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简单 | |
“数日后,一匹快马向热河方向飞驰,恭亲王向咸丰帝报告了‘花园’被烧的消息……”该历史情景应该出现在( ) A.鸦片战争中 B.第二次鸦片战争中 C.甲午中日战争中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
|
2. 难度:中等 | |
1842年中国割香港岛给英国;1851年反帝反封建的太平天国运动爆发;1900年八国联军侵入中国,6月义和团在廊坊一带阻击敌人,取得大捷。对上述材料所体现的历史主线最准确的概括是( ) A.西方侵华史和中国人民的抗争史 B.中国人民探索史 C.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的历史 D.西方侵华史
|
3. 难度:中等 | |
李鸿章认为“西洋方圆千里,岁入财赋动以万计,无非取资于煤铁五金之矿、铁路、电报信局、丁口等洋税。”洋务运动中清政府仿效西方这一做法而采取的措施是 A.创办军事工业 B.筹建新式陆海军 C.发展民用工业 D.派遣留学生
|
4. 难度:简单 | |
在今天湖北武汉的阅马场建有首义广场,在广场旁边有俗称“红楼”的武汉辛亥革命博物馆,此广场以“首义”命名是为了纪念 A.南昌起义 B.武昌起义 C.秋收起义 D.广州起义
|
5. 难度:简单 | |
谢觉哉在其《日记》中记载:“1921年6月29日:午后六时叔衡往上海,借行者润之,赴全国00000之招”。日记中的五个圆圈,谢觉哉后来解释说是“共产主义者”,当时他知道这是件大事,怕泄露,只能以圈代意。这里他怕泄露的“大事”是指 A.五四运动 B.中共一大 C.中共二大 D.中共七大
|
6. 难度:简单 | |
续范亭先生对某次战斗高度评价道:“八路军的大捷,其估价…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提高了我们的士气。”这场著名的战役是 A.长沙会战 B.平型关大捷 C.百团大战 D.台儿庄战役
|
7. 难度:中等 | |
“最后一碗米饭用来做军粮,最后一尺布用来缝制军装,最后的老棉被盖在担架上,最后的亲骨肉送到战场上。”这首流行于解放战争期间的民谣最能够说明( ) A.解放战争爆发的原因 B.解放战争的进程 C.解放战争胜利的原因 D.解放战争的影响
|
8. 难度:中等 | |
历史谱写着歌曲,歌声凝聚着历史。有一首歌唱道:“让我告诉世界,中国命运自己主宰;让我告诉未来,中国进行着接力赛……”。你知道中国人民“命运自己主宰”开始于( ) A.三大战役取得胜利 B.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C.社会主义制度建立 D.第一个五年计划实施
|
9. 难度:简单 | |
1956年底,毛泽东对秘书田家英说:“我很高兴,1949年全国解放时都没有这么高兴。”使毛泽东高兴的原因是 A. 西藏和平解放 B. 抗美援朝取得胜利 C. 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确立 D. 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
10. 难度:简单 | |
曾几何时,台海阴云密布,同胞隔海相望,一湾浅浅的海峡仿佛成了无法跨越的天堑。如今两岸实现直接全面双向“三通”,形成“一日生活圈”,每年有900多万人次往来两岸,年贸易额约1900亿美元。这表明( ) A.两岸统一的阻力已经完全消除 B.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C.港澳回归作为“一国两制”的成功范例推动了台湾回归 D.两岸尚未通航、通邮
|
11. 难度:简单 |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价值观,规定和引导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的道路与方向,是这一思想中最紧要、最关键、最核心的内涵。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在( ) A.十六大 B.十七大 C.十八大 D.十九大
|
12. 难度:中等 | |
下列对联所反映的史实。发生在改革开放之后的是( ) A. 幸福不忘共产党,翻身不忘毛主席 B. 扎根农村干革命,广阔天地炼红心 C. 食堂巧做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 D. 自主权打通富裕路,责任制架起幸福桥
|
13. 难度:困难 | |||||
“大一统”观念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形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古之王者……南面而治天下,莫不以教化为大务。立太学以教于国,设庠序以化于邑。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三:多民族与大一统的局面向来为历代有作为的政治家和学者所称颂……如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曰:“今汉兴,海内一统。”……北魏太武帝拓拔焘怀有“廓定四表,混一戎华”之志。金世宗完颜雍亦曰:“天下如一家。”……清康熙帝曰:“合天下之心以为心,公四海之利以为利。” ﹣﹣张传玺《大一统与中国古代多民族国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思想家言论中“天下”的涵义及其共同主张,并回答这种主张形成的社会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董仲舒的“大一统”“统”的内容是什么?并分析这一主张产生的作用。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康熙帝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主要事迹。
|
14. 难度:困难 |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科举制度在中国实行了整整一千三百年,对隋唐以后中国的社会结构、政治制度、教育、人文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科举原来目的是为政府从民间提拔人才,打破贵族世袭的现象,以整顿吏制。相对于世袭、举荐等选才制度,科举考试无疑是一种公平、公开及公正的方法,改善了用人制度。 科举所造成的恶劣影响主要在其考核的内容与考试形式。由明代开始,科举的考试内容陷入僵化,变成只要求考生能造出合乎形式的文章,反而不重考生的实际学识。大部分读书人为应科考,思想渐被狭隘的四书五经、迂腐的八股文所束缚;无论是眼界、创造能力、独立思考都被大大限制。只要他们能“一登龙门”,便自然能“身价十倍”。历年来千万莘莘学子,俯首甘为孺子牛,目的多亦不过希望能一举成名,光宗耀祖。可以说,科举是一种拢络、控制读书人的有效方法,以巩固其统治。清朝科举制终于消亡。 ﹣﹣选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请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科举制的看法。要求阐述论题,史论结合,不少于200字。
|
15. 难度:困难 | |
近现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唤醒中华民族萌发出中国梦的过程中,他们曾经学习西方列强的船坚炮利,他们曾经寄希望于封建君主的“维新新政”,他们曾经渴望通过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推翻封建帝制,以创建像西方那样的民主共和国。 ﹣﹣《百年追梦与民族自强》 材料二:它是对千百年来的历史沉积而成的旧文化的扬弃与超越。它既是由前此70多年的历史呼啸而来,又是对这段曲折历史的深刻反思,这场带有摧毁性的批判矛头首先指向旧伦理及其人格化代表。于是,排孔成为观念形态革命的起点。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三:1922年,梁启超在《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中把中国人通过向西方学习“然后知不足”的过程分为三期:第一期,先从器物上感觉不足;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第三期,便是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这二十年间,都是觉得我们政治法律等等,远不如人,恨不得把人家的组织形式,一件件搬进来,以为能够这样万事都有办法了。 材料四:1921年注定照耀史册,它并非世纪起点的标志,却是一个全新时代的开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总结经验,上下求索,终于找到了一条使中国走向民族独立和解放的正确革命道路,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改编自《百年中国》解说词 请回答: (1)从材料一、二中,可看出先进的中国人为实现中华民族复兴,先后进行了探索活动,请按时间顺序写出这些探索的名称。 (2)依据材料三,分析这些探索呈现出什么特点? (3)材料四认为“1921年是全新时代的开始”是因为这一年发生了什么重大事件?“正确革命道路”指的是什么道路?由以上材料,你得到了哪些启示?
|
16. 难度:困难 |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从1952年秋开始,在广大新解放区进行了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运动。……共没收征收地主土地约7亿亩,分配给约3亿多无地或少地的农民。得到土地的农民欢天喜地,农村中到处是一派兴旺的景象:兴修水利、大量购买牲畜和农具,增施肥料,精耕细作。1952年同1949年相比,全国粮食产量增长了44.8%,棉花增长193%,油料增长64%。 ——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材料二:1978年底,小岗村的18户农民在生产队长严俊昌的带领下决定实行大包干。农民取得了生产自主权和产品支配权,小岗村1979年的粮食产量大幅增长。这一做法引起很大争议,安徽省委书记万里却说:“如果不关心群众生活,不发扬民主,想要发展快,办不到。”安徽的做法也得到邓小平、陈云的肯定。到1984年,中国农村99%的生产队选择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村生产力得到极大的解放,劳动效率大大提高,长期困扰中国的温饱问题得到初步解决。 ——摘编自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等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归纳土地改革的意义。 (2)根据材料二,归纳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得以在全国农村实行的原因。 (3)当今我国农村出现土地抛荒现象,农村经济发展出现瓶颈。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结合新的时代特征,你认为应该怎么办?
|
17. 难度:简单 | |
2019年5月18日,周口店遗址博物馆开展了“承载历史 展望未来”主题系列活动,纪念第一个“北京人”头盖骨化石发现90周年。下列图片能反映北京人生活状况的是 A. B. C. D.
|
18. 难度:简单 | |
(2016德州)许多成语典故来源于历史,如退避三舍、卧薪尝胆、围魏救赵、纸上谈兵等。这些成语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的哪一特点( ) A. 奴隶制开始瓦解 B. 封建制度确立 C. 生产力飞速发展 D. 诸侯兼并争霸
|
19. 难度:中等 | |
有人说:“秦始皇既结束了一个旧时代,又开创了一个新时代。而汉武帝则开创了一个巩固的新时代。”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 A.秦始皇统一六国,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 B.秦始皇开创了中国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C.汉武帝巩固了大一统的局面,使西汉王朝开始进入鼎盛时期 D.汉武帝从思想、政治到经济、军事方面的措施完全照搬秦朝制度
|
20. 难度:简单 | |
公元3世纪,西域商人只有得到魏国敦煌太守仓慈发给的专门许可证,才可以去洛阳从事商业贸易。这个现象主要说明了 A.西北地区民族关系紧张 B.民族政权忽视商业贸易 C.中外文化交流基本中断 D.丝绸之路仍在发挥作用
|
21. 难度:简单 | |
“杏林”是中医学界的代称,其体现了一种价值标准,包含着“亲、善、诚、信、中、和”的丰富内涵,这正是杏林文化延续至今的生命力所在。现在中医已经迈出国门,走向世界。要了解中医,可以阅读以下哪部书籍 A.《水经注》 B.《大明历》 C.《齐民要术》 D.《伤寒杂病论》
|
22. 难度:简单 | |
《史记》记载,“楚越之地,地广人稀……无积聚而多贫。”《宋书》记载:“江南……地广野丰……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江南地区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不包括 A.北方人南迁带来先进生产技术 B.南方的自然条件比较优越 C.南方战乱较少,社会比较安定 D.江南地区是全国文化中心
|
23. 难度:中等 | |
贞观三年(629年),魏征任门下省给事中,由于在征兵年龄上坚持依法办事,不同意降低年龄标准,“救三四出,征执奏以为不 可”,唐太宗怒而再出救,“征又不从,不肯署”,唐太宗无奈,只得召魏征商量最后听从了魏征的意见。这体现了唐太宗 A. 重视纳谏 B. 轻摇薄赋 C. 开明的民族政策 D. 大力发展教育
|
24. 难度:中等 | |
古代的日本、朝鲜等国仿照我国的科举制度选任官员,近代西方文官制度的产生也借鉴了我国科举制度的一些办法。这些主要说明 A. 朝鲜、日本的政治制度落后 B. 科举制度有利于人才的选拔 C. 隋唐时期中国领先于全世界 D. 科举制度优于西方三权分立
|
25. 难度:简单 | |
费正清在《中国的传统与变革》一书中认为,宋代经济的大发展,特别是商业方面的发展,或许可以恰当的称之为中国的“商业革命”。下面最能够论证这一观点的史实是 A. 都城长安成为国际性大都市 B. 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C. 马可波罗来到都城大都 D. 在广州设立十三行
|
26. 难度:中等 | |
怀化市某校初一年级学生准备撰写关于明代手工工场生产的历史小论文,请你给他们推荐一部相关的古代名著作为参考资料( ) A. B. C. D.
|
27. 难度:中等 | |
发生在17世纪末,被英国学者赫德森评为“在中国政府与欧洲国家的首次战争中,获胜的是中国人”的战役是( ) A.山海关之战 B.郑成功收复台湾 C.雅克萨之战 D.台州九捷
|
28. 难度:中等 | |
君臣礼仪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发展的外在表现,图从左到右的变化反映的实质是 A.封建制度的完善 B.生活习惯的变化 C.社会文明的进步 D.君主权力的强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