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湖南省永州市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2015年9月30日习近平会见基层民族团结优秀代表时强调:“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多元一体,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一笔重要财富,也是我们国家的重要优势。”我国五十六个民族中的回族形成于

A. 唐朝

B. 宋朝

C. 元朝

D. 清朝

 

详细信息
2. 难度:困难

英国著名科学家培根评价我国古代的科技发明:“这三种东西,已改变了世界的面貌。第一种在学术上,第二种在战争上,第三种在航海上,由此又引起了无数的变化。”其中在航海上改变世界的科技发明是

A. 造纸术

B. 印刷术

C. 指南针

D. 火药

 

详细信息
3. 难度:困难

大学士宋濂上朝,朱元璋拿出一张图,上面画着宋濂家请客的座次位置,可见对他家请客情况了如指掌,朱元璋能够做到“安然朝中坐,却知天下事”的原因是

A. 废除丞相

B. 废除中书省

C. 设立三司

D. 设立锦衣卫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唐朝诗人陆龟蒙《秘色越器》写到“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这首诗描述的是

A. 青瓷

B. 白瓷

C. 唐三彩

D. 青花瓷

 

详细信息
5. 难度:困难

2012年4月16日上年9时,中国海军“郑和”舰从大连某军港启航。海军司令吴胜利出席欢送仪式并发表讲话,“郑和”舰扬帆远航,追寻郑和七下西洋的历史航迹。下列表述与郑和下西洋不相符合的是

A. 最远到达马来西亚和印度

B. 从1405-1433年共出航七次

C. 其目的是为了“示中国富强”

D. 是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北京王麻子剪刀”是享誉海内外几百年的中华老字号,北京王麻子剪刀的生产技术,曾在“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中被详细介绍,该书是

A. 《齐民要术》    B. 《本草纲目》    C. 《天工开物》    D. 《农政全书》

 

详细信息
7. 难度:困难

归纳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是对中国古代部分历史发展阶段特征的描述,其中符合明清时期的是

A. 政权并立与民族融合

B. 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C. 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D.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详细信息
8. 难度:困难

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历代王朝都管对该地区实施过有效管辖。其中清朝采取的管辖措施有

A. 设置伊犁将军

B. 设宣政院管辖

C. 册封达赖和班禅

D. 设置驻藏大臣

 

详细信息
9. 难度:困难

清朝嘉庆皇帝统治时期,民间流传着一句谚语“和珅跌倒,嘉庆吃饱”。这一读语主要反映了清朝

A. 吏治腐败,贪风盛行

B. 军纪败坏,军备废弛

C. 经济衰退,国力虚弱

D. 土地集中,矛盾尖锐

 

详细信息
10. 难度:困难

中国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下列文化名人与其作品搭配正确的是

A. 李白——《窦娥冤》

B. 苏轼——《静夜思》

C. 关汉卿——《牡丹亭》

D. 曹雪芹——《红楼梦》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11. 难度:困难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中后期,陆上丝绸之路因战乱受阻加之同时期中国经济重心已向南方转移,而海路又远比陆路运量大、成本低、安全度高,海路便取代陆路成为中外贸易主通道。特别是宋朝商业科技高度发展,指南针和水密封舱等航海技术的发明和之前牵星术、地文潮流等航海知识的积累,加上阿拉伯世界对海洋贸易热忱,使海上丝绸之路达到空前繁盛。

——《海上丝绸之路》

材料二  清朝前期,耕地面积不断扩大,大片土地得到开垦,许多荒山旷野改造成农田,边远地区也得到了开发……在兴修水利方面,对黄河、淮河等大河以及大运河进行治理,还组织人力修建了许多提坝、渠堰、海塘。在庄稼种植方面,改进种植技术,改良新品种,推广玉米、甘薯等高产作物,使粮食产量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同时,经济作物的种植也有了较大的发展,品种増加,棉花、甘底、烟草、茶叶、药材,以及花卉、水果等作物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

——《中国历史》教材七年级下册

材料三  清朝政府对西方各国基本上采取闭关政策。正如乾隆给英皇敕谕所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借外夷货物以通有无,特因天朝所产茶叶、丝斤为西洋各国及尔国必须之物,是以加恩体恤。

——翦伯赞主编《中国史纲要》下册

(1)根据材料一,分析“海上丝绸之路在宋朝达到空前繁盛”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清朝前期农业发展的具体表现。

(3)根据材料三,说明清朝政府的对外政策。

 

 

详细信息
12. 难度:困难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 

                  图一                        图二

材料二  一般来说,中原王朝和边疆民族关系的发展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一种是中原政权覆灭,各边疆地区少数民族进入中原,基本上会出现混乱局面。但在混乱中,各民族却相互融合。第二种是边疆民族的强大导致与中原王朝势均力敌,于是各民族政权之间呈现相互并立之势,形成割据分裂局面。但在割据中却有不少交往,有统一的愿望、因素和趁势。第三种是统一的中原王朝非常强大,各边疆民族以中原民族和地区为中心相互交往,直至融入中原民族,呈现统一局面下的民族大融合状况。

——刘宗绪主编《历史新知识创新能力培养》

(1)根据材料一,请指出图一、图二中A(阴影部分)B(白色区域)分别表示的王朝名称。

(2)根据材料二,概括民族关系发展的主要模式。

(3)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我国两千多年民族关系发展的趋势。

 

 

详细信息
13. 难度:困难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科举制度发展演变的主要历程

——改编自《中国历史》教材七年级下册

材料二  外国学者论中国的科举制度:最初的考试完全是综合性的,强调儒家的经典著作,但也包括其它科目。渐渐地,这些考试集中于文体和儒家正统观念。最后结果是形成一种制度:从理论上说,官职之门向一切有オ之士敞开,但实际上却有利于那些有足够财力进行多年的学习和准备的阶层。这并不意味着,统治中国的是世袭贵族阶层,相反,是一个由学者组成的统治集团即文人学士集团,他们为中国提供了一种赢得欧洲人敬佩的有效稳定的行政管理。另一方面,也正是这一制度,扼制了创造カ,培育了顺从性。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在①、②处应填内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科举制度。

 

三、选择题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下图所示是中国历史纪年表中的某一选段。①处是

 

A.

B.

C.

D.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隋场帝主持开凿大运河,这条大运河最南可到达

A. 涿郡

B. 洛阳

C. 长安

D. 余杭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告诉我,历史有什么用?”历史上对此有多种论述,下列符合唐太宗观点的是

A. 拨乱世反之正

B. 述往事,思来者

C. 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

D.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

 

详细信息
17. 难度:困难

据史料记载:“此工具如纺车,以细竹为之,车骨之末,缚以竹筒,旋转时低则舀水,高则泄水”。这一农业生产工具是

A. 水车

B. 筒车

C. 翻车

D. 耧车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这副对联称颂的诗人是

A. 王维

B. 李白

C. 杜甫

D. 白居易

 

详细信息
19. 难度:中等

盛唐的升平景象,在唐玄宗统治后期急转而下,爆发了大规模的动乱,唐朝从此走向衰落。这场动乱是

A. 八王之乱

B. 安史之乱

C. 黄巢起义

D. 黄巾起义

 

详细信息
20. 难度:困难

宋朝《神童诗》:“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当时民间还流行着这样的俗语“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材料主要表明宋朝

A. 重文轻武

B. 重农抑商

C. 削弱相权

D. 文化专制

 

详细信息
21. 难度:困难

岳飞在《满江红》中写道:“壮志饥餐胡房肉,笑谈渴饮幻奴血。”其中的“胡虏”“匈奴”实际上指的是

A. 党项族

B. 女真族

C. 匈奴族

D. 契丹族

 

详细信息
22. 难度:困难

永州某中学七年级(1)班举行“经济重心南移主题讨论会”,下列叙述不符合这次讨论会主题的是

A. 苏湖熟,天下足

B. 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C. 水稻产量跃居粮食作物首位

D. 开封成为当时世界上著名的大都市

 

详细信息
23. 难度:困难

辨别历史叙述”与“历史评价”是学习历史的基本能力之一。下列表述属于“历史评价”的是

A. 唐太宗时期唐与吐蕃和亲

B. 成吉思汗铁木真统一蒙古

C. 戚继光是著名的抗倭英雄

D. 郑成功从荷兰手中收复台湾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