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满分特训(二)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中国逐渐推开尘封已久的大门,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建设征程,进入到一个崭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开启这一“征程”的标志是(  )

A.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

B.“文化大革命”的结束

C.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D.中共十四大的召开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2019邯郸模拟)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之所以能够顺利召开,与下列事件有关的是(   )

A. B.

C. D.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1979年、占中国人ロ80%以上的农民群体人均存款不足10元。2009年,中国人均存款超万元。从1979年到2009年,中国GDP增长了近100倍,人民币总量增加了700多倍。这些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国有企业改革

B.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C.实行改革开放

D.大量引进外来资金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2018保定二模)邓小平指出:“为什么要从农村开始呢?因为农村人口占我国人口的80%,农村不稳定,整个政治局势就不稳定,这样一下子就把农民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把基层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面貌就改变了。”材料主要论述的是

A.邓小平是改革开放的领导者 B.中国改革开放的背景

C.改革从农村开始的原因 D.改革的预期目标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小岗村“大包干”带头人之的严金昌曾说:“过去在生产队,上工一条龙,干活大呼隆,干多干少一个样,都是10分工,……出勤不出力,光工分多有什么用呢?”他的诉说,表达了(   )

A.土地改革后的喜悦 B.对农业合作化的思考

C.对农村改革的肯定 D.国企改革前夕的期盼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1980年与1975年相比,我国粮食播种面积减少6884万亩,总产量却增加674亿斤;棉花播种面积减少53万亩,总产量增加652万担;油料作物和甜菜播种面积共扩大3626万亩,其总产量分别增加70%和150%。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农民生产自主权的扩大 B. 农业生产技术有了革命性的改变

C.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完成 D. 国家取消对农副产品的统销政策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如图是我国某地城乡居民年人均收入表,图中的城乡差距最小年的出现是因为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建立

B.从沿海到内地的开放格局的确立

C.农村改革已全面展开,城市改革刚刚起步

D.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详细信息
8. 难度:困难

如下表是我国各种经济成分在工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表(单位:%)。导致表格内容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1978 年

1980年 

1985 年

1990年 

国有企业

77.6

76.0

64.9 

54.6

集体企业

22.4

23.5

32.1

35.6

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等

0 

0.5

3.0 

9.8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

C.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初步建立 D.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行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有学者认为,中国经济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对外开放,让世界进入中国;第二个阶段还是对外开放,但中国开始走向世界;第三个阶段依然是对外开放,中国已经开始改变世界了。 “让世界进入中国”开始于( )

A.中美建立外交关系 B.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C.香港顺利回归祖国 D.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2020原创)邓小平说:“从特区可以引进技术,获得知识,学到管理,管理也是知识。特区成为开放的基地,不仅在经济方面,培养人才方面使我们得到好处,而且会扩大我国的对外影响。”材料论述的是建立经济特区的(   )

A.影响 B.方式 C.特点 D.背景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下图是2000-2004年中国进出口贸易统计图。2001年以后,我国进出口总额出现显著变化的主要原因在于

A.设置了4个经济特区

B.开放了14个沿海城市

C.开放了5个沿江城市

D.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

 

详细信息
12. 难度:困难

(2020原创)“□□□□□□□□□□是一种多元的经济结构体,由公有经济、家庭作坊、私人企业和外资企业在平等的基础上共同组成……逐步放开价格控制,承认私有财产和私人企业,承认股票市场、外资与合资企业,并重建经济的公共部分。”“□□□□□□□□□□”应是(   )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C.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我们要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使经济活动遵循价值规律的要求,适应供求关系的变化。“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理解不正确的是

A.发挥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作用

B.经济活动要遵循价值规律

C.运用市场促进生产和需求的协调

D.发挥计划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对下列三幅图片反映的共同主题,表述最准确的是

 

A.新中国人民政权的巩固

B.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C.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D.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2020原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与此同时,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也逐渐显露出来,这就要求经济体制改革要有重大突破。南方视察过程中,他强调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由此可见

A.毛泽东思想对改革开放具有指导作用 B.科学发展观对改革开放具有指导作用

C.邓小平理论对改革开放具有指导作用 D.“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改革开放具有指导作用

 

详细信息
16. 难度:简单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是现代化的手段和途径;全面依法治国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的方略;全面从严治党目的是为实现现代化提供根本保障。材料反映了“四个全面”战略

A.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B.目标指向都与现代化紧密相关

C.针对的是我国发展中的突出矛盾

D.目的是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中国梦’决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根本要求,相应地,‘中国梦’也呈现出这个阶段的诸多重要时代特征。唯有真抓,才能直面问题攻坚克难;唯有实干,才能托起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可见实现“中国梦”要

A.真抓实干

B.依法治国

C.从严治党

D.深化改革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世纪50年代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由此开始了中华民族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经过20多年的探索和建设,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起点,找到了一条符合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中华民族又一次发生了历史性巨变。

——摘编自《<复兴之路>解说词》

材料二:中国改革开放的大事年表(部分)

 

 

时间

大事

1978年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改革首先在农村取得突破性进展,安徽凤阳小岗村实行包干到户。

1980年

中央决定试办A、珠海、汕头、厦门4个经济特区。

1984年

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改革的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国家进一步开放大连、天津、上海、广州等14个沿海城市。

1990年

开发开放上海浦东。

1992年

中共十四大召开,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

1997年

中共十五大召开,B成为指引全党和全国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旗帜。

1999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对C恢复行使主权。

 

 

材料三:我们党提出,到建党一百年时建成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般实的小康社会,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基本实现代化,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习近平《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50年代“中国人民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的标志。据材料一,说明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开创的新道路。

(2)请在表格A,B,C三处填写出正确的内容。据材料二,概括中国改革开放历程的特点。

(3)据材料三,你对中国共产党“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提出有怎样的认识?

 

 

详细信息
19. 难度:困难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迎难而上,开拓进取,我国取得了一项又一项的历史性成就。

材料一:十八大以来,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在世界主要国家中名列前茅,国内生产总值从五十四万亿元增长到八十万亿元,稳居世界第二,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百分之三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经济结构不断优化,数字经济等新兴产业蓬勃发展……

材料二:近年来科技创新、重大工程建设捷报频传。“慧眼”卫星遨游太空,C919大型客机飞上蓝天,量子计算机研制成功,海水稻进行测产,首艘国产航母下水,“海翼”号深海滑翔机完成深海观测,首次海域可燃冰试采成功,洋山四期自动化码头正式开港,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全线贯通,复兴号奔驰在祖国广袤的大地上。

材料三:现今脱贫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进展,六千多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贫困发生率从百分之十点二下降到百分之四以下。教育事业全面发展,中西部和农村教育明显加强。就业状况持续改善,城镇新增就业年均一千三百万人以上。城乡居民收入增速超过经济增速,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中的“成就”出现的背景。

(2)据材料一、二、三,概括我国取得的主要成就。

(3)上述材料和问题探究的主题是什么?

 

详细信息
20. 难度:困难

探究问题。

材料一:从世界发展的历史来看 ,每一次思想解放运动都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的发展。文艺复兴、启蒙运动、《独立宣言》的发表、明治维新、《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无不如此。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也是这样,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南方谈话……每一次思想解放都给中国的革命和现代化建设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材料二: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凭着一股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闯劲,凭着一股滴水穿石的韧劲,成功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们遇到过困难,我们遇到过挑战,但我们不懈奋斗、与时俱进,用勤劳、勇敢、智慧书写着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故事。外媒对此曾有统计:中国生产了全球60%的水泥,45%的钢铁,50%的玻璃,25%的汽车,40%的船舶,70%的智能手机,90%的笔记本电脑,80%的空调,65%的冰箱,40%的鞋子,50%的猪肉,等等。2010年,中国制造业产值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一。这个“第一”,美国从1895年到2009年,稳坐了100多年。

(1)据材料一,指出历次思想解放运动的相同作用。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探究材料二中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

 

详细信息
21. 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探究问题。

材料一:五十年代民歌《土地还家》:农民翻身来当家,分了土地呀喜洋洋,土地还家呀生产忙;过去的生产被剥削,现在生产呀自己享。

材料二:八十年代凤阳花鼓词:说凤阳,道凤阳,改革鼓点先敲响。三年跨了三大步,如今飞出金凤凰。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两则材料分别反映了哪一事件?并分别概括这两个事件对农民产生的影响。

(2)上述材料和问题反映了我国对哪一领域的改革?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