗中;1911年,一道闪电划过,却黑暗依旧;1921年中国终于迎来了曙光。”下列对于“1921年,中国终于迎来了曙光”所指的历史事件,表述正确的是

A. 它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B. 它为实现中国光明的前途准备了条件

C. 它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D. 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详细信息
25. 难度:中等

“1840年,在炮口的逼迫下,中国蹒跚地走入近代。随后的一百余年里,外国人通过条约管束控制中国政府,‘合法’地剥夺榨取中国人民。不仅使中国人民从此陷入苦难的历程,也促进中国人民觉醒和奋起。”材料表明近代中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

A. 改革政治体制

B. 发展民族工业

C. 反侵略反封建

D. 推翻军阀统治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26. 难度:中等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今年是2019年,是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也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民族复兴的关键年,在此,让我们重温历史,砥砺前行。

材料一  在世界的东方,屹立着一个历史文化从未间断的国家——中国。然而,179年前,英国派出的只有 7000 人的远征军远道而来打败了这个拥有 80 万军力的东方大国;125 年前,披着文明的皮而带着野蛮筋骨的怪兽——日本,公然摘下文明的面具,暴露野蛮的真面目,挑起了一场侵华战争,毁灭了清朝的强国梦想;119年前紫禁城依然巍峨庄严,但太和殿前却留下了中国在 20 世纪的第一年所遭受的巨大的国耻。

(1)材料一中“179年前”、“125年前”和“119年前”分别指的是发生在中国的什么事件?

(2)在这些事件中,清政府被迫和帝国主义分别签下了哪些不平等条约?

(3)这三件事件和不平等条约对中国的社会性质产生了什么影响?

材料二  在民族耻辱面前中国社会各阶级,各阶层进行了顽强的反抗和斗争:“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大将酬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君足壮海军威”,在中国历史上写下了可歌可泣的悲壮篇章,他们的不屈不挠,御辱自强成为推动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动力。

(4)根据材料二,在巨大的民族耻辱面前,中国人民进行了哪些抗争?请举两例说明。

(5)通过以上材料及问题的回答,谈谈你对“列强的侵略和中国人民的抗争” 这一主题的认识?

 

详细信息
27. 难度:中等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1840年以来,英国怀揣着不可告人的目的,用坚船利炮敲醒了清朝的迷梦,于是中国社会发生了转折性的变化。于是此后中国就有人看到了中国的不足,也看到了西方的强大。所以就不断有人做梦,不时有人做着各种各样的西方梦:梦想有西方的坚船利炮,梦想有西方的新型工业,梦想有西方的民主制度……

(1)材料一中说“梦想有西方的坚船利炮,梦想有西方新型工业”,“梦想有西方的民主制度”,为了达到目的,近代中国的哪些仁人志士(或政治派别)作了哪些探索?

材料二  1862年,清政府设立京师同文馆,培养外语和外交人才。学生最多时达120人,主要学习外文,聘有外籍老师任教;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后三年内,外轮就损失了一千三百万两,湖北官员办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十万匹。

(2)据材料二概括这场运动向西方学习的具体方法是?产生了什么作用?

材料三  109年前那个烦闷的夏天,又一次见证了旧制度的腐朽。郐子手挥刀砍下了六颗爱国者的头颅,也砍断了所有试图通过改良实现救国自强的人们的幻想。谭嗣同从容赴死,他认为国家不昌盛是因为还没有人为变法救国而流血。戊戌变法被扼杀了,但“六君子”的鲜血没有白流。

——2007年《复兴之路》

(3)从材料中概括出人们的幻想是什么? 材料中指出“六君子”的鲜血没有白流,为什么?

材料四  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了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政,故要社会革命。

——孙中山

(4)材料四中指出孙中山革命的目的是什么?结合孙中山革命的目的,说说他指导革命的思想是什么?

材料五  追本溯源……只因为拥护那德谟克拉西(Democracy)和赛因斯(Science)两位先生,才犯了这几条滔天的大罪。……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新青年>罪案之答辩书》

(5)材料三中的“德、赛两先生”是哪次运动的口号?文中对这两位先生的肯定,你认为这完全正确吗?

(6)从材料一到材料五,我们能从中看出我国近代历史向西方学习的趋势是什么?

 

详细信息
28. 难度:中等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全球通史》写道:“当凡尔赛的调停人没有将这个丢失的省份归还给中国时;在北京的学生与知识分子中间爆发了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事实证明,这场运动是中国历史上民族感情最强烈最普遍的表露。”

(1)材料一中“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的目的是什么?试运用史实说明运动中“民族感情最强烈、最普遍的表露”。(1例)

(2)有学者指出,“五四运动是第一场历史巨变的补课,又是第二次历史巨变的起点”。这里“起点”的含义是什么?

材料二:革命声传画舫中,诞生共党庆工农。重来正值清明节,烟雨迷蒙访旧踪。

——1964年4月5日董必武题诗

(3)材料二中的“画舫”因为召开了哪一次重要会议而闻名天下?这次会议确定党的中心任务是什么?

材料三: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国从此有了代表整个中华民族利益的新型的无产阶级革命政党。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4)结合材料四,列举一件为中国共产党成立作思想准备的历史事件。中国共产党成立使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你对“焕然一新”是如何理解的?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