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生物试卷 > 试卷信息
2011-2012学年生物中考专题复习精品资料专题十《健康的生活》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对于保护儿童的健康和生命,提高人口素质,造福子孙后代,具有十分重要意义的预防传染病的一种简便易行的手段是( )。

A.自然免疫

B.特异性免疫

C.计划免疫

D.非特异性免疫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不需凭医师处方即可购买,按所附说明服用的药物是( )。

A.处方药

B.非处方药

C.中药

D.西药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可以引起传染病的病原体包括( )。

①病毒 ②细菌 ③真菌 ④单细胞动物 ⑤寄生虫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④⑤

D.①②③④⑤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皮肤的屏障作用和体液的杀菌作用均属于( )。

A.非特异性免疫

B.体液免疫

C.特异性免疫

D.细胞免疫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搞好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消灭媒介生物,清除中间寄生生物和消毒工作是为了( )。

A.控制传染源

B.保护易感人群

C.切断传播途径

D.消除病原体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受伤的哺乳动物经常用舌去舔伤口,对伤口愈合有一定作用,这是因为唾液( )。

A.含抗生素,有杀菌作用,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B.含唾液淀粉酶,有消化作用,属于特异性免疫

C.含溶菌酶,有杀菌作用,属于特异性免疫

D.含溶菌酶,有杀菌作用,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自2009年3月以来,墨西哥和美国等国家和地区先后拉响甲型H1N1流感疫情暴发的警报,并且已有全球发展趋势。为预防“甲型H1N1流感”,人们总结出许多有效的措施,下列哪项不是属于切断“甲型H1N1流感”传播途径的措施(   )

A.勤洗手,注意个人卫生

B.室内经常雾化消毒

C.在人群集中的地方戴口罩

D.将患者进行隔离治疗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在试验某种新药治疗小白鼠的癌症是否有效时,下列哪种方式将会产生最令人信服的结论?( )

A.给同样数目患癌症的大白鼠和小白鼠注射这种药物,并比较两者治愈的数目

B.给多只患癌症的小白鼠注射这种药物,并测定其中治愈的数目

C.给许多患癌症的小白鼠注射这种药物,同时给另外相同数目患癌症的小白鼠注射等量的蒸馏水,比较两组中恢复健康小白鼠的数目

D.给许多患癌症的小白鼠注射不同剂量的这种药物,测定每一组中治愈的小白鼠数目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初生婴儿6个月以内不会患天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婴儿从母体获得了抗原,产生非特异性免疫

B.婴儿从母体获得了抗体,产生非特异性免疫

C.婴儿从母体获得了抗原,产生特异性免疫

D.婴儿从母体获得了抗体,产生特异性免疫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试从传播途径和免疫方面分析,危害人类健康的“SRRS非典型肺炎”属于( )。

A.消化道传染病,非特异性免疫

B.血液传染病,特异性免疫

C.呼吸道传染病,特异性免疫

D.接触传染病,非特异性免疫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不要随地吐痰的主要原因是( )。

A.痰中含有大量细菌

B.痰中含有大量的病菌

C.气管内分泌的黏液太脏

D.以免污染地面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以苍蝇为媒介传播的传染病属于( )。

A.呼吸道传染病

B.消化道传染病

C.血液传染病

D.体表传染病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人体的各种消化液中,既有消化作用,又有免疫作用的是( )。

A.唾液

B.肠液

C.胆汁

D.胰液

 

详细信息
14. 难度:简单

艾滋病的易感人群是( )。

A.艾滋病的患者

B.艾滋病病毒的携带者

C.吸食和静脉注射毒品的人

D.所有有可能直接或间接接触到传染源的人

 

详细信息
15. 难度:简单

防治乙肝,应从平时做起。下列预防措施哪一项是没有必要的?( )

A.注射疫苗

B.勤洗手(肥皂加流动水洗手)

C.与乙肝患者的日用品分开使用

D.与乙肝患者彻底断绝来往

 

详细信息
16. 难度:简单

下列对免疫说法错误的是( )。

A.免疫可以抵抗抗原的侵入

B.免疫总是对人体有益的

C.免疫能识别体内的异常细胞

D.免疫是人体的一种生理功能

 

详细信息
17. 难度:简单

饭前便后要洗手有利于预防( )。

A.呼吸道传染病

B.消化道传染病

C.血液传染病

D.体表传染病

 

详细信息
18. 难度:简单

人体皮肤不具备的是( )。

A.免疫功能

B.排泄功能

C.调节体温的功能

D.感觉功能

 

详细信息
19. 难度:简单

各学校加强食品卫生管理、保护水源、消毒餐具等有利于预防(     )

A.消化道传染病

B.呼吸道传染病

C.血液传染病

D.体表传染病

 

详细信息
20. 难度:简单

下面对胸腺、脾脏和淋巴结的作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它们对淋巴细胞的产生和分化有重要作用

B、B、它们对淋巴细胞的成熟有着重要的作用

C、脾脏和淋巴结有清除病原体等物质的作用

D、它们的分泌物有杀菌和清除异物的作用

 

详细信息
21. 难度:简单

勤洗手,勤换衣,不随地吐痰等卫生习惯,可有效的预防传染病,这些行为属于(     )

A.控制传染源

B.切断传播途径

C.保护易感人群

D.杀死病原体

 

详细信息
22. 难度:简单

目前,世界各地禽流感仍有发生,我省“飞禽馆”因此关闭,并在该馆门口挂上了“为防止传染禽流感,请不要靠近”的标志牌。这种做法在预防传染病的措施中属于()

A.消灭病原体

B.控制传染源

C.切断传播途径

D.保护易感者

 

详细信息
23. 难度:简单

2006年7月我国对某地区进行了乙肝疫苗免费接种,接种乙肝疫苗能预防乙肝,其原因是(    )  

A.乙肝疫苗能直接杀死乙肝病毒

B.全面增强易感人群的抵抗力

C.使人在不生病的情况下产生抗肝炎病毒的抗体

D.使人获得非特异性免疫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24. 难度:简单

流行性感冒是常见传染病,是病原体侵染人体呼吸道引起的。症状是发热、头痛、咳嗽、打喷嚏、全身酸痛等。一旦出现流行性感冒病人,在人口密集的地方极易传播,在短时间内迅速蔓延。分析回答:

(1)流行性感冒能在人群中传播,它有具有                     等特点。试举一例说明流行性感冒的可能传播途径                          

(2)从传染病的预防措施看,医生对流行性感冒患者进行打针、吃药等具体治疗属

                 ;健康人应加强体育锻炼,提高自身免疫力属于                 

(3)从切断传播途径的角度,制定一条在教室内预防传染病的具体措施                  

 

详细信息
25. 难度:简单

今年3月底,甲型H1N1流感在墨西哥爆发,并迅速向全球蔓延。我们应了解相关知识,积极做好防范工作。

(1)甲型H1N1流感病毒属于该传染病的       (填“病原体”或“传染源”)。

(2)疫情发生后,卫生防疫部门对来自疫区的入境人员进行检疫检查、对机场和车站进行消毒。从控制传染病流行的环节来看,这些措施属于      

(3)如果能研制出相应疫苗,对易感人群进行预防接种,则能有效控制甲型H1N1流感的蔓延。从获得免疫的方式看,接种该疫苗属于      免疫。

 

详细信息
26. 难度:简单

请阅读以下材料并回答有关问题。

2003年11月广东出现首例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患者,短短几个月内,“非典”迅速肆虐广州、北京等地,并在全国大部分地区蔓延。截止到目前,全国共有五千多人感染,三百四十多人死亡,严重危害了人们的健康甚至生命。在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

材料一: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是由冠状病毒的一个变种(即SARS)引起的。其传播特点主要是通过近距离飞沫、空气传播。专家建议,在“非典”防治工作中对“非典”病人要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病;要讲究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对工作和生活场所进行通风、消毒;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增强自身抵抗力。

材料二:解放军302医院退休教授姜素椿,不顾年老体弱,积极投身抗击“非典”第一线,不幸感染非典型肺炎。患病后,姜教授在自己身上大胆试验,注射痊愈后“非典”患者的血清,最后战胜病魔,康复出院,为救治“非典”病人开辟了一条新路。

材料三:据专家分析,SARS病毒很可能是从一些野生动物身上传染给人类的。在某些地区,有人不顾国家法令、法规,大肆捕杀野生动物;一些餐馆甚至将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做成菜肴,送上餐桌。

(1)由材料一中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传播特点可知,该病是一种________传染病;从传染病预防的角度看,讲究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对工作和生活场所进行通风、消毒,这些措施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

(2)由材料二可以看出,注射“非典”康复患者的血清可以抵抗和消灭SARS病毒,是由于“非典”康复患者血清内存在________

(3)联系当前我国的“非典”疫情,从保护动物,关注人类健康的角度,谈谈你对材料三中所述事实的认识。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