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湖南省郴州市宜章县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困难

“这项条约是战胜者在炮口下强加给战败者的,它没有欧美国际协定中通常有的仔细审议。最讽刺的是,作为这场战争之直接起因的鸦片竟然只字未提。”该材料(  )

A. 指出了《南京条约》的不平等性 B. 揭示了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

C. 解释了鸦片战争名称的由来 D. 反映了中国外交条约制度的确立

 

详细信息
2. 难度:困难

“在改革范式上,这是史上第一次输入式改革,意识形态上的破冰难乎其难。而就其经济来说,这又是本民族从千年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型的‘惊险一跃’。”这场改革是指

A. 洋务运动

B. 戊戌变法

C. 辛亥革命

D. 新文化运动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三年内,外轮就损失了1300两(白银)。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10万匹。”以上材料说明洋务运动

A.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B.使中国开始走上富强的道路

C.刺激了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和发展 D.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展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近代以来,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先贤们一直在探索中艰难前行。今年又是戊戌年,追忆一百二十年前的戊戌变法与随后的辛亥革命,它们的共同点有

A.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民心

B.都要求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C.都主张推翻清王朝的封建统治

D.都颁布过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

 

详细信息
5. 难度:困难

随着西方列强的侵华,中国人民为救亡图存进行了不懈的抗争和探索。下列相关表述逻辑关系不正确的是

A.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叶鸦片战争→《南京条约》→太平天国运动

B.英法为了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第二次鸦片战争→《北京条约》→洋务运动

C.日本为了征服朝鲜、侵略中国、称霸世界→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公车上书

D.帝国主义列强为了镇压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丑条约》→辛亥革命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陈独秀说:“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洁、旧理论、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文中“德先生”和"赛先生”分别是指

A. 平等、自由    B. 自由、民主    C. 民主、科学    D. 科学、平等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五四运动取得了初步胜利,主要表现在

被捕的学生获释

北洋政府宣布废除二十一条

曹汝霖等卖国贼被免职

北洋政府拒绝在对德和约上签字

中国收回了山东主权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⑤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百年中国》解说词中说:“1921年注定照耀史册,它并非世纪起点的标志,却是一个全新时代的开始。”这是因为1921年

A. 爆发了五四运动

B. 成立了中国共产党

C. 建立了井冈山根据地

D. 建立了中华民国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被迫长征,下列是红军征途中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它们的时间先后是

①强渡大渡河  ②飞夺泸定桥  ③巧渡金沙江  ④四渡赤水  ⑤爬雪山

A.①②③④⑤ B.④③①②⑤ C.①③④②⑤ D.③④②①⑤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红军的西北长征,无疑是一场战略微退,但不能说是溃退,因为红军终于到达了目的地,其核心力量仍完整无损,其军心士气和政治意志的坚强显然一如住静。共产党人认为、而且显然也这么相信他们是在向抗日前线进军…”埃德加•斯诺这段描述反映了红军(  )

A. 艰苦奋斗的精神    B. 紧密团结的精神    C. 坚定的理想信念    D. 独立自主的精神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小明在复习《历史与社会》“中国抗日战争”一课时,利用年代尺梳理知识.他整理的这段历史,反映的最主要内容是(  )

A. 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爆发 B.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

C. 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 D. 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

 

详细信息
12. 难度:困难

下图是抗日战争时期的一幅漫画,作者主张()

A.消极抗战

B.片面抗战

C.全民族抗战

D.开展游击战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2014年,我国立法将每年12月13日定为国家“公祭日”,这是为了祭奠1937年12月被日军屠杀的30多万死难者。这些死难者是在什么事件中遇害的(     )

A. 南京大屠杀 B. 厂窖惨案 C. 旅顺大屠杀 D. 常德细菌战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按日军师团编制计算,从“七·七事变”到1945年,日本历年投入到中国战场上的陆军,平均每年占76.4%,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中国拥有先进武器装备 B.中国战场是日军唯一的战场

C.中国实行全民族的持久抗战 D.苏联红军进驻中国东北

 

详细信息
15. 难度:困难

学习历史的真正意义在于从历史感悟中得出历史结论,并汲取历史智慧,以便更好地指导我们的现实与未来的生活。通过学习抗日战争历史而得到的历史结论为:抗日战争

A.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B.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C.为新中国经济建设创造了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D.是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漫画多以含蓄、隐晦的方式论说世事下图是华君武先生在抗战胜利后的创作的一幅名为《磨好刀再杀敌》的漫画,这幅漫画主要反映了国民党

①积极准备内战

②在政治上欺骗人民

③为抢夺抗战胜利果实赢得时间

④争取抗战胜利后实现国内和平

A. ①③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详细信息
17. 难度:简单

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非常形象地说:“蒋介石两个拳头(指陕北和山东)这么一伸,他的胸膛就露出来了。所以,我们的战略就是要把这两个拳头紧紧地拖住,对准他的胸膛插上一刀。”这里里“插上一刀”是指

A.千里挺进大别山

B.辽沈战役

C.中共中央转战北

D.盂良固战役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1948年辽沈战役中,某国民党军官在锦州被解放军俘获后,感叹说:“锦州好比一条扁担,一头挑东北,一头挑华北,现在是中间折断了。”据此可知,解放军攻克锦州(    )

A.截断了东北国民党军队的退路

B.为解放长江以南各省奠定了基础

C.基本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

D.宣告了国民党在大陆统治的覆灭

 

详细信息
19. 难度:简单

“他一生孤独,最大的精神支撑是内心崇高的社会理想,是一个状元告别仕途后仍念念不忘的兴国之梦。”这是对清末状元张謇的评价,他的“兴国之梦”是

A. 民主共和    B. 民主科学    C. 实业救国    D. 变法图强

 

详细信息
20. 难度:简单

在近代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下,新的事物和思想观念影响着中国的社会生活.下表反映的是

A.大众传媒的发展 B.习俗风尚的变革

C.交通工具的更新 D.通讯设施的完善中学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21. 难度:中等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禁烟运动“给了我们一个战争的机会。……可以使我们终于乘战胜之余威,提出我们自己的条件,强迫中国接受。这种机会也许不会再来,是不能轻易放过的。”

材料二  一八四二年八月间,中英《南京条约》签。割给英国香港岛,赔款两千一百万。广州、厦门和福州、宁波、上海五口岸。英商货物税协商,一八四三获特权。领土主权遭破坏,中国近代史开端。

(1)材料一中的“运动”“战争”指的是哪两个事件?有人说,没有这场“运动”就不会有这场“战争”,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2)结合材料二分析《南京条约》给中国带来的危害。

(3)读完上述两则材料,你有何认识?

 

 

详细信息
22. 难度:困难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随后,民主革命团体纷纷出现,在孙中山推动下,1905年8月,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等革命团体骨干聚集东京,成立了统一个革命组织。”

(1)材料一中的“统一个革命组织”是什么?它的机关刊物是什么?

材料二  “起而革命者,代不乏人,然不过一朝一姓之变革而己。孙中山之革命则为国体之改革,与一朝一姓变革迥然不同。”

——张謇《张季子文录》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孙中山之革命”与中国古代封建王朝更替的根本区别。

材料三  孙中山在他任职的最后一段时间里主持制定了《中华民国临约法》。其用意以表示我党国民真意义之所在:一以杜防盗憎主人者,与国民共弃之。”表现了革命派在交出名器前企图用约法限制袁世凯的努力。

(3)根据材料三,概括孙中山主持制定《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用意,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它是如何体现孙中山的用意的?

 

 

详细信息
23. 难度:中等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讲起“八一”历史,南昌打响第一枪;朱德率领队伍走,进军湘南改红军;秋收暴动毛泽东,闹得湘东遍地红;井冈山上朱毛合,创建四军建奇功。

材料二 

(1)请写出材料一中的歌谣涉及的历史事件。(四例即可)

(2)请写出材料二中图1、图2在材料一中分别对应的句子。

(3)材料二中图2“朱毛合”后建立了哪支队伍?

(4)从材料二中图1到图2,这一过程反映了中国革命的重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三、简答题
详细信息
24. 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东北沦亡,时逾五载,国权凌夷,疆土日蹙……绥东战起,群情鼎沸,士气激昂。于此时机,我中枢领袖应如何激励军民发动全国之整个抗战!乃前方之守土将士浴血杀敌,后方之外交当局仍力谋妥协。……蒋委员长介公受群小包围,弃绝民众,误国咎深。学良等涕泣进谏,屡遭重斥。日昨西安学生举行救国运动,竟嗾使警察枪杀爱国幼童,稍具人心,熟忍出此!学良等多年袍泽,不忍坐视,因对介公为最后之诤谏……大义当前,不容反顾,只求于救亡主张贯彻,有济于国家,为功为罪,一听国人之处置。

——《张、杨对时局宣言》(1936年12月12日)

(1)根据材料,分析西安事变发生的原因。

(2)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中共对西安事变的态度如何?

(3)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有何历史意义?

 

 

四、辨析题
详细信息
25. 难度:困难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65年,中亚浩罕汗国军官阿古柏带兵入侵新疆,他先后攻下天山以南的喀什噶尔、叶尔羌(今莎车县)和阗(今和田县)等地。不久,阿古柏在喀什噶尔建立了所谓的“哲德沙尔汗国”,自立为汗,占据了南疆。1870年,阿古柏又向天山以北扩张,占领了乌鲁木齐等地,新疆几乎沦为异域。1871年,沙俄趁火打劫,出兵强占伊犁。英国也加强了对南疆的渗透,力图把阿古柏政权纳入自己的控制范围。新疆绝大部分地区沦陷,出现了严重的边疆危机,震动朝野。恰在此时,日本又从海上入侵台湾,西北、东南狼烟并起,海防、塞防同时告急。

1866年8月,左宗棠从外国订购造船机器,聘请西方工程技术人员,创办了福州船政局。同时,设立福州船政学堂,以培养本国的造船和驾驶人才。

1875年,清政府任命左宗棠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委以筹兵、筹饷以及指挥西征军的全权。经过一年的积极备战,1876年3月,左宗棠离开兰州挥师西进,一年半,终于收复了除伊犁之外的全部失地。1880年5月,左宗棠率亲兵千余人“抬棺出征”,把大营从肃州(今酒泉)迁到哈密,既表示抗俄的决心,也做好了捐躯沙场的准备。

1881年2月,中俄新签了改订的《伊犁条约》,由于谈判代表曾纪泽的外交努力和左宗棠的积极备战,伊犁地区的大部分回归祖国怀抱。

在收复新疆的过程中及新疆重归版图后,左宗棠力图“为新疆谋划久安长治之策”,他强调平等对待汉族和少数民族,“只分良匪,不分汉回,为久远之规、制贼之本”,在经济上,他着力于减轻赋税,修筑道路,兴修水利,推广蚕丝,还推出屯田政策,让军队自己生产,减轻了新疆民众的负担;在文化上,他兴建义学,让各族百姓读书识字,还下令刊刻《千字文》《百家姓》《三字经》等启蒙书籍,传播中原儒家文化;在政治上,他提出“设行省,改郡县”,先后五次奏请在新疆建省以巩固国家统一。

——摘编自《左宗棠全集》等

材料二  同治十三年(1874年)李鸿章上《筹议海防折》,提出朝廷应向海防倾斜,“海防与塞防之争”渐渐演变成各派之间的“爱国与卖国之争”。其实,此次大论战的实质,是国力日益衰微的大清帝国,如何在东部沿海与西北边疆两个战略方向上,分配有限战略资源的政策大讨论。李鸿章力主加强海防,目的在于防范强势崛起的日本,左宗棠强调塞防与海防并重,反对削减西北战费,也是着眼于解决阿古柏入侵的燃眉之急,遏制觊觎新疆的沙俄及英国的气焰,以后的实际历史演进,固然证明左宗棠收回相当于六分之一中国领土面积的新疆,功在千秋,但李鸿章所担忧的东部沿海危机,最终也全面爆发。

——摘编自吴胜《左宗棠和李鸿章30年恩怨》

(1)根据材料一,概括左宗棠的历史功绩。

(2)材料二中李鸿章力主加强海防,左宗棠强调塞防与海防并重,你赞同谁的观点?请简要说明理由。(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