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2020云南省业水平模拟考试历史试卷(一)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中说人类是从类人猿进化而来的,在中国最早的远古人类是(   )

A.北京人 B.元谋人 C.河姆渡人 D.山顶洞人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相传,神农氏遍尝百草,还“制耒耜,教民农作”。这一传说反映了

A. 农业的起源

B. 手工业兴起

C. 商业的发展

D. 畜牧业繁荣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据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其中,重要封国有齐国、鲁国、宋国、燕国、晋国。以上封国的出现与中国古代哪一制度有关

A. 世袭制

B. 宗法制

C. 禅让制

D. 分封制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战国时期的学术思想领域非常活跃,形成了不同的学派,各陈其说,史称“诸子百家”。其中法家学派的集大成者是(  )

A. 老子 B. 孟子 C. 墨子 D. 韩非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我国目前所发现最早的成熟的文字是

A.甲骨文

B.隶书

C.楷书

D.行书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材料反映的商鞅变法的措施是(  )

A. 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 B. 严明法度,禁止私斗

C. 奖励军功,鼓励耕织 D. 统一度量衡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命为‘制’,令为‘诏’,天子自称曰‘朕’”。最早确定这一制度的是

A.周武王 B.秦始皇 C.汉武帝 D.隋炀帝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汉武帝一反祖宗定法,尊儒术以约束官吏,效法家而严惩贪官,王道霸道,交错为用”。这说明汉武帝治国的特点是

A. “无为而治”

B. 儒法并用

C. 重用外戚

D. “以德化民”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新疆位于我国西北边陲,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西汉时期,中央政杈开始对新疆等地区行使有效的管辖,设置了(  )

A. 丞相 B. 御史大夫 C. 太尉 D. 西域都护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古代中国以农立国,官民皆重视农业发展。北朝时,农学家贾思勰所著的农书是

A. 《农政全书》

B. 《水经注》

C. 《九章算术》

D. 《齐民要术》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2019年4月,首届大运河文化旅游博览会在杨州举行。隋朝开凿大运河的主要作用是

A.促进隋朝的统一

B.方便隋炀帝巡游

C.巩固边疆防务

D.加强南北经济交流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贞观之治”为唐朝的强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下面有关“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不正确的是

A. 重视纳谏

B. 吸取隋亡教训

C. 鼓励发展生产

D. 任用姚崇为相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如下图的两位历史人物体现了唐朝与哪一少数民族间的友好关系(  )

A. 吐蕃 B. 回纥 C. 南诏 D. 突厥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唐开成三年(838年),日本僧人圆仁来到今南通如东的国清寺。此后他走遍半个中国,研学佛法,受到朝廷及地方州县的热情接待。这说明了唐朝

A. 重视中外文化交流

B. 中外贸易往来频繁

C. 实行开明民族政策

D. 社会生活丰富多彩

 

详细信息
15. 难度:简单

下列属于唐朝发明的生产工具是(   )

A.曲辕犁 B.秧马 C.耧车 D.翻车

 

详细信息
16. 难度:简单

唐朝初期经济繁荣,政治清明,使唐朝国势由盛转衰的历史事件是

A.黄巢起义 B.安史之乱 C.藩镇割据 D.靖康之变

 

详细信息
17. 难度:简单

皇帝与宰相是构成专制政体的两个相反相成的因子。北宋宋太祖为防止宰相的权力过大而采取的措施是

A. 分化事权

B. 设立知州

C. 重文轻武

D. 取消丞相制度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宋代的海外贸易超过前代,是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下列内容有利于宋代海外贸易发展的是(  )

A. 签订“澶渊之盟” B. 景德镇兴起

C. 使用纸币交子 D. 设立市舶司

 

详细信息
19. 难度:中等

北宋画家张择端的名画《清明上河图》反映了哪座城市商贸繁荣的景象

A. 临安 B. 长安 C. 汴京 D. 澶州

 

详细信息
20. 难度:中等

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写道:“若只印三二张,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这段史料反映的是哪一科技的应用?

A. 造纸术 B. 火药 C. 活字印刷术 D. 指南针

 

详细信息
21. 难度:中等

(2016·云南昆明·2)下图是位于昆明市南屏步行街附近的忠爱坊,是后人为了纪念云南省第一位行政首长赛典赤而建。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置,开始于(   )

A.西周

B.秦朝

C.元朝

D.清朝

 

详细信息
22. 难度:简单

明朝为加强统治、增强皇权,从中央到地方都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增设了一些新机构。下列机构与锦衣卫性质相同的是(   )

A. 布政司 B. 内阁 C. 东厂 D. 兵部

 

详细信息
23. 难度:中等

明代中后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有突出的成就,出现了一批具有代表性的科技著作。其中不包括(  )

A. 《本草纲目》 B. 《天工开物》 C. 《农政全书》 D. 《水浒传》

 

详细信息
24. 难度:简单

维护国家领土和主权完整是中华民族的历史使命。以下史实属于明清时期抗击外来侵略的是

A.平定噶尔丹叛乱 B.设置噶厦

C.郑成功收复台湾 D.册封达赖喇嘛

 

详细信息
25. 难度:中等

在历史期末复习阶段,历史老师在备课笔记上整理了如图所示内容。由此可知,老师要在课堂上带同学们复习的内容是

A.君主专制统治的强化 B.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

C.巩固边疆地区的措施 D.封建时期社会的发展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26. 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朝时有人称赞秦始皇:“今陛下兴义兵,诛残贼,平定天下;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自上古以来未尝有,五帝不及。”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二  公元前127年时,汉皇帝又下了一道法令,规定嫡长子只可继承封地的一半,余下的封地分给其他子弟。于是,封地不断缩小,其重要性也不断下降,仅仅成为大地主。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汉书董仲舒传》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谈谈秦朝人“称赞”秦始皇的理由。为了巩固统一,秦始皇还在经济、文化和思想领域采取了哪些措施?

(2)材料二中的“汉皇帝”指的是谁?“又下了一道法令”指的是什么法令?

(3)材料三中董仲舒提出了什么建议?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建议实行产生的影响。

(4)上述材料提及的帝王所采取的措施有何共同作用?

 

详细信息
27. 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周人在灭商和东征胜利后,为便利对征服地区的控制,也为了拱卫周王室,乃大规模地分封王室子弟和亲戚、功臣到征服地区,授予他们被征服地区的土地和人民,使其按照周朝中央政权的结构形式,建立众多的诸侯国。

——摘自《中国历史大词典》

(1)材料一叙述的是什么政治制度?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该制度产生了怎样的作用?

材料二 

(2)根据材料二,指出秦朝在地方上实行了什么政治制度?结合所学知识,说说秦朝创立的政治制度有何特点?

材料三  武帝施主父之册(策),下推恩之令,使诸侯王得分户邑,以封子弟,不行黜陟,而藩国自析。自此以来,齐分为七,赵分为六,梁分为五,淮南分为三;皇子始立者,大国不过十余城……诸侯惟得衣食税租,不与政事。

——摘自《汉书诸侯王表第二》

(3)根据材料三,分析汉武帝实施“推恩令”的效果。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汉武帝在思想上采取了哪一措施来巩固大一统王朝?

(4)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的认识。

 

详细信息
28. 难度:中等

民族交融、国家统一是历史发展的主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贞观四年(公元630年)三月,各路少数民族地区首领齐聚长安城,请求唐太宗担任“天可汗”,“天可汗”的意思是“各族共同的君主”。

材料二  王善军在《南宋社会中的契丹人》中提到,通过各种渠道进入南宋的契丹人,其社会习俗不断发生变化。通过族际婚姻,契丹人的姓氏名字发生变迁,甚至服饰,饮食、节日等生活习俗也因与其他民族尤其是汉族的交融,逐渐失去了其民族特征。

材料三  就族源而言,回族先人主要包括阿拉伯人和波斯人等中亚人,回族在形成过程中,还大量地融进了汉,蒙(主要是汉)等族的成分。

——摘编自《回族的形成》

(1)材料一体现了唐朝实行怎样的民族政策?这位“各族共同的君主”励精图治,开创了盛世局面,历史上将他的统治时期称为什么?

(2)材料二中的“契丹人”建立的政权与北宋之间的民族主流关系是怎样的?请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依据材料指出“契丹人”“逐渐失去了其民族特征”的主要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元朝时期,以“回族”的形成为代表的民族大交融出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4)综上所述,你认为国家统一与民族团结之间有着怎样的内在联系?

 

 

详细信息
29. 难度:中等

    民族关系在中国历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魏初风俗至陋。迁都之后于革易旧俗,亦可谓雷厉风行。民族根底,莫如语言。语言消灭,未有不同化于他族者,孝文以仰慕中原文化之故,至欲自举其语言而消灭之,其改革之心,可谓勇矣。

——摘编自吕思勉《两晋南北朝史》

(1)据材料一概述孝文帝改革的原因。材料体现了改革中的哪些措施?(不得照抄原文)

材料二  唐太宗处理民族关系方面有一套比较成熟的办法。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他们真心相待,与他们建立了深厚感情,赢得了他们的爱戴。他与少数民族上层人物建立了亦君亦友的关系,既是国君,又是朋友。由此保证了民族关系良性运行。

——摘编自崔明德《中国民族关系十讲》

(2)阅读材料二,据所学知识指出唐太宗处理民族关系的“成熟办法”。举出唐太宗“赢得了他们的爱戴”的史实。

材料三  从整体来考察中国古代民族关系的发展规律,不难看出,既有阶段性的友好,也有阶段性的战争。在和好阶段,双方都非常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好局面,尽量采取一些措施以求维持较长时间的和好;在战争阶段内,也有一些谋求和好的活动。

——摘编自崔明德《中国民族关系十讲》

(3)分析材料三,举出北宋时期“阶段性的和好”、“阶段性的战争”的事例。

材料四

(4)据材料四,概括指出清朝处理民族关系的两种方式。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中国古代民族关系的认识。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