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困难 | |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新中国的成立 A.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 B.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C.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D.结束了被侵略被奴役的历史,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
|
2. 难度:简单 | |
习近平主席说:“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2018年4月27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用身躯堵枪眼,为部队开辟通路”的特级英雄黄继光的英勇事迹发生在 A.北伐战争时期 B.抗日战争时期 C.解放战争时期 D.抗美援朝时期
|
3. 难度:中等 | |
图中所宣传的法律性文件颁布实施后,对中国社会所产生的巨大影响不包括 A. 彻底摧毁了我国封建土地制度 B. 使土地由私有制变成了公有制 C. 大大解放了我国的农村生产力 D. 为国家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向农民宣传“土地改革法”
|
4. 难度:简单 | |
十九届中央二次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建议》,修改宪法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的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举措。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 ) A. 1949年《共同纲领》 B.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 197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 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和国宪法》
|
5. 难度:中等 | |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反映了中国工业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面,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是在 A. 洋务运动时期 B. 民族工业的“黄金时代” C. 大跃进时期 D. 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后
|
6. 难度:中等 | |
有资料表明,十年“文革”时期国民收入损失了5000亿元,这超过了建国后30年全国固定资产的总和。这反映出文化大革命的一个严重后果是( ) A. 民主与法制遭到践踏 B. 国民经济遭受巨大损失 C. 各级政府机构瘫痪 D. 科学文化教育事业遭到摧残
|
7. 难度:简单 | |
20世纪80年代,走出国门的中国人发现,泰国至少领先中国30年;30年后,中国人再次发现,泰国已至少落后中国上海20年。这一变化主要是由于( ) A.中、泰两国社会制度不同 B.中国实行改革开放 C.中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D.科技革命的推动
|
8. 难度:中等 | |
历史老师为了引导同学从历史角度关注“三农”问题。请大家思考,解放初期的土地改革运动、1955年农业合作化运动以及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三者之间的共同点 A.都改变了土地所有制性质 B.农民获得土地所有权 C.都是以土地公有制为基础 D.都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
|
9. 难度:简单 | |
邓小平说:“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由此反映出的邓小平思想是( ) A.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 提出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D. 倡导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
10. 难度:中等 | |
中国改革开放的过程也是思想解放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先后克服了“个人崇拜”“计划经济崇拜”和“公有制崇拜”。其中克服了“计划经济崇拜”的关键一步是指 A.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B.十二大明确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C.十三大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理论 D.十四大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
11. 难度:中等 | |
阅读下面“中国对外开放示意图”,对此图理解错误的是 A. 对外开放率先从东南沿海四个经济特区起步 B. 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意味着我国对外开放的地区逐渐扩大 C. 开放沿江、内陆省会(首府)城市和沿边城市标志着开放深入内地 D. 形成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的对外开放格局
|
12. 难度:简单 | |
某同学举办“新中国65年发展成就展”,拟分“艰苦创业”“曲折探索”“改革开放”“世纪跨越”四个篇章。应入选“改革开放”篇的是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3. 难度:中等 | |
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的内容包括( ) ①特区姓“社”不姓“资” ②发展才是硬道理 ③党的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 ④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
14. 难度:中等 | |
新中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逐渐形成了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格局。针对这一现状我国实行的基本国策是 A. 实行高度自治 B. 民族区域自治 C. 坚持民族平等 D. 加强民族团结
|
15. 难度:简单 | |
“紫荆开后白莲开,喜事翩跹接踵来。神州大地齐欢庆,一国两制谱新篇。”这首诗歌中的“喜事”是指 A.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新中国成立 B. 西藏和平解放、抗美援朝战争胜利 C. 川藏、新藏公路通车 D. 香港、澳门回归
|
16. 难度:中等 | |
我国《反分裂国家法》中规定“……以和平方式实现祖国统一,最符合台湾海峡两岸同胞的根本利益。”实现中国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是( ) A. 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B. 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原则 C. 坚持不使用武力的原则 D. 坚持反对外国干涉的原则
|
17. 难度:简单 | |
2014年是中国海军成立65周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第一支海军是( ) A.北海舰队 B.华东军区海军 C.南海舰队 D.东海舰队
|
18. 难度:中等 | |
“双方同意,各国不论社会制度如何,都应根据……和平共处的原则来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中国方面重申自己的立场:台湾问题是阻碍中美两国关系正常化的关键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美国政府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对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 A. 体现了求同存异的精神 B. 推动了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C. 美国承认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D. 台湾问题是影响中美关系的关键问题
|
19. 难度:中等 | |
周恩来作为中国外交创始人,以其独特的人格魅力和外交风范,在世界外交史上留下卓越风采,他所从事的诸多外交活动成为国际交往的典范。下列属于周恩来外交成就的是: ①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②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 ③签署《中美建交公报》 ④在上海签署中美《联合公报》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 D.①②④
|
20. 难度:简单 | |
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局面出现了重大突破。这主要是指( ) A.发展了与社会主义国家的关系 B.加强了与亚非各国的团结合作 C.改善了与资本主义国家的关系 D.促进了亚太地区的合作与发展
|
21. 难度:中等 | |
大型纪录片《厉害了,我的国》记录了“蛟龙”下海、“墨子”升空等一个个生动的中国故事,凝聚了中国力量,弘扬了中国精神。由此让我们联想到创业年代的英模人物,其中被誉为“两弹元勋”的科学家是 A.屠呦呦 B.邓稼先 C.袁隆平 D.焦裕禄
|
22. 难度:中等 | |
20世纪50年代,在经济困难的情况下,国家依然作出了研制“两弹一星”的战略决策,并将其作为“天字第一号任务”。这一决策是基于怎样的需要( ) A.顺应新技术革命的潮流 B.尽快改变国家的落后面貌 C.加强新中国的国防力量 D.落实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
|
23. 难度:简单 | |
20世纪70年代,中国城乡居民的衣着主要是单调的“灰蓝黑”。进入如进入90年代,人们的服饰变得丰富多彩起来,日益多元化、个性化。这一变化反映的实质是( ) A. 思想观念不断解放 B. 西方文化影响深远 C. 服饰品味逐渐提升 D. 服装产业迅猛发展
|
24. 难度:简单 | |
改革开放后,国家投入巨额资金改善交通条件,并取得巨大成就。截至2010年底,中国的铁路营运里程已居世界第二。下列成就不是改革开放后取得的是 A.青藏铁路 B.鹰厦铁路 C.中欧铁路 D.京沪高铁
|
25. 难度:中等 | |
2017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法》施行。《国歌法》明确规定,在公共场合故意篡改国歌歌词、曲谱,以歪曲、贬损方式奏唱国歌,或者以其他方式侮辱国歌的,由公安机关处以警告或者十五日以下拘留等。《国歌法》所保护的对象是( ) A.《英雄交响曲》 B.《义勇军进行曲》 C.《黄河大合唱》 D.《游击队之歌》
|
26. 难度:中等 | |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伟大的祖国经历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伟大历程,一步步接近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宏伟目标!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领导全国人民经过二十八年的浴血奋战,推翻了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古老的中国以崭新的姿态屹立在世界东方。 材料二 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开辟了改革开放新时期,带领人民开创了一条……道路,极大地发展了生产力,增强了综合国力,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使中国走上了一条富裕安康的强国之路。 材料三 党的十八大之后,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接过历史的接力棒,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发有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明确提出“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国梦。我们相信,随着全面深化改革的不断推进,中华民族这个“东方巨龙”一定会日益“强起来”,中国梦一定会实现! (1)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材料一中“二十八年”的起止时间。标志中国人民“站起来”的事件是什么? (2)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说你对“崭新的姿态”的理解。 (3)材料二中“改革开放”政策始于哪次会议的决策?这次会议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邓小平带领人民开创的道路是什么? (4)根据材料三说说,“东方巨龙”一定会日益“强起来”的重大举措是什么? (5)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你能为实现“中国梦”做出哪些努力?
|
27. 难度:中等 | |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业和农村的发展始终与土地政策的调整相联系,某校八年级学生对不同时期的政策进行了材料搜集和探究学习。请你一起加入吧! (第一阶段:土地梦想的实现) 材料一 图1、图2 (第二阶段:由分到合的过程) 材料二 当时贫苦农民缺乏生产工具、资金,一家一户难以解决水利问题,难以抵御自然灾害,不能合理地使用耕地,也不能使用先进的机械化农具。这就影响生产的发展,农产品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 (第三阶段:探索中的失误) 材料三 早稻亩产三万六千九百多斤,花生亩产一万多斤的高产“卫星”,分别从湖北省麻城县麻溪河乡和福建省南安县胜利乡的田野上腾空而起了。 ——1958年8月13日《人民日报》 材料四 1958年8月初……实行高度集中的统一经营,分配方面实行供给制与工资制相结合……由公社统一发放,生产好坏分配也一样。 (第四阶段:新时期农民的创举) 材料五 1978年底,安徽省凤阳县小岗生产队18户村民在村西一间茅屋里秘密开会,决定实行“大包干”。包干到户的第一年,从未向国家贡献过一粒粮食的生产队第一次向国家贡献粮食4万斤,油料2万斤。小岗村的奇迹,使人们看到了农村改革的希望。 (1)材料一反映的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农村的社会变革,使我国的土地所有制发生了什么变化? (2)为了解决材料二中出现的问题,国家对农业政策进行了怎样的调整? (3)材料三和材料四反映了在当时农村出现了哪两大运动?这两大运动对中国经济造成了怎样的影响? (4)据材料五,指出“农村改革的希望”的具体措施是什么。 (5)由上述材料,你获得什么认识?
|
28. 难度:中等 |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953年12月,周恩来总理在会见印度代表团时第一次提出,“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材料二 一个美国记者评论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中的作用时说:“周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共立场的领导人的态度,但是他改变了会议的航向。” 材料三 一个更为显著的变化是在外交领域,在不断加深与亚、非、拉国家友谊的同时,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新中国一步步打开西方世界的封锁,为国家发展开拓了新的空间。 ——《筑梦中国》解说词 材料四 中国将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坚持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发展同各国的友好合作,始终做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坚定力量。 ——摘编自习近平在亚非领导人会议上的讲话 (1)根据材料一,周恩来同志提出的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是什么? (2)材料二中周恩来提出的“改变了会议的航向”的著名方针是什么?体现了新中国怎样的外交政策? (3)结合材料三,“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新中国外交为国家发展开拓了新的空间”,请列举两个事例 (4)据材料四,概括中国将推动建立怎样的新型国际关系? (5)结合所学,总结我国取得一系列外交成就的原因有哪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