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广东省汕尾市陆丰市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册单元检测题(三)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下列关于曹操事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挟天子以令诸侯”,取得政治优势

B. 与刘备、孙权联军在赤壁展开激战

C. 完成北方的统一

D. 废掉汉献帝,建立魏国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下列是有关东汉末年史实的描述,其中不正确的是                          (  )

A. 军阀割据,长期混战,严重破坏社会生产

B. 黄河中下游人口密集,经济富庶

C. 曹操据守河南,实力不断增强

D. 袁绍盘踞河北,战乱相对较少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曹操与袁绍之间进行的官渡之战,其性质是                                (  )

A.军阀割据集团的争霸兼并战争 B.农民起义军反封建王朝的战争

C.皇族内部争夺中央政权的混战 D.少数民族反对民族压迫的战争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魏国修建许多水利工程,北方的生产明显恢复和发展起来。蜀国的丝织业兴旺,蜀锦行销三国。吴国的造船业发达,促进了海上交通的发展。由此可见三国的统治者都

A.注意发展生产

B.加强对边疆的管辖

C.大力进行军队建设

D.关心百姓的生活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认知和探究历史地图,从中提取有效信息,是学习和研究历史的重要方法。下图反映的是

A.巨鹿之战

B.官渡之战

C.赤壁之战

D.淝水之战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台湾自古以来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三国时期,就派船队到台湾(当时称夷洲)加强台湾与内地之间联系的政权是

A.吴国 B.魏国 C.东汉 D.蜀汉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战争的胜负有时不取决双方的兵力多少,而军事谋略可起到出奇制胜的效果。下列战争属于以少胜多的是

①赤壁之战  ②长平之战  ③官渡之战  ④淝水之战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三国的统治者都注意发展生产,下列关于这一方面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魏国修建许多水利工程

B.蜀国的丝织业兴旺

C.曹操招募流亡农民垦荒,组织兵士耕田

D.吴国的造船业发达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匈奴、鲜卑等少数民族内迁最突出的历史作用是   (  )

A.促进了我国民族的大融合

B.使我国古代人口分布更趋合理

C.促进迁入地人民反抗统治者的斗者

D.促进迁入地的生产方式更新提高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结束三国时期,实现短暂统一的朝代是

A.北魏 B.东晋 C.西晋 D.前秦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西晋的兴和衰与司马家族紧密相连,从始至终充满了激烈的政治斗争。下列现象中,不属于西晋建立初期统治阶级状况的是

A.政治上昏庸腐朽

B.生活上极为腐化

C.以豪华奢侈为荣

D.以腐败堕落为耻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经济迅速发展,以下属于农业方面的是

①耕地面积不断增加,兴修了很多水利工程 ②推广和改进犁耕,实行精耕细作 ③推广选种、育种、田间管理和施用粪肥等技术 ④实行农业的多种经营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西晋末年中原动乱,出现了人口大量南迁的情况。人口南迁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朝代

北方

南方

西汉

80%

20%

南宋

37%

63%

 

 

A.破坏了南方的环境 B.加剧了南北方的矛盾

C.促进了江南的开发 D.阻碍了经济的发展

 

详细信息
14. 难度:简单

(题文)公元198年,洛阳郊外的几户农家,相约迁往江南,下列有关他们南迁原因的表述不符合历史史实的是

A. 南方自然条件优越

B. 北方战乱频繁,南方相对安定

C. 为躲避内迁少数民族侵扰

D. 江南地区还没有得到开发,荒地多,有发展空间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爱我中华》歌唱道:“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北魏时,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大融合,其主要措施是

A. 兴修水利工程

B. 派船队到达夷洲

C. 迁都洛阳

D. 学汉语、通汉婚、改汉姓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客观条件是

①北魏建立后,鲜卑人深受汉族影响,学习农耕,逐步定居下来 ②北魏主张灭佛,限制寺院经济,减少了消耗,增强了国力 ③黄河流域统一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互相影响,出现了民族大融合的趋势 ④北魏最高统治者一直提倡汉族文化,重用汉族地主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详细信息
17. 难度:简单

淝水之战和赤壁之战的相同之处是

①北方少数民族政权的统治者企图南下统一全国

②战役均以南方政权的胜利而结束

③骄傲轻敌都是战败者的失败原因之一

④少数民族原居住地区阶级矛盾尖锐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对于北魏时期出现的“胡人汉服”现象,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①北方少数民族和汉族在生活习俗上的相互影响

②说明当时已出现民族融合的趋势

③北魏孝文帝的改革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④北方少数民族有穿汉族服装的喜好

A. ①②

B. ②③④

C. ②④

D. ①②③

 

详细信息
19. 难度:中等

某同学查阅了有关“赤壁之战”、“三国鼎立”、“人口南迁”、“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一些历史资料进行主题探究,他探究的主题是

A.统一国家的建立 B.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C.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D.民族关系的发展

 

详细信息
20. 难度:简单

达尔文曾经说,他的人工选择思想形成是受到中国古代南北朝时期一位著名农学家著作的影响。这部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业科学著作是 (   )

A.《论语》

B.《史记》

C.《水经注》

D.《齐民要术》

 

详细信息
21. 难度:简单

月球上有一座环形山,是以我国古代著名的数学家名字命名的,他在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数值计算到小数点后的第七位数字,他的名字是( )

A.祖冲之 B.贾思勰 C.郦道元 D.宋应星

 

详细信息
22. 难度:简单

汉字是公认的人类历史上形态最美、使用时间最长的文字。魏晋时期,书法字体由篆书、隶书转化到楷书,草书和行书也逐渐流行。下列史料中,笔势被赞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的书法作品是(  )

A.  B.

C.  D.

 

详细信息
23. 难度:简单

以下是四位同学看到下面这幅名画发出的感慨,表达最准确的是

 

A.人物鲜明、史家典范

B.治病救人、泽被后世

C.线条活泼、人物传神

D.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详细信息
24. 难度:简单

历史上保存下来的许多科学巨著,为我们汲取人类宝贵的科学文化遗产提供了便捷。下列科学巨著完成于南北朝时期的是

①《水经注》

②《九章算术》

③《齐民要术》

④《伤寒杂病论》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①③

 

详细信息
25. 难度:简单

下列关于我国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科技文化艺术成就搭配不正确的是         (  )

A. 王羲之—《兰亭集序》

B. 顾恺之—《洛神赋图》

C. 祖冲之—圆周率

D. 贾思勰—《大明历》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26. 难度:困难

阅读材料:

材料一  魏主曰:“国家兴自北土,徙居平城,虽富有四海,文轨未一。此间用武之地,非可文治,移风易俗,信甚为难。崤函帝圣”

材料二  孝文帝曰:“今欲断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不可卒草,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言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各宜深戒。”

请回答:

(1)两则材料各自提出的中心问题是什么?

(2)材料一中的“平城”是今天哪个城市?魏主指谁?他决定将都城迁到哪里?

(3)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迁都的原因是什么?

(4)说明材料二中“北语”、“正音”各指什么?

(5)两则材料反映了我国历史上哪一重大历史事件?有什么历史作用?

 

 

详细信息
27. 难度:困难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江南地域辽阔人烟稀少,稻米和鱼是主要食物,人们还可以从山泽中采集植物果实和贝类为食,放火烧荒,耕种水田,不需要商人贩卖货物,没有非常富裕的人。

材料二:徐州扬州地区的发展,只是东晋、南朝时期南方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缩影。事实上,自东吴起经东晋到南朝,南方各区域的经济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和进步。当然六朝时期各地区经济发展与进步的轨迹是不同的。总而言之,六朝时期南方地区经济的发展与进步,是由长江流域逐步推向珠江流域和闽江流域的;就长江流域本身而言,尽管长江上游地区在六朝以前原有的经济基础较好,但在六朝时期,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发展速度明显快于长江上游地区,原来经济水平较差的豫章地区又迅速发展并开始跟上。这样,整个长江流域在事实上形成了一个新兴的富有生机的经济带,这与北方黄河流域经济遭受严重破坏、恢复与发展缓慢形成鲜明对比。

(1)材料一反映的是哪个地区?试总结这一地区经济发展情况。

(2)材料二反映了魏晋时期长江中下游地区经济发展,与材料一相比,有什么变化?

(3)这一时期“南方各区域的经济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与进步”的原因是什么?

(4)这样的变化对我国的经济格局产生了怎样的深远影响?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