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生物试卷 > 试卷信息
2012年山东省聊城市中考模拟生物试卷(二)(解析版)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雷鸟羽毛在冬天呈白色,春天换为灰色,这是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一种现象。下列现象与此不相类似的是

A.蚯蚓活动使土壤更肥沃    B.变色龙的体色随环境颜色而变化

C.仙人掌的叶退化成针形    D.有些树木秋天落叶,有些四季常青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生态系统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B.生态系统具有很强的自动调节能力

C.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

D.食物链和食物网构成生态系统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下列关于显微镜的使用方法正确的是:

A.把所要观察的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然后对光

B.对光时要转动转换器,使高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C.找像时,应使镜头缓缓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标本,再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像

D.若物像不在视野中央而是偏左,应向右移动玻片标本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同学们在初中生物课中做过许多实验。以下是某同学对几个实验的认识,正确的是

A.在玉米种子剖面上滴一滴碘液,染成蓝色的是子叶

B.在探究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时,要对实验材料进行暗处理

C.在低倍镜下观察到细胞物像模糊,可转动转换器换成高倍镜进行观察

D.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程序为:一擦→二滴→三刮→四涂→五染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为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有人选取若干绿豆种子平均分成4组,然后放在同一环境中分别按下列方式培养:①组:常温+湿润土壤;②组:冷藏+湿润土壤;③组:常温+干燥土壤;④组:常温+湿润土壤+隔绝空气。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①和②能验证温度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B.②和③能验证水分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C.②和④能验证空气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D.③和④能验证空气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银杏树上结的“白果”,对白果的描述正确的是:          

A.白果是银杏的种子,成熟时果皮脱落

B.白果是银杏的种子,没有果皮包被

C.白果是银杏的种子,没有果皮和种皮包被

D.白果是银杏的种子,没有种皮包被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一绿色植株在黑暗中放置24小时,选择一片绿叶,把主叶脉剪断(如图所示),然后将植株放在阳光下照射2~4小时,发现B区不能正常制造淀粉,其中原因是B区叶片缺少 (    )

6ec8aac122bd4f6e

A.叶绿素  B.光 C.二氧化碳  D.水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人类的下列活动中,能促进植物呼吸作用的是

A.将水稻和小麦的种子晒干后入库保存 

B.大雨过后,给棉花和蔬菜等作物中耕松土

C.夜间,给种植蔬菜的温室大棚降温    

D.向贮藏水果的地窖中通入二氧化碳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归纳法是生物学学习的重要方法,通过对生物体结构的了解,你会发现,生物体的结构总是与功能相适应的。以下陈述你不认同的是

A.肺泡由单层上皮细胞构成是与气体交换的功能相适应的

B.小肠内有大量的肠腺是与小肠的吸收功能相适应的

C.小肠内有大量的小肠绒毛是与小肠的吸收功能相适应的

D.叶肉细胞中含有大量的叶绿体是与制造有机物的功能相适应的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人的肺泡外缠绕着毛细血管网,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这有利于(   )

A.气体在血液中运输       B.血液与肺泡间的气体交换

C.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D.增加肺内气体交换的面积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下图表示血液、血浆、血细胞三概念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6ec8aac122bd4f6e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下图为人体某处的血管结构和血流方向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6ec8aac122bd4f6e

A.若b为肺部毛细血管,则a内流静脉血,c 内流动脉血

B.若b为肾小球,则a内流动脉血,c内流静脉血

C.若b为组织内的毛细血管,则a内流静脉血,c内流动脉血

D.若b为消化道壁毛细血管,则a内流动脉血,c内流动脉血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下表是某人的血浆、原尿、尿液成分的比较(单位:g/100ml)。其中的丙是

6ec8aac122bd4f6e   

 

详细信息
14. 难度:简单

今年“世界健康日”的主题是抵制抗生素――“今天不采取行动,明天就无药可救”。向全世界警示“超级细菌”的出现和抗生素的失效。下面关于超级细菌和抗生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超级细菌的细胞有细胞壁、细胞膜和细胞质,但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B.超级细菌的可怕之处并不在于它对人的杀伤力,而是它对抗生素的抵抗能力

C.抗生素生产需要霉菌,可以采用工业化发酵技术扩大产量

D.抗生素对所有病原体引起的疾病都有作用                      

 

详细信息
15. 难度:简单

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化石为生物进化提供了惟一证据

B.“始祖鸟”化石是爬行类进化成鸟类的典型证据

C.科学家发现,越简单、越低等的化石总是出现在越新近的地层里

D.生物进化遵循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规律                           

 

详细信息
16. 难度:简单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第16小题~第20小题。

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部沿海地区发生里氏9.0级大地震,并引发了6.6米高的海啸,造成的巨大灾难不可估计。灾害后,随时都可能爆发多种传染病,如炭疽、霍乱、鼠疫等。为了预防传染病,对灾区进行大范围消毒、加强监督食品和饮用水卫生、注射疫苗等预防措施显得尤为重要。受地震的影响,福岛核电站出现核泄漏事故,大批居民被迫疏散。核辐射可能会使人患上放射病。症状有:疲劳、头昏、失眠、皮肤发红、溃疡、出血、脱发、白血病、呕吐、腹泻等。有时还会增加癌症、畸变、遗传性病变发生率,影响数代人的健康。

1.各种传染病能够在疫区流行,必须具备的要素是(   )

A.只要具有传染源                     

B.只要具有传播途径

C.需要同时具有传染源和易感人群      

D.同时具有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2.上述资料中提到要“对灾区进行大范围消毒”。该措施的主要目的是

A.控制传染源                     B.切断传播途径

C.保护易感人群                   D.增强人体的免疫力

3.注射疫苗可以利用人体的    ▲    建立起    ▲    免疫。

A.第一道防线、非特异性           B.第二道防线、特异性

C.第三道防线、非特异性           D.第三道防线、特异性

4.在震区会有很多人受伤。若发现伤员流出的血呈暗红色,流出速度较慢,可判断这是    ▲    血管出血;若因出血过多而需要大量输血时,应遵循的输血原则是   ▲  

A.动脉、输同型血                   B.动脉、输同型异型血皆可

C.静脉、输同型血                   D.静脉,输同型异型血皆可

5.有的同学在议论核辐射导致的疾病,其中正确的是

A.色盲、白血病都是核辐射引起的基因突变造成的

B.核辐射可能使某些遗传病在新生儿中的发病率提高

C.只有核辐射才会引起白血病、癌症和各种疑难杂症

D.核辐射引起的疾病都是可遗传的变异,并将传给下一代

 

二、填空题
详细信息
17. 难度:简单

(4分)以下是有关人体生命活动调节方面的问题,请分析回答:

(1)人体的各项生理活动之所以能够协调、统一,主要是通过               

的调节作用共同完成。

(2)呆小症和侏儒症患者身材都很矮小,二者分别是由于幼年时期             

泌不足造成的。

(3)当你沿海岸散步,忽然踩到一只尖锐的贝壳,你的脚会先自动弹起然后才感觉到疼痛,该过程证明脊髓具有_________________功能。请写出完成脚自动弹起这一反射活动的神经冲动传导途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三、综合题
详细信息
18. 难度:简单

(7分)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下图示动、植物细胞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6ec8aac122bd4f6e

(1)图         示植物细胞的结构,[1]__      __的主要功能是__                 _ _。

(2)能够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的结构是[  ]            ,能够将有机物氧化分解释放能

量的结构是[  ]__          __。

(3)吃西瓜时流出的红色液汁主要来自于[  ]__          __结构。

(4)决定生物性状的遗传信息主要存在于[  ]_          ___结构中。

 

四、探究题
详细信息
19. 难度:简单

(4分)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6ec8aac122bd4f6e

(1)设计图A实验装置所探究的问题是___                               __________;实验进行一段时间以后,用手挤压塑料袋,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澄清的石灰水____    ____;在实验过程中选用黑色塑料袋,是为了避免植物因进行____ ___作用而影响实验效果。

(2)装置图B中是18世纪英国科学家普利斯特利做的一个有名的实验。据此实验他得出的结论是植物能够更新因为动物呼吸变得污浊的空气。请你大胆地推测普利斯特利随后可能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综合题
详细信息
20. 难度:简单

24、(7分)在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因缺乏合理营养知识,膳食摄入不平衡.加上活动量不足,青少年肥胖率逐年上升。下面是一份较为合理的早餐食谱:几块面包、一杯牛奶、适量的蔬菜和水果。请据图回答:          6ec8aac122bd4f6e

(1)食谱中的面包,从图(一)“平衡膳食宝塔”来看,属于_      _类(填字母).图(二)中曲线             能表示它的消化过程。

(2)牛奶中含有丰富的                ,青少年的生长发育以及受损细胞的修复和更新都离不开它,因此应多食用图(一)“平衡膳食宝塔”中的             两类(填字母)食物。

(3)图(二)中,X表示消化道的部位是              。它是人体内消化道的最主要场所,它含有                         等多种(写3种)消化液。

(4)多吃蔬菜水果,可以补充维生素,如果人体缺乏              ,就容易得夜盲症。

 

详细信息
21. 难度:简单

 (4分)“生男生女到底是怎么回事?生男生女的机会是否均等?”小君经过探究后绘制的生男生女图解如下图。请据图回答。

6ec8aac122bd4f6e

(1)图中括号内XY表示性染色体,请在图中括号内填写出正确的答案。

(2)有人认为生男还是生女的责任全在女性,这种想法对吗?答:       

(3)由图解分析可知,从理论上讲生男生女的机会是         (填“均等”或“不均等”)的。

 

详细信息
22. 难度:简单

(5分)今年3月27日,你参加了以倡导低碳生活为主题的“地球一小时”活动吗?

    低碳,意指较低(更低)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为主)排放。低碳生活,就是低能量、低消耗的生活方式。本届上海世博会是第一个正式提出“低碳”理念的世博会,也是第一个“无烟世博会”。

(1)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的燃烧与人的呼吸一样,会消耗大气中的             ,并释放出

              气体。

 (2)一公顷树林,每天能吸收150~ 500千克的二氧化碳,并释放出60~ 400千克的氧气,这是依靠植物的__     __作用。因此,绿色植物的这种作用有利于维持生物圈中的           平衡。

(3)在日常生活中,你应如何响应“低碳”的生活方式?(说一例即可)

                                                              

 

六、探究题
详细信息
23. 难度:简单

(9分)在学习了细菌和真菌的知识后,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对洗手前后细菌和真菌数量变化情况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以下是该小组同学的讨论对话,请你帮他们完成实验并回答:

甲:洗手前后,手上的细菌和真菌一样多吗?

乙:利用培养基,怎样证明手上有细菌和真菌呢?

丙:将手上的细菌和真菌在培养基上接种时,需要设计对照实验。

(1)若以甲提出的问题进行探究,那么你所做出的假设应是                         

(2)请你帮他们将下面培养细菌和真菌的操作步骤进行排序:         (用字母和箭头表示)。

A.培养    B.接种    C.观察    D.配制培养基,高温灭菌后冷却

(3)依据丙同学的叙述,他们进行了如下的实验设计:

第一步:取3个装有牛肉汁培养基的培养皿(已高温灭菌),编号为1、2、3,将标签贴在培养皿的底部;

第二步:取1支无菌棉棒,擦取某同学的手心,打开1号培养皿,将棉棒在培养皿上涂抹,盖好封严;打开2号培养皿,将其暴露在教室空气中约10分钟,盖好封严;3号培养皿不做任何处理。

第三步:将1、2、3号培养皿放置在培养箱中培养,每天观察一次,并作好记录。

请根据上述实验设计,回答下列问题:

①设计3号的目的是                 ,它最适合与       号实验组合成对照实验,其实验变量是             

②科学地讲,3号是否可以作为1号实验的对照组         ,理由是

                                                          

(4)在观察现象时,发现两培养基上的菌落都较小,且表面光滑黏稠,可判断这是               (细菌、真菌)的菌落。

(5)请你预测实验的结果: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