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中等 | |
周顷王是东周第七代国王,他继位时,竟致于无钱办理周襄王的丧事,他只得派人去向鲁国讨钱,鲁国国君派使者送钱到都城,才安葬了襄王,这时已经是襄王死后第二年的2月了。这件事充分说明了 A.诸侯定期向周天子纳贡 B.鲁国比较尊重周天子 C.诸侯之间经常进行争霸战争 D.周王室地位衰微
|
2. 难度:中等 | |
下图反映出秦朝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A.层层分封,权位世袭 B.中央集权,皇权至上 C.权分三省,制约平衡 D.重文轻武,削弱相权
|
3. 难度:简单 | |
《永嘉衣冠南渡诗》:“忆昔永嘉际,中原板荡年;衣冠坠涂炭,舆辂染腥膻。”诗中提到了西晋永嘉年间,中原人民纷纷南迁江南的情况。从中可以看出,北人南迁主要是因为 A. 北方战乱频繁 B. 北方少数民族内迁 C. 经济重心南移 D. 北方自然条件恶劣
|
4. 难度:中等 | |
有人经过研究发现:两宋时,四川远离中原战火,局势一向较为安定且富庶,成都、眉山成为四川刻书中心。到十三世纪中叶,蒙古兵攻占四川地区,大肆抢掠,成都、眉山的版刻业自此一蹶不振。由此可见 A.战争是破坏经济文化发展的罪魁祸首 B.社会安定是经济文化发展的重要条件 C.经济的繁荣促进了雕版印书业的发展 D.两宋时四川地区活字印刷术比较发达
|
5. 难度:困难 | |
据《明太祖实录》记载:明洪武十三年(1381年)全国总人口为59873305人,而山西人口已达到4103450人。明朝为了巩固新政权和发展经济,便大量从山西往外地迁民。明政府在移民同时,给予外迁之人相关政策上的优惠和照顾,这无疑让外迁的山西人更快地投人到当地的农业生产中,与当地人共同创业,使明朝的社会经济迅速发展。从这段话中不能提取到的信息是() A. 山西人口在明朝增加的原因 B. 明朝政府从山西移民的原因 C. 政府的优惠政策调动移民积极性 D. 山西移民对迁入地经济作出贡献
|
6. 难度:中等 | |
“西方列强一巴掌把大清帝国打落谷底,从此国门洞开,风雨交加。”“中华民族开始了漫长的寻找,寻找失去的尊严,寻找在世界的位置,寻找复兴的道路……”。西方列强的“一巴掌”是指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中日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7. 难度:中等 | |
1918年,孙中山在《建国方略·自序》中说:“夫去一满洲之专制,转生出无数强盗之专制,其为毒之烈,较前尤甚。 于是而民愈不聊生矣。”孙中山抨击的是( ) A.袁世凯复辟帝制 B.列强的侵略与殖民统治 C.国民政府的腐败 D.北洋军阀的专制独裁统治
|
8. 难度:简单 | |
林彪意识到:“东北敌军孤立分散,所占地区十分狭小,补给困难,而且敌军战略意图或撤或守,还举棋不定。”由此判断他是在谋划 A. 辽沈战役 B. 平津战役 C. 淮海战役 D. 渡江战役
|
9. 难度:中等 | |
邮票记载着这样一段历史:经过漫长的航行后,他和同伴于1492年10月12日突然发现远处有陆地,于是高兴地前往,到了近处一看,原来是一座海岛,这个岛就是现在美洲加勒比海上巴哈马群岛中的瓜纳哈尼岛。文中的“他”指的是( ) A.达•伽马 B.哥伦布 C.麦哲伦 D.迪亚士
|
10. 难度:中等 | |
18世纪中后期,随着大规模的工厂一个接一个地建造起来,动力问题亟待解决。为此,应运而生的技术成果是 A. 珍妮纺纱机 B. 万能蒸汽机 C. 发电机 D. 内燃机
|
11. 难度:中等 | |
19世纪中期,美国北部需要大量自由劳动力及棉花等廉价工业原料,而南部奴隶主却把几百万黑奴禁锢在种植园内,并把棉花等产品大量输往英国等欧洲国家。这反映出当时美国面临的主要问题是 A. 劳动力与生产资料严重匮乏 B. 英国殖民统治仍然阻碍着经济发展 C. 工业生产落后缺乏国际竞争力 D. 南北两种经济制度之间存在着矛盾
|
12. 难度:简单 | |
运用数据进行分析是历史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交战国有三十一个,包括十五亿人口,占当时世界二十亿人口的四分之三.交战双方动员七千万人,入伍士兵占有劳动能力男子总数的30%.”这段材料可以佐证1914﹣﹣1918年的战争( ) A. 是一场争夺世界霸权的战争 B. 是一场具有世界规模的战争 C. 激化了交战国国内的矛盾 D. 给协约国人民造成了深重灾难
|
13. 难度:中等 | |
1931—1945年,中国人民进行了长达十四年的抗战,最终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赢得了抗战的胜利。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29年,日本军部《解决满洲问题方略大纲》提出:“组织亲日政权、建立独立国,必要时将中国东北并入日本版图。” (1)为实现这一阴谋,日本在1931年采取了什么军事行动? 材料二 事变起因如此:二十六年七月六日夜间十时,日军一联队在卢沟桥附近以演习为名,突然声言一名士兵失踪,意图进城搜索。当时宛平驻军……已窥知日军企图又在寻衅,对其要求严加拒绝……日军见狡猾惯伎已不生效,乃于七月七日凌晨五时向我宛平守军开始攻击。……事件便这样的扩大了。 (2)材料二中的“二十六年”是公元哪一年?材料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材料三 只要国民政府还盘踞在汉口,汉口就是主要以西北各省为其势力范围的共产军和主要控制着西南各省的国民党军之间的接合点,和两党合作的楔子。……所以,首先为了摧毁抗日战争的最大因素——国共合作势力,攻下汉口是绝对必要的。因为占领了汉口,才能切断国共统治地区的联系,并可能产生两党的分裂。 ——昭和研究会中国问题研究所:《关于处理中国事变的根本办法》 (3)根据材料三概括日本进攻汉口的原因。为了保护汉口,中日双方爆发了哪场战役?此战役在客观上对中国的抗战形势有何影响? 材料四 在战略防御阶段,国民党正面战场是抗战的主战场,国民党军队组织了淞沪、徐州、大原等会战,吸引、消耗了日军大量兵力,使得八路军、新四军能够深入敌后,开辟抗日根据地,形成敌后战场:在战略相持阶段,敌后战场抗击了日军的主力,成为抗战的主战场,为国民党赢得在西南休整的时间;在战略反攻阶段,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在不同的区域向日军发起进攻,迎来了抗战的最后胜利。 (4)材料四反映了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什么原因? 材料五 丘吉尔在谈到中国远征军入缅(甸)作战时说:如果日本进军西印度洋,必然会导致我方在中东的全部阵地崩溃,能防止上述局势出现的只有中国。苏联元帅扎哈罗夫说:日本之所以没有立即对苏联开战,是因为它的大量军队被牵制在中国。军事史家富勒指出:美英所引以为幸的是,日本既没有足够的兵力占领和控制印度洋上的战略要点,也没有足够的兵力在大平洋上拼一死战,这正是中国抗战对二战的进程和结局产生重大影响的结果。 (5)根据材料六概括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历史贡献。(不得照抄材料)
|
14. 难度:中等 | |
英、法、美、日都是当今世界有影响力的国家,探究它们的崛起历程,总结它们的成功经验,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国王不经议会的许可,不能随意废除法律,也不能停止法律的执行,不得征收捐税…… ——《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材料二 如果说19世纪的世界经济主要是在英国工业革命的影响之下发展起来的话,那么它的政治和意识形态则主要受到法国大革命的影响。 ——霍布斯鲍姆《革命的年代》 材料三 在十九世纪后期,落后于英国和法国技术的美国技术,突然获得了大发展,并以电灯、打字机、电话以及三样革命性进展——电、汽车和飞机——改变了世界。 ——活尔特·拉斐尔《美国世纪》 材料四 以天皇为首的新政府,在实行改革时期,提出、制定、贯彻、推行了“殖产兴业”、“富国强兵”和“文明开化”三大政策。 ——《强国之鉴》解说词 请回答: (1)材料一出自什么文件?此文件颁布后,国家权力中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据材料二指出英国工业革命中最具有影响力的发明有哪些?阐述法国大革命“政治和意识形态”的是哪一文献?哪一位“资产阶级的皇帝”用刺刀把革命思想传播到欧洲其他国家?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美国“革命性进展”得益于哪一次技术革命?美国进行这次技术革命的政治条件是什么? (4)材料四反映的是日本近代历史上的哪次改革?这次改革使日本社会性质发生了怎样的转变? (5)谈谈英、法、美、日的崛起对中国的发展有何借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