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中等 | |
传说“黄帝、尧、舜刳木为舟,剡木为楫……以济不通,致远利天下”。以下考古发现能够印证上述传说的是( ) A.重庆巫山出土的筒形瓶 B.河南三门峡出土的彩陶盆 C.陕西出土的独木舟彩陶壶 D.半坡出土的人面鱼纹彩陶盆
|
2. 难度:困难 | |
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就是解读图表信息。下表数据反映出当时( ) A.墓葬规制严整 B.三家分晋 C.王室衰微,制度崩溃 D.社会变动剧烈,诸侯混战
|
3. 难度:简单 | |
公元前221年秦王扫荡六国,一统天下,从而开创了中国历史上大一统王朝的新纪元。公元前221年处于( ) A.公元前2世纪初 B.公元前2世纪末 C.公元前3世纪初 D.公元前3世纪末
|
4. 难度:中等 | |
秦朝灭掉巴国后,在重庆推行郡县制,设巴郡管辖,并将郡的首府设在巴国都城江州。江州属于今天重庆哪个区( ) A.南岸区 B.江北区 C.渝中区 D.九龙坡区
|
5. 难度:简单 | |
史书记载“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帛者谓之纸。缣贵而简重…用树肤、麻头及敝布、渔网以为纸。”促成这一变化出现的是下列哪位人物( ) A.祖冲之 B.蔡伦 C.张仲景 D.李冰
|
6. 难度:简单 | |
建筑是历史的承载者和见证者,下图这一建筑见证了某一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这一历史事件的重要意义是( ) A.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B.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C.建立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D.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
7. 难度:简单 | |
1931年9月某一天,重庆市街头上群情汹汹,市民们下半旗为死难同胞致哀,同时全市的工厂停工,学校停课,商店停业。市民此举是在抗议日本制造的( ) A.“九一八”事变 B.“七七事变” C.南京大屠杀惨案 D.“六五”大隧道惨案
|
8. 难度:简单 | |
1937年11月《泰晤士报》对某一战役高度评价:“此次两军作战,伤亡惨重……须知若干华军器械,犹未充分,但一般所认为不能保持一日之地,彼等竟守制十周之久……一隅之抵抗对于整个中国均有极大之影响。”这一战役( ) A.取得抗战以来正面战场最大的一场胜仗 B.标志抗战进入相持阶段 C.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D.粉碎了日军速亡中国的迷梦
|
9. 难度:中等 | |
1949年,新政协筹备会于北平召开,在讨论国歌问题上,多数人推荐了《义勇军进行曲》,但田汉等人觉得歌词“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这一句与现实情况不符,应当修改。张奚若、黄炎培等人提出反对意见。在综合各方面意见和广泛讨论后,会议最终决定“遵循原意”不做修改。由此可见( ) A.《义勇军进行曲》正式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B.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正式确立 C.体现了民主集中制原则与共同协商的精神 D.反帝、反封建、反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任务尚未完成
|
10. 难度:中等 | |
如下图,是某位同学整理归纳的知识要点笔记。据此可判断出他学习的主题是( ) A.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C.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历代领导人的思想成果
|
11. 难度:简单 | |
翻开古代埃及的历史,里面充满了光怪陆离的神话故事和神秘宝藏,却又点缀着璀璨文明和历史典故。走进古埃及的世界,你了解的“璀璨文明”应该是( ) A.神秘的楔形文字 B.巍然耸立的金字塔 C.等级森严的种姓制度 D.惊艳后世的哲学成就
|
12. 难度:中等 | |
公元前4世纪,他率军东征,建立起了横跨欧亚非的庞大帝国,他在远征中获得了荣耀,最终却也葬送在了远征的道路上。他被誉为“英明的领袖”、“好战的将领”、“贪婪的侵略者”、“文化的爱好者”,上述材料中的他是( ) A.凯撒 B.梭伦 C.亚历山大 D.屋大维
|
13. 难度:中等 | |
二战后期,美英苏三个同盟国参加的某次会议,尽管在很多问题上存在分歧,但至少在许多问题上达成形式上的一致,如战后德国前途问题,亚洲战争问题,战后成立联合国问题。这次会议是( ) A.波茨坦会议 B.开罗会议 C.慕尼黑会议 D.雅尔塔会议
|
14. 难度:中等 | |
揭示历史事件内在联系,是学习历史的重要目标。下列历史事件因果搭配,对应正确的是( ) A.甲骨文的发现——中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夏朝开始 B.张骞通西域——海上丝绸之路开通 C.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抗日民族同一战线正式形成 D.德军闪击波兰——二战爆发
|
15. 难度:困难 | |
美国现任总统特朗普执政以来,多次向全球挥舞关税大棒。2019年5月美国宣布,将进口自中国200亿美元商品的关税提高到25%。特朗普的做法 A.违背了世界贸易组织宗旨 B.加速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C.阻碍了多极化格局的形成 D.背离了联合国宪章的原则
|
16. 难度:中等 | |
20世纪50年代以来,美国对华长期实行军事围攻、政治加压、经济制裁,中美甚至在朝鲜和越南直接或间接战争,对美敌视和仇恨的情绪弥漫中国的各个阶层。日本则长期充当美国敌视中国的急先锋和桥头堡,中日之间的敌视、仇视情绪也曾经达到无以复加的程度。 20世纪70年代初,根据新的国际形势和党中央的重大战略决策,毛泽东高屋建瓴地从乒乓外交和斯诺传话开始,逐步实现对美、日外交正常化的战略性转变。这是一个出乎当时国人预料的重大转变,如何统一全党与全国人民的认知,成为一个非常重大的问题。在毛泽东、周恩来的直接领导下,对统一全党全国对国际形势和外交政策的看法实行了强有力的“核心领导”,稳妥有序地解决了干部群众的思想认识,较好地统一了全国意志,顺利实现了外交战略的重大转变。当时采用的先上级后下级、先党员后群众等做法取得了良好效果。在重大外交战略问题上统一全党和全国认识,形成代表国家意志的观点和政策,这种做法对于今天认识国际形势、推行重大外交决策,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摘自石源华《应对重大外交问题需要统一国家意志》 以下表述是从以上材料中得出的,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涂“正确”;违背了以上材料意思,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涂“错误”;是以上材料没有涉及的,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涂“未涉及”。 1. 新中国成立初期美国等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采取敌视态度。( ) 2. 20世纪70年代初由于世界形势的变化,中国政府的外交战略开始出现转变。( ) 3. 中国实行乒乓外交后,中日、中美关系相继开始正常化。( ) 4. 在毛泽东、周恩来的核心领导下,较好的统一了全国关于外交战略转变的认识。( ) 5. 基于对当今国际形势的认识,中国推行全方位、多层次的外交活动。( )
|
17. 难度:中等 | |
观察图1: (1)请在答题卡图中方框内,写出敌后战场的指挥中枢所在地名称。 (2)据图指出,抗日根据地分布有何特点
|
18. 难度:中等 | |
观察图2: (1)请将下列地区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答题卡图中对应的方框内。 A.美英盟军为开辟欧洲第二战场的登陆地点 B.第二次世界大战转折点 (2)据图指出,反法西斯盟军进军方向有何特点?
|
19. 难度:困难 |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为了中央集权寻找意识形态的支撑。然而在现实政治中,汉武帝的“独尊儒术”是有所保留的。他并不完全依赖儒士,在宗教方面,相当依赖道家方士;在平均地权和教化方面,相当依赖儒家;在节制资本方面,又相当依赖法家……他的治国理念大体上就是以儒术的外表掩盖法术的内里,这种理念的推行,为汉朝走向鼎盛打下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摘编自樊树志《国史十六讲》 材料二:在伯里克利时代,出于实际的需要实行了一系列重要改革。首先,除将军的职务必须由有军事才能的人担任以外,500人会议的议员和大部分的政府官员,由抽签的方式来决定。其次,将梭伦所创设的陪审法庭扩展成为一个拥有6000名陪审员的庞大的司法机关。最后,实行公职付酬的办法,使那些比较贫穷的人,也可以去担任政府的官吏、议员或陪审员。伴随这些措施的实施,雅典民主政治走向了黄金时期。 ——摘编自郭圣明《世界文明史纲要》 材料三:邓小平说,“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是不会改变的,永远不会改变。但是,不保证香港和台湾继续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就不能保持他们的稳定和繁荣,也不能和平地解决问题。因此,我们在香港问题上,首先提出保证其现行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在1997年后50年不变。” ——摘自《瞭望》周刊《一个意义重大的构想》 (1)根据材料一,概括汉武帝治国方略的特征。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是谁向汉武帝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 (2)根据材料二,概括伯里克利的改革措施。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邓小平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提出的构想是什么。并分析邓小平提出这一构想的目的。 (4)综上,谈谈你对国家治理的认识。
|
20. 难度:中等 |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一战时,中国政局动荡,经济贫弱到极点,但北洋政府依旧做出了支援协约国的决定……这一决定对中国和世界都产生了深远影响。14万华工,来到英法,为西方文明的存亡,赴汤蹈火,他们虽未直接参战,却为英法提供了14万劳动力,使14万英法青年可以走上战场。他们用自己的宝贵生命参与拯救西方文明,并通过同西方文明接触,改变了自己的思想观,从而为中华民族走向国际社会,为中国寻求新的国家认同,做出了巨大贡献。 ——摘编自丛爱娟《参加一战的华工与威海卫》 材料二:自东三省沦陷后,中国人民就在极其不利的国际环境下,开始独自抗击日本法西斯侵略的斗争。我们以巨大民族牺牲,将日军三分之二以上的兵力牢牢拴在了中国战场。正是由于中国战场存在,使得日军未能按计划北上与德军配合夹击苏联,也减轻了盟军在太平洋战场上的压力。 ——摘编自岳麓版教材《20世纪战争与和平》 材料三:在抗击新冠病毒疫情面前,中国以牺牲本国经济的代价,为世界各国防控疫情争取了时间窗口。在防控本国疫情的同时,积极主动向相关国家提供支持。体现了中国作为国际大国的使命和担当。现在中国的使命担当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未来中国在国际关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势必得到加强。 ——摘自《环球时报》 (1)根据材料一,归纳北洋政府派华工出国对中国和西方世界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贡献?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战后中国国际地位的变化?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中国的认识。
|
21. 难度:困难 | |
“三农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有深厚的历史溯源。结合所学回答: (1)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争鸣,其中提出以民本思想“仁政”来治理天下的是哪一位思想家?在中国长期政治实践中,推行民本思想的君主往往可以缔造出繁荣昌盛的局面,请以西汉为例加以阐述和说明。 (2)以民为本的思想深深烙在了中国古代的科技文化上。下图所示农业科学技术著作,突显了中国古代科学家以民生为本的务实精神,请问这一著作的作者是谁? (3)农业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儿,是支撑国民经济建设与发展的基础产业。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为发展农业推行了哪一生产制度?这一举措的实施有什么历史意义?
|
22. 难度:困难 | |
人类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和发展了多姿多彩的文明。结合所学回答: (1)法制文明是国家文明程度的标识。请指出,古罗马时期罗马法发展的里程碑是什么?新中国成立后,作为新中国初期施政纲领并起到临时宪法作用的文件是什么? (2)地方文明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汉代建筑物屹立至今的,石阙便是代表之一。重庆出土了许多的汉代石阙,其中被国务院列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化保护单位的是? (3)精神文明是人类文明不朽的丰碑,更是一个民族赖以长久生存的灵魂。中国工农红军铸就的长征精神激励着一代代中国人,请写出长征结束的标志。抗日战争中涌现出无数的爱国志士,他们以身报国书写爱国精神,其中在反“扫荡”作战中血洒疆场的八路军将领是哪一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