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简单 | |
隋朝实现统一的重大历史意义,不包括 A.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 B.促进了经济文化的发展 C.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 D.加重了平民百姓的负担
|
2. 难度:简单 | |
隋朝与秦朝相似,都是二世而亡。下列有关秦、隋两朝短暂而亡原因的分析,正确的是 A.周边少数民族骚扰 B.横征暴敛苛政黩武 C.宦官擅权外戚临朝 D.统治集团内讧变乱
|
3. 难度:简单 | |
“载初元二月,策问贡人于洛城殿……殿前试人自此始”。“殿前试人”这一考试形式的开创者是( ) A.隋炀帝 B.唐太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
|
4. 难度:简单 | |
“开元年间,左右藏库,财物山积,不可任数。四方丰稔,百姓殷富。”材料直接反映了唐朝开元年间 A. 政治清明 B. 经济繁荣 C. 民族团结 D. 文化昌盛
|
5. 难度:简单 | |
陆羽的《茶经》中记载:“邢瓷类银,越瓷类玉;邢瓷类雪,越瓷类冰。”该记载反映了唐朝 A.农业生产的发展 B.丝织工艺的精湛 C.社会风气的开放 D.陶瓷制作的水平
|
6. 难度:简单 | |
唐朝是诗歌创作的黄金时期。如下图诗人的诗作,既豪迈飘逸,又清新瑰丽,该诗人是 A.杜甫 B.李白 C.白居易 D.吴道子
|
7. 难度:中等 | |
《资治通鉴》载:“四夷大小君(外国使团)长争遣使入献见,道路不绝,每元正朝贺,常数千人。”材料最能说明唐朝 A.民族关系的融洽 B.对外关系的发达 C.南北交通的顺畅 D.社会经济的繁荣
|
8. 难度:中等 | |
杜甫诗句“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的创作背景是 A.安史之乱 B.黄巢起义 C.藩镇割据 D.南宋偏安
|
9. 难度:中等 | |
有位历史老师是个对联迷.他写了许多有关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帝王对联,下列哪一对联是描写唐太宗的 A. 开明君主吸隋训,贞观之治创唐荣 B. 武周政治得发展,无字之碑任后评 C. 调整政策呈开元,沉淫清色误王国 D. 陈桥兵变成君主,黄抱加身显威风
|
10. 难度:简单 | |
《续资治通鉴长编》载:“国家纳契丹和好已来,河朔生灵方获安堵。虽每岁赠遗,不及(军费支出的)百分之一、二。”材料中的“国家”指的是 A.辽 B.西夏 C.北宋 D.南宋
|
11. 难度:困难 | |||||||||||||||||
对以下大事年表解读正确的是
A. 各民族政权始终处于战争状态 B. 北宋政权存在不超过一百年 C. 辽与南宋维持相对和平的局面 D. 各民族政权并立与力量消长
|
12. 难度:中等 | |
《文献通考》记载:“(北宋时)初蜀人以铁钱重,私为券,谓之交子,以便贸易。”这则记载说明当时 A.成立了专门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 B.经商时间和区域不受限制 C.打破了住宅区与商业区域的界线 D.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
13. 难度:简单 | |
“起朔漠,并西域,平西夏,灭女真……遂下江南而天下为一”的王朝的建立者是 A.蒙古族 B.匈奴族 C.藏族 D.回族
|
14. 难度:中等 | |
根据如下元朝疆域图(局部)判断,我们家乡常州当时属于哪一行政机构的辖地 A.河南江北行省 B.江西行省 C.江浙行省 D.湖广行省
|
15. 难度:中等 | |
唐太宗、宋太祖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君王。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李世民适当改革三省制度,明确规定三省的职权,创立了崭新的宰相制度。既注意发挥集体的智慧,减少了决策上的失误,又比较理想地解决了君权与相权的矛盾,避免少数宰相的专断军国大权。 ——黄中业《唐太宗李世民传》 材料二 唐太宗处理民族关系方面有一套比较成熟的办法。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他们真心相待,与他们建立了深厚感情,赢得了他们的爱戴。他与少数民族上层人物建立了亦君亦友的关系,既是国君,又是朋友。由此保证了民族关系良性运行。 ——崔明德《中国民族关系十讲》 材料三 从本质上看,宋代只不过是残唐五代的延续,宋代之所以国祚(ɡuó zuò指王朝维持的时间)长久,没有短命而亡,只是因为宋太祖断绝了武人专政的传统……宋代的中央政府管理体系多头分权,效率并不很高。 ——许倬云《大国霸业的兴废》 材料四 上(宋太祖)因谓近臣曰:国家若无外忧,必有内患。外忧不过边事,皆可预防,惟奸邪无状,若为内患,深可惧也。帝王用心,常须谨此。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二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唐太宗的制度创新及其作用。 (2)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材料二中的唐太宗处理民族关系的“成熟的办法”是什么?说出唐太宗“赢得了他们的爱戴”的史实。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太祖为断绝“武人专政的传统”而采取的政策。据材料三,概括指出该政策的弊端。 (4)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材料四中宋朝面临的“外忧”及其解决“外忧”的方法。
|
16. 难度:中等 | |
我国古代经济的发展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大运河的修建,便利了中国南北贸易的发展,尤其是来自长江地区的稻米和其他粮食作物可以大量地供应北部地区的居民。由此为政治和文化的统一建立了经济基础。 ——[美] 杰里·本特利,赫伯特·齐格勒《新全球史》 材料二 古代农业生产工具革新 材料三 安史之乱后,黄河流域陷入长期藩镇割据混战中,此时的南方保持了相对稳定,北方人口大量南迁。南方掀起了水利建设的高潮,水稻生产技术逐步提高,有力地推动了南方农业的发展,加速经济重心南移。 ——齐涛《中国古代经济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修建大运河的历史意义。 (2)分别说出材料二图片所示的农业生产革新工具的名称。 (3)据材料三,分析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经济重心南移最后完成于哪个朝代?
|
17. 难度:中等 | |
唐朝是繁荣与开放的时代,是当时世界上具有影响力的强国。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从汉族地区来的文成公主,带来了各种粮食三千八百种,给吐蕃粮库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从汉族地区来的文成公主,带来各种手艺的工匠五千五百人,给吐蕃工艺打开了发展的大门;从汉族地区来的文成公主,带来了各种牲畜共有五千五百种,使西藏的乳酪酥油从此年年丰收。 ——乌廷玉《隋唐史话》(上) 材料二 天宝末,扬州僧鉴真,始往倭国,大演释教…… ——[唐]李肇《唐国史补》卷上 材料三 唐代的对外交流具有三个方面的意义。第一,为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贡献。例如造纸术的西传促进了中亚、西亚以及欧洲的文化发展,日本“遣唐使”来华以及鉴真东渡对日本文明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第二,进一步促进了唐朝社会的繁荣。一方面,对外贸易推动了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对外贸易也赋予唐朝精神文化以新的内容。第三,产生了重大的政治意义。对外开放扩大了唐朝的政治影响,至今海外多国称中国人为“唐人”,称中国人的居住地为“唐人街”“唐人城”。 ——朱有铭《浅论唐代的对外开放》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积极影响。 (2)材料二中的“释教”指的是什么?该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什么?据材料三指出该历史事件的影响。请举一例印证唐与天竺的友好往来。 (3)据材料三,概括对外交流对唐朝的积极影响。 (4)综合上述材料,试概括唐朝民族关系与对外关系的特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