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简单 | |
观察如图,对其中文字叙述正确的是 A.人类历史上最早的文字 B.体现了最原始的造字法 C.发现地集中在长江流域 D.主要记载了夏朝的历史
|
2. 难度:简单 | |
国家博物馆举办“高山景行——孔子文化展”,用九幅画勾勒出孔子的一生。其中最能体现孔子教师身份的是 A. B. C. D.
|
3. 难度:中等 | |
18年前,38000多枚秦简在湖南里耶小城出土,“复活”了秦朝历史。其中最能体现“一统之治”的是 A.鼓励耕织、奖励军功 B.设置郡县、征调徭役 C.开垦农田、制作农具 D.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
4. 难度:简单 | |
“凡百三十篇,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与此相符的著作是 A.《史记》 B.《毛诗笺》 C.《三礼注》 D.《齐民要术》
|
5. 难度:困难 | |
与早期佛像相比,云冈石窟中期部分佛像的服饰,已具有汉族服饰的风格和特色。这一变化主要是由于 A.张骞通西域 B.玄奘西行 C.孝文帝改革 D.辽宋和战
|
6. 难度:中等 | |
如图是某学习主题的诗句摘抄笔记。其主题是 A.百家争鸣 B.佛教传播 C.开元盛世 D.科举制度
|
7. 难度:中等 | |
风俗画是宋代文化最精彩的内容之一,其中最著名的是 A.《天王送子图》 B.《女史箴图》 C.《清明上河图》 D.《洛神赋图》
|
8. 难度:中等 | |
《元史》记载:“宣政院……掌释教(佛教)僧徒及吐蕃之境”。这表明 A.中央政府对西藏正式行使行政管辖 B.元朝设置机构管理西域的军政事务 C.宣政院掌管全国的行政和宗教事务 D.元朝设立统一的边疆地区管理机构
|
9. 难度:困难 | |
《全球通史》认为:明朝时,中国的航海活动达到极盛。这反映了当时中国 A.造船航海技术先进 B.专制统治空前强化 C.对外贸易遍布世界 D.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
10. 难度:简单 | |
郑板桥一生为官12年,“七载春风在潍县”,不仅留下了清廉爱民的美名,还留下了富有哲理的名言 A. B. C. D.
|
11. 难度:中等 | |
19世纪末,中国出现了学习日本的热潮,留学日本、翻译日本书籍成为时尚。这一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A.启蒙运动的兴起 B.甲午战争的失败 C.民族资本的发展 D.新式学制的创立
|
12. 难度:困难 | |
梁启超提出:“三代(夏商周)以后君权日益尊,民权日益衰,为中国致弱之根源。”其意图是 A.振兴洋务 B.倡导变法 C.批判孔教 D.维护共和
|
13. 难度:中等 | |
“我们抛弃了之乎也者,学做白话文。我们也把红楼水浒做圣经宝典来研究,又竭力阅读西洋名著。”这种状况始于 A.太平天国运动 B.辛亥革命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
|
14. 难度:中等 | |
中国工农红军的伟大长征被誉为“地球上的红飘带”。其精神本质是 A.为人民谋幸福 B.进行战略转移 C.坚持北上抗日 D.挽救中国革命
|
15. 难度:中等 | |
七七事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积极在今潍坊地区组织抗日武装。创建鲁东抗日游击队第八支队的是 A.王尽美 B.陈毅 C.马保三 D.许世友
|
16. 难度:简单 | |
历史上,中国共产党曾要求各根据地政权“承认国民政府颁布的宪法法律的效力”。其目的是 A.推进国民革命 B.巩固工农政权 C.促成重庆谈判 D.促进合作抗日
|
17. 难度:中等 | |
1939年2月,毛泽东在延安生产动员大会上提出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口号。其背景是 A.日伪军封锁根据地 B.正面战场节节胜利 C.日军开始全面侵华 D.中国军队全面反攻
|
18. 难度:中等 | |
如图是潍坊华成机器厂的老照片。它反映的是 A.完成土地改革运动 B.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C.全面建设社会主义 D.建立市场经济体制
|
19. 难度:中等 | |
有学者认为,每一个民族都有他们的使命,罗马人的使命就是为世界提供法律。体现了罗马人“使命”的是 A.《汉谟拉比法典》 B.《拿破仑法典》 C.《查士丁尼法典》 D.《和平法令》
|
20. 难度:简单 | |
彼得一世要求朝臣剃须,穿西式服装,要求俄罗斯贵族后裔学习欧洲礼仪和思想。他这样做是为了 A.建立中央集权 B.发展本国资本主义 C.兴办手工工场 D.开启近代化的进程
|
21. 难度:简单 | |
有人评价麦哲伦航行:“毫无疑问,它是如此奇特和令人惊叹,这样的壮举从未有过,未来不会再次发生。”这一“壮举” A.促进了伊斯兰教传播 B.巩固了欧洲的庄园经济 C.实现了大众教育普及 D.推动世界成为一个整体
|
22. 难度:中等 | |
1783年失去美洲殖民地后,没有人预见到英国能够再次崛起。英国能再次崛起是因为 A.资产阶级革命 B.第一次工业革命 C.第二次工业革命 D.第二次世界大战
|
23. 难度:困难 | |
近代中国和日本,无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还是“东洋道德,西洋艺术”,都是传统文化对自身革故鼎新的开端。“革故鼎新”的共同表现是 A.学习西方技术 B.照搬西方制度 C.推翻君主专制 D.完成社会转型
|
24. 难度:中等 | |
美利坚合众国向那些对人民自治有信心的人做出证明:理性公民能够实现自我管理。“实现自我管理”依据的是 A.《权利法案》 B.《人权宣言》 C.《独立宣言》 D.1787年宪法
|
25. 难度:中等 | |
如图漫画是欧洲百年“极简史”。对其表述正确的是 A.从冷战走向和平 B.从单极走向多极 C.从强大走向没落 D.从对抗走向联合
|
26. 难度:困难 | |
科技是民族、国家兴旺发达的重要标志。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隋唐之际,中国出现了文字批量复制技术的创新,而这种文字复制技术的根本性革命则是出现在宋代。这些新技术在中国出现后,先后传播到东亚和欧洲,使文化的传播、继承和发展更加普遍,更加快捷。 ——《早期木刻本考略》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唐宋时期文字复制技术取得的主要成就,简要概述其影响。 材料二 从鸦片战争到1895年,清政府主要引进军事技术和少数相关技术,对西方技术体系一知半解,未发展机器制造等基础技术和基础工业,技术上落入“引进落后——再引进——再落后”的循环。 ——《论近现代中国科技发展的基本历程》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清政府引进军事技术的目的是什么?当时科技发展存在什么问题? 材料三 1956年1月,毛泽东发出“向科学进军”的号召,在很短时间内,国家集中和调动了一切可能的力量和资源,建立起相对完整的研发体系,并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科技硕果。 ——《从向科学进军到科技强国》 (3)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新中国为什么能取得一个又一个科技硕果?
|
27. 难度:中等 | |
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历史会永远铭记这样一群人,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最美奋斗者。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最美奋斗者”——王进喜: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1959年国庆,他看到公共汽车上背着的“煤气包”,便下决心为国分忧、为民族争气。次年,他参加东北石油大会战,发出了“宁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誓言,仅5天就打完第一口油井,创造了当时最快纪录。有一次发生井喷,他不顾腿伤,跳进泥浆池用身体搅拌泥浆,最终制服井喷,而两腿已血肉模糊。他的英雄行为感动了附近乡亲,称他为“铁人”。 (1)据材料概括,“铁人”有哪些优秀品质? “最美奋斗者”——小岗村“大包干”带头人:十八枚红手印,映红农民新生活1978年冬,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18户农民,在一纸分田到户的“秘密契约”上按下鲜红的手印,实行农业“大包干”。当晚,生产队的土地、耕牛、农具等按人头分到了各家各户,轰轰烈烈的“大包干”由此开启。 (2)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小岗村农民的做法产生了什么重大影响?你怎样看待他们的做法? “最美奋斗者”——屠呦呦:一株济世草,一颗报国心她致力于中医研究实践,在中医古籍《肘后备急方》治疗寒热诸疟的启迪下,带领团队经过数百次实验,历经190次失败,克服了无数困难,研究发现了青蒿素,为人类带来了一种全新结构的抗疟新药,是世界卫生组织推介的最佳疟疾治疗方法,使全球数亿人受益。 (3)据材料,屠呦呦取得的成就有何重大意义?她为什么能取得这样的成就? “我们都是奋斗者”——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中学生是新时代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途上,需要我们接续奋斗,继往开来。 (4)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你认为应怎样践行“最美奋斗者”精神?
|
28. 难度:中等 | |
用文学的笔触记录历史,用历史的眼光还原真实。欣赏作品,回答问题。 情节一《神曲》:但丁得到启示贝雅特丽齐对但丁说:“为了使误入歧途的人类得到启示,你注意看看这象征教会的车子,记得记录你所看到的东西。”没多久,但丁就看到有只上帝的鸟儿如闪电般从浓云中飞下,接着啄坏那辆车,车子便散架了。 (1)情节一中“车子便散架了”体现了但丁的什么主张?你如何评价但丁? 情节二《汤姆叔叔的小屋》:关于奴隶制的对话“那我就堂堂正正地说出来:我们赞同奴隶制……还不就是为了我们自己的利益,贪图自己的安闲?”“你的话也太刻薄了。”玛丽说,“不管怎么说,我能出生在实行奴隶制的地方,是很感激的,我认为它没有错儿,真的。无论如何,没有奴隶制,我是活不下去的。” (2)据情节二和所学知识,两人争论的焦点是什么?反映出当时美国面临怎样的国内形势? 情节三《永恒的边缘》:柏林墙边的莉莉在检查点的两边,可恨的柏林墙沿科赫大街不断延伸。莉莉感到一阵恶心,从很小的时候开始,这道墙就把家里人分成两部分,几乎一直没能相见。她恨这道墙,使原来同属于一个国家的人不能自由来往。 (3)据情节三和所学知识,分析柏林墙出现的历史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