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山东省德州市临邑县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在下列图片中,反映长江流域河姆渡原始居民文化特征的是(  )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③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工匠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之一。正是古代工匠的追求极致.追求品质的精神,造就了如图两件绝世青铜精品。它们铸造于

A.夏朝

B.商朝

C.周朝

D.秦朝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有学者认为,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上意气风发的少年时代。该时代的主要特征是

A. 大变革

B. 大一统

C. 民族政权并立

D. 专制皇权加强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我国文化软实力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日前提出了“中国文化符号调查报告”的阶段性成果,在270项候选中国文化符号中,汉字(汉语)排名第一.请说出与汉字一脉相承的最早的文字是(  )

A. 甲骨文 B. 金文 C. 小篆 D. 隶书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电影《英雄》中刺客无名对秦王说:“剑”字有18种写法。秦王说:统一以后只留下一种。秦统一后只留下的一种文字是(     )

A.甲骨文 B.钟鼎文 C.小篆 D.隶书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中国的思想文化源远流长、蓄积深厚。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成为后世思想文化发展的源头。请你判断下面的搭配正确的是(  )

A. 孟子—法家    B. 庄子--道家    C. 荀子--法家    D. 老子--墨家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西汉初,经过几个皇帝的努力,社会安定,百姓富裕起来,国家随之强盛,出现了中国封建社会的第一个治世局面,史称是    (    )

A.贞观之治 B.文景之治 C.开皇之治 D.光武中兴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班固《汉书》中孝武初立,卓然罢黜百家,表章《六经》……”记载的是汉武帝巩固统治的哪一措施?

A.颁布推恩令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派张骞出使西域 D.统一文字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要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合理分配教育资源。”如今,教育公平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之一。孔子下列观点,最能体现报告精神的是

A.因材施教 B.温故知新 C.有教无类 D.仁者爱人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近十几年来,在马来西亚发掘出与汉代陶片纹饰相似的陶片,在印度尼西亚出土了汉代的钱币和陶器,这些考古发现说明汉代开辟了(  )

A. 丝绸之路 B. 海上丝绸之路

C. 通往西域的道路 D. 通往漠北的道路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他带着百余名随从从长安出发,在途中被匈奴人捉住并扣留了十余年。他不忘使命,设法逃脱,辗转到达大月氏……”根据所学知识分析下列选项中的判断与说明正确的是(  )

①材料中的“他”指的是张骞②这是关于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时的情景写照③材料说明了张骞是一个勇于负责任的人④张骞这次出使西域的目的是为了发展与大月氏的友好往来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历史图片往往包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内涵,下列一组图片(图1-图4)中最能将中国人民的聪明才智和高超雕塑技术有机结合在一起的是(  )

A. B. C. D.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一位同学参加一档网络节目上的答题,他回答的题目是:对三国鼎立局面的评价正确的是(  )

A.战乱频繁,社会经济没有任何发展 B.封建国家的分裂推动了社会进步

C.破坏了民族关系,不利于民族融合 D.局部统一,为全国统一创造了条件

 

详细信息
14. 难度:简单

历史课上刘老师给同学们三个提示“政权分立”、“民族交融”、“江南开发”,刘老师将讲述的历史时期是(  )

A.春秋战国 B.魏晋南北朝 C.辽宋夏金元 D.明清

 

详细信息
15. 难度:简单

通过对官渡之战、淝水之战的学习,我们知道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它们都是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

B.战后都使我国北方陷入分裂和混乱状态

C.这两次战役间隔了一个多世纪

D.淝水之战前秦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不得人心

 

详细信息
16. 难度:简单

三国两晋南北朝介于秦汉和隋唐两个时期之间,既是秦汉时期社会矛盾集结、激化的产物,又是隋唐强盛的渊源,承上启下,在我国封建社会中占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此时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是(  )

A.社会动荡不安与民族仇杀混战

B.政权分裂与社会的倒退

C.民族大融合与逐步走向统一

D.少数民族掌握中原政权与国家走向分裂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一代枭雄曹操,历经百战,却遭遇了赤壁之战的大败,其中的原因是(  )

①孙权、刘备结成同盟,共同抗击曹操            ②孙刘联军骁勇,曹操兵少羸弱

③孙刘联军善于利用自然条件                    ④曹军不习水战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详细信息
18. 难度:简单

东汉末年群雄并起,最终形成三国鼎立的格局。下列示意图符合公元229年三国局势的是

A. B.

C. D.

 

详细信息
19. 难度:简单

李白的诗句“三川北虏乱如麻,四海南奔似永嘉”,反映了西晋末年中原动乱、人口南迁的情况,人口南迁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A.破坏了南方环境和农业发展 B.加剧了南北矛盾和割据状态

C.完成了经济和政治重心南移 D.促进了江南开发和民族交往

 

详细信息
20. 难度:中等

2015年,我国科学家屠呦呦被授予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这是我国医学界第一次获此殊荣。实际上,我国医学源远流长,早在1800多年前就有一位名医被后世尊称为“医圣”,他就是(      )。

A. 扁鹊 B. 华佗 C. 张仲景 D. 李时珍

 

详细信息
21. 难度:简单

最能体现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绘画和雕塑综合特点且与佛教盛行有关的是()

A.王羲之的字 B.顾恺之的画 C.青铜器 D.石窟艺术

 

详细信息
22. 难度:简单

从祖冲之、贾思勰、郦道元三位科学家身上,我们应该学习的主要品质是( )

①实践的精神

②吸取前人的科技成果

③乐于向他人求教

④持之以恒,潜心学习和研究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详细信息
23. 难度:中等

读书可以让阳光驻进我们的心灵,在书中不仅有眼前,更有诗和远方。请同学们阅读下列书目并选出与叙述周武王、秦始皇和中央集权制等有关的一部是(  )

A.《本草纲目》 B.《史记》 C.《农政全书》 D.《三国演义》

 

详细信息
24. 难度:简单

每年的中央《政府工作报告》都会有关于重视农业的相关内容。在北朝时有位农学家写了一部农学著作,总结了我国北方劳动人民的生产经验……,农作物必须因地种植,不误农时。这部著作是

A. 《伤寒杂病论》

B. 《水经注》

C. 《齐民要术》

D. 《九章算术》

 

详细信息
25. 难度:困难

中国古代王朝历经更替,不断发展。以下正确描述历史演进的是(  )

A.第一个封建盛世:汉初刘邦休养生息——汉武帝的大一统——文景之治

B.走向衰落的东汉:张角创立太平道——外戚宦官交替专权——黄巾起义

C.亡于暴君的王朝:夏朝亡于夏桀——商朝亡于商纣——周朝亡于周厉王

D.天下分分合合:春秋战国时期——“一统秦两汉”——三国两晋南北朝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26. 难度:困难

统一国家是秦汉时期的重要特征。秦汉王朝为维护统一实行的一系列统治措施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统江山)

材料一    从秦王政十七年(公元前230年)灭韩起,至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灭齐止,前后只用了十年时间,便“初并天下”,统一了六国。

(1)秦国最后灭掉的是哪一诸侯国?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秦国能够完成统一大业的因素。

(制度创新)

材料二

(2)图片反映了秦朝的什么政治制度?指出图中负责行政的官职。结合材料谈谈这一制度的影响。

(开疆拓土)

材料三    张骞通西域路线图

(3)依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说明汉朝西域主要是指我国今天的什么地区。请写出西汉政府在西域设置的机构名称。该机构的设置说明了什么?

(对外交流)

材料四    西汉以来,在一条横贯欧亚大陆的通道上,五彩的丝绸、精美的瓷器和名贵的香料贸易络绎不绝。这条通道为古代东西方之间经济、文化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

(4)这条“横贯欧亚大陆的通道”被称为什么?谁为开拓这条“通道”作出了突出贡献?依据材料指出这条“通道”的作用。

 

三、辨析题
详细信息
27. 难度:困难

改革是兴利除弊、振兴国家的重要手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已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卒下令。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  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 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 卒定变法之令。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三  《史记》记载,秦孝公死后,秦惠文王即位。守旧的贵族诬告商鞅“谋反”,结果商鞅被处死。

材料四  北魏孝文帝促进民族融合的措施,使落后的鲜卑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学到了中原汉族先进的文化,推动了社会进步,同时促进了各民族间的了解。

( 1 )结合材料一“徙木立信”的故事说说商鞅当时为什么要这样做。这对你在做人方面有何启示?

( 2 )从材料二中你可以看出商鞅还具有什么精神?“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这一观点正确吗?请阐述你的理由

( 3 )群臣为何反对商鞅变法?

( 4 )商鞅最终惨死,其变法失败了吗?为什么?

( 5 )结合材料四和所学知识,指出孝文帝改革后,生活在北魏的鲜卑族女孩可能经历

①学汉语    ②穿戴汉族服饰    ③改汉姓    ④禁止与汉族贵族联姻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 6 )通过以上问题,请你谈谈一场改革或变法要取得成功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四、综合题
详细信息
28. 难度:困难

阅读下列材料;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在西北面,击退了游牧部落;为了防止他们卷土重来,还修筑了世界闻名的长城。为了完成这一巨大工程,耗去了大量生命,以致2000多年后的今天,人们仍要谈起这一事实:有100万人为修筑长城而死去,长城的每一块石头都值一条人命,老百姓都为筑长城的事咒骂皇帝。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材料一的“皇帝”指的是谁?他“耗去大量的生命”修筑长城的目的是什么?依据材料谈谈你对他修长城的看法。

材料二    “三国和西晋时期,北方的匈奴、羯、氐、羌、鲜卑等少数民族开始内迁到黄河流域……以匈奴人灭西晋为序幕,各民族纷纷建立自己的政权……他们彼此征战,人民被屠杀,牛马被掠夺,城市化为废墟,田地大量荒芜。为躲避战乱,大批北方民众纷纷渡江南下,形成了南迁浪潮。”

(2)材料二中,“南迁浪潮”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材料三    《宋书》记栽:“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棉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3)材料三中反映了南朝时期江南怎样的状况?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

(4)材料二与材料三反映的内容之间有着什么联系?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