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简单 | |
我国国旗上的五角星的象征意义在于 A.标志着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制的初步形成 B.一个具有独立主权的新中国的诞生 C.象征革命 D.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人民大团结
|
2. 难度:简单 | |
“他们与朝鲜军民并肩作战,在与敌人浴血奋战中涌现出无数可歌可泣的战斗英雄。”文中的“英雄”包括 ①黄继光 ②邱少云 ③雷锋 ④王进喜 A.①② B.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
3. 难度:中等 | |
“我们不出兵,让敌人压至鸭绿江边,国际国内反动势力气焰增高,则对各方不利……总之,我们认为应当参战……”(毛泽东)我们“应当参战”指的是 A.继续追歼国民党残余 B.解放西藏 C.进行抗美援朝战争 D.武力解放台湾
|
4. 难度:中等 | |||||||||||||
以下表格(中国与印度、美国的钢产量和发电量的比较)说明
A.国民党统治区经济濒于崩溃 B.新中国国民经济根本好转 C.我国工业化水平很低 D.一五计划超额完成
|
5. 难度:简单 | |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这段材料应出自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
C.《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6. 难度:中等 | |
如图反映的经济建设的成就是 A.土改完成,农村生产力得到解放 B.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 C.一五计划改变了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 D.八字方针提出后,国民经济得到恢复
|
7. 难度:简单 | |
如下图表现的场景“农民积极报名入社(1955年)”。这里的“社”是
A.农业互助组 B.农业生产合作社 C.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D.人民公社
|
8. 难度:中等 | |
荣毅仁(1916年5月——2005年10月),江苏无锡人,是中国现代民族工商业者的杰出代表,其父辈荣宗敬、荣德生是近代著名民族企业家。建国初期,与其家族企业命运息息相关、使其企业重获新生的经济活动是 A.土地改革 B.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C.大跃进运动 D.人民公社运动
|
9. 难度:中等 | |
“‘文化大革命’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新中国成立后最严重的挫折,造成了巨大损失。”不能论证上述结论的史实是 A.学校停课、工厂停工“闹革命” B.批斗干部知识分子,民主与法制受到践踏 C.林彪集团阴谋策动反革命政变 D.粉碎“四人帮”集团,结束“文化大革命”
|
10. 难度:简单 | |
1956—1966年,经过艰辛探索,我国经济建设“初步形成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这表现在 ①建成一大批大中型工业项目,如武汉、包头钢铁基地 ②原油和石油产品全部实现自给 ③新兴电子工业、原子能工业、航天工业从无到有地发展起来 ④完成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
11. 难度:简单 | |
“他以身作则,鞠躬尽瘁,在患癌后仍然坚持工作,直到生命的最后一息。被人民称颂为‘党的好干部’。”文中的“他”是 A.雷锋 B.焦裕禄 C.王进喜 D.邓稼先
|
12. 难度:中等 | |
“我们现在进行现代化建设的物质技术基础,很大一部分是这个时期建设起来的;全国经济文化建设方面的骨干力量和他们的工作经验,大部分也是在这个期间培养和积累起来的。”文中的“这个时期”是 A.一五计划时期 B.全面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 D.改革开放新时期
|
13. 难度:中等 | |
“悟空跳山没跳过,他说山中有妖魔。大山一听哈哈笑,这是社员炼的铁。”“脚踏黄河水倒流,搬来泰山做枕头;决心苦战十五年,赶上英国不发愁。”这些诗歌反映的史实是 A.实行全行业公私合营 B.大跃进运动 C.工厂停产“闹革命” D.人民公社运动
|
14. 难度:简单 | |
明明集邮册里有一张珍贵的邮票(如下图),该邮票产生的时代应是
A.建国初期 B.“三大改造”时期 C.“大跃进”时代 D.“文革”时期
|
15. 难度:中等 | |||||||||
对下表的解读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革时期,虽然国民经济遭到巨大损失,但仍然取得重要的科技成就 B.这是“文化大革命”带来的成果 C.这些成就的取得,得益于广大科技工作者艰辛的付出
D.如果没有“文化大革命”,社会主义建设会取得更大成果
|
16. 难度:中等 | |
如图反映的最准确历史的信息是 A.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 B.伟大的转折 C.拨乱反正 D.工作中心的转移
|
17. 难度:中等 | |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有利于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主要是因为 A.农民集中生产、统一分配 B.农民获得生产的自主权 C.农民获得了土地的所有权 D.国家取消了农业税
|
18. 难度:中等 | |
中国共产党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其奠基者是 A.邓小平 B.江泽民 C.胡锦涛 D.习近平
|
19. 难度:简单 | |
关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解读,正确的是 ①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提出 ②包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四个方面 ③是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治国的总方略 ④为实现中国梦提供了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
20. 难度:中等 | |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相关史实不包括 A.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B.深入实施“一带一路”建设 C.加快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 D.积极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
21. 难度:简单 | |
新中国成立时,面临着严峻的内外形势,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了一系列重大行动,巩固了新生的人民共和国,为大规模的经济建设铺平了道理。阅读相关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 (1)请为材料一中的图片命名并做个简单描述。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解放军在解放西南各省后,一面向西藏进军,一面力争和平解放西藏……1951年,西藏地方政府派出阿沛。阿旺晋美为首席代表的代表团到达北京……双方经过充分协商谈判……西藏最终解放。至此,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部编初二历史教材 (2)结合材料二,写出西藏解放的方式和意义。 材料三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 ——部编初二历史教材 (3)写出材料三反映的战争的名称;该战争对新中国有何政治影响? 材料四 废除了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使农业生产迅速发展农民翻了身,成立土地的主人。 ——部编初二历史教材 (4)材料四是哪一重大历史事件的意义?该事件得以顺利实施的法律保障是什么?
|
22. 难度:中等 | |
1956年——1966年的20年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艰辛探索时期。结合下列相关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 “工业化——这是我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这是我国人民不再受帝国主义欺侮不再过贫穷生活的基本保证……全国人民必须同心同德,为这个最高利益而积极奋斗。” ——1953年,《人民日报》的元旦社论 (1)从材料一看,我国“工业化”的意义怎样?为“工业化”积极奋斗,这在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中是如何体现的? 材料二 社会主义革命的目的是为了解放生产力。农业和手工业由个体的所有制变为社会主义的集体所有制,私营工商业由资本主义所有制变为社会主义所有制,必然使生产力大大地获得解放。这样就为大大地发展工业和农业的生产创造了社会条件。 ——毛泽东在1956年第一次国务会议上发言 (2)结合材料二,谈谈三大改造的意义。 材料三 中共八大根据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已经在我国建立起来的新形势,分析了国内主要矛盾(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指出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部编初二历史教材(下) (3)结合材料三指出中共八大确定社会主义建设主要任务的依据。 材料四 社会主义国家的历史很短,我们党对什么事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没有完全搞清楚,因而在探索中走了弯路。 ——部编初二历史教材(下) (4)结合所学列举两例我们“在探索中走了弯路”的重大史实。这对你有怎样的启示?
|
23. 难度:中等 | |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问题 材料一 “在历史的转折关头,人们急切地期待走出一条新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果断结束‘以阶段斗争为纲’……做出把党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部编八年级历史教材(下) (1)根据材料一概括十一届三中全会的重大决策。 材料二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改革先从农村开始 制(度)逐步在全国推开……1984年,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要求加快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1992年,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________。 ——部编八年级历史教材(下) (2)请依次写出材料二中横线上应填的内容。 材料三 中国沿海地区对外开放示意图(如下图) (3)结合材料三中的地图说说我国的对外开放概况。 材料四 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和接力探索中,中国共产党领导开辟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1982年,在党的十二大上,邓小平明确提出:我们的现代化,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部编八年级历史教材(下) (4)根据材料四概括“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含义;“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和接力探索中”党的十八大、十九大各确立了怎样的指导思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