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中等 | |
历史老师要求同学们写一篇作文——《半坡人的一天》,下面四项内容均摘自小明的作文,你能判断出他表述中错误的那项吗( ) A. 早晨,一部分半坡人走出半地穴式房屋准备狩猎 B. 另一部分人开始下地干活,种植粮食作物粟 C. 女人们在制作彩陶,并且在一些器物上刻画简单的符号 D. 少年们则去水井边用陶罐取水
|
2. 难度:中等 | |
2019新型冠状病毒,是2019年在人体中发现的冠状病毒新毒株,武汉是重灾区。在防治传染病方面,传统中医受到高度重视,我们可以参考古代“医圣”所著( ) A.《千金方》 B.《唐本草》 C.《本草纲目》 D.《伤寒杂病论》
|
3. 难度:中等 | |
我国优秀的长篇历史小说《三国演义》取材于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的历史,历史上的三国鼎立局面形成于( ) A.公元前3世纪 B.公元3世纪 C.公元前2世纪 D.公元2世纪
|
4. 难度:中等 | |
文学创作来源于社会生活。唐诗作为一个时代的主要文学表达形式,能从不同侧面反映出唐朝的社会风尚。下列诗句中反映唐朝盛世经济繁荣的是( ) A.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杜甫) B.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孟郊) C. 小头鞋履窄衣裳,青黛点眉眉细长。(白居易) D.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李商隐)
|
5. 难度:简单 | |
“读书人,最不齐,烂时文,烂如泥。国家本为求才计,谁知道,变做了欺人技。三句承题,两句破题,摆尾摇头,便道是圣门高弟。……就教他骗得高官,也是百姓朝廷的晦气。”这段材料反映了 A. 魏晋以来权贵子弟把持高官 B. 隋朝时开始分科考试选拔官员 C. 唐朝时将诗赋作为科举考试内容 D. 明清时采取八股取士的弊端
|
6. 难度:中等 | |
(2015·湖南常德)明末科学家宋应星的《天工开物》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但当时士大夫不屑一顾,后来乾隆帝时编《四库全书》不予收录,民间更不敢印行。1687年,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出版,受到学术界的赞颂,很快销售一空。造成二人科技成果命运不同的原因主要是( ) A.二人生活的时代不同 B.二人所处的社会背景不同 C.二人科技成果的价值不同 D.二人的个人影响力不同
|
7. 难度:困难 | |
中国与南非两国都是金砖五国的成员国,下列对两国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早在明朝时,郑和曾率船队到达南非好望角 ②中国和南非在历史上都曾遭受西方列强的侵略 ③中国与南非都是发展中国家 ④中国与南非都是联合国常任理事国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
8. 难度:中等 | |
如图反映的史实发生在 A.鸦片战争期间 B.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C.甲午中日战争期间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
|
9. 难度:中等 | |
习近平主席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说:“今年是五四运动100周年,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在这个具有特殊意义的历史时刻,我们在这里隆重集会,缅怀五四先驱崇高的爱国情怀和革命精神。”这场运动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追求民族独立和发展进步的历史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它是( ) A.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B.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旧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C.中国的资产阶级革命走向无产阶级革命的转折点 D.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社会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
10. 难度:困难 | |
中国共产党从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中得到的最重要教训是( ) A.必须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 B.必须保证党对军队的领导权 C.必须将工作重点从城市转入农村 D.必须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
11. 难度:困难 | |
中共提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根本出发点是( ) A. 改善国共两党关系 B. 实现全民族共同抗日 C. 粉碎国民党亲日派企图 D. 挑起国民党内部矛盾
|
12. 难度:中等 | |
电影《非诚勿扰》中有这样一个片段:一位台湾女孩说在台湾的历史教科书中记录:“民国三十八年,大陆‘沦陷’。”这里的“民国三十八年”指的是( ) A.1912年 B.1937年 C.1945年 D.1949年
|
13. 难度:困难 | |
中共某领导人在解放战争某时期说:“我们好似一根扁担,挑着陕北和山东两个战场,我们要责无旁贷地打出去,把陕北和山东的敌人拖出来。我们打出去挑的担子越重,对全局愈有利。”材料中“我们”的行动是( ) A.主动撤离延安 B.发动淮海战役 C.挺进大别山 D.发动平津战役
|
14. 难度:简单 | |
2015年3月20日,中韩双方对68具中国人民志愿军遗骸进行交接,使这些在朝鲜半岛沉睡了超过半个世纪的烈士得以“荣归故里”。当年,志愿军战士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被誉为( ) A. 和平卫士 B. 钢铁卫士 C. 党的好战士 D. 最可爱的人
|
15. 难度:中等 | |
习近平同志说过:“我们要以宪法为最高法律规范,继续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把国家各项事业和各项工作纳入法制轨道。”60多年前,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诞生于( ) A.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B.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C.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D.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
16. 难度:困难 | |
下列关于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B.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逐步建立起来的 C.体现民族平等、民族团结与共同发展繁荣的原则 D.其内容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建立自治地方,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
|
17. 难度:中等 | |
2010年是深圳经济特区成立30周年,它与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最根本的区别是 A.生产力发展程度不同 B.社会制度不同 C.与中央关系不同 D.各自权限不同
|
18. 难度:中等 | |
20世纪90年代有人把中国东部经济发展状态比作“满弓待发之箭”:“弓”比喻为1984年国家开放的十四个沿海港口城市;“弦”比喻为1996年全线通车的南北交通大动脉京九铁路。那么,“箭头”在今天看来最为恰当比喻是 A. 深圳 B. 珠海 C. 海南 D. 浦东
|
19. 难度:中等 | |
下图反映了近代某国革命的发展状况。这一革命使该国( ) A.成为亚洲强国 B.取得了民族独立 C.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D.走上了殖民道路
|
20. 难度:困难 | |
法国《人权宣言》宣告: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平等的。但是1791 年法国宪法规定:每年缴纳直接税收达三天工资以上者享有选举权,称“积极公民”,未达到者无选举权,称“消极公民”。这说明启蒙运动影响下的法国宪法( ) A.挟击了封建专制制度的腐朽和没落 B.违反了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的原则 C.一定程度上违背了权利平等的原则 D.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的进步思想
|
21. 难度:中等 | |
下列重要历史事件,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 ②罗伯斯庇尔被推上断头台 ③来克星顿枪声 ④萨拉托加大捷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① C. ③④①② D. ①③②④
|
22. 难度:中等 | |
中国高铁的飞速发展,使国人在短暂的假期中都能实现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铁路交通的变革给人民的生活带来巨大的变化,最早为铁路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人物是 A. 斯蒂芬森 B. 爱迪生 C. 本茨 D. 莱特兄弟
|
23. 难度:中等 | |
美国黑人领袖杜波伊斯于1918年写下了这样一段话:“第一次世界大战既是一个结局,也是一个开端。世界上……迟早将出现独立的中国、自治的印度、代议制的埃及、非洲人的……非洲。”对这段话理解正确的是( ) A.一战是帝国主义的战争 B.一战促进了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 C.一战造成了欧洲的衰落 D.一战为社会主义革命准备了条件
|
24. 难度:中等 | |
“横空出世一战中,社会制度初显优,二次大战建大功,一朝解体两极终。”材料生动地描述了( )。 A. 美国的历史 B. 英国的历史 C. 法国的历史 D. 苏联的历史
|
25. 难度:简单 | |
如果将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慕尼黑会议排列在一起,其主要依据是( ) A.都是在美国的操纵下召开的 B.都损害了弱小国家的利益 C.都助长了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气焰 D.会后都建立了一个国际性组织
|
26. 难度:简单 | |
主题式学习是基于课程标准的一种学习方式。下列历史事件及所反映的主题对应正确的有( )项 ①若把但丁、哥伦布、克伦威尔、华盛顿、拿破仑等人物组合在一起确定为一个学习单元,最适合的主题是近代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②若把罗斯福、希特勒、纳粹党、日本军部法西斯等图片组合在一起,研究主题是经济危机的影响 ③若把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人物图片组合在一起,这组图片反映的恰当的主题是马克思主义的创立者与发展者 ④“冷战与美苏争霸、欧洲复兴、日本崛起、欧盟成立”。如果要给以上知识点确立一个主题,合适的是多极格局下的世界 A. 1项 B. 2项 C. 3项 D. 4项
|
27. 难度:中等 | |
历史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内在联系。下列史实的搭配,不具有直接因果联系的是( ) A. 魏晋南北朝北方人民的南迁﹣﹣南方经济的初步开发 B. 三国同盟与三国协约的形成﹣﹣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C. 十月革命的胜利﹣﹣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 D. 雅尔塔会议的召开﹣﹣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
28. 难度:中等 | |
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以赫鲁晓夫改革和匈牙利改革为代表的苏联、东欧社会主 义国家先后进行了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最终都失败了。导致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 A. 允许私人小企业的发展 B. 推行政治多元化和多党制 C. 开展了垦荒和推广玉米种植运动 D. 未能从根本上摆脱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
29. 难度:中等 | |
截止2015年4月,中国倡议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意向创始成员国增至57个。这反映出( ) ①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 ②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发展 ③经济全球化趋势进一步增强 ④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主题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30. 难度:中等 | |
2020年初,一场疫情打破了春节的欢乐,打破了所有人的计划。学生返校的时间延缓,为做好“停课不停学”,揭阳市各地各校因势利导、因地制宜,将课堂搬到“线上”,将丰富的课堂知识送到每位学子身边,同学们能够在家上网课的关键性技术是( ) A.计算机网络技术 B.原子能技术 C.基因技术 D.生物工程技术
|
31. 难度:困难 | |
2019年10月1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在京隆重举行。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462千米,这是上海到北京的空间距离。然而,从诞生于上海到在北京执掌全国政权,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的奋斗历程,走了整整28年。多少危机时刻,多少重大关头,中国共产党人以非凡的智慧和勇气,推动了一次次伟大的历史转折。 ——《在历史的关节点上》 材料二: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三军过后尽开颜。 ——《七律•长征》 材料三:“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回望过去极不平凡,从新中国成立到中华民族走上伟大复兴的今天,我们国家奋斗了70个春秋。其间,建设与改革的历程同样光辉而艰辛。社会主义制度建立、改革开放全面推进、科技飞速发展、统一大业向前迈了一大步、外交事业进入崭新时期……不朽的业绩,定格在一个又一个的关节点上。 ——人民日报《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境界》 (1)指出材料一中“28年”的起止时间和标志性事件。 (2)长征中,中国共产党在:“危机时刻”和“重大关头”力挽狂澜,召开了一次政治局扩大会议,写出这次会议的名称、主要内容。 (3)请列举材料三中提到的“科技飞速发展”“统一大业向前迈了一大步”和“外交事业进入崭新时期”的不朽业绩各一例。 (4)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举出“70年来”我国在各方面取得成就的国内外有利因素各一例。 (5)阅读图片,如果要展示“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的光辉形象,应选择以下哪幅图片?图E这位领导人的哪一思想在哪一会议上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
32. 难度:中等 | |
经济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基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也学会了——至少是在一定程度上学会了革命所必需的另一种艺术:灵活机动,善于根据客观条件的变化而迅速急剧地改变自己的策略。如果原先的道路在当前这个时期证明不合适,走不通,就选择另一条道路来达到我们的目的。 ——列宁《十月革命四周年》 材料二 1929年,美国爆发了经济大危机,国民经济陷入绝境。……从1933年罗斯福上台开始,美国出台了《农业调整法》、《工业复兴法》、《联邦紧急救济法》等700多个法令,建立了全国工业复兴署、联邦紧急救济署等几十个委员会和管理局,国家支出达350亿美元……使经济在1933年夏和1934年春开始小幅度回升,1936年和1937年出现明显的复兴迹象,1939年国民经济形势得到完全扭转。 ——据人民版《历史·必修二》整理 材料三
美国、西欧、日本不同时期在世界工业生产中比重的变化图 材料四 二战以来,交通运输技术迅速发展,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把世界各国各地区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加速了原材料、资本和劳动力的国际流动,……。 ——摘编自《世界历史教师教学用书》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另一条道路”指的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罗斯福新政的特点及作用。 (3)材料三的图示反映出西欧、日本二战后工业生产在世界上所占的比重呈现怎样的变化趋势?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变化的共同原因。 (4)材料四反映了世界经济发展什么趋势? (5)上述国家(地区)的经济发展给经济崛起中的中国带来哪些启示?
|
33. 难度:困难 | |||||||||||||||||||
某班兴趣小组围绕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进行分组探究学习,请你参与其中。 (第一小组:了解人类文明财富)
(1)请结合所学相关史实,在①、②处填上适当的内容,把表格补充完整。 (第二小组:赏析艺术文明瑰宝) (2)《步辇图》中接见松赞干布求婚使者的皇帝是谁?图2反映的时代主题是什么? (第三小组:追忆思想文明先驱) 材料一:《李大钊文集》是李大钊一生思想变化、发展的忠实记录。诚如鲁迅先生所说:“他的遗文却将永住,因为这是先驱者的遗产,革命史上的丰碑。” 材料二:“难道农民的儿子生来颈上带着圈,而贵族的儿子生来在腿上带着踢马刺吗?”“一切享有各种天然能力的人,显然是平等的。”“除了法律之外,不依赖任何别的东西,这就是自由人。” ——《伏尔泰语录》 (3)试简要举一例论证材料一中鲁迅先生的评价。材料二体现了伏尔泰的什么思想主张? (第四小组:感受科技文明力量) 材料:“机器人革命”是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有机组成部分。如果说第二次工业革命实现了机器对人的体力劳动的替代,“机器人革命”则推动了机器对人的脑力劳动的替代……由于机器的功能延伸和对人的替代,单一生产单元中对人的需求量相对下降;随着机器复杂度的增加,实际上对产业工人在多领域的技能和编程,系统处理等方面的知识提出了更高要求。 ——摘自人民日报《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切入点和重要增长点》 (4)结合材料指出第二次工业革命是如何使人得到解放的?“机器人革命”对人们产生了哪些影响? (第五小组:揭示人类文明奥秘) (5)依据人类文明发展的历程,说明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主要动力是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