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中等 | |
在北京人遗址中,能为“北京人能够直立行走”这一结论提供直接证据支持的是 A.头盖骨化石的发现 B.直立人化石的出土 C.发现大量灰烬烧骨 D.发掘大量打制石器
|
2. 难度:简单 | |
下列关于山顶洞人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发现于云南元谋县 B.使用打制石器 C.已经懂得人工取火 D.具有贫贱差别
|
3. 难度:中等 | |
下面是中国某地出土的古人类遗址复原图。在该遗址中,考古学家发现了大量的磨制石器、骨器和陶器,还有粟的遗存和人工取火的痕迹。该遗址是
A.北京人遗址 B.山顶洞人遗址 C.河姆渡遗址 D.半坡遗址
|
4. 难度:中等 | |
远古时代,中国南方和北方都出现了许多早期文明,但南北方的文明差异明显:南方种稻,北方种粟:南方住高脚楼,北方住地穴……导致这些差异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地理气候 B.人种类别 C.生活习惯 D.人口数量
|
5. 难度:简单 | |
下列神话故事,与炎帝有关的是 A.女娲补天 B.神农尝草 C.夸父追日 D.仓颉造字
|
6. 难度:简单 | |
为了治理洪水,他“三过家门而不入”,最后用疏导的方式将水患消除,帮助人民安居乐业。他是 A.尧 B.舜 C.禹 D.启
|
7. 难度:简单 | |
“这位修建酒池肉林、创造炮烙之刑的君主,对他的子民毫不关心,以杀戮人民为乐,最终在人民的怒火中自焚而死”。这位君主是 A.夏桀 B.商汤 C.盘庚 D.商纣
|
8. 难度:简单 | |
在哪一次战役中,周部落消灭了商朝军队的主力 A.阪泉之站 B.涿鹿之战 C.牧野之战 D.长平之战
|
9. 难度:简单 | |
西周的建立者是 A. 周武王 B. 周厉王 C. 周幽王 D. 周平王
|
10. 难度:简单 | |
下面图片,反映了周朝哪一制度 A.禅让制 B.分封制 C.皇帝制 D.郡县制
|
11. 难度:简单 | |
夏、商、西周三个朝代灭亡的共同原因是 A.奴隶起义 B.自然灾害 C.统治残暴 D.少数民族入侵
|
12. 难度:简单 | |
通过对甲骨文的研读,我们可以了解哪一时期的历史 A.夏朝以前 B.夏朝时期 C.商周时期 D.秦汉时期
|
13. 难度:中等 | |
孔子的弟子冉耕字伯牛,司马耕字子牛,晋国有个大力士叫牛子耕。这些名字在一定程度上印证了春秋战国时期哪一历史现象 A.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天下所有的土地,没有哪一处不是天子所有) B.宗庙之牲,为畎亩之勤(过去供祭祀用的牛,现在用来耕地) C.礼坏乐崩,上下陵替(礼乐制度崩溃,上下关系颠倒) D.兼并天下,定于一尊(把所有国家都统一了,所有人都服从最高权威)
|
14. 难度:简单 | |
春秋争霸中第一个称霸的是 A. 齐桓公 B. 晋文公 C. 楚庄王 D. 秦穆公
|
15. 难度:简单 | |
商鞅变法措施中,有利于加强对地方控制的是 A.废井田,开阡陌 B.鼓励耕织 C.实行军功爵制度 D.建立县制
|
16. 难度:中等 | |
史书记载:蜀郡郡守李冰“凿离碓(du),辟沫水之害,穿二江成都之中”。该工程完工后,既可以行舟,又可以灌溉田地,百姓深受其益。该工程是 A.灵渠 B.长城 C.都江堰 D.阿房宫
|
17. 难度:简单 | |
下列选项中,集中体现儒家思想的是 A.仁者爱人 B.无为而治 C.兼爱非攻 D.严刑峻法
|
18. 难度:简单 | |
春秋战国时期的主要特征,不包括 A.战争频繁 B.制度变革 C.学术繁荣 D.国家统一
|
19. 难度:简单 | |
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是 A.国人暴动 B.陈胜吴广起义 C.黄巾起义 D.刘邦项羽起义
|
20. 难度:简单 | |
“破釜沉舟”、“四面楚歌”、“乌江自刎”,以上典故与哪一历史人物有关 A.勾践 B.商鞅 C.项羽 D.周瑜
|
21. 难度:简单 | |
西汉建立之初,经济残破,人民流离失所。为发展生产,稳定人民生活,汉高祖实行了哪一政策 A.休养生息 B.焚书坑儒 C.盐铁专卖 D.独尊儒术
|
22. 难度:简单 | |
儒学成为封建王朝的正统学说,始于 A.秦朝 B.西汉 C.东汉 D.西晋
|
23. 难度:中等 | |
汉武帝临终前,册立年仅八岁的小儿子刘弗陵为皇太子,同时下令将刘弗陵的母亲钩弋夫人处死,开了“立子杀母”的先例,此后被许多朝代沿用。这一做法主要是为了防止 A.诸侯叛乱 B.宦官专权 C.外戚干政 D.农民起义
|
24. 难度:中等 | |
201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审议通过了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联合申报的遗产项目,成为跨国联合申遗的典范。这一遗产项目最有可能是 A.长城 B.兵马俑 C.云冈石窟 D.丝绸之路
|
25. 难度:简单 | |
如图反映了我国古代书写材料的演变。纸张取代简帛成为主要书写材料,归功于
A.华佗 B.蔡伦 C.张仲景 D.董仲舒
|
26. 难度:简单 | |
这位伟大的数学家,借助算筹这一古老的计算工具,将圆周率精确到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取得了领先世界近千年的成就。他是 A.张衡 B.贾思鳃 C.王羲之 D.祖冲之
|
27. 难度:中等 | |
毛主席评价某位历史人物:“他是了不起的政治家、军事家,也是个了不起的诗人他统一中国北方,改革了东汉的许多恶政,抑制豪强,发展生产,实行屯田制,…使遭受大破坏的社会开始稳定、恢复、发展,”这位历史人物是 A.袁绍 B.曹操 C.孙权 D.刘备
|
28. 难度:简单 | |
西晋建立后,大封同姓诸侯王,导致诸侯势力过大,出现了 A.黄巾起义 B.七国之战 C.八王之乱 D.宦官专权
|
29. 难度:中等 | |
以下是某部古文献的部分目录和内容,这部文献最有可能是
A.《齐民要术》 B.《伤寒杂病论》 C.《兰亭集序》 D.《水经注》
|
30. 难度:中等 | |
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少数民族不断内迁,由游牧转入农耕,积极学习汉族文化;中原汉族地区也出现了争用胡人家具、学习胡人乐器歌舞的现象。这种现象体现了当时哪一时代特征 A.民族政权并立 B.民族交融加速 C.经济重心南移 D.国家统一安定
|
31. 难度:中等 |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是西汉的太史令。临终前他嘱托司马迁继承自己的事业和著逃理想,写出一部媲美《春秋》的史书来。司马迁于是开始了《太史公书》的撰写。后来国为替投降匈奴的大将李陵(汉代名将李广之孙)仗义执言,激怒了汉武帝,司马迁被处以酷刑。为了完成对父亲的承诺,司马迁忍辱负重,通过多方取材、严格印证、实地考纂,终于写出了一部“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伟大史书 ——据司马迁《太史公自序》及《报任安书》 材料二 东晋史学家孙盛在他所著的《晋阳秋》一书中,如实记载了东晋大将桓温北伐前燕,却被前燕大敗之事。桓温看后非常恼怒,威胁孙盛的儿子说:“要是这部史书就这样流传出去,我就杀了你们全家。”孙盛的几个儿子哭着请求父亲修改史书,孙盛誓死不从。为了防止别人篡改,孙盛将《晋阳秋》抄录了两本,托人带给前燕皇帝慕容俊保存。 ——据房玄龄等《晋书·列传》第五十二章 材料三 唐朝史学家刘知几批评孔子说:“孔子编《春秋》,经常为有地位、贤明的人隐讳开脱。狄人明明灭了卫国,却国为要掩盖卫桓公的耻辱而不作记载:河阳之会明明是由诸侯召见周王,却在文字上美化为周王外出打猎。要是史书都是这样记载的话,岂不是纵容这些(犯错误的)君主,让他们不用害怕制度和法律了吗?” ——据刘知己《史通·惑经》 (1)材料一中提到的《太史公书》,指的是司马迁的哪一部著作?这部史书的体裁是什么?请你用简单的语言对这部书进行评价。 (2)材料二中,东晋北伐的目的是什么?除了北伐,北方少数民族也主动进行过“南征”,请举出一个事例。孙盛宁死不改史书,体现了史学家什么样的精神追求? (3)材料三中,刘知几批评了孔子什么样的做法?春秋时期出现了“诸候召周王”的现象,说明当时政治上出现了什么变化? (4)结合以上三种材料中史学家们的言行,你认为记录历史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
32. 难度:中等 | ||||||||||||||||
以下是不同时期的中国历史地图,结合地图和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请回答: (1)请将四幅地图按照历史发展的先后顺序进行排序。 (2)长期以来,北方的匈奴民族对中原王朝构成严重威胁。为解决匈奴威胁,秦始皇和汉武帝分别采取了哪些行动? (3)哪一幅地图体现了三国鼎立局面?对这一局面形成具有关键影响的重大历史事件是什么?这一分裂局面后来被哪一个朝代所结束? (4)结合地图和所学知识,补充完成以下表格。
|
33. 难度:困难 |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秦的统一,建立起“东至海暨(ji,意思是“和”)朝鲜,西至临洮、羌qiang)中,南至北向户,北据河为塞,并阴山至辽东”幅员辽阔的国家。……空前统一的封建国家促进了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政治、经济、社会的发展 ——统编高中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上) 材料二 他将都城从平城迁到洛阳,迁到洛阳的鲜卑贵族一律将籍贯改为洛阳,这些改華措施順应了北方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趋势,大大缓解了民族矛盾,促进了北魏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为以后北方统一南方以及隋唐盛世的出現打下了基础 ——统编高中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上)》 材料三 从秦始皇统一六国到清朝最终形成极盛疆域,中国经历了两千年的“统一——分裂——再统一”这样一个反复的过程,今天中国领土的绝大部分早已结为一个整体边疆地区的每一部分都与中原王朝有过长时期的归属关系 ——葛剑雄《统一与分裂:中国历史的启示》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回答,秦的统一完成于哪一年?为了加强国内各民族在经济、文化方面的交流联系,秦朝釆取了哪些具体措施? (2)材料二中的“他”指的是谁?他迁都洛阳的主要目的是什么?除了迁都以外,他还推行了哪些改革措施?请写出3点。 (3)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说一说秦朝统一和北魏改革有什么共同的历史作用? (4)根据材料三,指出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趋势是什么?请你为加强祖国边疆治理、维护边疆稳定提出一个有价值的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