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中等 | |
国家主席习近平说:“我第一次访问埃及时,……体会到尼罗河是孕育埃及文明的母亲河,也由衷赞美埃及人民的智慧和力量。”下列体现这一“智慧和力量”的是 A.①④ B.①②③ C.②③ D.①②③④
|
2. 难度:中等 | |
德国法学家耶林格说:“罗马曾经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第二次以宗教,第三次则以法律。而这第三次征服也许是其中最为平和、最为持久的一次。”其中属于“最为平和、最为持久的一次”的是( ) A.《汉谟拉比法典》 B.《查士丁尼法典》 C.罗马帝国的扩张 D.基督教的传播
|
3. 难度:困难 | |
某历史小论文提到了“释迦牟尼”、“救世主”、“安拉”等关键信息,据此判断,该历史小论文重点研究的是( ) A.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 B.种姓制度、基督教、伊斯兰教 C.佛教、印度教、道教 D.道教、基督教、伊斯兰教
|
4. 难度:中等 | |
英国诗人雪莱说:“我们都是希腊人,我们的法律、文学、宗教和艺术之根都在希腊,希腊文明回声的最强音,是世界许多民族每天都在运用的语言文字。”这句话的含义是( ) A.古希腊是一切文明的发源地 B.古希腊是海洋文明的发源地 C.古希腊是欧洲文明的发源地 D.欧洲文明是海洋文明发源地
|
5. 难度:中等 | |
伯里克利时代,雅典通过法律规定:“对一切不相信现存宗教者和持不同见解者,立即治罪。”据此规定,公元前399年,由抽签产生的陪审团以引进新神和腐蚀雅典青年的罪名判处苏格拉底死刑。这表明雅典( ) A.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了高峰 B.法庭是当时最高权力机关 C.陪审团成员具备专业法律知识 D.民主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
6. 难度:中等 | |
“不断的扩张使其超出了一个城邦的概念,成为一个环地中海的多民族、多宗教、多语言、多文化的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并将其文化渗入到它统治过的大约500万平方公里的广大地区。”材料中的“大帝国”是( ) A.罗马帝国 B.拜占庭帝国 C.阿拉伯帝国 D.亚历山大帝国
|
7. 难度:中等 | |
希腊建筑就是一切艺术的研究起点,因为它包含的并不仅仅是如何建起一座令后人惊叹不已的建筑物,它包含的还有古希腊人的审美观念,雕刻艺术。下列建筑之中不能体现这一理念的是( ) A.帕特农神庙 B.《掷铁饼者》 C.万神庙 D.雅典卫城
|
8. 难度:中等 | |
12世纪,大学的兴起是西欧的教育与学术出现的新气象,是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这些“花朵”的自治地位主要体现在( ) ①免赋税特权 ②宗教信仰及言论自由权 ③司法特权 ④教育自主权 A.①③④ B.①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
|
9. 难度:中等 | |
拜占庭文化是欧洲中古文化的明珠,是人类文化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西方文化发展史上起了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作用。其中“启下”、“开来”指的是( ) A.兼收基督教、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传统 B.并蓄西亚、北非等地的东方文化 C.保存了大量的希腊、罗马古籍 D.为文艺复兴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营养
|
10. 难度:中等 | |
从646年开始,日本的孝德天皇颁布新诏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史称“大化改新”这里的“新”指的是( ) A.建立了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 B.大和正式改称为日本国 C.每六年授田一次给“田部”居民 D.日本进入幕府统治时期
|
11. 难度:中等 | |
13、14世纪,西欧商人将原料,有时还有一些轻便生产工具,发给手工业者,手工业者在各自家中进行生产,产品交给商人,由商人在市场上销售。材料所描述的现象说明( ) A.农业生产组织形式逐渐资本主义化 B.资产阶级已经登上历史舞台 C.出现了适应市场需求的生产经营方式 D.手工工场逐渐由分散转向集中
|
12. 难度:中等 | |
14世纪中期,起源于意大利的文艺复兴是一场“以人为本”的新文化运动,并逐渐扩展到法国、英国等国家。这场运动起源于意大利的根本原因是( ) A.庄园经济的发展 B.手工工场的兴起 C.自由城市的兴起 D.古希腊罗马文化的大量遗存
|
13. 难度:中等 | |
构思巧妙、情节曲折、语言优美、脍炙人口,被高尔基称为世界民间文学创作中“最壮丽的一座丰碑”的是( ) A.《天方夜谭》 B.《医学集成》 C.《医典》 D.《古兰经》
|
14. 难度:中等 | |
恩格斯说:“中世纪的终结和现代资本主义纪元的开端,是以一位大人物为标志的……他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他是“文艺复兴文学三杰”之一。这位“大人物”是( ) A.但丁 B.达芬奇 C.米开朗琪罗 D.莎士比亚
|
15. 难度:中等 | |
如图为1492年开辟的一条新航路示意图,此次航行( ) A.第一次完成了环球航行 B.打开了绕道非洲南端通往东方的航路 C.发现了美洲 D.到达了印度西海岸
|
16. 难度:中等 | |
《全球通史》指出:“公元1500年之后的时代是具有重大意义的时代,因为它标志着地区自治和全球统一之间冲突的开端。在这以前,不存在任何冲突,因为根本就没有全球的联系。”这表明新航路开辟( ) A.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B.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 C.世界的商业往来日益密切 D.世界格局发生了改变
|
17. 难度:中等 | |
16世纪初,欧洲奴隶贩子乘船到达非洲后,首先通过各种卑鄙的方式俘获黑人,然后再把黑奴运往美洲卖给种植园主,返回时将美洲的黄金和工业原料运回欧洲。这反映的是( ) A.欧洲国家对非洲的殖民统治 B.美洲是欧洲国家的殖民地 C.臭名昭著的“三角贸易” D.荷兰、法国、英国的殖民争霸
|
18. 难度:中等 | |
陈晓律在《君权变化的政治含义》中写道:“17世纪,英国人这种旧瓶装新酒的做法,既体现了英国人的政治智慧,也解释了英国变革得以成功的原因,同时还能让人领悟英国王室今天依然能够存在的历史渊源。”材料中“英国变革得以成功的原因”是指( ) A.英国人民的英勇不屈的斗争 B.保留国王,确立议会权力至上原则 C.颁布《人权宣言》,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D.处死国王,废除了封建君主制
|
19. 难度:中等 | |
《独立宣言》是第一个以国家名义明确表述资产阶级政治要求的纲领性文献,被马克思称之为“第一个人权宣言”。这是因为《独立宣言》( ) A.通过国家机构“制宪会议”发布的 B.宣称人人都享有生命权、自由权 C.宣称国家自由独立,人人生而平等 D.是世界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
|
20. 难度:简单 | |
有学者说:“这一事件本身并没有什么实际作用,不过,它摧毁了平民心目中压迫的象征,掀开了轰轰烈烈的法国大革命的序幕。”材料中的“这一事件”是指 A.议会重新开会 B.召开三级会议 C.来克星顿枪声 D.攻占巴士底狱
|
21. 难度:中等 | |
历史学家罗英渠在《美洲史论》中写道:“他所指挥的军队解放的国士十倍于西班牙的国土,比西、法、德、英、意五个国家加在一起还大一倍半……成为委内瑞拉、哥伦比亚、厄瓜多尔、秘鲁、玻利维亚、巴拿马六个国家的奠基者。”材料中的“他”是( ) A.玻利瓦尔 B.章西女王 C.卡斯特罗 D.纳塞尔
|
22. 难度:困难 | |
如下图中甲、乙所指的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发展中的两件大事,其对应的事件分别是( ) A.《共产党宣言》发表 《资本论》问世 B.第一国际成立 巴黎公社成立 C.《共产党宣言》发表 十月革命胜利 D.《共产党宣言》发表 巴黎社成立
|
23. 难度:中等 | |
有这样一段广告词:“一个苹果让牛顿吸引了世界,一壶沸水让瓦特转动了世界,一个元素让爱迪生点燃了世界。”其中“吸引了世界”是指( ) A.改良了蒸汽机 B.发明了耐用白炽灯泡 C.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 D.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
24. 难度:中等 | |
“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起来,全世界受苦的人!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起来,全世界受苦的人!……这是最后的斗争,团结起来到明天,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 这首气势磅礴,旋律激昂的作品( ) A.创作背景是《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B.田汉作词,聂耳谱曲 C.欧仁·鲍狄埃作词,皮埃尔·狄盖特谱曲 D.名称为《义勇军进行曲》
|
25. 难度:简单 | |
伯纳德·戴迪写下诗句“非洲,擦干你的眼泪……从狂风暴雨中走出。”非洲完成“从狂风暴雨中走出”的标志性事件是( ) A.纳米比亚独立 B.“非洲独立年” C.第一次亚非会议成功召开 D.巴拿马收回运河主权
|
26. 难度:困难 | |
《大国崛起》中认为:“拿破仑战争是大革命的继续,拿破仑帝国是法国革命的最后阶段。它不仅敲响了几个世纪以来在欧洲居于支配地位的‘王朝秩序’的丧钟,而且使欧洲大陆各国面临自罗马帝国崩溃以来最为严重的霸权威胁。”材料说明( ) A.拿破仑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势力 B.拿破仑帝国建立标志大革命高潮结束 C.《拿破仑法典》巩固了大革命成果 D.拿破仑对反法同盟的战争是正义的
|
27. 难度:中等 | |
有学者认为,日本成为文明国家是由于学习了朝鲜、中国、印度和欧洲文明。下列最能体现学习欧洲文明的是( ) A.废藩置县 B.殖产兴业 C.忠君尚武 D.限制天皇的权力
|
28. 难度:中等 | |
漫画是一种形象表达历史的方式。如下图,是一幅名为“西边的太阳升起来了”的漫画,此漫画的寓意是( ) A.西欧走向联合 B.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 C.联合国的成立 . D.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
|
29. 难度:中等 | |
理清历史线索有利于理解和把握历史知识结构。下列是某个知识结构简图,与这一简图中的空白处没有因果逻辑关系的是( ) A.印度民族大起义 B.美国南北战争 C.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兴起 D.新航路的开辟
|
30. 难度:中等 | |
贝多芬在日记中写道:“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妄想使我屈服,这绝对办不到。生活是这样美好,活他一千辈子吧!”这部标志着贝多芬在思想和艺术上成熟的作品是( ) A.《向日葵》 B.《人间喜剧》 C.《英雄交响曲》 D.《物种起源》
|
31. 难度:简单 | |
罗斯福新政通过采取《紧急银行法案》《全国工业复兴法》《农业调整法》《社会保障法》等措施,来整顿银行、调控工业、补贴农业。这些措施( ) A.在改变资本主义制度前提下调整政策 B.通过国家干预扭转经济形势 C.解决了美国社会的根本矛盾 D.打击了法西斯势力
|
32. 难度:中等 | |
甘地在《印度自治》中说:“正是由于机器使印度赤贫遍野。曼彻斯特给我们造成的伤害难以估量。由于曼彻斯特,印度的手工业差不多消亡了。”所以甘地( ) A.自取海水制盐 B.拒绝在英国学校读书 C.焚烧警察局 D.鼓励发展手工纺织业
|
33. 难度:中等 | |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的标志是( ) A.1922年意大利法西斯专政的建立 B.1933年德国法西斯专政的建立 C.1935年德国公开撕毁《凡尔賽和约》 D.1940年德意日法西斯同盟正式建立
|
34. 难度:中等 | |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一场世界性反法西斯战争,揭开这一战争序幕的是( ) A.九一八事变 B.英法对德宣战 C.德国突袭波兰 D.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
|
35. 难度:中等 | |
爆发范围广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突出特点,出现了亚洲、欧洲西线、北非、欧洲东线及太平洋等主要战场。欧洲第二战场开辟的标志是( ) A.德军突袭苏联 B.日军偷袭美海军基地珍珠港 C.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D.美、英盟军成功登陆诺曼底
|
36. 难度:中等 | |
习近平主席在2018年上合组织青岛峰会上说:“各国只有加强团结协作,深化和平合作、平等相待、开放包容、共赢共享的伙伴关系,才能实现持久稳定和发展。”以下史实中能印证这一观点的是( ) ①三国协约 ②联合国的成立 ③欧洲联盟的建立和发展 ④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A.②③④ B.②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
|
37. 难度:中等 | |
霍布斯鲍姆在《极端的年代》里说:“世界经济如不曾大崩溃,希特勒肯定不会出现。十之八九,也绝不会有罗斯福这号人物。至于苏维埃式的经济体系,就更不可能与世界资本主义匹敌。”造成材料中“世界经济大崩溃”的是( ) A.第一次世界大战 B.1929年的经济大危机 C.第二次世界大战 D.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
38. 难度:困难 | |
他在回忆录中这样写道:“在这篇讲稿中我不希望有模棱两可的字眼,这就是美国对共产主义暴君扩张浪潮的回答。我也希望向全世界说明,美国在这个新的极权主义的挑战面前所持的立场……不论在什么地方,不论直接或间接威胁了和平,都与美国安全有关。”写回忆录的人最可能是( ) A.罗斯福 B.丘吉尔 C.杜鲁门 D.马歇尔
|
39. 难度:中等 | |
邓小平说:“社会主义究竟是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但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率先举起改革大旗,力图改变这种“僵化”体制的苏联领导人是( ) A.赫鲁晓夫 B.勃列日涅夫 C.戈尔巴乔夫 D.叶利钦
|
40. 难度:中等 | |
1972年,日本外相大平正芳说:“日本跟着美国脚步走的时代已经过去了。”1983年,日本首相中曾根康弘宣称:“要在世界政治中加强日本的发言权,不仅增加日本作为经济大国的力量,而且要增加日本作为政治大国的分量。”材料说明( ) A.日本摆脱了美国的控制 B.日本是仅次于美国的第二经济大国 C.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D.日本与美国关系比较紧张
|
41. 难度:困难 | |||||||||||||
工业革命是以机器取代人力,以机器大工业取代工场手工业的一场生产与科技革命。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蒸汽机的历史意义……它提供了治理和利用热能、为机械提供推动力的手段。因而,它结柬了人类对畜力、风力和水力的由来已久的依赖。这时,一个巨大的新能源已为人类所获得,而且不久,人类还能开发储藏在地球中的其他矿物燃料,即石油和燃气。……实际上,可以说,19世纪欧洲对世界的支配与其说是以其他任何一种手段或力量为基础,不如说是以蒸汽机为基础。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人口变化统计表格 图表1(注:纵坐标为人数,单位为万人;横坐标每个年份从左往右依次是英国法国德国美国)
图表2人口比例变化 ——《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材料三 在这里,文明创造了自己的奇迹,而文明人则几乎又变成野蛮人……从这条污浊的排水管中,排除人类工业的最大一股潮流去滋润全世界;从这条肮脏的下水道中,流淌出纯金。在这里,人类的发展成就既是最完备的,又是最野蛮的。 ——(英)阿萨勃里格斯《英国社会史》 请回答: (1)据所学回答,材料一中的“一个巨大的新能源”是指什么?使用“石油和燃气”机器发明有哪些? (2)据所学回答,材料二中图表1和图表2反映了哪些变化?导致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3)据所学回答,材料三中的作者为什么认为“在这里,文明创造了自己的奇迹,而文明人则几乎又变成野蛮人”? (4)综上所述,你认为中国应如何面对工业化所带来的弊端?
|
42. 难度:困难 | |
中世纪的西欧是由一个从封建制度确立到鼎盛,再到向资本主义变化的动态过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各个阶层的封君封臣的关系一旦形成,双方就有了封建的权利和义务。封君要确保封臣……土地财产的享有;人身安全;社会荣誉等。封臣……其一是提供军役,其二即给予封君“协助金”以示资助。其三是“劝告”与作证。 ——摘编孟广林《世界中世纪史》 材料二 ——《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材料三 特许状授予城市居民各种特权,是为了使市民们更好地从事商业交易,这些权利主要包括:市民可以在城市里自由活动,这是市民享有的个人自由;市民可以随时向城市法庭提出诉讼请求和控告,这是司法自由;市民可以控制自己的财产,并随便处置它们,这是承认城市市民财产私有制。 ——冯正好《中世纪西欧的城市特许状》 材料四 租地农场主成了这种农业工人的实际指挥官,成了他们的剩余劳动的实际剥削者,而土地所有者现在只和这种资本主义租地农场主发生直接关系,而且是单纯的货币关系和契约关系。 ——马克思 请回答: (1)材料一中,你认为“封君”与“封臣”这种关系有什么意义? (2)材料二中,你可以提取哪些有效的历史信息? (3)材料一、二中,体现了中世纪西欧哪些封建性质的组织形式? (4)材料三中,中世纪城市的自治是以何种形式得到确认的?这些“城市”获得了哪些自由和特权? (5)材料四中,在当时的农村出现的这种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是什么?你如何评价这种方式?
|
43. 难度:困难 | |
沙俄、苏俄、苏联、俄罗斯,这些国家名称的演变似乎在印证着千年以来的俄罗斯永远处于创建之中。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沙皇陛下就是专制的君王,服从于他就是上帝的旨意,世界上没有一个人的事他不该管。沙皇的周围,只能有顾问和圣旨的执行者。 ——彼得一世的法令 材料二 旧制度所显示的破产导致旧制度的变革,第一个变革是解放农奴……这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工厂工人的数目从1865年的381000人上升1890年的1620000人。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中国人找到马克思主义,是经过俄国人介绍的。在十月革命以前,中国人不但不知道列宁、斯大林,也不知道马克思、恩格斯,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十月革命帮助了全世界的也帮助了中国的先进分子,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重新考虑自己的问题,走俄国人的路——这就是结论。 ——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 材料四 我们原来打算直接用无产阶级的100%国家法令,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生产和产品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犯了错误。……我们应该利用资本主义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的中间环节,作为提高生产力的手段、途径、方法和方式。 ——1921年列宁《论粮食税》 请回答: (1)据所学回答,材料一反映了哪场改革的哪项举措? (2)据所学回答,材料二中的“第一个变革”是如何实现的? (3)材料三中的“十月革命”对中国产生了什么影响? (4)据所学回答,材料四中是如何“利用资本主义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的中间环节,作为提高生产力的手段、途径、方法和方式”的? (5)据所学回答,苏联时期的斯大林是如何“直接用无产阶级的100%国家法令”来提高生产力的?这造成了哪些弊端?
|
44. 难度:困难 | |
回看走过的路,比较别人的路,远眺前行的路,才能看得深、把得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英国首相丘吉尔有这样一句名言:我宁愿失去一个印度,也不肯失去一个莎士比亚。在成为大国的过程中,戏剧家莎士比亚的作品提升了英国的人文精神,科学家牛顿的力学定律,开启了英国工业革命的大门,经济学家亚当·斯密的《国富论》为英国提供了一个新的经济秩序,他们的名字,十分醒目地写在英国走过的大国之路上。 材料二 美国崛起于19世纪后半期到20世纪上半期,以1898年的美西战争为界标,在此前50年美国集中解决国内的统一和制度问题,并且在经济总量上接近头号强国英国;在此后50年美国越来越深地卷入两洋战略,并开始主导国际体系的建立,以二次大战为标志,美国完成崛起的过程,取代英国而成为世界霸权国家。 材料三 一意逞雄的国家,等于是放弃了从容崛起的主动,最后的结果并不美好,历史的教训还在于,所有企图靠战争来征服压迫和掠夺其他国家的大国,其结局总是和他们的愿望相反。 ——以上材料均出自《大国崛起》解说词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哪些因素在英国崛起的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 (2)根据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二中“此前50年”美国是如何“集中解决国内的统一和制度问题”的?“此后50年”美国又是如何“开始主导国际体系的建立”的? (3)请你写出20世纪的一个史例来说明材料三的观点。 (4)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没有哪个国家天生地独领风骚,也没有哪种模式注定地高人一等;不应该是一部分人反对另一部分人,而应该是所有的人造福所有的人。请你结合材料和所学,以“国家崛起,走好自己的路”为主题展开论述,形成一篇不少于200字的历史小论文。 要求:①题目自拟,主题明确,观点合理;②有道德良知,弘扬正能量,符合主流价值现;③史实准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合乎逻辑,语言流畅,尊重历史规律,富有历史特色和时代气息,字数不少于200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