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简单 | |
“古今称国计之富者莫如隋”,这状况形成的原因主要是( ) A.隋统一后,隋文帝励精图治 B.隋炀帝营建东都洛阳 C.隋炀帝开凿大运河 D.隋朝屡次发动对外战争
|
2. 难度:简单 | |
按先后顺序排列下列唐朝皇帝,正确的是 ①唐太宗 ②唐高宗 ③唐高祖 ④唐玄宗 A.③①②④ B.①③②④ C.①②④③ D.③①④②
|
3. 难度:简单 | |
下列人物中,被唐太宗比喻为“知得失”的镜子是指 A.皮日休 B.魏征 C.房玄岭 D.李白
|
4. 难度:中等 | |
在《资治通鉴》中可以查阅到的历史资料是 A.黄帝战蚩尤 B.赤壁之战 C.澶渊之盟 D.杯酒释兵权
|
5. 难度:简单 | |
以下哪一项发明最有利于将世界各地联系在一起?( ) A.造纸术 B.指南针 C.火药 D.印刷术
|
6. 难度:简单 | |
史书记载:“水激轮转,众筒兜水,次第于岸上,以灌稻田,日夜不息,绝胜人力.“这种提水灌溉工具最早出现于( ) A.东汉 B.三国 C.隋朝 D.唐朝
|
7. 难度:简单 | |
下列朝代不是以北京为都城的是( ) A.唐朝 B.元朝 C.明朝 D.清朝
|
8. 难度:简单 | |
明长城东起( ) A.鸭绿江 B.山海关 C.居庸关 D.嘉峪关
|
9. 难度:简单 | |
明朝的北京城分为三重,现今故宫博物院是( ) A.皇城 B.宫城 C.京城 D.外城
|
10. 难度:简单 | |
如果要研究明朝的手工业生产技术,应查阅的文献是 A.《齐民要术》 B.《梦溪笔谈》 C.《农政全书》 D.《天工开物》
|
11. 难度:简单 | |
明清时期逐渐成为文学主流的是 A.戏剧 B.诗歌 C.小说 D.杂文
|
12. 难度:中等 | |
郑和能够七下西洋的最根本条件是 A.明朝国力雄厚 B.船队配有完整的航海图和指南针 C.明朝航海技术十分先进 D.郑和本人具有勇于开拓的精神
|
13. 难度:简单 | |
下列对清朝闭关政策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A.禁止一切对外贸易 B.严格限制对外贸易 C.能够从根本上抵挡西方的入侵 D.最终扭转了中外力量的对比
|
14. 难度:简单 | |
唐朝时期发明的农具有 ①耧车 ②曲辕犁 ③龙骨水车 ④筒车 A.②④ B.③④ C.①③ D.①②
|
15. 难度:简单 | |
毛泽东写道:“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成吉思汗的功绩主要是 A.灭亡西夏 B.统一蒙古 C.建立元朝 D.定都大都
|
16. 难度:简单 | |
中国经济重心南移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最后完成是在: A.东晋 B.隋朝 C.南宋 D.明朝
|
17. 难度:简单 | |
如果你生活在宋朝,要听一段评书《隋唐英雄传》,你应该去 A.勾栏 B.皇城 C.邸店 D.寺庙
|
18. 难度:简单 | |
下列有关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夏朝开始实行王位世袭制 B.秦朝推行郡县制 C.唐朝开创科举制 D.明朝废除宰相制
|
19. 难度:简单 | |
明朝后期最负盛名的戏剧家是 A.汤显祖 B.关汉卿 C.曹雪芹 D.罗贯中
|
20. 难度:简单 | |
清王朝册封西藏宗教首领的根本目的是 A.保障西藏宗教界的团结 B.促进西藏经济的发展 C.确立中央对边疆地区的管辖权 D.防止上层势力的分裂活动
|
21. 难度:中等 | |
阅读下列材料 “桧……言飞孤军不可久留,乞令班师。一日奉十二字金牌,飞愤惋泣下,东向拜曰:‘十年之功,废于一旦。’” ── 《宋史》卷365 回答: (1)秦桧“乞令班师”的真实目的是什么? (2)文中“十年之功”是指什么? (3)岳飞班师回朝后结果怎样? (4)假如你是岳飞你会班师回朝么?为什么?
|
22. 难度:中等 | |
诗曰:“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 (1)诗中的“盲目航东海”指的是什么? (2)这首诗表现了鉴真怎样的精神? (3)“唐风洋溢奈良城”表明了什么?
|
23. 难度:中等 |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清时期,中外关系出现了新的变化。中外之间既有友好交往的一面,也有武力冲突的一面。 材料二 当世界发生日新月异的巨变时,大清王朝的统治者却对“天朝”的地大物博极尽夸张之词,对外部世界懵然无知。 (1)试举一典型事例说明材料一中“中外之间既有友好交往的一面”,并说出该事件的历史意义。 (2)试举二例说明材料一中“也有武力冲突的一面”。 (3)材料二致使清朝统治者采取了怎样的对外政策?它导致了什么结果?对你有何启示?
|
24. 难度:中等 |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乾隆时,内阁学士胡中藻的诗里有“一把心肠论浊清”的句子,乾隆皇帝看了竟说:“加‘浊’字于国号‘清’字之上,是何居心?”结果,胡中藻和族人被杀,罪及师友。 (1)上述材料反映了清朝的什么政策? (2)实行这一政策的目的是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