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简单 | |
成语“揭竿而起”出自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这次起义是 A.刘邦、项羽起义 B.李自成起义 C.黄巢起义 D.陈胜、吴广起义
|
2. 难度:困难 | |
《汉书》记载:“武帝施主父之册,下推恩之令,使诸侯王得分户邑,以封子弟,不行黜陟,而藩国自析。”据此判断汉武帝实行“推恩令”的目的是 A.削弱王国势力 B.恩泽贵族 C.实现民族交融 D.增加税收
|
3. 难度:简单 | |
某英国人著书说,中国的郑和船队早在哥伦布发现美洲之前就已经到达过加勒比海。你认为判断该说法是否成立的最可靠依据是 A.史学权威的观点 B.当地的民间传说 C.当地的出土文物 D.历史文献的记载
|
4. 难度:中等 | |
康熙二十三年开海贸易后,允许五百石以下船只进行贸易;康熙四十七年“禁商贩米出洋”;康熙五十六年规定出洋贸易“三年不归,不准再回原籍”。材料反映康熙年间 A.坚持“闭关锁国”政策 B.“海禁”趋向松弛 C.官府垄断对外贸易 D.逐渐走向对外开放
|
5. 难度:中等 | |
为了防止和镇压知识分子和汉人的反抗,清朝统治者以“摘取字句,罗织罪名”为主要手段加强对思想文化领域的控制。该项措施是 A.文字狱 B.八股取士 C.罢黜百家 D.焚书坑儒
|
6. 难度:中等 | |
“明清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主要特点就是对外抗击外敌入侵,对内同分裂和叛乱势力作斗争,两者密切相结合。”下列史实能体现“对内同分裂和叛乱势力作斗争”的是 A.戚继光抗倭 B.郑成功收复台湾 C.康熙亲征噶尔丹 D.雅克萨之战
|
7. 难度:简单 | |
圆明园马首在火烧圆明园时流失,2019年11月由港澳爱国人士捐赠给国家文物局。马首流失于 A.第一次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五四运动 D.抗日战争
|
8. 难度:简单 | |
2019年4月23日,日本参加了中国海军在黄海海域举行的成立70周年庆祝活动,有人说:“日本这次是带着善意来的,不是来打劫的。”19世纪末日本曾在该海域挑起了( ) A. 甲午战争 B.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C. 卢沟桥事变 D. 淞沪会战
|
9. 难度:简单 | |
近代某条约规定:割辽东半岛、台湾及附属岛……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许在通商口岸投资设厂。据此判断该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天津条约》
|
10. 难度:简单 | |
戊戌变法倡导博爱、平等、自由、人权,这些观念并没有因变法失败而消失,相反更加深入人心。以上内容旨在表明变法 A.在思想文化上产生了持久的影响 B.推翻了以慈禧为首的顽固派的统治 C.使中国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D.虽最终失败但挽救了中华民族危机
|
11. 难度:简单 | |
使“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渊”的条约是( ) A. 《南京条约》 B. 《北京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
12. 难度:中等 | |
历史学家罗荣渠在《美洲史论》中指出:“作为世界历史上出类拔萃的人物,他所指挥的军队解放的国土十倍于西班牙的国土,成为委内瑞拉、哥伦比亚、厄瓜多尔……的奠基者。”这位美洲历史上的伟人是 A.哥伦布 B.克伦威尔 C.章西女王 D.玻利瓦尔
|
13. 难度:中等 | |
林肯在一次讲演中说:一幢裂开的房子是站立不住的。我相信这个政府不能永远维持半奴隶和半自由的状态。我不期望联邦解散,我不期望房子崩塌,但我的确希望它停止分裂。”据此判断,林肯在美国内战中的首要目标是 A.废除奴隶制度 B.维护国家统一 C.建立联邦政府 D.赢得国家独立
|
14. 难度:简单 | |
下列选项中,属于洋务运动和彼得一世改革的共同影响是 A. 都使本国走向富强的道路 B. 都触动了本国的旧社会制度 C. 都开启了本国近代化的进程 D. 都有利于本国封建主义的发展
|
15. 难度:中等 | |
1929年10月美国国内股票的暴跌引发了严重的危机。危机中,“过剩”的农产品堆积如山,难以找到市场。“猪肉三分一磅,牛肉五分一磅,一只肥羊卖不到一元钱。”为应对危机,美国实施了改革,在这些措施中,哪一措施最有利于直接改变这一状况 A.实行了社会救济和控制物价 B.颁布法令保护劳工的权利 C.减耕减产和调整农产品结构 D.增加工资与调整劳资关系
|
16. 难度:中等 | |
改革对历史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始皇在地方上废除了分封制,全盘实行自战国以来各国陆续采取的郡县制,实行土地私有制,社会成员以统一的田租、兵役等形式向国家尽义务。秦始皇在统一当年就采取了统一度量衡、货币和文字以及车轨的措施,并以秦国成文法为基础,制定和颁行全国统一的法律。 ——《从秦始皇陵考古看中西文化交流》 材料二 亚历山大果断废除农奴制,是俄国社会的巨大进步。废除农奴制后,农民获得了解放,在法律上成为有财产的自由人,农民家庭收入逐渐丰厚。统计数字表明:农民土地单位面积的收入在1861—1870年为每俄亩29卢布,1871—1890年为34卢布。 ——《沙皇时代的农奴》 材料三 1929年——1939年美国失业人口数据图 (1)根据材料一指出秦始皇巩固统治的措施。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当时中国建立了哪种政治体制? (2)材料二中作者提出了什么观点?根据材料二写出这一观点的依据。 (3)材料三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根据材料三写出这一历史现象出现的原因? (4)综合上述材料,材料中历史人物有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
17. 难度:中等 | ||||||||||||||||||||||||
科学技术推动社会的进步。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朝末年的读书人认为,科学技术除了能为百姓带来富足的生活之外,还能够帮助士人实现他们的社会理想。当时《天工开物》作者编写此书目的就是为了富国强民,但统治者自始至终认为科学技术是“奇技淫巧”,所以明清不注重对社会经济、科学技术的发展。 ——《中华科技史》 材料二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惨败让清政府中的有识人士意识到若要重振国威,必须学习国外先进的科学技术。洋务运动前期以自强为口号,主要发展军用工业。后期以“求富为目标,主要发展民用工业。还兴建起了北洋、南洋、福建三支海军。在向欧美派去了留学生的同时,还设立了各种实业和军事学堂。 ——《“洋务运动”伪命题》 材料三 第二次工业革命重要成果表
——《第二次工业革命史》汇编 (1)写出材料一中《天工开物》的作者。根据材料一指出明清时期中国科技落后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归纳洋务运动从哪些领域进行改革?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洋务运动对中国产生的积极影响 (3)根据材料三指出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发出的新能源有哪些?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概括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特点。(注意史论结合) (4)综合上述材料,你从人类科技的发展历程中得到哪些感悟与认识?
|
18. 难度:中等 | |
冲突与合作构成了国际关系的双重奏。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法西斯国家发动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人类社会和世界文明造成了空前的浩劫.但是,在诅咒这场令人发指的大灾难、大破坏的同时,我们还应看到以反法西斯力量的最后胜利而结束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也打乱了旧的世界秩序,冲击了腐朽落后势力,开辟了国际性进步的新道路。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及其启示》 材料三 二战以来,交通运输技术迅速发展,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信息技术的迅强发展,把世界各国各地区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加速了资本和原材料的国际流动。跨国公司和各种国际组织成为经济全球化的强有力的推动者。两极格局的瓦解也为经济全球化扫清了障碍.这一切都推动了世界经济向全球化发展。 ——《冷眼看世界》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开通这条丝绸之路的第一人是谁?材料一中①是今天的哪个城市呢?结合所学知识理解丝绸之路对东西方往来起到什么作用? (2)根据材料二指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指出二战以来,推动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国际关系的特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