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2020年河北省名优校中考模拟文科综合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著名史学家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指出:“但是,无知从来不是一种护符。他们的不认真面 对着西方人的认真,他们的据守反衬出西方人的进逼。由此引出的交涉终于发展为侵略和反侵略的武装冲 突,随之而来的,是近代中国第二次民族战争。”以下与材料中“近代中国第二次民族战争”无关的是( )

A.《瑷珲条约》的签订 B.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C.三元里人民抗击英军 D.太平天国抗击洋枪队

 

详细信息
2. 难度:困难

1918年,陈独秀曾撰文严厉指责义和团野蛮、保守、盲目排外和传播迷信;1924年,他又认为义和团是反对帝国主义的爱国者。促成这一转变的因素不包括( )

A.民族主义的高涨 B.反帝反封建的大革命兴起

C.陈独秀的身份与认识发生转变 D.近代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

 

详细信息
3. 难度:困难

下面是北洋军阀统治时期部分重大事件,这说明( )

1912年3月,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13年3月,宋教仁遇刺身亡。1913年7月,孙中山和黄兴等发动“二次革命”。1914年,袁世凯解散国会,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915年5月,袁世凯签订卖国的“二十一条”。1915年底,护国战争爆发。

①北洋军阀实行专制独裁统治②民主共和思想没有得到普及

③维护民主共和的斗争在继续 ④中国实现了真正的民主政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解放战争后期,国民党在兵力方面还具有一定优势,他们实行重点防御的策略,因此我军在辽沈、淮海两大战役中以“打”为主。而在平津战役中,我军在以优势兵力为后盾的条件下将“和”“打”结合,最终,国民党的主要军事力量基本被消灭。可见,解放战争胜利是由于( )

A.人民群众广泛支持 B.解放军的英勇善战

C.战略战术正确得当 D.指挥官的精心策划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下表为我国20世纪70年代末至21世纪初市场化指数的变化统计:

关于这些变化发生原因的准确表述是(  )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 B.国有企业改革增强了企业活力

C.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详细信息
6. 难度:困难

新航路开辟后,欧洲社会的价值观念、风尚习俗全都变了,水手成了最令人羡慕和尊敬的职业,各种游记 成为畅销书,商业精神大大加强。而这些观念、习俗变化的轨迹都强调了人的价值作用。下列对该现象 本质原因的分析最准确的是( )

A.新航路开辟导致欧洲价值观念、风尚习俗巨变

B.新航路开辟导致欧洲职业选择巨变

C.文艺复兴为探险家提供精神动力―人文主义

D.资本主义萌芽引起欧洲社会广泛变化

 

详细信息
7. 难度:困难

18世纪时,英国的人口死亡率明显下降,但1816年以后死亡率又出现上升。1831 -1841年,工厂集中的伯明翰每千人死亡率由14.6上升到27.2,利物浦则由21上升到34.8。导致上述情况发生的原因不包括( )

A.工厂工业污染严重 B.城市环境逐渐恶化

C.资产阶级剥削工人 D.医疗技术水平下降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读1950-1970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增长率统计表,从表中我们不能得到的信息是( )

①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都有增长②美国的经济发展落后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

③日本的经济增长 率居首位④欧洲国家联合成立欧洲共同体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详细信息
9. 难度:困难

第三次科技革命中,美国农业人口从占人口总数的5%下降到3%;同一时期,从事制造业的人口从占人 口总数的30%下降到13%;而从事服务业和信息行业的人口从占人口总数的15%上升到72%。这种现象说明第三次科技革命()

A.使科学技术各领域相互渗透 B.促使大量的农民、工人失业

C.促进了社会产业结构的变化 D.科技转化生产力的速度加快

 

详细信息
10. 难度:困难

纵观二战结束至20世纪70年代中期这30年美苏的军备竞赛过程,可以说是一种军事技术先质量升级 然后数量急剧增加的螺旋式竞赛模式。这种相互攀比升级的结果是,苏联从原先在进攻性战略核武器方 面的劣势发展成70年代与美国处于均势的局面。材料强调的重点是( )

A.科技是美苏对峙的支撑 B.冷战是维护和平的有效手段

C.军备竞赛发展打破美苏均势 D.对峙局面必然导致军备竞赛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以下是1992年统计的部分跨国公司和国家经济实力对比表

据此可知,跨国公司( )

A.阻碍了欧洲国家的经济发展 B.在经济全球化中占据重要份额

C.是国际资本输出的主要来源 D.是垄断国际贸易的主要经济体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12. 难度:困难

以下是我国1953-1976年工农业总产值变化情况表,阅读后请回答问题。

表格一

表格二

——以上材料摘编自《中国现代史资料选辑》

(1)表格一中的数字变化反映了这段时间国民经济发展经历了怎样的过程?其中不正常的情况 主要有哪几次?分别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2)1953-1976年间,我国的经济建设既有成果也有教训,请你谈谈应该从中吸取哪些教训。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探究问题。

材料一

1948年6月,美、英、法三国占领区合并进行币制改革。

苏联随即在苏占区也实行币制改革,德国在经济上开始分裂。

美国等实行反封锁。

苏联开始封锁柏林,第一次柏林危机爆发。

1949年5月,美、英、法三国控制区的制宪会议通过基 本法,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联邦德国)成立。

1945年10月7日,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在苏 区成立。

 

材料二1946年3月,英国前首相丘吉尔在美国富尔顿发表“铁幕演说”,正式拉开了冷战的序幕,1947 年,美国杜鲁门主义出台,标志着冷战开始。1947年6月,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提出了欧洲复兴计划,也就 是马歇尔计划,目的是用经济手段为美国控制西欧铺平道路。1949年春,美、英、法等12国签订了《北大 西洋公约》。1955年,华约成立,标志着两极格局的形成。 材料三战后初期,美国拥有强大的经济和军事实力。1945年,美国的工业生产总值在资本主义世界占 50%,黄金储备占世界总量的59%,美国不仅拥有庞大的陆、海、空军事力量,还拥有原子弹这样的核武器。战后苏联的军事实力已今非昔比。在反法西斯战争中,苏联锤炼出了一支数量庞大、战斗力强、装备 精良的军队,1945年,苏联坦克和飞机的年产量仅次于美国。作为战胜纳粹德国的主要力量,苏联的国 际影响力得到很大提升。

(1)根据所学知识概括,材料一是战后大国间哪一政策的表现?导致的直接结果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指出在这一过程中起主宰作用的两个大国。并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探究其成因。

 

详细信息
14. 难度:困难

阅读材料,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探究问题。

(回溯历史不忘山河初心)

2019年是祖国70华诞,回望过往的70年峥嵘岁月,祖国有过辉煌的成就,也有过探索的艰辛;有过 大胆的尝试,也有过蛰伏的低谷。当我们昂首阔步迈入新时代的同时,更应该以史为镜,牢记使命,不忘初心。请你阅读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一新中国成立后,美帝国主义极力阻挠其他资本主义国家在外交上承认我国的合法地位,并在经 济上对我国实行封锁禁运,随后又公然扩大侵朝战争,威胁中国的领土与主权的安全。当时只有苏联和各人民民主国家向新中国伸出了友谊之手。在建国后的三四年中,我国同苏联、东欧各人民民主国家签订的政治、军事、经济、科技、文化及其他各种专项协定和议定书等,共达110多种,而与其他国家订立的各种协定,总共才二三十件。

1971年7月和10月,基辛格两度秘密访问中华人民共和国,与周恩来协商,并负责美国政府的对华政策。这为1972年尼克松破冰之旅的中美高峰会议铺路,也为中美关系的正常化莫定了基石,结束了中美两国间23年的敌对与隔阂,从而完成了战略性的外交政策转变。今天,基辛格常被中国领导人称为 “中国人民的老朋友”。

材料二1982年9月24日上午9点,中央军委主席邓小平在人民大会堂会见来访的撒切尔夫人;会谈 原定时间一个半小时,但实际上整整延长了50分钟,足见双方较量的激烈程度……下午,撒切尔夫人召开中外记者招待会。在向记者宣读声明时,她的声音一时变得嘶哑,但她仍然坚持念完全文只有83字的声明。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新中国成立后与70年代我国的外交成就分别是什么?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又是什么?

(2)材料二中双方会谈后签订了哪一重要文件?能够取得这一成果的政策基础是什么?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