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困难 | |
中国历史上结束分裂走向统一的王朝有( ) A.秦隋宋 B.秦隋元 C.宋元明 D.唐宋元
|
2. 难度:困难 | |
“文景之治”、“贞观之治”两个盛世出现的共同原因有 ①任用贤臣、善于纳谏 ②吸取前朝灭亡的教训 ③提倡节俭 ④减轻赋税,发展农业生产。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
3. 难度:中等 | |
下列两幅图片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A.古代对外交往 B.经济重心南移 C.科学技术进步 D.中央集权加强
|
4. 难度:简单 | |
下面是陈扬同学在黑板上板书的内容,他把历史事件的时间顺序排乱了,请你帮他纠正一下,正确的顺序应该是 ①鉴真东渡 ②张骞通西域 ③马可·波罗来华 A.①②③ B.③①② C.③②① D.②①③
|
5. 难度:简单 | |
唐代诗人李商隐在《咏史》中写道“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下列那两位皇帝的统治最能说明这个问题 A.隋文帝、隋炀帝 B.汉武帝、汉文帝 C.唐太宗、唐玄宗 D.唐太宗、武则天
|
6. 难度:困难 | |
“贫苦子弟,类皆廉谨自勉,埋首窗下……即纨绔子弟,亦知苦读,以获科第,否则虽富不荣……因此之故,前清时代,无分冬夏,几于书声遍野,夜静三更,钻研制义。”材料反映的这项中国古代制度是( ) A.科举制 B.郡县制 C.分封制 D.行省制
|
7. 难度:中等 | |
如要写一篇有关“大唐盛世”的历史小论文,下列素材不符合要求的是 A.“贞观之治” B.“开元盛世” C.开凿大运河 D.文成公主入藏
|
8. 难度:中等 | |
唐朝诗人皮日休曾说:“大运河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由此可以看出隋朝开凿大运河的意义是 A.巩固隋朝统治 B.利于选拔人才 C.加强了南北地区经济交流 D.实现了大一统
|
9. 难度:简单 | |
下列有关帝王的描述,哪一项是描写唐太宗的 A.开明君主吸隋训,贞观之治创唐荣 B.武周政治得发展,无字之碑任后评 C.调整政策呈开元,沉淫清色误王国 D.陈桥兵变成君主,黄袍加身显威风
|
10. 难度:简单 | |
如下图所示的农具最早出现在( ) A. 汉朝 B. 唐朝 C. 宋朝 D. 明朝
|
11. 难度:简单 | |
下列哪一历史事件体现了唐朝“开明的民族政策” A.遣唐使来华 B.玄奘西游天竺 C.文成公主入藏 D.鉴真东渡日本
|
12. 难度:中等 | |
元朝设宣政院直接管辖西藏,清朝康熙帝收复台湾后设台湾府,乾隆帝平定新疆大、小和卓叛乱后设伊犁将军。这些措施的根本作用是 A.强化了对西域和西藏的管理 B.进一步加强君主专制 C.促进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巩固 D.为了保证国家的长治久安
|
13. 难度:中等 | |
唐朝时期,民族之间的交融进一步发展。唐玄宗时,册封回纥首领为 A. “天可汗” B. 怀仁可汗 C. 云南王 D. 渤海郡王
|
14. 难度:中等 | |
吐蕃是我国藏族的祖先。唐朝时,唐蕃关系友好,历经了1200多年的唐蕃会盟碑至今依然屹立在拉萨大昭寺门前。以下人物中,为唐蕃和睦作出重要贡献的是 A. 鉴真 B. 玄奘 C. 文成公主 D. 元昊
|
15. 难度:简单 | |
在抗击新冠肺炎的日本援华物资上有“山川异域,风月同天”的字样(如图),据考证这与唐朝高僧东渡日本的故事有关,此处的“高僧”是
日本援华医疗物资 A.张骞 B.玄奘 C.鉴真 D.郑和
|
16. 难度:简单 | |
唐朝由盛转衰开始于 A.安史之乱 B.藩镇割据 C.宦官专权 D.黄巢起义
|
17. 难度:中等 | |
杰出历史人物对历史发展有着重大影响。下列历史人物与其事迹及作用搭配不正确的是 A.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通往西域的道路 B.鉴真——东渡日本,传播唐文化 C.玄奘——西游天竺,写成《大唐西域记》 D.赵匡胤——统一全国,重文轻武
|
18. 难度:简单 | |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宋代得以强化。为加强对地方知州的监督,北宋设立的官职是 A.御史大夫 B.司隶校尉 C.刺史 D.通判
|
19. 难度:中等 | |
著名文化学者王立群这样评价古代一位帝王:“烽火燃,五十年,陈桥驿站披旗冕。披旗冕,定江山,杯酒之间销兵权……还一个,盛世繁华,文煌武烈。”他评价的是 A. 秦王嬴政 B. 汉高祖刘邦 C. 唐太宗李世民 D. 宋太祖赵匡胤
|
20. 难度:简单 | |
宋代是中国瓷器发展史上的辉煌时代。北宋时期兴起于江西,以生产青白瓷著名,成为当时江南最大瓷器制造中心的是 A. 越窑 B. 邢窑 C. 景德镇 D. 泉州
|
21. 难度:中等 | |
对澶渊之盟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A. 使辽宋之间维持了长久的和平局面 B. 没有任何积极意义 C. 有利于双方开展贸易 D. 岁币加重了北宋人民的负担
|
22. 难度:中等 | |
从诗句“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吹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中我们主要感受到了 A.宋朝经济的繁荣,祖国河山的壮美 B.统治者不思收复失地,只想偏安一隅 C.人民生活的安逸,文化艺术的繁荣 D.国家分裂和社会动荡,人民生活困苦
|
23. 难度:简单 | |
毛泽东写道:“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成吉思汗的功绩主要是 A.灭亡西夏 B.统一蒙古 C.建立元朝 D.定都大都
|
24. 难度:中等 | |
“市井经纪之……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义复开张。如要闲去处,通晓不绝……”。这一现象 A.发生在唐朝前期 B.出现于北宋都城东京 C.是资本主义萌芽的表现 D.反映了江南经济的发展
|
25. 难度:困难 | |
诗歌也是历史重要的载体。下列诗歌不能够反映中华民族交融的是 A.“自从贵主和亲后,一半胡风似汉家” B.“蕃人旧日不耕犁,相学如今中禾黍” C.“胡音胡骑与胡妆,五十年来竞纷泊” D.“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
26. 难度:中等 |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金、南宋、西夏形势图》 (1)如图中建立金政权的少数民族是 (2)小历认为如图反映了南宋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特征,他的观点正确吗?请简要说明理由。
|
27. 难度:困难 | |
制度构建和政策实行都反映时代特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把全国分为三十六郡,以后又增至四十余郡。郡下设若干县,县下有乡,乡下有亭、里。皇帝的政令,通过三公九卿,直达郡、县、乡、亭、里,这是一种前所未有的中央集权化体制。 ——摘编自樊树志《国史概要》 (1)材料一反映的是哪一朝代实行的什么地方行政制度? 材料二 唐朝前期人口统计图 (2)据材料二,概括唐朝前期人口数的变化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趋势形成的主要原因。 材料三 唐太宗把刺史(负责监察各州主要官员和豪强地主及子弟不法行为的官员)的名字写在屏风上,并把他们的政绩也写在上面,以便考察任用。刺史由他亲自选拔,县令由五品以上的京城官员推荐。贞观年间,出现了一大批奉职守法的官员。 ——摘编自中学历史教材 (3)据材料三,指出唐太宗考察任用地方官的主要依据。 材料四 从本质上看,宋代只不过是残唐五代的延续,宋代之所以国祚长久,没有短命而亡,只是因为宋太祖断绝了武人专政的传统……宋代的中央政府管理体系多头分权,效率并不很高。 ——许倬云《大国霸业的兴废》 (4)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太祖为断绝“武人专政的传统”采取的政策。据材料四,说一说这一政策的弊端。
|
28. 难度:困难 | |
唐诗、宋词、元曲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璀璨明珠,从中可感受文学魅力,一览历史胜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文学览胜一:唐诗——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唐朝诗人创作了大量诗歌,谱写了丝路明珠长安的繁华。俯瞰长安城,“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街市上,熙熙攘攘,“水门向晚茶商闹,桥市通宵酒客行”。在唐朝的宫殿上,“万国衣冠拜冕旒(借指皇帝)”。考试吸引着越来越多的读书人,“喧喧车马欲朝天,人探东堂榜已悬”。妇女引领者时尚,“女为胡妇学胡妆……胡音胡骑与胡妆。五十年来竟纷泊”。 ——据《以诗证史——以唐诗看唐都长安的繁华》 (1)据材料和所学知识,以长安为例,归纳唐朝繁盛的表现。 文学览胜二:宋词——长忆钱塘,不是人寰是天上 杭州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港口,唐代已“户口日益增”“开肆三万室”,至宋代更为东南繁华之最,“衣冠毕会,商贾云集”。柳永词“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参差十万人家”,潘阆词云“万家掩映翠微间”。 ——据《宋朝诗歌所反映的宋朝城市市场分析》 (2)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杭州在唐宋时期的发展盛况。简要分析其在宋代成为“东南繁华之最”的原因。 文学览胜三:元曲——四围锦绣繁华地,车马喧天闹起 元朝建立后,丝绸之路更加通畅,东西交往频繁。马致远在散曲中赞美:“至治华夷,正堂堂大元朝世……小国土尽来朝”。贯云石也在散曲中唱道:“江山富,天下总欣伏,大元至大古今无”。清代魏源说:“元有天下,其疆域之袤,海漕之富,兵力物力之雄廓,过于汉唐”。 ——据《元曲的人文精神与文化启示》 (3)据材料和所学知识,举一史实说明元朝疆域“过于汉唐”。马致远、贯云石、魏源对元朝有什么共同认识?
|
29. 难度:中等 | |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经济重心形成于黄河中下游地区。经济重心是相对稳定的,但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政治、国防形势的演变,必然也将寻找更适宜的发展区域,以扩大经济重心的范围乃至迁移。我国历史上的经济重心大致经历了由西向东,由北向南的历程。最终在东南地区结聚成一个新的经济重心,并取代了黄河中下游地区经济重心地位。这就是我国历史上的经济重心南移事件。 (1)依据材料,指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经济重心的位置。 (2)阅读以上材料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