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中等 | |
19世纪末,清政府逐渐意识到:对于民间资本的残酷排挤是极其不合理的,在此背景下,近代中国所有厂矿企业的资本额中,属于民族资本的商办企业的资本额,由占22.4%上升到70%。材料表明,此时的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主要是由于 A.洋务运动的刺激 B.政府政策的放宽 C.列强侵华的放松 D.“实业救国”的推动
|
2. 难度:中等 |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据时人(1846年)记载:“近日洋布大行,价才当梭布三分之一。吾村专以纺织为业,近闻已无纱可纺……。”农民和手工业者在此冲击下纷纷破产。 材料二 1895-1898年,新建的商办厂矿企业资本万元以上的有60多家,棉纺织厂最多。由于日本棉纱的大量倾销,以及资本雄厚的英、美、德等国纱厂在上海相继设立,加上清政府的苛捐杂税和官吏勒索,沪、苏、杭一带的华资纱厂从1898年起就开始亏损,其他各地纱厂也难以维持。[中%&国教*育^出版~网] 材料三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实行扶植民间轻工业、统一货币、关税自主等政策。1928-1937年,中国工业产值年增长率达到8%以上,1936年,工业产值达到近代以来的最高水平。 (1)据材料一,当时中国社会的经济结构发生了什么变动?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变动出现的原因。 (2)据材料二,这一时期的社会经济发生了什么变化?1898年以后纱厂亏损的原因有哪些? (3)据上述材料,概括指出影响近代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
3. 难度:中等 | |
下图反映的情景表明近代中国 A. 书信往来彻底结束 B. 社会礼仪发生变化 C. 信息传递主要靠电话 D. 出现了新兴的职业
|
4. 难度:简单 | |
1904年,商务印书馆出版了《最新国文教科书》第一册,因内容新颖,深受欢迎;以后又陆续出版了整套初等、高等小学教科书,除国文外,还包括修身、算术、农业等。这些教科书的出版 A.说明了科举制度已经被废除 B.改变了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 C.揭开了近代教育改革的序幕 D.适应了近代教育发展的需要
|
5. 难度:简单 | |
近代前期,如果有人在衣、食、住、行上出现“洋化”现象,便会为社会舆论所不容。民国初年,不仅归国学子喜欢洋货,而且很多市民也趋向于穿西服、吃西餐等生活方式。这表明 A. 人们仅热衷于西方的衣食 B. 不同人群对“洋货”的态度不同 C. 归国学子引发了衣食“洋化” D. 人们逐渐接受西方的生活方式
|
6. 难度:简单 | |
“从此千里争片刻,无须尺幅费笔砚。雁帛鱼书应共妒,声气相通快胜箭。 枝枝节节环四海,地角天涯连一线。”这首诗反映了近代中国( ) A.火车轮船的传人 B.大众传媒的兴起 C.有线电报的出现 D.社会习俗的变化
|
7. 难度:中等 | |
1913年,一个香烟盒的封面上(如下图),正面印着“爱国”,背面印着”中国人,中国金钱,中国实业,中国利权,爱国诸君请吸香醇精美之爱国香烟”。它表明当时的实业家倡导 A. 实业救国 B. 民主共和 C. 全盘西化 D. 君主立宪
|
8. 难度:中等 | |
1913-1921年,我国创办了123家面粉厂;1914年我国面粉入超(指一定时期内,外贸进口总值超过出口总值,反之为出超)200万担以上,以1915年起开始出超,1920年达到300多万担,随着帝国主义卷土重来,面粉业再度受挫。这说明 A. 辛亥革命促进了民族工业发展 B. 一战有利于我国民族工业的发展 C. 当时我国的面粉产量领先世界 D. 近代中国的民族企业家资本雄厚
|
9. 难度:中等 | |
19世纪,西方的星期作息制传入中国。参照传统的二十八宿值日法的推算,汉语新添了“星期”和“星期日”等新名词。1907年清迁明确规定在正式用语中使用“星期”而不用“礼拜”。上述现象主要表明 A.中西文化融合 B.习惯完全西方化 C.天文学发展迅速 D.汉语词汇丰富
|
10. 难度:中等 | |
罗兹曼主编的《中国的现代化》一书称:“1905年是新旧中国的分水岭。它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和另一个时代的开始。”从教育发展的角度来看,材料中“一个时代的结束”具体指的是 A.北洋西学堂的创办 B.科举制度的废除 C.《奏定学堂章程》的颁布 D.南洋公学的创办
|
11. 难度:简单 | |
《申报》1872年创刊于上海,日后成为中国近代影响最大的报纸之一,“凡国家之政治,风俗之变迁,中外交涉之要务,商贾贸易之利弊,与夫一切可惊可愕可喜之事,足以新人听闻者,靡不毕载”。材料所述现象的出现,说明了 A.《申报》是近代中国创办最早的报纸 B.报纸作为大众传媒工具刊登的内容广泛 C.《申报》是最受当时人们喜欢的报纸 D.报纸是反映社会习俗和时政的唯一途径
|
12. 难度:简单 | |
20世纪30年代,面对日寇侵占东北、践踏华北的危亡形势,仍有国人沉溺靡音,纸醉金迷。这时,有两位共产党文化人寿昌、守信坐到一起商定创作歌曲提振民志,面对特务追捕,历经磨难,两人填词谱曲,终于创成《义勇军进行曲》传唱大江南北。寿昌、守信就是( ) A.鲁迅 曹禺 B.齐白石 徐悲鸿 C.闻一多 冼星海 D.田汉 聂耳
|
13. 难度:中等 | |
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民国元年,迁到北京不久的民国临时政府和参议院颁发了第一个服饰法令,即《服制》。该法令对民国男女正式礼服的样式、颜色、用料作出了具体的规定……1912至1919年间,民国政府又颁发了十余项服制,发人深省的是,民初服制的选样,基本上采用西洋服式为主。虽然,其中不乏亦中亦西、不中不西的组合……当时的上海、天津、北京、南京等城市的政界、知识界率先剪辫易服,商贾亦为之推波助澜,机敏的商家则抓住了改元易服这一商机。 材料三 孙中山先生的伟大,不仅在于他领导了辛亥革命,而且在于他为了实现革命理想,他坚决反对军阀分裂割据,坚定维护民主共和制度和国家完整统一。” (1)观察材料一中的两幅图片,概括孙中山穿着打扮发生了什么变化,并说一说图二是哪个事件的结果。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民国成立后,服饰发生变化的原因有哪些? (3)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论证材料三的观点。
|
14. 难度:中等 | |
下图是中国棉纺织业布机数(1912-1921年)和机制面粉业年产量(1913-1921年)柱状图。该图反映了
A.列强加大对中国的商品倾销 B.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开始起步 C.中国重工业获得了初步发展 D.民族工业获得快速发展良机
|
15. 难度:中等 |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民族工业自19世纪60年代出现以后,发展速度一直比较缓慢,到1895年,中国民族工业数量大数在170家左右,资本总额不足500万元。然而,据不完全统计,1895-1898年间新创办的企业就有62家,资本总额达120多万元,出现了一个兴办实业的浪潮。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民族工业始终保持发展,甚至出现了“短暂的春天”。 材料二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于半殖民地半封建化过程中,从分布到类型上都体现出“后天不足”的病症(中国的)资产阶级虽然无力领导中国革命取得最表终的胜利,却是推动中国近代化进程的重要进步力量之一……资产阶级也成为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重要力量,推动了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发展。 (1)请你根据材料一在下面的年代尺上标出象征着民族工业“出现”和“短暂的春天”对应的时间,并指出在1895-1898年我国出现兴办实业浪潮的思想因素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如何理解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从分布到类型上都体现出‘后天不足’的病症”?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的资产阶级是如何“推动中国近代化进程”的?认为一个国家工业的发展,需要具备哪些前提?
|
16. 难度:中等 | |
旗袍原来是满族妇女的基本服装,特点是袍身宽大。20世纪20年代,旗袍吸收欧美服装讲求适体和曲线美的优点,经过改良的旗袍,充分体现了女子的曲线美,在上海出现后,很快便流行全国。对上述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体现了笼统排外的思想 B.文明开化之风流行 C.民主共和观念传播 D.裁剪和工艺突出女性的曲线
|
17. 难度:中等 | |
鲁迅《狂人日记》中说:“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来,满本写着两个字是‘吃人’!”揭露了 A.封建礼教禁锢人们思想的本质 B.儒家思想的“仁义道德” C.资产阶级的软弱性 D.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