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简单 | |
标志着中国近代史开端的是(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太平天国运动
|
2. 难度:简单 | |
鸦片战争对中国最突出的影响是( ) A.社会性质发生变化 B.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 C.革命任务发生变化 D.历史时期发生变化
|
3. 难度:简单 | |
中西结合、豪华壮观的皇家园林圆明园,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被付之一炬。犯下这滔天罪行的是 A.英俄联军 B.英美联军 C.法俄联军 D.英法联军
|
4. 难度:中等 | |
近代西方列强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把中国一步步推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下列四个不平等条约中,最早破坏中国关税主权的是( ) A. 《南京条约》 B. 《瑷珲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
5. 难度:中等 | |
李大钊说:“太平天国禁止了鸦片,却采用了宗教,不建设民国,而建设天国,这是他们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这段话指太平天国( ) A.缺乏科学理论 B.没有实行宗教改革 C.不能充分依靠人民群众 D.没有彻底的革命精神
|
6. 难度:简单 | |
洋务派发动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 A.利用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维护清朝的统治 B.“师夷长技以自强” C.抵制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 D.发展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
|
7. 难度:简单 | |
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标志是( ) A.朝鲜爆发东学党起义 B.清政府出兵援助朝鲜镇压起义 C.丰岛海战 D.黄海海战
|
8. 难度:简单 | |
戊戌变法运动的实质是 A.光绪帝与慈禧太后的斗争 B.开明地主与顽固官僚的斗争 C.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的斗争 D.西方文化与传统儒学的斗争
|
9. 难度:简单 | |
《辛丑条约》的签订,中国完全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下列条款属于《辛丑条约》的是 ①割让香港岛 ②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③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④划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
10. 难度:简单 | |
下列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有关的人或事是( ) A. 太平军抗击洋枪队B、左宗棠收复新疆C、中国被迫签订《马关条约》D、义和团运动
|
11. 难度:简单 | |
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 A. 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 B.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C. 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D. 民族主义、民生主义
|
12. 难度:中等 | |
辛亥革命最伟大的历史功绩是( ) A.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推翻了封建帝制,创立了民主共和国 C.使中国资本主义有了初步的发展 D.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
13. 难度:简单 | |
1911年10月12、13两日,英国《泰晤士报》均在显要位置开辟专栏报道中国的革命,相关报道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是“叛乱”。这是针对中国发生了( ) A.太平天国运动 B.义和团运动 C.武昌起义 D.南昌起义
|
14. 难度:简单 | |
袁世凯的独裁统治激起了革命党人的抗争,下列不属于革命党人反抗袁世凯独裁统治的是( ) A.发动“二次革命” B.发动护国运动 C.组织国民党 D.发动北伐战争
|
15. 难度:简单 | |
新文化运动的性质是( ) A.空前的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B.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C.反对北洋军阀的群众运动 D.一次反帝爱国学生运动
|
16. 难度:简单 | |
“东方破晓映曙光,南湖龙腾涌激浪。志逐大同指新路,旗擎马列引国航。”这几句诗是为了纪念 A. 五四运动 B. 中国共产党诞生 C. 抗日战争胜利 D. 解放战争胜利
|
17. 难度:中等 | |
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传播是在( ) A.新文化运动前期 B.新文化运动后期 C.五四运动以后 D.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
|
18. 难度:简单 | |
1920年,北京政府教育部颁布法令,规定从当年秋季起,国民小学的国文教科书不再使用文言文,改用白话国语。这表明当时的文学革命( ) A.取得了重大突破 B.被全社会所认同 C.推动了政治改革 D.取得了彻底成功
|
19. 难度:中等 | |
1922年1月到1923年2月,中国出现了工人运动的高潮,罢工斗争达100次以上,参加人数达30万人以上。促成这个高潮的直接原因是 A.俄国十月革命波及中国 B.中国共产党以领导工人运动为中心工作 C.国共合作掀起了国民革命运动的高潮 D.民族工业短暂春天壮大了无产阶级的力量
|
20. 难度:中等 | |
中国共产党诞生后,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新”主要表现在( ) ①中国革命有了坚定的领导者和正确的方向 ②改变了近代以来革命屡败的局面 ③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成为革命的主力 ④中国革命有了完整的民主革命纲领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
21. 难度:中等 |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94年,洋务军事工业雇用工人约10800人;洋务民用工业雇用工人约8000人;洋务矿业雇用工人约20000人,总计约为39000人…...1843年至1893年,中国城镇人口数量由2072万增加到2351万,城市人口比重由5.1%提高至6%。近代城市的数目在增加。河北的唐山,河南的焦作,湖北的大冶,江西的萍乡,台湾的基隆等地,正是洋务派在那里采新法开矿,才发展为近代城市。 材料二:晚清财政收入结构表
(1)据材料一,指出当时中国城市发展出现了怎样的变化趋势。这与哪一运动有关? (2)据材料二,概括晚清财政收人结构有什么变化。说明这一变化与上述运动之间的关系。 (3)请举出一个这场运动中所创办的民用企业。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这场运动的认识。
|
22. 难度:困难 | |
一场全国规模的革命想取得哪怕是部分的成功,都需要在人们面前提出一个与以往不同并被众多人接受的新的理想和目标,使人们燃起新的希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有说欧美共和的政治,我们中国此时尚不能合用的……我们中国的改革最宜于君主立宪,万不能共和,殊不知此说大谬(错误)……且世界立宪,亦必以流血得之,方能称为真立宪。同一流血,何不为直截了当共和…… ——孙中山在东京留学生欢迎大会上的演讲词 材料二 两年之中,所见所闻,殊多心得,始知徒(仅仅)致国家富强、民权发达如欧洲列强者,犹未能登斯民于极乐之乡也;是以欧洲志士,犹有社会革命之运动也。予欲为一劳永逸之计,乃采取民生主义,以与民族、民权问题同时解决。此三民主义之主张所由完成也。 ——孙中山考察英国心得 材料三 中国同盟会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为纲领,不久,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将其基本精神概括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 ——《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材料四 辛亥革命不仅推翻了清朝政府,扫除了中国争取民族独立和社会进步道路上这个巨大障碍;而且结束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中国历史上从未曾有过的共和政体。这无疑是一个巨大进步。 ——《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1)材料一中孙中山提出了与以往不同的什么理想目标?影响孙中山提出这一理想目标的外部因素是什么? (2)材料二中孙中山认为欧洲列强社会存在着什么不足?为此,他提出了什么主张? (3)在同盟会纲领中孙中山提出的核心理想目标是什么?与之相应的是三民主义中的哪一主义? (4)根据材料四概括指出,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初步实现了他的哪些理想目标? (5)综合上述材料,指出孙中山提出的理想目标为什么能被众多的中国人接受。
|
23. 难度:中等 | |
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屈辱史,又是一部探索史、抗争史。近代以来,有志的中国人不断寻求救国之路,进行着民主革命的伟大实践。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40年至1901年短短几十年间,中国屡遭西方欺凌,被迫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清政府逐步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材料二 中国的近代化运动,走过了自强、变法、革命的历程……中国走向近代化的历史路程清晰在目,但留下的脚步并非一条直线。从器物层面到制度层面,再到观念层面,国人每向前迈进一步都异常艰难。但却是一个不断提高的过程。 材料三 张海鹏教授的《近代中国历史进程概说》中说:“近代中国社会的发展轨迹像个元宝形,开始是下降,降到谷底,然后上升,升出一片光明。” (1)1840年至1901年,西方列强对中国发动了哪几次大规模的侵华战争,请按照时间顺序列出。 (2)材料二中“自强”“变法”“革命”所对应的历史事件是什么? (3)据材料三,中国社会由“谷底”到“上升”的转折点是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请回答中国共产党成立于何时?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有何历史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