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江西省南昌市2019-2020学年九年级5月月考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困难

1861年,法国文豪雨果在给巴雷特大尉的一封信中写道:“在您看来,维多利亚女皇和拿破仑皇帝的联合舰队所进行的这次远征真是无上的荣耀,而且还是法兰西和英吉利共同分享的一次荣光……”以下对材料中“这次远征”的评述,正确的是(    )

A.“远征” 使中国开始丧失独立自主的地位

B.“远征” 使中国政府完全受控于洋人

C.“远征” 使中国面临被列强瓜分的危机

D.“远征” 进一步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1893年,中国消费品原料进口占进口总额的13%,到1903年,这一比例上升到22.3%,导致中国近代消费品原料进口额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A.中英《南京条约》的影响 B.中俄《瑷珲条约》 的影响

C.中日《马关条约》的影响 D.《辛丑条约》的影响

 

详细信息
3. 难度:困难

范文澜在评价某历史事件失败的根本原因时说道:“宗派、等级、享乐主义三种思想,总根源在农民阶级消极方面的狭隘性、保守性、私有性……正是这些特性的反映,也决定了该事件的必然崩潰。”这一历史事件是

A.太平大国运动 B.洋务运动 C.戊戌变法 D.义和运动

 

详细信息
4. 难度:困难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他们试图在中国建立一些与他们从国外、尤其是从美国观察到的制度完全一样的制度。他们所建立的制度自然对中国人民毫无意义,很快就在中国的政治现实面前土崩瓦解。这表明

A.维新派对美帝国主义抱有幻想 B.知识分子完全抛弃中国政治传统

C.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D.革命派没有找到符合国情的革命道路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朦朦胧胧张眼一瞧,黑暗里突然突出一线红.这是什么?--原来是北极下来的新潮,由近东卷到远东.”是民国七年刘大白写的《红色中华》中的几句诗,它的创作背景是(  )

A. 五四运动爆发 B.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

C. 中国共产党上海成立 D. 苏联建成社会主义社会

 

详细信息
6. 难度:困难

从歼敌(日军)数字看,八路军独自发起的这次战役不亚于1939年蒋介石部署全国十个战区71个师发起的对日冬季攻势的战果,如果加入歼灭伪军数字,八路军的战果还高于国军全军在冬季攻势的歼敌数字,由此大大提高了八路军的政治地位。“这次战役”是

A.淞沪会战 B.台儿庄战役 C.百团大战 D.平型关大捷

 

详细信息
7. 难度:困难

以下是关于1872年—1913年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统计资料,对这一时期民族工业发展原因解读正确的是(   )

①洋务运动促进了民族工业的产生和发展

②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严重,“实业救国”浪潮兴起  

③辛亥革命冲击了封建制度,民国政府鼓励兴办实业   

④一战期间,帝国主义放松了对中国的侵略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从下图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 1966—1968年我国经济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

B. 1966—1968年我国经济下滑可能和“文化大革命”有关

C.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导致经济发生严重困难

D. “文化大革命”拉大了我国和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根据学习专题归纳梳理历史事件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下表所列的这些史实,应属于以下哪一学习专题?(   )

20世纪 70年代后期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20世纪 70年代后期

安徽小岗村开始实行 “包产到户”

20世纪 80年代开始

逐步对外开放,城市企业改革

20世纪 90年代初

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

 

 

A.社会主义制度的逐步确立

B.社会主义建设的艰辛探索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逐步开展

D.新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

 

详细信息
10. 难度:困难

下图是1949年—1999年新中国与外国建交情况曲线图。其中建交最高峰出现的原因和下列哪些因素有关?

①美苏争霸,美国处于防御阶段

②中国综合国力提高

③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

④中国正式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英国《金融时报》称:“自 1978 年以来,中国企业有三次创业的高潮点,分别是1984年、1992 年和2001 年。”下列哪一选项的内容与这三个时间点无关:

A.城市经济体制改革起步 B.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决定 D.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详细信息
12. 难度:困难

近年来,香港反对派、港独分子和一些激进势力多次发动反中乱港暴力事件,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五任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女士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港独”在香港完全没有出路.“一国两制”的初心和原意就包含了香港特别行政区是国家不可分离的一部分,并且香港的回归有利于维护国家的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以下关于“一国两制”方针的论述正确的是(   )

A.“一国两制”是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有利于民族交融.

B.“一国两制”是正确的战略决策,有利于国家统一和促进香港经济发展

C.“一国两制”是针对香港问题提出的,只适用于香港地区

D.“一国两制”是特别行政区享有完全的自治权的一项制度

 

二、判断题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1953年2月中共中央指出:“要使国家得到比现在多得多的商品粮及其他工业原料,同时也能提高农民的购买力,使国家的工业品得到广大的市场,就必须提倡‘组织起来’。”农业合作化运动实现了把农民“组织起来”。( )

 

详细信息
14. 难度:简单

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建立在集体公有制土地上,集体所有的土地分租给农民使用,把农民的责、权、利紧密结合起来,推动农村经济的大发展。     (判断对错)

改正:     

 

详细信息
15. 难度:简单

学者郑永年提出:“南方谈话直接造成了史无前例的变化,不仅产生了强大的改革新动力,而且为改革和发展指出了新的方向。”材料中的“新的方向”主要是指改革开放。

 

三、综合题
详细信息
16. 难度:困难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的一篇《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文章,开始了一场划时代的真理标准大讨论,并泾渭分明地划出“凡是派”和“实践派”两大阵营。这一讨论,成了中国共产党实现伟大转折的思想先导。

——摘编自《决定中国走向改革开放的36天里发生了什么?》

材料二: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与对外开放进程大事记

(1)材料一中的“真理标准大讨论”为哪一会议的召开作了思想准备?通过该会议实现了哪些转折?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的特征。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顾维钧对各国代表说:“我很失望,(巴黎合会)最高委员会无视中国人民的存在,出卖了作为战胜国的中国,我报愤怒!你们凭什么?凭什么把中国的山东省送给日本人?中国人已经做到了仁至义尽,我想问问这份丧权辱国的和约,谁能接受?所以,我们拒绝签字!”6月28日,中国代表团没有出现再签字现场。      

                  ----摘编自《我的1919》

材料二:到抗日战争后期,特别是国际社会规划战后世界格局的时候,情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中国以大国身份积极参与筹划当时以及战后的重大国际事务。在计划、筹备成立联合国的过程中,中国成为主要的发起国和创始国。这种变化,是中国人民在抗战中经过长期浴血奋战获得的,是中华民族团结起来反抗日本侵略的结果。

(1)根据材料一中,概括顾维钧“失望”“愤怒”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指出在抗日战争后期及规划战后世界格局时发生了什么根本性变化。并概括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中关于成立联合国的计划是二战中哪一次国家会议的内容?

(3)结合上述材料,指出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发生了什么变化。

 

详细信息
18. 难度:困难

工业化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由之路,是每个国家实现国富民强、民族振兴的重要过程和手段。

(差异与差距)

材料一:从1640年到1840年的200年中,西方已经进入了 “自然力的征服,机器的采用,化学在工业和农业中的应用,轮船的行驶,铁路的通行……”与此相比,同一时间里的中国却景物依旧:成千上万胼手胝足、转辗沟壑的小农背负着一代一代讴歌唐虞盛世、高谈名物考据的士人。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这一时期,中、西方文明发展模式有何差异?

(探索与挫折)

材料二:从影响方面来看,19世纪西方的冲击……几乎没有给中国的政治体制、社会结构和经济制度带来任何影响,真正的近代化遥遥无期。

(2)请以反对材料二观点的立场,概括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文明在经济制度方面对中国的影响。材料二中导致中国近代“真正的近代化遥遥无期”的最主要因素?

材料三:从1953年我国完成战后的经济恢复,转入大规模经济建设以后,资本(包括人力资本)和资源严重缺乏就开始困扰着中国共产党。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共产党采取了集中有限资本和资源来加快建设重工业和完整工业体系的发展战略。

——武力《中国共产党对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认识与实践》

材料四:

(3)20世纪50年代初,中共“加快建设重工业和完整工业体系的发展战略”有何意义?材料四反映探索中出现严重失误,分析其原因。

(探索与新生)

材料五: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工业化仍然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艰巨的历史性任务。信息化是我国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2002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

(4)根据材料3-5,概述与20世纪50年代相比,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共产党关于工业化道路的认识有何变化?

(5)综合上述材料和问题,你对我国工业化道路的探索有哪些认识?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