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广东省高州市七校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摸底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毛泽东曾兴奋地说:“我为新中国数万万农民获得翻身的机会和国家获得工业化的基本条件而表示高兴,表示庆贺。”据此可知,让毛泽东高兴的是

A.新中国成立

B.抗美援朝的胜利

C.土地改革的完成

D.西藏和平解放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复兴之路》解说词写道:“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同时也宣告了自近代以来中国面临的第一项历史任务的基本完成。”“第一项历史任务的基本完成”指的是

A.祖国大陆获得统一

B.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

C.赢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D.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新中国建立初期起临时宪法作用的文件是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欣赏下列“话剧”。农民对地主说:“你被消灭了。”地主对农民说:“你翻身当家了。”土地兴奋地说:“我要换新主人了。”农民、地主、土地一起说:“一切都变了。”该“话剧”所反映的史实发生于

A.1937一1945年

B.1946—1949年

C.1950—1952年

D.1953—1957年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今天是你的生日/我的中国/清晨我放飞一群白鸽/为你衔来一枚橄榄叶/鸽子在崇山峻岭飞过/我们祝福你的生日/我的中国/愿你永远没有忧患/永远宁静/这是儿女心中期望的歌。”这首歌中的“生日”是指(    )

A.7月1日 B.8月1日 C.10月1日 D.12月25日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土地是人民的命根子。1952年底的土地改革,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2000多年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下列对当时土地改革后的土地所有制理解正确的是

A. 由私有到公有

B. 由私有到私有

C. 由公有到公有

D. 由公有到私有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彭德怀曾说“它雄辩地证明: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下面战役发生在抗美援朝时期的是

A.百团大捷 B.平型关战役 C.渡江战役 D.上甘岭战役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在1949年政治协商会议上,毛泽东说:“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对这句话的准确理解是()

A.中国已完全解放 B.中国已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C.中国已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奴役的历史 D.中国已经成为一个富强的国家

 

详细信息
9. 难度:困难

新中国成立之初,进行了抗美援朝战争、土地改革运动以及和平解放西藏,其共同作用是

A.消灭了地主阶级

B.巩固了人民民主政权

C.为国家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D.祖国大陆实现了统一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如图反映的是哪个重要法令的颁布受到农民欢迎?

A.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C. 《共同纲领》

D.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1949年10月1日,许多报刊杂志围绕下图中的历史事件刊登了这样的一句话:“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对这句话的准确解释是(      )。

A.中国从此没有战争,长期处于和平状态

B.中国领土全部解放,祖国实现完全统一

C.中国人民从此成为新国家、新社会的主人

D.中国从此成为世界强国,屹立世界东方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某班主办的黑板报有这样一段文字:1951年5月23日,中央人民政府全权代表同西藏地方政府全权代表在北京签订协议,西藏地方政府积极协助人民解放军进入西藏;1951年10月26日,人民解放军胜利进驻拉萨。这段文字反映的是

A.设置驻藏大臣 B.和平解放西藏

C.修建青藏铁路 D.西藏自治区的建立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部宪法不同于中国历代法律、不同于近代以来的资本主义宪法的根本之处在于(  )

A.它加强了政治和法制建设

B.它规定了国家的根本性质和根本政治制度

C.它真正反映了人民的利益

D.它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详细信息
14. 难度:简单

一则新闻报道中写道:“这是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各民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新闻报道中的事件发生在哪一年

A.1945

B.1949

C.1951

D.1956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在那个千钧一发的时刻/你的胸膛是一道胜利的高墙/敌人的罪恶枪口被堵住了/你生命的火花像长虹一样闪耀。”这首诗赞美的英雄人物是

A. 雷锋 B. 黄继光 C. 邱少云 D. 董存瑞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当年,号称“西藏通”的英国人查尔斯•贝尔曾发出这样的感慨:“当你从欧洲和美洲来到西藏,就会被带回到几百年前……”,而今西藏人民生活得幸福快乐。还有人这样评价西藏“短短几十年,跨越上千年”。西藏各族人民能够创造这一人间奇迹首先得益于(  )

A. 新中国成立

B. 和平解放西藏

C. 建立西藏自治区

D. 平定达赖集团分裂祖国的叛乱

 

详细信息
17. 难度:简单

“新中国的成立,不仅是一个政权代替另一个政权,一种政治力量代替另一种政治力量,而且是中华民族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大变革,它结束了一个旧时代,开始了一个新时代,中国的命运,从此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这里的“根本性的变化”是指

①民族的独立

②人民的解放

③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

A. ①②③

B. ①②

C. ②③

D. ①③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如下表是1950年至1952年我国主要农产品产量变化表。这些变化说明(  )

类别

粮食

棉花

油料

1951年比1950年增长(%)

8.7

48.8

22.4

1952年比1951年增长(%)

14.1

265

12.5

 

 

A.土地改革运动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B.集体经济制度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C.过渡时期总路线调动了农民积极性 D.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鼓舞了农民信心

 

详细信息
19. 难度:中等

想象土地改革后,你去农村采访,不可能看到的现象是

A.农民生产积极性很高

B.地主成为一无所有的阶级

C.原来一无所有的农民也住上了房屋

D.农民各有自己的私有土地

 

详细信息
20. 难度:简单

下表是1950年至1952年我国主要农产品产量变化表。这些变化说明

类别

粮食

棉花

油料

1951年比1950年增长(%)

87

48.8

22.4

1952年比1951年增长(%)

14.5

26.5

12.5

 

 

A. 土地改革运动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B. 社会主义改造顺应了广大农民的愿望

C. 集体经济制度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D. 过渡时期总路线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

 

详细信息
21. 难度:简单

“斗地主”现在己经成为喜闻乐见的群众性游戏,使“地主”退出历史舞台的变革是

A.三大改造

B.土地改革

C.改革开放

D.文化大革命

 

详细信息
22. 难度:中等

“美国干涉者失算了,他们的狂妄侵略野心被粉碎了。……在三年激战之后,资本主义世界最大工业强国的第一流军队被限制在他们原来发动侵略的地方,不仅不能越雷池步,而且陷入日益不利的困境。”这里的“三年激战之后”是指(  )

A.抗日战争的胜利 B.解放战争的胜利

C.抗美援朝的胜利 D.美苏争霸的胜利

 

详细信息
23. 难度:中等

“联合国军”总司令、美国将军克拉克在回忆录《从多瑙河到鸭绿江》中说:“我获得了一个不值得羡慕的名声:我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在没有取得胜利的停战协定上签字的司令官。”与这句话密切相关的战争是

A.抗日战争

B.解放战争

C.抗美援朝战争

D.伊拉克战争

 

详细信息
24. 难度:中等

20世纪60年代,“冷战”发展到高峰,他在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下,始终将中国的国家利益放在最高位置。尤其在70年代,他高瞻远瞩,打开了中美交往的大门。1971年联合国第26届大会通过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一切合法权利。现代中国以一个负责任大国形象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首先来自他的设计,“他”指的是

A. 朱德

B. 毛泽东

C. 叶剑英

D. 邓小平

 

详细信息
25. 难度:中等

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之所以被称为“最可爱的人”,是因为

①志愿军指战员有着高度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②志愿军战士在战斗中舍生忘死,英勇作战,重创敌人

③志愿军战士保卫了国家,也为中华民族在国际上赢得了荣誉

④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有着伟大的国际主义精神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详细信息
26. 难度:简单

春联能反映历史的变迁,下列春联能反映新中国成立的是

A.万里河山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

B.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

C.斧头开辟新世界,镰刀割断旧乾坤

D.过年储米十余担,压岁存款上千元

 

详细信息
27. 难度:中等

某历史学习小组围绕西藏和平解放、土地改革、抗美援朝进行研究性学习。该小组研究的主题应该是

A.彻底实现国家独立

B.探索社会主义道路

C.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D.巩固新生政权

 

详细信息
28. 难度:中等

小明和同学搜集了下列图片,他们研究的时代主题是

A.反抗外来侵略

B.进行工业建设

C.发展国民经济

D.巩固新生政权

 

详细信息
29. 难度:简单

中国人民志愿军被称为“最可爱的人”,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涌现出无数的战斗英雄,其中“严守纪律,被大火吞噬而壮烈牺牲”的是

A.

 B.

 

C.

 D.

 

详细信息
30. 难度:中等

下面图片共同体现的时代主题是

A.反抗外来侵略 B.举行开国大典 C.发展国民经济 D.巩固新生政权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31. 难度:中等

新中国建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不断进行经济建设探索,逐步推动全体人民走向共同富裕。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51年颁发的土地房产所有权证

材料二:公私合营大生第三纺织公司股权凭证

材料三:第一个五年计划成就示意图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新中国哪一重要措施?该措施使得我国农村土地制度发生了什么变化?

(2)该措施对我国进行经济建设的探索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3)材料二反映了我国对哪一行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改造过程中的哪一做法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

(4)根据材料三所示主要成就,说出“一五”计划中相应的基本任务。

 

详细信息
32. 难度:中等

新中国成立后,采取一系列措施巩固政权,艰难探索,由新民主主义国家向社会主义国家过渡,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过程中,实施了一系列经济政策,这些政策给中国社会的发展带来了重要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诸位代表先生们,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这就是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它将表明: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

——毛泽东在一届政协会上讲话

材料二:1953—1957年工业生产情况简表。

工业生产发展情况

中国

英国

美国

工业生产年平均增长速度

18%

4.1%

2.8%

增产400万吨钢所用时间

5年

24年

15年

 

——数据改编自《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教材

材料三:如下图

(1)你怎样理解材料一所述“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的含义?

(2)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时间和标志分别是什么?

(3)材料二反映的现象是什么?为改变这种状况国家采取什么措施?该时期那一举措奠定了新中国民主政治的基础?

(4)材料三图片ABC分别反映了我国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的什么严重失误?

(5)你认为国家在制定经济政策时应遵循哪些原则?

(6)新中国成立后“在各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请从国防建设、科技发展方面各举一例。

 

详细信息
33. 难度:困难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邓小平理论的形成过程

时间

会议

内容

1978年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1982年

中共十三大

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1987年

中共十三大

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即坚持以 ① 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1992年

中共十四大

提出必须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

1997年

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材料二  三次重要的中国共产党代表大会

材料三  中国梦,富强梦;中国梦,振兴梦;中国梦,幸福梦……睡狮猛醒巨龙飞腾,中国道路坎坷踏平,万里长城巍巍昆仑,中国精神如日东升。

——京歌《中国梦》节选

材料四  习近平主席2013年11月2日讲话:……要实现中国梦,我们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的发展任重道远。解决发展问题、改善民生仍是我们的第一要务。……中国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

材料五  总书记最近在江苏调研时首次发出“全面从严治党”动员令,对于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具有十分深远的影响。中国的问题关键在于党,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靠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双轮驱动、两翼齐飞,而全面从严治党是根本保证。

——2015年1月14日《新华日报》

(1)请将材料一表格空缺部分补充完整。并简述这一理论的历史地位。

(2)材料二的三次会议上分别确立了哪些党的指导思想?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梦”的基本内涵是什么?(写出两个方面即可)

(4)根据材料四,我国如何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写出两个方面即可)

(5)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四个全面”的战略意义。

(6)试归纳上述中国共产党的理论成果的共同点。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