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简单 | |
1979年,面对企业产销脱节的困境,四川宁江机床厂通过《人民日报》向全国发出了一条“我们这里有机床卖”的广告,该厂积压的机床迅速成为畅销产品。这一事件说明了 A. 企业在逐步探索经营自主权 B. 质量是国有企业发展的根基 C. 宣传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核心 D. 国有企业改革已经全面展开
|
2. 难度:中等 | |
1979年底,包产到户,包干到户还只是在个别地方尝试,比重仅占全国总农户的9%。到1984年底,比重已增至95%以上。包产到户、包干到户迅速发展是由于它 A.是农民自己的发明创造 B.使农民获得土地所有权 C.使农业收入得到平均分配 D.适应了农民的生产需求
|
3. 难度:中等 | |
按照国有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适当分离的原则,改变了国有企业过去的经营方式。到1987年,全国80%的国有企业实行了各种形式的承包责任制。在企业内部,也进行了以实行厂长(经理)负责制为主要内容的改革。这主要反映了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实行 A.按劳分配 B.股份制改革 C.政企分开 D.多种所有制并存
|
4. 难度:中等 | |
1978年,全国城市化率为17.9%。1978~2000年,城市数量由193个增加到663个,城市化水平提高到36.1%。这组数据强调的是( ) A.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城市化水平较低 B.改革开放前我国城市化水平进展缓慢 C.改革开放加速了我国城市化进程 D.我国城市化水平已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
5. 难度:简单 | |
法国《世界报》在2011年罕见地推出98页的“中国世纪特刊”,世界传媒巨头默多克也坦承:一份报纸希望在全球畅销最快捷的办法,就是把中国放在头版。国际舆论的密切关注表明中国 A.成功加入世贸组织 B.跻身发达国家行列 C.国际影响力在扩大 D.注重国际舆论宣传
|
6. 难度:困难 | |||||||||||||||||||||
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计划经济体制束缚了人们的手脚,使中国与西方国家原本缩小了的差距越拉越大。经过十年“文革”,也积累下许多严重的政治问题和社会问题。1978年,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肯定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1982年,中共“十二大”提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要“走自己的路”。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和中共“十四大”的召开,进一步解放了思想,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材料二
(1)依据材料一,简要说明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历史背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找到了一条怎样的发展道路? (2)依据材料二,大事年表体现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哪些领域的巨大成就?结合同一时期的世界形势,概括指出取得这些成就的原因。 (3)联系生活实际,举一例说明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成就给你的生活带来的便利。
|
7. 难度:简单 | |
这是一次肩负重大历史使命,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大会。它明确提出,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这次大会是( )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中共十二大 C.中共十三大 D.中共十四大
|
8. 难度:简单 | |
《人民日报》社论:“从今以后,只要不发生大规模的外敌入侵,现代化建设就是全党的中心工作,…不能再搞任何离开这个中心的工作,损害现代化建设的‘政治运动’和‘阶级斗争’了。”这反映了党和国家要( ) A. 实施“一五计划“和三大改造 B. 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C. 发动文化大革命 D. 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9. 难度:中等 | |
小岗村“大包干”带头人之的严金昌曾说:“过去在生产队,上工一条龙,干活大呼隆,干多干少一个样,都是10分工,……出勤不出力,光工分多有什么用呢?”他的诉说,表达了( ) A.土地改革后的喜悦 B.对农业合作化的思考 C.对农村改革的肯定 D.国企改革前夕的期盼
|
10. 难度:困难 | |
左图到右图所示政府机构名称的变化反映了
A. 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B. 人民公社化运动全面展开 C.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逐步推开 D. 经济特区开始建立
|
11. 难度:中等 | |
1979年、占中国人ロ80%以上的农民群体人均存款不足10元。2009年,中国人均存款超万元。从1979年到2009年,中国GDP增长了近100倍,人民币总量增加了700多倍。这些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国有企业改革 B.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C.实行改革开放 D.大量引进外来资金
|
12. 难度:简单 | |
1986年的《时代》周刊写道:这一次邓小平再次当选为年度风云人物是源于他持续不断地推动中国的改革……那些“持续不断的改革”中除“积极推进对外”开放”外还包括 ( ) A.增强企业活力,稳步推进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B.正确分析国情,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C.发表南方谈话,阐述社会主义的本质和基本特征 D.提出改革目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13. 难度:中等 | |
1979年11月,邓小平会见美国和加拿大友人时说:“我们不要资本主义,但是我们也不要贫穷的社会主义,我们要发达的、生产力发展的、使国家富强的社会主义。”还提出“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的论断。邓小平的这一思想主张( ) A.有利于推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 B.表明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取得显著成效 C.实现经济的协调发展和稳定高速增长 D.标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
|
14. 难度:简单 | |
德国财经网称“雄安新区”是“中国新区3.0”,同时,深圳与浦东的崛起之路反复被说起。据此推断合理的是 A.浦东新区迈出我国对外开放的第一步 B.深圳特区是我国90年代对外开放的重点 C.深圳和浦东的崛起,是我国改革开放取得成果的体现 D.深圳和浦东的崛起,标志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
|
15. 难度:中等 | |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总方略,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走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路线图”,每一个“全面”都有其重大战略意义。其中,为着力推进党的建设而采取的战略举措是( ) A.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B.全面深化改革 C.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D.全面从严治党
|
16. 难度:中等 | |
孟德斯鸠曾说:“土地出产之多少,主要不在于土地肥沃程度,而在于居民是否享有自由。”下列能够从正面印证这句话的史实是 A. 农业集体化的推行 B. 人民公社体制的建立 C.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 D. 农业机械化的普及
|
17. 难度:困难 | |
阅读下图《1981年和2016年中国出口商品总额与构成》,分析正确的是
A.农轻重结构比例已严重失调 B.国际市场限制初级产品贸易 C.工业制造水平远远领先世界 D.改革开放推动出口结构变化
|
18. 难度:中等 |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推进对外开放的过程中,设立经济特区是一个重大的突破。1980年,国家首先设立了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这四个经济特区毗邻香港、澳门,与台湾隔海相望,历史上有出海谋生的传统,在海外拥有众多的华侨、华裔,便于发展外向型经济。1984年4月,党中央和国务院决定进一步开放大连、秦皇岛、天津、烟台、青岛、连云港、南通、上海、宁波、温州、福州、广州、湛江和北海14个港口城市。1985年起,又相继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和环渤海地区开辟经济开放区。 材料二 1978-1992年广东与全国经济增长对比示意图 材料三 2017年4月1日,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挂牌成立,自贸区实施范围119.77平方千米,涵盖郑州片区、开封片区、洛阳片区。其发展目标是:经过三至五年改革探索,形成与国际投资贸易通行规则相衔接的制度创新体系,营造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努力将河南自贸区建设成为投资贸易便利、高端产业集聚、交通物流通达、监管高效便捷、辐射带动作用突出的高水平高标准自由贸易园区,引领内陆经济转型发展,推动构建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将四个经济特区设立在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二,指出l978-1992年广东经济发展有什么特点。结合材料说说具有这一特点的原因。 (3)根据上述三则材料,用示意图表示出我国对外开放的过程。结合现实生活,举一例谈谈改革开放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影响。
|
19. 难度:中等 | |
阅读下列材料,国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正如学者们所说,中国农民远非如许多人想象的那样是一个制度的被动接受者,他们有着自己的期望、思想和要求。(农民)以不易察觉的方式改变、修正,或是消解着上级的政策与制度,1978年开始,农业发展实现了“变”与“不变”……中国农业水平的不断发展,农业农村形势持续稳中向好,美丽乡村建设深入推进……农业机械化水平超过66%,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57.5%,灌溉面积达10.08亿亩,一半以上的农田旱涝保收,新型职业农民超过1400万人,各类新型主体达330万家,农药使用量连续负增长,从传统到现代,农业生产面临千年未有之变局。 (1)比较材料一中的两幅图片,指出农民生活的变化。并回答促使这种变化出现的政策原因是什么? (2)如何理解材料二中“农业发展实现了‘变’与‘不变””? (3)综合材料一、二,面对“农业生产面临千年未有之变局”,你对农业发展有何建议?
|
20. 难度:中等 | |
通过以下两幅图的对比,反映了( )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使高考制度恢复 B.我国在教育事业上的发展成就 C.为国家现代化建设培养了大批人才 D.科教兴国战略的必要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