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中等 | |
有人说:19世纪上半期,英国为打开中国大门,先后用了三件武器,这三件武器依次是 A.炮舰→鸦片→商品 B.商品→炮舰→鸦片 C.商品→条约→炮舰 D.商品→鸦片→炮舰
|
2. 难度:简单 | |
刚刚热播的历史大剧《台湾•1895》,剧中李雪健饰演的李鸿章说出“八国联军刚刚火烧了圆明园”的台词,让观众倍感荒唐的原因是 A. 圆明园在鸦片战争中被英军烧毁 B. 英法联军攻占北京后火烧圆明园 C. 甲午战败后台湾被迫割让给日本 D. 李鸿章没有经历过第二次鸦片战争
|
3. 难度:中等 | |
在中国近代史上,最先割占中国领土和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分别是( ) A. 英国 美国 B. 英国 法国 C. 英国 俄国 D. 俄国 日本
|
4. 难度:困难 | |
1858年,中英《天津条约》规定:“嗣后各式公文,无论京外,内叙大英国官民,自不得提书‘夷’字。”这表明当时的中国( ) A.已经形成平等的外交观念 B.“天朝上国”规制受到冲击 C.对西方列强产生崇拜心理 D.受到西方文化的广泛影响
|
5. 难度:中等 | |
标语、口号是时代的产物。它以特殊的方式记录历史跳动的脉搏,勾勒社会演进的轨迹。近代史上,一些进步的中国人提出下列口号或主张的先后顺序是 ①变法维新 ②自强、求富 ③民主、科学 ④民主共和 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③④①② D.④①②③
|
6. 难度:简单 | |
孙中山一生致力于革命,直到临终前还在遗嘱中告诫革命党人:“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这里“革命尚未成功”主要指( ) A.没有建立起中华民国 B.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C.中国资本主义没有发展 D.袁世凯统治未被推翻
|
7. 难度:简单 | |
维新运动期间,“国人在14个省的20多个城市共出版了90来种报刊”。这些报刊“开中国‘民报勃兴’之先河,林林总总,蔚为大”,成为中国报刊出版业发展史上的第一次高潮。下列属于维新派创办并用于宣传维新思想的报刊是 A. B. C. D.
|
8. 难度:中等 | |
中国近代的一本启蒙读物写有:“这朝廷,原是个,名存实亡!替洋人,做一个,守土长官……”。这则材料反映的情况最终形成是在 A.《南京条约》签订后 B.《马关条约》签订后 C.《辛丑条约》签订后 D.《北京条约》签订后
|
9. 难度:中等 | |
《日本的战争赔偿责任》一文中写道: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赔偿日本白银2亿两,这笔巨额赔款相当于当时日本四年的国家预算额。日本把这笔巨款的84.7%用于军事,其他部分用于皇室费用及教育基金等。以下对这则材料的解读最为准确的是 A.日本利用这笔赔款,开始向欧美国家学习 B.日本利用这笔赔款,建立了一支效忠天皇的军队 C.这笔赔款为日本扩充海陆军军备提供了大量资金 D.这笔赔款为日本对中国进行经济扩张奠定了基础
|
10. 难度:中等 | |
1911年出版的外国报纸,关于中国事件的报道,使用了下列小标题:“点燃革命之火”、“武汉的形势”、“排满兴汉宣言”、“列国的态度”等。这些文章集中报道的可能是( ) A.太平天国运动 B.八国联军侵华 C.甲午中日战争 D.辛亥革命
|
11. 难度:中等 | |
国民革命相对于辛亥革命而言,有内在的继承性,这主要表现在 A.革命的任务上 B.革命的领导阶级上 C.革命的结局上 D.革命的指导思想上
|
12. 难度:困难 | |
中国近代史、中国近代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的历史事件分别是 A.洋务运动--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B.鸦片战争--戊戌变法--新文化运动 C.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 D.鸦片战争--洋务运动--五四运动
|
13. 难度:中等 | |
2016年7月,一位老者动情地写下:“一声惊雷震九天,南湖九十五年前。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红旗漫卷映河山。”这首词赞颂的历史事件是( ) A. 五四运动爆发 B. 中国共产党诞生 C. 黄埔军校创建 D. 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
|
14. 难度:中等 | |
近代前期,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中国社会各阶层为挽救民族危亡提出了多种救国方案。有人把这些救国方案比喻成“自我疗伤”,“温药慢治”“猛药重治”“开颅洗脑”。其中“温药慢治’,“开颅洗脑”分别指的是 A.洋务运动、新文化运动 B.洋务运动、辛亥革命 C.戊戌变法、新文化运动 D.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
15. 难度:中等 | |
下面是某同学进行历史探究学习时设计的年代尺,你能推断他探究的主题是 A.近代化的探索 B.抗日战争的胜利 C.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发展壮大 D.中共与新民主主义革命
|
16. 难度:中等 | |
开国大将粟裕曾写道:两支铁流汇合到了一起,从此形成红军主力……对以后建立和扩大农村革命根据地,坚持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他回忆的是 A.井冈山会师 B.湘南起义 C.秋收起义 D.平江起义
|
17. 难度:中等 | |
2017年1月,教育部下发重要文件《关于在中小学地方课程教材中全面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的函》,将“八年抗战”一律改为“十四年抗战”。下列哪一事件应作为“十四年抗战”的开始 A.九一八事变 B.七七事变 C.西安事变 D.华北事变
|
18. 难度:简单 | |
某同学想通过看电影了解抗日战争的历史,下列影片按照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来观看成,正确的是 A. ①②③④ B. ②①④③ C. ③①④② D. ②①③④
|
19. 难度:中等 | |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此后漫长的8年时间里,举国上下无论是何民族,是何立场,不论男女老少,不管身处何地,都义无反顾地投入到抗日的洪流中,最终以热血和生命换来了日本的无条件投降。”材料说明了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是 A. 国际援助 B. 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 C. 全民族抗战 D. 共产党敌后战场的抗战
|
20. 难度:中等 | |
“破公路呀割电线,控铁路呀打据点,炮火连天震山川,打得那鬼子心胆寒,消灭那鬼子千千万,胜利的捷报到处传。”这是1940年晋冀豫区党委宣传部印发的一首民歌,这首民歌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 平型关大捷 B. 台儿庄战役 C. 武汉会战 D. 百团大战
|
21. 难度:中等 | |
宝岛台湾与祖国母亲几经聚散离合,下列与之相关联的历史事件有 ①甲午中日战争战败②中华民国建立③抗日战争胜利④蒋介石败退台湾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
22. 难度:中等 | |
1937年7月,中国共产党在《国共合作宣言》中郑重承诺:“取消一切推翻国民党政权的暴动政策 和赤化运动,停止以暴动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取消现在的苏维埃政府……”这突出说明了当时 的中国共产党( ) A. 以中华民族的利益为重 B. 改变了对国民党的认识 C. 放弃了自身的奋斗目标 D. 实现了与国民党的合作
|
23. 难度:简单 | |
1947年,中国共产党召开全国土地会议,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以下属于大纲规定的内容是( ) ①减租减息政策②实行耕者有其田③没收地主土地④有田同耕,有饭同食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24. 难度:中等 | |
毛泽东对前来送行的西北野战军兵团的领导干部说:“我军打仗,不在一城一地的得失,而在于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存地失人,人地皆失。”“我们要以一个延安换取全中国。”与这些言论相关的军事行动是( ) A.中共中央转战陕北 B.辽沈战役 C.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D.渡江战役
|
25. 难度:简单 | |
在人们日常交往中,革除“大人”“老爷”等就得称呼,普通人士以“先生”“君”相称是在 A.洋务运动后 B.维新变法后 C.辛亥革命后 D.新文化运动后
|
26. 难度:中等 | |
1839年,清朝钦差大臣________在广东领导查禁鸦片。1876年,清朝钦差大臣________率军进入新疆讨伐阿古柏。
|
27. 难度:中等 | |
1913年“宋案”发生后,孙中山和黄兴号召南方各省起来反对袁世凯,发动“_________”,因力量涣散而失败;1935年12月,在中共领导下,北平学生反对日本策划的“华北自治”,发动了“__________”,促进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
|
28. 难度:简单 | |
提出“实业救国”,创办大生纱厂的实业领袖是________;创作《黄河大合唱》的音乐家是________。
|
29. 难度:简单 | |
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________会师,标志着红军长征胜利结束。解放战争中的________战役,使华北全境基本解放。
|
30. 难度:简单 | |
鲁迅的《________》,深刻解剖了整个民族的精神弱点,成为批判国民性问题的经典之作;1938年,毛泽东发表了《________》,有力地驳斥了国民党内流行的“亡国论”和“速胜伦”的错误观点,为抗战指明了方向。
|
31. 难度:中等 | |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民族屈辱史,列强通过发动一系列侵华战争,使中国一步步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中国近代史还是一部抗争的历史,面对侵略和灾难,中华民族不怕牺牲,前赴后继,民族之魂在血雨腥风中重塑。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请回答: (1)以上三幅图片中,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的条约分别与哪三次侵华战争相关? 材料二 光绪皇帝闻讯,悲痛中写下挽联:“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 (2)材料二中的挽联是为了悼念谁写的? 材料三 鸦片战争结束不到十年,一场席卷半个中国的农民起义爆发了。它建立起与清廷对峙的政权,前后持续14年之久,达到了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高潮。 ——摘自《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材料四 戊戌变法的帷幕落下没多久,中国又掀起了一场以农民为主体的反帝风暴——义和团运动。英国人赫德评价道:“这是一个纯粹爱国主义的自发自愿的运动”。 ——摘自《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3)材料三中“这场农民起义”指什么运动?根据材料四概述义和团运动的性质。
|
32. 难度:中等 | |
近代中国近代化的历程,经历了一个从学习西方的器物技术,到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再到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的过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李鸿章正是在上海战场亲眼目睹了西洋火器的威力后,才从一个传统的中国士人,转变为西方技术的终身信徒。他在寄给老师曾国藩的信函中自信地写道:“炮力所穿,无孔不入……西洋炸炮战守攻具,天下无敌”……多年之后,他又给曾国藩的信中写道:“惟中国政体,官与民、内与外均难合一……抑实不如日本。” 材料二 严复认为要挽救中国,必须维新,要维新,必须大兴“西学”。他通过发表文章和翻译西方著作,无情抨击了封建顽固思想,提出了“鼓民力”、“开民智”、兴民德”的维新主张。 ——朱汉国《历史上重大的改革回眸》 材料三 ……树立了“国民全体”作为“国家主权”拥有者的崇高地位,……废除了绝对的不受任何限制的最高权力……是革命党人将权力关进牢笼的一次勇敢的、大胆的尝试。 ——杨天石《帝制的终结》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李鸿章学习西方技术的直接原因是什么?他认为办洋务没有使中国富强的原因是什么? (2)材料二中严复应该属于哪一运动的代表人物?这一运动在思想领域起到了什么作用?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哪一历史事件终结了中国封建帝制?革命党人又是通过颁布哪一法律文件,尝试“将权力关进牢笼”的? (4)上述材料和问题探究了中国的近代化历程,导致中国近代化历程艰难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
33. 难度:中等 |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历时1个月的激战中,中国军队约29万人参战,日军参战人数约5万人。中方伤亡5万余人,毙伤日军277余人,日军自报伤亡11984人。中方战役指挥是第五战区司令李宗仁。 ——《从此鬼子不猖狂》 材料二 某年《新华日报》华北版头条刊载了蒋介石的嘉奖电:“朱(德)副长官、彭(德怀)副总司令:迭电均悉,贵部窥破好机,断然出击,予敌甚大打击,特电嘉勉。仍希……勿予敌喘息机会,彻底断绝其交通为要!” 材料三 在波澜壮阔的全民族抗战中,全体中华儿女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各党派、各阶级、各阶层、各团体同仇敌汽,共赴国难。长城内外,大江南北,到处燃起杭日的烽火。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队,分别担负着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作战任务,形成了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略态势。 ——赵箭平《谈谈屏幕上的国军抗日英雄》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材料反映的是哪一次战役的情况?该战役属于哪一战场的抗战? (2)材料二是哪一次战役所取得的战果?它发生于抗日战争时期哪一战场? (3)材料三中“全体中华儿女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各党派、各阶级、各阶层、各团体同仇敌忾,共赴国难”的前提条件是什么?说说抗战期间中国军民有哪些精神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
34. 难度:中等 | |
近代以来,国共两党分分合合,既有佳话,又有惨剧,请根据以下材料探讨两党关系与历史发展的关系。 材料一 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在广州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通过了国民党新的党纲,同意共产党人以个人的身份加入国民党,通过的宣言接受了中国共产党反帝反封建的主张。这样国民党同共产党实现了第一次合作。 材料二 读如图两幅图片 材料三 我们亲爱的将士们:双十二抗日救国运动……为争地盘吗?不是。为泄私愤吗?也不是……我们主张的核心是集合全国各党各派的力量,以民众的动员,去抗日救国。” ——《张、杨告东北军、十七路军将士书》 材料四 抗战胜利后,国民党企图恢复抗战前“一党专制,一人独裁”的局面,1945年8月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合法地位与国民党在谈判桌上进行了一次激烈的较量,但是国民党始终不承认解放区民主政权和人民军队的合法地位。随后,通过三年的军事较量,中国共产党终于推翻了国民党的独裁统治,赢得了执政党的合法地位,领导人民当家做主。 (1)根据材料一回答: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的共同目标是什么? (2)材料二中的两幅图片反映从“南昌”到“井冈山”,表明中国共产党找到了一条怎样的革命道路? (3)材料三中的“双十二抗日救国运动”是指什么历史事件?这一事件的和平解决有何意义? (4)材料四中“谈判桌上的较量”指的是哪一事件?“三年的军事较量,推翻国民党独裁统治”的标志? (5)你认为影响国共关系变化的因素有哪些?
|
35. 难度:困难 | |
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受国内外因素的影响,可谓是举步维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在那个年代民间有许多人认为开采矿山破坏了风水,男女同在一个厂房工作,有伤风化等等。1873年,山东发现一处砂金矿,官府“恐其滋事”,禁止民间淘洗。英商利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混乱和办事者的愚昧贪婪,骗买了开平煤矿。日本用借款作为套锁,使张之洞苦心经营的汉冶萍煤铁厂矿公司成为日本财阀的附庸。 (1)材料一中,图一、图二表明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特征是什么?哪一事件拉开了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大幕? (2)材料一中,图一中民族工业发展的“黄金时代”指哪一阶段(写出序号)?出现的重要外因是什么? (3)近代民族工业在经历两次短暂发展后,其进程均被打断。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次打断民族工业发展进程的主要因素分别是什么? (4)根据材料二概括,民族工业发展的障碍都有哪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