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中等 | |
1838年,道光皇帝派钦差大臣前往广东禁烟。钦差大臣软硬兼施,追使外国上缴鸦片237万斤,并于1839年6月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大快人心。这位钦差大臣是( ) A. 林则徐 B. 邓世昌 C. 左宗棠 D. 关天培
|
2. 难度:困难 | |
鸦片战争后。两江总督耆英说,“良民与莠民亦成水火……民已焦头烂额,官犹诩诩自得,扬言.……民情柔儒,安得闹事”,更“欺压良善,自命为能员”,“此实不能御寇之由”。耆英认为鸦片战争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 A.贫富不均 B.莠民作乱 C.民性懦弱 D.吏治败坏
|
3. 难度:中等 | |
恩格斯说,不费一枪一弹“从中国夺取了一块大小等于法德两国面积的领土和一条同多瑙河一样长的河流”,这个国家是 A.英国 B.日本 C.法国 D.俄国
|
4. 难度:简单 | |
如图所示遗址是中国近代屈辱的见证,它曾经遭受了“火劫、木劫、石劫、土劫”四次大灾难。其中“火劫”发生在……期间 A.抗日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第二次鸦片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5. 难度:中等 | |
如表是某同学学习《太平天国运动》时所列的过程简表,其中①②处应填的事件是
A.天京事变、北伐西征 B.永安建制、安庆陷落 C.北伐西征、三河大捷 D.永安建制、天京事变
|
6. 难度:困难 | |
在中日甲午战争中,清朝百姓争先恐后应募日军的招工,盼望能获得一份差事。这直接反映出甲午战争中国失败的原因是( ) A. 当时的中国人缺乏对日本的了解 B. 人民普遍缺乏民族国家观念和国民意识 C. 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D. 落后的封建制度不敌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
|
7. 难度:中等 | |
列宁指出“地权和平均土地的思想,无非是为了完全推翻地主权力和完全消灭地主土地占有制而斗争的农民力求平等的革命愿望的表现而已。”19世纪中期颁布的体现这一思想的文件是 A. 《天朝田亩制度》 B. 《资政新篇》 C. 《中国土地法大纲》 D. 《青年杂志》
|
8. 难度:中等 | |
用唯物史观全面评价历史事件是落实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如评价戊戌变法,它作为一场政治运动,百日维新短命而败,但作为一场更广阔意义上的社会文化运动,它也有成功之处。其成功之处主要指 A. 阻止了民族危机继续加深 B. 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作用 C. 实行君主立宪制 D. 动摇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
9. 难度:困难 | |
写实的民谣能够勾勒出一幅幅尘封的历史画面,常常唤醒人们的历史记忆。义和团民谣“拆铁路,拔线杆,紧急毁坏火轮船……洋鬼子,尽除完,大清一统靖江山。”。据此不能得出的认识是义和团运动 A. 盲目排外 B. 斗争矛头是帝国主义 C. 主张推翻清朝统治 D. 强烈的爱国主义意识
|
10. 难度:中等 | |
由黄兴领导、被孙中山称为“惊天地、泣鬼神,与武昌革命之役并寿”的起义是 A. 广西起义 B. 萍浏醴起义 C. 安庆起义 D. 黄花岗起义
|
11. 难度:简单 | |
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下列历史事件与孙中山有直接关系的是 ①成立兴中会 ②参与创办机关刊物《民报》 ③任武昌起义总指挥 ④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
12. 难度:简单 | |
1912年1月6日,《时报》发表了一幅名为《元宵庆贺灯》的漫画,其中一个灯笼上写着“总统万岁、共和万岁”。这是为了庆祝
A. 同盟会成立 B. 武昌起义成功 C. 中华民国建立 D. 新文化运动开始
|
13. 难度:中等 | |
下列有关《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宣布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全体国民 B.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的性质 C.宣布中华民国国民一律平等 D.规定参议院行使行政权
|
14. 难度:中等 | |
护国战争期间,溃退、相持、观望,甚至倒戈加入反袁阵营是北洋军的看家本领,连跟随袁世凱最久、最为听话的张勋都勒兵不动,洪宪帝国的前途已经一目了然。这反映了 A. 北洋军反对袁世凯 B. 护国军是正义之师 C. 专制制度不得人心 D. 复辟帝制不得人心
|
15. 难度:中等 | |
语言变革常常是文化变革的先导,白话作为语言正统地位的确立,确实带来了精神的解放和文化创作的进步。白话新诗、白话小说、白话散文、白话戏剧纷纷在此时应运而生。材料中所属情况出现在 A.鸦片战争时期 B.洋务运动时期 C.维新变法时期 D.新文化运动时期
|
16. 难度:中等 | |
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该题前的括号内正确的打“正确";错误的打“错误”,并加以改正。 (1)1862年成立的京师大学堂是洋务派创办的第一所新式学堂。 (2)康有为在《时务报》上发表《变法通议》,强调中国如果不变法,将会因守旧而灭亡。 (3)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三民主义,即民主、民权、民生主义。 (4)袁世凯为复辟帝制,颁布《中华民国约法》、改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制。
|
17. 难度:困难 |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世纪60年代,西方列强争夺中国的铁路修筑权,李鸿章等坚决抵制,李鸿章上奏说,此事(列强在中国修铁路)大有利于彼(列强),……洋人贪利无厌,……若再议及,只有仍执前说(以前所说的理由),(修筑铁路)凿我山川,害我田庐,碍我风水,占我商民生计,百姓必群起抗战拆毁,致激民变。 ——李鸿章《筹办夷务始末》 材料二 (19世纪80年代,李鸿章等力矫众说,要求自建铁路)李鸿章上奏说,若火车盛行,则有驾驶之人,有修路之工,……故有铁路一二千里,而民之依以谋生者当不下数十万人……铁路所经不过丈余之地,于田庐坟墓尚不相妨。即遇官道稍窄之处,亦必买地优给价值(多给钱拆迁百姓的田庐);其坟墓当道者,不难稍纡折(多给钱拆迁老百姓的坟墓)以避之。 ——《光绪六年十二月初一直隶总督李鸿章奏》 材料三 1881年,为例解决开平煤矿的运输问题,李鸿章下令修筑了唐山到胥各庄的唐胥铁路。后来,清政府还自行设计施工修筑了铁路。 ——摘编自《近代史资料汇编》 (1)根据材料一,概括归纳李鸿章反对修筑铁路的目的和理由。 (2)根据材料二、三,概括归纳李鸿章主张修筑铁路的目的和理由。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洋务运动以来,清朝铁路发展的主要原因。
|
18. 难度:中等 |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自今以后大皇帝恩准英国人民带同所属家眷,寄居大清沿海之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三,因大英商船远路涉洋……今大皇帝准将香港一岛给予大英国君主暨嗣后世袭主位者常远据守主掌,任便立法治理。 ——近代某不平等条约节选 材料二 该条约签订以后,台湾人民纷纷表示“与其生为降虏,不如死为义民”,坚决反对割让台湾。爱国志士徐骧等人组织义军,与刘永福等人领导的清军协同作战,在5个多月的时间里,打死打伤日军32000多人。 ——摘编自初中历史教科书 材料三 殖民大国的军队开入北京,其中也发生了一些针对平民的野蛮报复行动,之后他们分区占领了北京城,然后继续与分散在中国北部的义和团作战。经过旷日持久的谈判,1901年9月7日所谓《辛丑条约》签订。 ——摘编自《中国近代史纲要》 (1)材料一是哪一不平等条约的内容?该条约使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什么变化? (2)写出材料二中条约的名称,该条约的签订对中国社会的最大影响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并所学知识指出两个在1840至1901年两次派军队侵入北京的殖民大国,《辛丑条约》对中国造成了怎样的影响?
|
19. 难度:困难 | |
在近代中国的历史进程中,面对西方列强的入侵,无数仁人志土探寻救亡中国的道路。阅读材料,探究问题。 (器物之路) 材料一 19世纪60年代,洋务派采用西方生产技术,创办了一批近代企业,著名的有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等。这些企业生产的产品分配给军队。19世纪70年代,洋务派创办了另一批企业,如轮船招商局、汉阳铁厂等,他们希望通过创办这类企业,将产品投放市场,同外国人竟争,“分洋商之利”。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洋务运动在19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创办的企业在性质上有什么区别?洋务运动的积极作用是什么? (制度变革) 材料二 1895年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后,举国激愤。时值18省1300多名举人在京会试,37岁的广东考生康有为在一夜之间赶写万言书,提出“拒和、迁都、变法”主张。 材料三 孙中山在临终时嘱托革命人士:“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 (2)材料二描述的是中国近代哪一历史事件?材料三中的“革命”有何重大的历史贡献? (思想解放) 材料四 陈独秀说:“吾国人之维新也,复古也,共和也,帝制也,皆政府与在野党之所主张抗斗,而国民若观对岸之火,熟视而无所动心。”所以必须启发民智。 (3)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以陈独秀为首的先进知识分子发起了什么运动来“启发民智”?他们在启发民智过程中打出的旗号是什么? (探究启示)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近代化的探索之路、我们从中可以得出什么认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